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_第1页
学前教育-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_第2页
学前教育-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_第3页
学前教育-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_第4页
学前教育-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I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有效措施摘要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幼小衔接教育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存在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幼小衔接教育过程中改善主客观环境条件和对幼儿进行适应性引导教育等相关对策,以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关键词:幼儿;幼小衔接;适应能力;教育对策

OnEffectiveMeasuresfortheConnectionbetweenKindergartenandPrimarySchoolABSTRACTWhetheryoungchildrencanquicklycompletethetransitionfromyoungchildrentoprimaryschoolstudentscanquicklyadapttoprimaryschoollife,andyoungconnectionsarethekey.Theyoungconnectionisthefinalstageofkindergarteneducationandthebeginningstageofprimaryeducation.Itplaysaroleinlinkingupanddown.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theyoungconnectioneducation,anddeeplydiscussestherootcausesoftheproblems,andproposesrelatedcountermeasuressuchasimprovingthesubjectiveandobjectiveenvironmentalconditionsandadaptingandguidingchildrentoyoungchildreninordertopromotechildren'scomprehensiveandhealthydevelopment.Keywords:youngchildren;youngconvergence;adaptability;educationalcountermeasures

目录摘要 I第一章前言 1第二章幼小衔接教育现状调查 12.1调查方法 12.2幼小衔接教育教育现状 12.2.1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认识 12.2.2幼小街接的主要内容 22.2.3幼小街接工作的现状 2第三章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 53.1家长观念落后,存在教育理念的偏差 53.2幼儿园的不正当竞争 53.3幼小衔接教育形式浮于表面,缺乏与小学的沟通 63.4学校工作整体定位出现偏差 6第四章幼小衔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4.1特定生活环境影响及必要条件的匮乏 74.2家庭教育观念陈旧 74.3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培训不到位 84.4幼儿园和小学缺少沟通 8第五章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措施 95.1努力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为“小幼衔接”创造条件 95.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 105.3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 105.4加强家园、家校合作,强化幼儿适应性培养 11第六章结语 11参考文献 13致谢 14PAGE2第一章前言在当今社会,幼小衔接对于儿童发展的影响已经受到了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的普遍重视。目前,世界各国都将幼儿园与小学的过渡衔接视为教育中的重要课题,并将其理论与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幼儿园、小学、家长以及一些相关社会培训机构,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幼小衔接。然而,由于来自社会、家庭等各种因素的干扰,当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目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幼儿园、家长、社会三方违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而开展幼小衔接活动;超前让幼儿学习小学的课本知识;单纯地把幼小衔接看作是“小学化”等等。这种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早期教育的基本规律。实际上,这一时期儿童处于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折期,环境适应、规则适应及能力要求适应等主客观因素都可能引起一系列问题,需要加以注意,如果处理不好,容易造成儿童身心多方面的困扰。本文着眼于当前幼小衔接教育过渡阶段的诸多问题,结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就相关现象、症结及根源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善途径与对策。第二章幼小衔接教育现状调查2.1调查方法本文主要运用调查分析法,选取上海市红石路幼儿园大班教师(以下简称幼儿教师)和城中路小学一年级教师(以下简称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50份(幼儿园和小学各75份)。回收问卷133份(幼儿园68份,小学65份),问卷回收率为89%。其中有效问卷为127份(幼儿园65份,小学62份)。所得数据采用SPSSll.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2.2幼小衔接教育教育现状2.2.1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认识表1教师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认识问题教师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幼小衔接工作由谁负责非常重要较重要一般较不重要非常不中意幼儿园小学幼儿园和小学共同合作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幼儿教师4873.869.257.757.711.546.257.75686.1小学教师4674.21524.211.6000023.211.65995.2从上表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园衔接工作非常重要,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大多数教师认为幼儿园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与小学的合作。因此,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幼儿园衔接工作有着相同的认识。2.2.2幼小街接的主要内容幼小教师对于幼儿入学准备的看法基本一致并且比较全面,都认为应关注以下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言语理解能力和读写算所需基本技能;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规则意识与遵守规则的能力、独立意识与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和主动性、人际交往能力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同时幼小教师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环境创设、师资条件、教学时间、作息制度、与家长沟通等方面开展实践尝试。与之不同,71%的小学教师更注重教育方法和与家长的沟通(61.3%),而学前教师在教育内容(73.8%)、教育方法(66.2%)、与家长的沟通(64.6%)和环境创设(64.6%)上花费的时间更多。可见,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幼儿教师所考虑的内容和实际的工作尝试更全面一些,投入的精力也更多些。2.2.3幼小街接工作的现状(1)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幼小教师有一些共同点:在常用的方法中.幼儿教师选择的是游戏法、示范和范例、观察法、谈话等;小学教师选择的是游戏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等。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幼儿教师主要采用游戏法、发现法和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教师主要采用游戏法、多媒体教学和发现法。可见,幼小教师都能结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选取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93.5%的小学教师和78.4%的幼儿教师表示自己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常常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在教育内容与教育环境方面存在认识与实践上的偏差对于如何设计教育内容,幼儿教师认为要考虑本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89.2%)、幼儿的兴趣(86.2%),《纲要》要求(72.3%)、幼儿家长的需要(27.70%)、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24.6%);小学教师认为要考虑本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87.1%)、学生的兴趣(69.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59.7%)、幼儿园的学习内容(6.5%)。可见,幼小教师在设计教育内容时能根据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但是,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对彼此的教育内容都缺乏深入了解,在具体设计教育内容时,能考虑对方学科内容的教师都比较少。表2幼小教师对彼此教育内容的了解选项问题非常了解比较了解一般比较陌生非常陌生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幼儿教师对小学一年级学习内容23.12335.43553.857.700小学教师对大班幼儿学习内容11.61524.22133.91930.669.7在教育环境方面,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认为,这两个教育阶段的教学环境是不同的。与此同时,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对彼此教学环境的差异以及两种环境的融合并不十分清楚,因此在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上存在着认知和实践上的偏差。(3)教学时间与教育评价方面缺乏连贯性幼儿教师对小学一年级教学时间的了解情况是:非常了解的占6.2%,较了解的占43.1%,一般的占36.9%,较不了解的占12.3%,非常不了解的占1.5%;小学教师对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的了解情况为:非常了解的占1.6%,较了解的占17.7%,一般的占19.4%,较不了解的占38.7%,非常不了解的占22.6%。可见,幼儿园教师对小学教师教学时间相对比较了解,也可以根据小学低年级的教学时间安排,适度延长教学时间(56.9%),而且大部分的小学教师忽视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不适应教学内容,所以在课堂上有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等。对于另一方面如何进行教育评价,大部分幼儿园与小学教师表示不太清楚,在评价方法上,幼儿教师主要采用观察法、成长记录法、作品展示法等,小学教师主要采用评价方法、调查法等。在评价倾向上,幼儿教师更看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小学教师更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不难看出,幼小教师在教育评价方法的运用方面都较好地体现了教育评价多元化的理念。但是,如何更好地将各种评价方法融合在幼小两个阶段以体现评价的连贯性是目前幼小教师面临的新问题。(4)教师素质有待提高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年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具有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反映了当前教师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而且绝大对数幼小教师都认为需要了解彼此的教学水平。然而现实情况是,幼小教师对彼此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情况并不是很了解,或者停留在一知半解的水平,近一半的幼小教师不了解对方的教学培养目标,这必然会导致幼小教师在知识教学层面存在断层。(5)幼小街接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性为顺利实现幼小过渡,幼儿教师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指导家长幼儿教育之间的配合工作(83.1%)、带孩子去小学参观(81.5%)、主动向孩子介绍小学(72.3%)、与小学教师交流(56.9%)等。小学教师也做了很多工作:例如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教育(50%)、与幼儿园教师加强沟通(38.7%)、观察和聆听幼儿(24.2%)、参与幼儿园教育交流会议(17.7%)、带学生去小学学习和生活(11.3%)。可以看出,幼儿教师可以利用学校、家长等资源促进幼儿凝聚力教育,幼儿教师更积极地开展幼儿凝聚力教育活动。但从幼小衔接教育的效果看,仅有1.5%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的入学适应情况“非常好”,64.6%认为“较好”,26.2%认为“一般”,7.7%认为“较差”;在小学教师中,1.6%认为“非常好”,40.3%认为“较好”,46.8%认为“一般”,11.3%认为“较差”。之所以出现这种偏差,笔者认为与幼小两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教育评价等因素有关。可见,学习适应已成为幼儿入学适应的主要难题。第三章幼小衔接教育存在的问题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着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转折点,由于这一时期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较大改变,孩子如果适应能力较差,就有可能在进入小学后出现各种问题。所以,幼小衔接教育尤为重要。目前,幼小衔接教育往往存在以下这些问题:3.1家长观念落后,存在教育理念的偏差在我国目前国情条件下,部分家长受到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往往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储备,只关注他们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目,却忽略了他们的能力培养,也不重视培养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习惯和能力,同时对孩子日常生活、交往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都缺乏重视。这些落后的教育理念,都导致了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3.2学生学习负担偏重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却依然存在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面性。戴斌荣就认为,学习负担是由复杂性、不确定性和相对性等特点决定的。目前一年级学生正处于幼小衔接重要的过渡期,是心理、生理调节适应的阶段。相比在幼儿园学习时间相对宽松,幼儿教师对幼儿多集中于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基本要求,对幼儿在教导方式上多鼓励。儿童的学习时间增加,活动时间骤减,教师面对五六十个学生无法面面俱到,但是学生遵循的规矩、学习的要求却比幼儿园高出很多。而在家长问卷中发现有32.42%的家长期望孩子在小学应该掌握所有知识,每天要过得特别充实。学生也在访谈时提到父母普遍要求他们成绩要达到九十分以上。但是作为一名儿童他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有学习成绩,而应该多一些基本生活体验,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兴趣。家长在成绩方面期望越高,学生就要花更多时间在如何提高成绩上面,这样只会加重孩子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3幼小衔接教育形式浮于表面,缺乏与小学的沟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文规定:“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而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而儿童的适应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制力等常常被忽略了。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之间缺乏联系,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不熟悉,因此这两个学习阶段是彼此分开的,幼儿园与小学也缺乏沟通,从而存在一些教育盲区。3.4学校工作整体定位出现偏差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质量。良好的小学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小学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受影响的是学生,因此幼小衔接工作的效果也会真实的反应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从调查中发现,小学幼小衔接指导工作不够全面,着重指导学生入学教育,但是对家长的指导比较欠缺。而且从校领导的访谈中发现小学新生在学习生活中还存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从教师访谈中了解小学一年级学生在学习、习惯、纪律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问题,这说明小学幼小衔接总体工作出现了一定的偏离,造成幼小衔接工作成效并不是很明显,还需要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提出有利于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解决办法,才能让这些儿童尽快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第四章幼小衔接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4.1特定生活环境影响及必要条件的匮乏教育问题是我国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农业和现代化的实现,取决于9亿人口素质的提高;而且前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制约因素,成为生产力水平低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国家优惠政策的支持,广大农民的生活条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腰杆直了,腰包鼓了,确实给农民带来了无尽的好处。可同时也附带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留守儿童”问题。对于小学生而言,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生活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和城市相比,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的。比如城市小朋友,很小时就在父母的陪伴下琅琅上口地读着唐诗宋词,说着自己似乎也还不能完全理解的英语;而有的小朋友,已经到了入学年龄,还坐在地上玩泥巴,和村里小朋友在地上打滚打架。这就是城乡小朋友的差别。而这仅仅是城乡差距中的一个小的方面。在广大地区,由于父母思想上的保守与落后,使自己的孩子没有在最佳的时期接受到教育,导致他们比城市中的孩子在学习知识的时间上要晚两到三年,一个城市幼儿园的小朋友就有可能比中的上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懂得多。而他们以后将分别是城乡的建设者,从小就有着如此大的差距,也许将来就成为一代城市人与人的差别。虽然学生家长也逐渐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因为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还是给幼小衔接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不同生源的学生在学前受到教育的程度不同,给幼小衔接教育带来不便。一般镇上的一年级新生均来自于全学区的各个村,只有少数学生是镇区内的生源,而且外村的学生占全年级总人数的比例,呈逐年上涨趋势。这些学生,有的上过幼儿园,有的没上过;有的从入园一直上到幼儿园毕业,有的则只上了一半就不上了;有的在公立幼儿园上的,有的在私立幼儿园上……他们所接受的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大差异,甚至是截然不同,这就给幼小衔接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阻力。4.2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我国教育改革从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仍然有部分家长的教育理念至今还未及时更新,他们只重视儿童知识的积累,却忽视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也不注意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无视孩子身心发展的需求,在本应该在尽情玩耍的年龄却被各种繁重的课业压抑着。这种接受所谓的超前教育的儿童短期内可能会比其他儿童更有优势,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儿童终身发展的。家长认为对孩子的学习关心就只关注成绩的变化却忽视了孩子是否学会学习,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是都是不正确的。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认知才造成了家长只重视成绩的高低,不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的问题。4.3教师的幼小衔接工作培训不到位幼儿在幼儿园期间拥有如“母女式”和“母子式”的教师,他们既是幼儿接受知识的指导者,也是幼儿游戏活动的合作者和朋友,能够给幼儿在学习生活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而小学教师主要担当教育者的角色,他们更多按照《小学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联系本班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学习习惯等。但是对于每一位儿童的心理需求以及内部情绪变化相对注意的会少很多,造成儿童对教师会无形间产生疏远,师生关系逐渐变紧张。相关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不良也是造成部分一年级新生学习不适应的原因之一,但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自身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另外,教师作为小学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掌握相应的幼小衔接知识,能随机应变地指导教育相关工作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现实是D小学部分教师对幼小衔接认识片面化,态度上支持但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这就说明教师对幼小衔接相关知识掌握不深刻,也缺乏可行性工作方案。而这从根源上来说是由于教师幼小衔接相关培训工作不到位,从造成了一系列问题。4.4幼儿园和小学缺少沟通“小学化”倾向的出现,使教育家们觉得幼小衔接主要问题在幼儿园方面,对于小学却关注不多。同时,幼小教师之间明显缺少沟通。学生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小学教师对其具体情况知之甚少,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有时只了解学情这一项工作就需要花费将近半学期的时间。再加上一年级学生纪律性比较差,老师忙于应对各种琐事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变化,教师忙于应对这些工作时无形间会加重工作负担,导致幼小衔接工作进度则很容易被搁浅。第五章解决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措施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合作,家长、老师、社会每一方都不能缺少。尤其是在现实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对于幼小链接教育的思想策略要及时发生转变,以保障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解决。5.1努力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为“小幼衔接”创造条件有人说,城市的学校像欧洲,乡村的学校像非洲;城市中小学的一间教室相当于的一所学校。这种差距使得城乡孩子在人生起点处就有着诸多不公。全面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加大对的支援力度,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使孩子真正受到优质教育,为“小幼衔接”创造有利条件。具体如下:合理调整小学、幼儿园布局,提高教育整体水平。对开办幼儿园要进行宏观调控,防止幼儿园的分布过于密集,或过于稀少,为尽可能多的孩子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同时解决孩子上学远的问题。让更多的孩子有机会实现学前与小学的顺利过渡。积极改造薄弱学校,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改造薄弱学校不仅仅要改造学校的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工夫。大多数薄弱学校都存在教师年龄偏大、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配备不齐的问题,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使这些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就会解决“小幼衔接”中生源差异大的问题。政策支持,促进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共同发展。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保证“小幼衔接”有稳定的落脚点;实行对接小学一年级与幼儿园学前班对接支援政策;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学质量。5.2提高幼儿园教师的自身素质幼儿园教师应根据《规程》和《纲要》的要求,保教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持续地为幼儿入小学打下坚实的身心条件基础。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细致做好保育工作。在幼儿园阶段要保证学前儿童充足的营养和休息,防治疾病,注意安全,保证学前儿童身心健康。重视体育活动,积极锻炼体格,增强体质。训练学前儿童的感官,充分锻炼他们的小肌肉动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重视学前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不可否认智力因素应占主导地位,但决不能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和作用。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新知识的要求和欲望,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非智力因素有以下几点策略:第一,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第二,培养良好的兴趣;第三,注重意志品质的培养。5.3转变家长陈旧的教育观念和评价标准增加对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解。由于传统观念与教养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造成不少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不惜拔苗助长,让即将跨入小学的孩子强迫性接受拼音方面、计算方面、汉字书写方面等突击性学习,这样给孩子带来的是恐慌、不知所措,抹杀了儿童的天性。很多家长不懂得怎样去教育幼儿,更不知道怎样的教育适合幼儿,也没有意识到幼小衔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因此很有必要去增加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教育的理解。首先家长自己要主动去了解,有能力的可以自己查阅书籍或是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理论知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家长自身要转变教育观念,帮助孩子尽快渡过适应期。其次幼儿园要利用家长会、家访、家园联系栏、讲座等途径来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年龄特征。家长为幼儿准备家庭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气氛、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幼儿园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还包含许多其他的,如学生自理能力的锻炼、帮助学生学会自理。“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幼儿园既非托儿所也非小学一年级。在锻炼自理能力方面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又如在思想教育方面,小朋友在幼儿园里是很容易接受老师的一些思想的,因为单纯所以更容易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并非只是知识,更多的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以前家长对于幼儿园的固有观念必须通通都摒弃掉。幼儿在各方面的提升都应该得到表扬而不只是论学到了多少知识。5.4加强家园、家校合作,强化幼儿适应性培养孩子们在进入小学学习阶段,专注力对于学习非常重要。首先家长要为孩子提供有力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的减少分散、干扰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其次,幼儿进入小学之前,幼儿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受到干扰后快速调整自己使注意力快速集中,并且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这种专注力,能做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跟着老师的节奏完成学习。要想展开家园家校合作,从家园合作方面来说,应该合作激发孩子对校园的向往之情,并协调合作,适当地改变孩子的作息制度,逐步减少孩子的睡眠时间,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生活。此外,幼儿园应该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展开一些活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而从家校合作方面来说,对于刚刚进入学校还没有完全适应的孩子,学校方面应该及时与家长联系沟通,探讨孩子在哪些方面难以适应,从而共同寻求解决的方法。第六章结语总之,在幼小衔接教育教育阶段,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不同儿童的身心特点,遵从教育规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落实每个环节的教育措施,密切家园、家校之间的合作,切实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教育这个重要阶段。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环境和教育目标方面的跨度,决定了顺利完成二者衔接过渡并非易事,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过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家、园、校三方面进行有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中,家庭在幼小衔接教育过渡阶段的重要作用应受到更多重视,家长应该付出更多努力,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学校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和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科学处理幼小过渡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科学合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