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二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有关人和大象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根据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象不能听到的声,人能听到B.人能听到的声,大象也能听到C.大象发出的声,人一定能听到D.人发出的声,大象不能听到2.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就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途径中控制噪声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控制噪声传播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4.关于教室内涉及到的一些物理量,下列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A.同学感觉最舒适的室温约37℃ B.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一张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300g D.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5.如图中的四个图分别对应四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或者凝固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其中哪个图象描绘了晶体的凝固过程()A. B. C. D.6.关于光现象,下列关联错误的是()A.影子的形成——光的直线传播B.缥缈不定的海市蜃楼——光的反射C.“老花眼”戴“老花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朗朗夜空中的星光闪烁——光的折射7.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8.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因和近视眼矫正的是()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甲和丙9.在水库的平静水面上,某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湖岸 B.游艇 C.湖水 D.岸边的树10.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二、填空题11.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______产生的,它通过______传入我们耳中,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也能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是因为老师声音的______(填“音调高”或“响度大”)。1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底,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能看到“硬币”.这是因为光从______斜射入______中时发生了______现象.13.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______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______。红、绿、蓝、白4束光一起通过蓝色的玻璃后照射在白纸上,纸上有______个光斑,分别是______(填颜色)。14.在抗击新冠病毒的战役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始终勇敢的战斗在第一线。如图所示,医护人员的护目镜上的水珠,就是他们的汗水分别发生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形成的。若该名医护人员是近视眼,她护目镜的镜片应该用___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15.眼球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___________(选填“倒立实像”或“正立虚像”),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应加强用眼保护,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_图。16.如图a所示,被测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b所示,物体的重为______N。17.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_____(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18.小美同学对某固体加热,图反映了该固体先熔化成液体再到沸腾的过程的温度变化情况。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它的熔化时间为______min,它的沸点为______℃。19.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厘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可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的______点(选填字母)。20.小辉同学从家中出发去学校,其中一段路程步行,一段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他骑车的过程是图中的____段;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___m/s。三、作图题21.按要求作图.(1)小明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后竖直射向井底,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__)(2)A′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虚像,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位置。(________)四、实验题22.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______的关系;(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否合理.______,原因是.______。23.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选填“a”或“b”)图;(2)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C;(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24.小亮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只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______,看到蜡烛A的像是由光的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4)实验结束后小亮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他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让光贴着纸板入射,如图乙所示反射角是______°。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ON,则反射角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在分析数据可得出反射角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25.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她首先按如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1)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2)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______、____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______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应从凸透镜的______(选填“右”或“左”)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的。(4)如果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实像时,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_(选填正确的序号)。A.没有影响B.不能成像C.成一半的像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26.如图甲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__(选填“陡”或“缓”)些,目的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_;(3)图甲中AB段的距离sAB=________cm,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会偏_________;(4)图乙中能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参考答案】一、选择题B解析.B【详解】AB.由图可知,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Hz~20000Hz,所以大象不能听到的声,人一定听不到;而人能听到的声,大象也能听到。故A错误,B正确;CD.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为85Hz~1100Hz,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Hz~24Hz,所以大象发出的声,人不一定能听到;人发出的声,大象能听到。故CD错误。故选B。2.D解析.D【详解】A.噪声监测装置只能监测而不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故A错误;B.减少噪声的方法可括不让物体发出噪声、在传播过程中控制或在人耳处控制,故B错误;C.在市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C错误;D.道路两边植树,除了可以绿化,还可以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传播,故D正确。故选D。3.C解析.C【详解】A.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BC.“露”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珠,故B错误,C正确;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急剧降温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C。4.B解析.B【详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老师的身高在170cm左右,教室门的高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m左右,故B符合题意;C.一份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8g,故C不符合题意;D.教室内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D解析.D【详解】晶体凝固需要放出热量,所以从整个过程来看温度降低,晶体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选D。6.B解析.B【详解】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被物体挡住,在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A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B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老花镜的镜片是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繁星发出或反射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运动,疏密不断变化,大气层对星光折射的折射光线的方向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星光时明时暗的闪烁,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解析.B【详解】A.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冰透镜取火,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的特点,所以要把冰磨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形状,故B错误,符合题意;C.冰熔化时温度一直保持不变,说明冰是晶体,而且需要吸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D解析.D【详解】晶状体太厚,远处物体反射过来的光线经过晶状体折射之后形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如图甲;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用凹透镜矫正近视眼,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如图丙。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9.B解析.B【详解】小红坐在航行的游艇内,所以小红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若说她是静止的,那么一定是选择相对地面运动且速度等于游艇的物体为参照物,可根据四个选项进行选择A.湖岸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A不符合题意;B.游艇是相对地面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C.湖水的速度不等于游艇,故C不符合题意;D.岸边的树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解析.B【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甲的路程逐渐的变大,所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的速度不变,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乙都做匀速运动,故B符合题意;C.甲的速度为.v甲===2m/s;乙的速度为2m/s,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所以,如果两车反向运动,则5s可能相遇;如果两车同向运动,则两车不能相遇,故C不符合题意;D.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速度均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1.振动空气响度大【详解】[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课堂上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老师和学生之间有空气,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给学生的。[3]坐在教室后面的同学也能清楚地听到老师的声音,说明老师的声音很大,即老师声音的响度大。12.A解析.水空气折射【详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13.白黑透明2蓝,蓝【详解】[1][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黑色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3]透明物体的颜色由物体透过的色光决定,透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看起来是透明的。[4][5]蓝色的玻璃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蓝光,红光和绿光不能透过,蓝光经过玻璃折射后在白纸上会形成蓝色光斑,白光是复色光,其中只有蓝光能透过蓝色玻璃,白光中的蓝光透过玻璃后也会形成一个蓝色光斑,所以纸上会有两个蓝色光斑。14.汽化液化凹透镜【详解】[1][2]护目镜上的水珠是医护人员身上的汗水先变成气态后变成液态形成的,即汗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3]近视眼的矫正应佩戴凹透镜。所以她护目镜的镜片应该用凹透镜制成。15.倒立实像乙【详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解析.倒立实像乙【详解】[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前,为乙。16.302.8【详解】[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4.00cm对齐,右端与6.30cm对齐,则木块长度为l=6.30cm-4.00cm=2.30cm[2]图b中解析.302.8【详解】[1]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端与4.00cm对齐,右端与6.30cm对齐,则木块长度为l=6.30cm-4.00cm=2.30cm[2]图b中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8N。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物体重力为2.8N。17.E变高【详解】[1]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2]根解析.E变高【详解】[1]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可知,他看到的铜钱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变高的虚像;加满水后,由于入射点升高,人眼逆着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像的位置将变高。如图所示.18.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698【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的熔点固定为晶体。[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3]由图可知,固解析.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698【详解】[1]由图像可知,该固体的熔点固定为晶体。[2]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3]由图可知,固体在0℃时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为熔化过程,时间为6min。[4]由图可知,该物质在98℃时再次只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此时沸腾,沸点为98℃。19.0B【详解】[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由图可知,物距为则焦距为[2]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应该减小物距,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解析.0B【详解】[1]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体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由图可知,物距为则焦距为[2]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应该减小物距,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图可知,B点合适。20.OA【详解】[1][2]根据图象可得,OA段的平均速度AB段的平均速度因为所以OA段是骑车的过程,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解析.OA【详解】[1][2]根据图象可得,OA段的平均速度AB段的平均速度因为所以OA段是骑车的过程,他步行的平均速度为。三、作图题21.【详解】(1)[1]因为要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所以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2)[2解析.【详解】(1)[1]因为要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底,所以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过入射点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法线),再过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平面镜。(2)[2]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实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的位置。四、实验题22.粗细不合理因为琴弦的粗细不相同(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详解】[1]甲图中弦的长短和松紧相同,粗细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2][3]小林在乙图中解析.粗细不合理因为琴弦的粗细不相同(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详解】[1]甲图中弦的长短和松紧相同,粗细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2][3]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因为琴弦的粗细和长度都不相同,无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23.Ba99熄灭酒精灯(或停止加热)液化【详解】(1)[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液面相平,故正确的读数位置是B。[2]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越往上越大,故a解析.Ba99熄灭酒精灯(或停止加热)液化【详解】(1)[1]温度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液面相平,故正确的读数位置是B。[2]水沸腾时产生的气泡越往上越大,故a图为沸腾时的现象。(2)[3]由图像可知,水的温度上升到99°C就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水已经沸腾,即水的沸点是99°C。(3)[4]水沸腾需要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所以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将酒精灯熄灭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5]杯口附近的“白气”的本质是小水滴,是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24.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相等反射不能40变小等于【详解】(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解析.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相等反射不能40变小等于【详解】(1)[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2][3]由于光的反射,会在玻璃板的后面看见蜡烛A的像,移动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3)[4]平面镜成像时成的像是虚像,因此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4)[5][6][7]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乙可知,入射角等于40°,则反射角等于40°;入射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