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无-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1页
学前教育-无-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2页
学前教育-无-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3页
学前教育-无-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4页
学前教育-无-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现状和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V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研究现状和对策研究摘要Abstract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一、幼儿告状行为概述 2(一)幼儿告状行为的概念 2(二)幼儿告状行为的构成要素 2二、研究设计 3(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3(二)研究方法 4(三)问卷的编制 4三、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分析 5(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51、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52、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 53、幼儿告状所运用的策略 6(二)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71、教师应对幼儿告状的态度 72、教师应对幼儿告状采取措施的目的及运用角度 93、教师介入幼儿告状的方式与角色 94、教师介入幼儿告状的主动性与效果 105、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 12四、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 13(一)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 13(二)幼儿求荣心理的表现 13(三)幼儿消极情绪情感的制约 13(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 14五、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 15(一)进行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二)发现告状积极方面,及时回应幼儿告状行为 15(三)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幼儿告状 15(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科学解决幼儿告状问题 16结语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附录 20PAGE1ABSTRACT引言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是指中班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中班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他突出目的是要借助教师权威力量的影响,约束、改变、阻止同伴的行为。2012年,国家教育局颁布了《中产阶级幼儿园教师职业标准(考试)》,建议遵守《儿童身心发展法》,为中产阶级儿童的成长提供适当的教育。。因此,探究教师应对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也是为了更好地以中班幼儿为本,让中班幼儿拥有快乐的中班幼儿园生活。中班幼儿告状是幼教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培养中班幼儿个性的关键问题。中班幼儿告状行为是指中班幼儿在他们自己认为受到同伴的侵犯或者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中班幼儿园的集体规则、教师的某项要求不相符合时,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本文对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并结合自身的实践从中班幼儿告状的原因以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以期对中班幼儿教育工作者和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有所帮助。一、幼儿告状行为概述(一)幼儿告状行为的概念儿童的申诉涉及儿童向教师提出的一种互动行为,即儿童认为自己被同学强奸,或其同学的行为不符合幼儿园的集体规则和幼儿园的要求。必须利用教师的权威来限制、改变和防止同龄人的行为。(二)幼儿告状行为的构成要素从人际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申诉是一种独特的人际行为,当两个人发生冲突而无法解决时,通过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干预来解决矛盾。申诉的提出必须有“申诉人”、“被告”和“仲裁员”三方的存在,三方都是必不可少的。对幼儿而言,教师对幼儿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和权威,因此幼儿园的“裁判”是教师,儿童是“原告”和“被告”。申诉的条件是“被告”对“申诉人”采取了某种有害行为,或间接地侵犯了“申诉人”的利益,例如违反了“申诉人”的标准并影响到“申诉人”。生命或环境的秩序。总之,幼儿的每次告状行为都是一次完整的告状过程。从“原告”幼儿发现“被告”幼儿的违规行为出发,到“仲裁人”对双方幼儿的反馈结束[3]。“原告”和“被告”不仅限于一人与一人,还可能是一人与多人之间的人,也可能是多人与一人之间的人,或者是一个小群体与另一个小群体之间的人。

二、研究设计(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本研究选取A地区几所幼儿园,对其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发放问卷调查。根据研究需要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其中回收问卷116份,有效问卷104份。通过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此来了解幼儿园教师是如何应对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表3-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项目分类人数所占比率学历高中或中专32.9%大专5956.7%本科及本科以上4240.4%年龄21——25岁3533.7%26——30岁3533.7%31——40岁3230.8%41岁以上21.9%续表3-1教龄3年以下4341.3%3——5年2826.9%5——10年2019.2%10年以上1312.5%教师形象妈妈3937.5%蜡烛和春蚕1211.5%保姆2120.2%园丁1110.6%快乐的天使2120.2%由表3-1可以看出97.1%的教师学历在大专以上,说明大部分的幼儿教师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98.1%的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下,说明幼儿教师是一个年轻的集体,年轻的教师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也更容易与幼儿和谐相处;58.7%的幼儿教师教龄在3——10年甚至10年以上,说明现在的教师团队有很多的教学经验,老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幼儿教育更好的发展;有超过六成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形象更像是妈妈、园丁或快乐的天使,说明幼儿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职业幸福感,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事业。(二)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以及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依据所得结果进行论文的撰写。1、文献研究法通过中国知网查询相关文献,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参考,整理得出本论文的结构与研究方向。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2、问卷调查法笔者通过在幼儿园实习时的真实感受,针对幼儿告状行为以及教师的应对策略进行分析,从教师的基本情况出发到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查。编制关于《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问卷。(三)问卷的编制本研究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编出《幼儿园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研究》的调查问卷,问卷从三个角度进行编制:(1)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2)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3)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

三、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分析(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1、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表3-1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选项人数百分比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10298.1%独生子女的特点5250%教师教育管理不善1312.5%幼儿的个人特质6057.7%家庭教养方式4947.1%欺负别人1817.3%违反规则2221.2%与人发生争论3331.7%侵犯别人109.6%由表3-1可以看出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由多到少依次为: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的个人特质、独生子女的特点、家庭教养方式、与人发生争论、违反规则、欺负别人、教师教育管理不善以及侵犯别人。其中有98.1%的教师认为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有关,说明了在幼儿园这一阶段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当幼儿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不公平待遇,或发现同伴的某种行为与教师平时要求不一致时,而向教师发起求助行为。还有32%的幼儿告状时因为与他人发生了争论,才向教师告状的,而这里的争论大多数都是因为某个同伴违反了规则而导致的。如“老师,她刚才玩过娃娃了,现在轮到我玩了,她不让我玩。”当然除了上述几种让幼儿产生告状行为的原因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如资源占有不均等。2、幼儿告状行为的动机表3-2您认为幼儿告状最主要的动机是什么选项人数百分比寻求帮助8379.8%表现自己6966.3%试探教师态度2927.9%陈述情况4139.4%报复他人109.6%举报他人5250%嫉妒他人1413.5%由表3-2可以看出幼儿告状的动机大多为:寻求帮助、表现自己、举报他人等。其中,79.8%的儿童投诉是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的。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同学的某些行为与他们自己的想法不一致而且难以解决时,他们会选择向老师投诉,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另外66.3%的儿童投诉是因为他们在教师面前发表意见,而当儿童不习惯其同学的某些行为时,他们就向教师投诉,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提高他们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如“老师,某某上课一直说话,不好好听课,我就一直在认真听课。”当然还有50%的幼儿告状是为了举报他人,当幼儿发现有的小朋友因为违反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纪律或者为同伴打抱不平时,会向教师告状,举报犯错误的那个同伴。如“老师,刚刚在厕所小明打了小红一拳。”除了详述这三种幼儿最常用的动机以外,其他几种动机在幼儿告状时使用的也比较频繁。3、幼儿告状所运用的策略幼儿在向教师告状的过程中,往往会使用不同的策略向教师说明事情的经过,以达到向教师告状,并约束或制止他人的目的而采取的手段。表3-3您所在班级幼儿向您告状时使用最多的策略选项人数百分比神态示意3028.8%撒娇1615.4%耐心等待3533.7%续表3-3反复告状7370.2%消极评价1110.6%嘲笑76.7%解释说理3129.8%请求1716.3%抱怨对方5149%炫耀自己1110.6%诉苦4543.3%提示老师4038.5%由表3-3可以看出幼儿在告状时所采用的策略多为:反复告状、抱怨对方、诉苦等这几种。其中70.2%的幼儿在告状时会选择反复告状来引起教师的关注,当幼儿第一次告状教师没有给予回应时,幼儿就会接连向教师告状,直到教师对此作出回应,进而帮助他解决矛盾。49%的幼儿在向教师告状时会选择抱怨对方,当幼儿对同伴的某种行为不满意而自己又无能为力时,就会选择向老师告状利用第三方的力量帮助他解决问题。如“老师,他一直和右边的小朋友说话,都影响我看图画书了。”另有38.5%的儿童选择直接用老师来抱怨。当孩子发现教师太忙于其他工作而不能考虑孩子的某些不当行为时,他将采取向老师投诉。如“老师,你看他跑到别的地方和小朋友说话去了。”幼儿所选择的这些告状策略往往是为了使某种行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以达到约束或制止他人的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二)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1、教师应对幼儿告状的态度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态度会直接对幼儿产生影响,如采取的策略得当会使告状事件得到有效的解决,反之则会使幼儿产生无所谓的态度,继续自己的某种不当行为。表3-4教师应对幼儿告状的态度项目选项人数百分比您对幼儿告状行为的重视程度很重视不太重视无所谓7034067.3%32.7%0%您对幼儿告状行为所采取的解决办法直接干预间接干预不干预11791410.6%76%13.4%您认为教师及时回应幼儿告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哪些影响减少增加没有影响44491142.3%47.1%10.6%您是以什么心态应对幼儿告状的置之不理烦躁敷衍积极977818.7%6.7%6.7%77.9%从表3-4可以看出,67.3%的教师对儿童的投诉行为非常关注,这表明教师对儿童的投诉行为非常关注。大多数教师仍然愿意帮助儿童解决他们的投诉问题。在这方面,她想知道是否采取了任何措施。它反映了老师对幼儿的爱。并且有76%的教师在解决幼儿的告状行为时选择间接干预的方法,说明教师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时具有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想法,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幼儿对与教师的过度依赖。而在表3-4中还发现42.3%的教师认为及时回应幼儿的告状行为会增加幼儿的告状次数,说明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进行及时回应,会导致幼儿对教师过度依赖,期待教师可以帮助他解决自己应对不了的问题;47.1%的教师认为,及时处理儿童的投诉可以减少儿童的投诉行为,这表明教师对儿童投诉的及时反应将使儿童在教师心目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感觉。在教师以什么心态应对幼儿告状这个问题上,有77.9%的教师选择积极应对,体现了教师在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问题上能够积极、正确的面对,及时为幼儿解决问题,使告状双方都满意,可以有效地降低幼儿的告状频率。2、教师应对幼儿告状采取措施的目的及运用角度表3-5教师应对幼儿告状采取措施的目的选项人数百分比抓住教育时机,提高幼儿社会交往能力8480.8%维持秩序3634.6%调节幼儿情绪8278.8%纠正幼儿的错误行为7976%保育、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3937.5%避免幼儿受到伤害8379.8%由表3-5可以看出,教师解决幼儿告状行为所采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教育时机,提高幼儿社会交往的能力。这说明了,教师在解决幼儿告状问题时,主要是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解决告状问题,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温馨的生活环境。表3-6教师在解决幼儿告状行为时的角度运用选项人数百分比教师解决告状的时机5048.1%解决告状的方式方法7471.2%教师当时的情绪6663.5%解决幼儿告状的频率5048.1%解决告状的效果5351%由表3-6可以看出,在解决幼儿告状行为时教师所遇到的困惑主要是在于解决告状方式的选择上,这说明教师对一些角度的把握还不明确,不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这需要教师在以后解决问题时注意思考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才是最适合的。3、教师介入幼儿告状的方式与角色表3-7教师介入幼儿告状的方式及角色项目选项人数百分比您认为哪些介入方式能较好的解决幼儿的告状行为引导幼儿独立解决问题对幼儿告状行为表示理解幼儿自己解决对独立解决问题的幼儿给予鼓励给幼儿讲道理帮助幼儿了解同伴的想法80372991296576.9%35.6%27.9%87.5%27.9%62.5%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介入角色扮演中,您认为最重要的是告状解决的评判者资源的调节者引导者针对不良行为的教育者秩序维持者观察者告状行为的制止者倾诉者334490655638235731.7%42.3%86.5%62.5%53.8%36.5%22.1%54.8%由表3-7可以看出教师在介入幼儿告状行为时,所使用的介入方法频率较高的为: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引导、提示、帮助幼儿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了解对方感受。其中鼓励幼儿自己解决占到了87.5%,说明教师在应对幼儿告状行为时,多倾向于让幼儿自己解决,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在教师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角色扮演中,其中教师认为自身作为引导者的占了86.5%,说明教师在解决幼儿告状行为时,认为自身解决告状运用的策略会对幼儿以后的告状行为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教师会更注重引导幼儿寻找问题的关键,培养幼儿自己应对的能力。4、教师介入幼儿告状的主动性与效果表3-8教师介入幼儿告状的主动性与效果项目选项人数百分比您对自身解决幼儿告状的介入效果评价所有介入都有效大部分介入都有效一般介入都有效366352.9%63.5%33.7%您对教师介入幼儿告状行为次数的看法越多越好越少越好不确定857397.7%54.8%37.5%您在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介入中,您觉得那种介入态度较为合适正向态度为主中性态度为主负向态度为主8121277.9%20.2%1.9%您对自身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介入方式、策略的评价适宜适宜性欠佳不适宜8612682.7%11.5%5.8%您对教师介入幼儿告状主动性的看法主动被动随机62152759.6%14.4%26%在表3-8中,63.5%的教师认为,在评估干预对儿童投诉的影响方面,大多数干预措施都是有效的,这表明教师必须立即干预,以减少儿童的投诉,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申诉人。在评估对儿童投诉的干预次数时,54.8%的教师说,教师参与越少越好,这表明大多数教师将根据儿童投诉的实际情况决定投诉的数量。在孩子的投诉。在解决儿童投诉的干预态度问题时,77.9%的教师认为应以积极态度为基础:他们将根据儿童投诉的目的积极回应儿童的投诉,解决问题。只要态度正确他们就会让孩子们做正确的事教师们解决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评估解决儿童投诉的干预方法和战略时,82.7%的教师认为,他们对儿童投诉的行为进行干预的方法是适当的,这表明教师可以使用这些方法,并对儿童进行心理辅导。你很适合解决孩子们的抱怨问题有效地减少幼儿的投诉。关于教师参与儿童投诉倡议的问题,59.6%的教师认为,他们应该主动采取干预行动,这表明大多数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儿童的投诉,而这可能会使他们禁食。更好地解决问题,减少儿童的投诉。5、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影响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解决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多方面的原因,找到问题产生的关键,才能更好地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表3-9影响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解决的因素选项人数百分比教育的总体目标4846.2%幼儿家长的态度4341.3%幼儿自身特点7673.1%幼儿告状行为的次数3634.6%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3331.7%班级中幼儿的人数2322.1%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量2019.2%教师的情绪3432.7%教师对幼儿告状的看法5451.9%幼儿告状的真实原因5956.7%由表3-9可以看出影响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解决的因素中,幼儿自身的特点所占比重最高,占了73.1%。这说明在这一阶段的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于问题解决的方向。

四、幼儿告状行为产生的原因幼儿在幼儿园这一年龄阶段,产生告状行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幼儿发展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一)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在这一阶段,幼儿会因为受年龄发展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局限,分辨不清同伴的行为是否违反了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或教师要求,从而产生告状。由于幼儿此时仅具备初步的判断能力,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一些复杂的问题时表现的更为突出。因此当幼儿发现同伴的某些行为与脑海中所形成的固向思维不相同时,幼儿就会选择向教师告状,一方面是为了举报同伴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求证教师对此行为的认同是否与自己相一致。(二)幼儿求荣心理的表现在这一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导致了幼儿频繁的向教师告状。幼儿在这一阶段的活动范围更加广阔,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因此也会产生很多的矛盾,在矛盾产生后幼儿在向教师告状的过程中往往是为了求得教师的关注。这一阶段的幼儿告状其实就是一种求荣心理的表现。因为此时的幼儿想法比较简单,不需要去思考更多,当他们的心里有什么想法就会马上表达出来,所以往往就由于一点小事就会引发幼儿的告状行为,。而此时幼儿告状并不是以揭发同伴的某种行为为目的,而是单纯的想要在教师面前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而已。(三)幼儿消极情绪情感的制约在这个阶段,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从满足生理需要转移到满足社会性需要。幼儿渐渐的开始对外界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与思考,所以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为幼儿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状态。当幼儿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情感,反之则会引发幼儿消极的情绪情感。消极的情绪情感具有干扰和破坏作用。因此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幼儿的行为,并抑制着幼儿的发展。(四)幼儿规则意识的养成幼儿社会规则意识的养成影响着幼儿对规则的建立与遵守,也是幼儿社会适应性的基本内涵。这一阶段的幼儿不具备对知识的分辨能力,当教师要求幼儿遵守大量的规则时,幼儿的潜意识就会认为规则是用来满足别人的需要的(如教师),所以当有的幼儿违反了规则,就导致了幼儿因为心理失衡而引发告状。

五、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一)进行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面对幼儿心理发展和情绪情感需要时可以通过模仿真实的幼儿告状情景,让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进行解决。从幼儿自身的角度去解决问题,例如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法官”活动,尽量还原某些幼儿告状的情景,请幼儿讨论应该如何正确解决问题。让幼儿通过在创设的情景中所获得的经验运用到问题的解决当中,提高幼儿独立面对告状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多与幼儿交流,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活动,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的进行真实情况模拟(环境创设),帮助幼儿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发现告状积极方面,及时回应幼儿告状行为幼儿的告状行为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正常行为。当教师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时,教师会发现幼儿告状中积极的一面。如某一幼儿,积极举报某些违反某种规则的幼儿,那就要对这种具有规则意识和正义感的幼儿进行表扬。通过此事件及时对幼儿进行教育,表扬幼儿的这些行为,加强对其他幼儿的教育,有利于培养班级中其他幼儿的规则意识,在小集体中形成遵守规则的良好风气。(三)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从根本上减少幼儿告状在幼儿告状行为频繁发生的背后,是因为大部分的幼儿不能很好的与同伴友好相处。当今社会虽然放开了二胎政策,但独生子女依然不少,幼儿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备受家长的宠爱,在家中说一不二。缺少人际交往的经验,进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后,还没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极易发生矛盾。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控制幼儿告状行为的发生率,就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教会幼儿如何与同伴友好和谐相处,减少发生矛盾的机会。(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科学解决幼儿告状问题基于上述对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总结发现,要想改变幼儿告状行为频频发生的情况,首先需要从教师的教育理念方面入手,提高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认识,及时发现幼儿告状行为中的教育方向,及时对幼儿进行相应方面的教育;再次,教师还应该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耐心的面对向自己告状的幼儿,分析幼儿告状的原因,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最后还应该尽量提升自身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能力,运用科学的策略帮助幼儿解决告状问题,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结语面对孩子的告状行为,教师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如果告状无意义,那么教师要确立一些规定要求,意在传授给孩子一些道德品质,从而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正确处理一些问题。如果孩子是有意告状的,那么老师首先要安慰受害的一方,之后再告诉他:有些小朋友可能是想和你玩耍呢,你们或许还是好伙伴你呢,他们不是恶意要打你的。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来缓和孩子们之间的关系,从而让他们树立一种正确的意识。

参考文献[1]尹亚欣.3-6岁幼儿告状行为的调查与分析——以金贝贝幼儿园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03):104-106+120.[2]贺丽君.幼儿告状行为指导策略的研究[J].电脑迷,2018(07):174.[3]梁晓栩.教师对幼儿告状行为应对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5):12.[4]余巧仙.大班幼儿告状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05):58-59+62.[5]翁茜茜.关于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其指导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50):1-2.[6]刘季萍,吴丹萍.教师应对4—5岁幼儿告状行为研究述评[J].文教资料,2017(28):151-152+231.[7]包蕾.幼儿“告状”种类及解决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92.[8]逯丹.关于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指导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143-144.[9]林烨彬.浅析幼儿的“告状”行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5):99.[10]彭春云.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6):256.[11]马贝贝.幼儿告状行为及其教育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230.[12]张雁.浅谈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257.[13]刘莹琦.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与指导策略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168-169.[14]钟晓兰.幼儿“告状”行为分析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5):250.

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这次写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己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收获和突破。希望这个经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激励我前进。另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他们时刻关心我,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时时刻刻为我鼓劲、为我加油,进而促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同时,也要感谢寝室的室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朋友,感谢他们陪伴我走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关心我、帮助我。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很多朋友都给了我无私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由衷的谢意!最后,因本人水平有限,论文肯定还有不少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我希望可以有机会继续去完善,我将不断努力继续充实自己。

附录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问卷调查尊敬的老师:您好!感谢您阅读这份调查问卷。我是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现在正在进行“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本问卷仅为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现状以及您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看法。本调查不记名、答案无对错之分,结果仅供调查研究使用,请您放心填写。再次感谢您给予帮助。祝您工作愉快,身体健康!您目前的学历是()初中B、高中或中专C、大专D、本科及本科以上您的年龄是()A、21——25岁B、26——30岁C、31——40岁D、41岁以上您已在幼儿园工作()A、3年以下B、3——5年C、5——10年D、10年以上4、您认为幼儿教师的形象更像()妈妈B、蜡烛和春蚕C、保姆D、园丁E、快乐的天使5、您对幼儿告状行为的重视程度()很重视B、不太重视C、无所谓6、您对幼儿告状行为所采取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直接干预B、间接干预C、不干预7、您认为教师及时回应幼儿告状,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有哪些影响()减少B、增加C、没有影响8、您是以什么心态应对幼儿告状的()置之不理B、烦躁C、敷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