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与调节的关系_第1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与调节的关系_第2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与调节的关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与调节的关系

脑损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盲性疾病,其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其发病与形态上皮细胞的变化密切相关。任何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损伤或老年性改变均会影响晶状体纤维的生理功能,导致晶状体混浊而发生白内障。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氧化应激、晶体蛋白的改变、微量元素及离子失衡等方面,但其发病是否与调节有关尚未见相关报道。我院自2009年6月开始至今,对双眼病变程度相近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型病例施行白内障手术,共30例(60只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测量主视眼,术前测量双眼在自然状态下和缩瞳后的晶体厚度,取术中撕取的中央部晶体前囊膜做HE染色,进行细胞计数,以探讨调节因素是否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有关,现报告如下。1数据和方法1.1病例综合视野所有病例均为来我院就诊的住院患者30例(60只眼),其中男性15例(30只眼),女性15例(30只眼)。入选标准:患者均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皮质型,眼轴22~24mm,角膜中央曲率42~44D,平均年龄64岁。平均视力:主视眼0.34±0.11,非主视眼0.35±0.12,双眼相差不超过2行视标。排除标准:所有病例均除外高度近视、青光眼、明显的眼底病变,糖尿病性及其他并发性白内障。正常对照:将用于角膜移植的健康供体眼球晶体上皮细胞作为正常对照,取材时间在机体死亡之后10~24h,供体晶状体都经过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为透明、无混浊。全部对照组共4例,年龄28~40岁,平均34岁。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均做全身系统及眼前节裂隙灯检查,并记录年龄、性别、白内障类别、成熟度。1.2.1眼对比:分布在壁面上,积极开展眼光,自然意识即视觉性主眼的测量,采用中央带孔的纸板测试法:将带小孔的25cm×25cm的卡片放在脸前15cm处,双眼通过小孔注视3m远处直径为5cm的点。分移动法和静止法,移动法:保持孔内的注视点不动将纸板移向受试者脸部,圆孔靠近的那一眼即为主眼。静止法:先双眼注视,而后轮流闭起一眼,当闭起一眼时所看到的物体位置改变,该眼即为主眼。其中右眼主视21例,左眼主视9例。1.2.2关键因子检测染色体厚度应用天津迈达眼科专用的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术前双眼在自然屈光状态和缩瞳后(2%毛果芸香碱5min点眼一次,共3次,30min后测量)的晶状体厚度变化。患者取仰卧位,眼表滴0.5%爱尔凯因2次,将探头垂直轻置于角膜正中,显示屏显示晶状体厚度,每眼测10次取平均值。由固定两名医师完成检查。1.2.3晶体上皮细胞计数取在手术过程中环形撕取的直径5~6mm大小的晶状体前囊膜,取出后立即用BSS液冲洗,清除皮质和积血,操作中尽量避免对上皮造成损伤而致细胞脱落死亡,立即置于多聚甲醛固定液中6~8h。清水冲洗,苏木素染色10~30min,流水冲洗,伊红复染数秒,逐级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脂封片。将标本切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形态、大小、排列及其他变化。在进行晶状体上皮细胞计数时,采用Karim等的方法,将整个晶状体前囊膜标本从中央到周边分为5个区域,具体方法是将显微镜目镜中加上标准方格(10×10),然后观察方格中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个数,除以方格的面积即为该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值。本研究所有正常组及白内障组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值都为中央区和赤道前区的细胞密度平均值,即显微镜下随机选取中央区及赤道前区各3个视野取其均值作为该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对照组标本处理方法与实验组相同。1.3统计学的处理本研究使用SSPS13.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x¯±sx¯±s表示。所有相关结果组间配对,采用配对t检验对自然状态下和缩瞳后的晶状体厚度、双眼的晶状体囊膜细胞密度进行比较,均以P﹤0.01作为判断显著性的标准。2非主视眼的0.97.2.1术前和术后1周分别测量主视眼,未出现主视眼转换现象。2.2主视眼和非主视眼晶状体厚度的比较主视眼在自然屈光状态和缩瞳后的晶状体厚度分别为(4.06±0.59)mm和(4.79±0.56)mm,非主视眼的为(3.92±0.59)mm和(4.43±0.60)mm。将两组之间的差值进行配对t检验,t=5.937,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表1)。2.3主视眼和非主视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变化主视眼的晶状体囊膜上皮细胞密度为(3606±429)个/mm2,非主视眼为(3913±433)个/mm2,两组之间进行配对t检验:t=-4.769,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2.4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别光镜下观察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细胞大小不等,排列发生变化,细胞内空泡形成,出现重叠细胞,细胞核异形等现象,且可见凋亡表现。3主视眼调节度与覆盖物结构主视眼,又称优势眼、利眼、主眼,在视觉活动中主要视远,大致可分为右优势眼和左优势眼,记为右型(Rtype)和左型(Ltype)。由基因决定或是幼年时期形成的较难改变的这种眼优势现象,已为多数研究所认可。本研究中在术前和术后1周分别测量,未出现主视眼的转换情况,与上述结论相符。调节是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变形的结果,同时还伴有瞳孔和眼外肌的改变。调节过程的完成主要是由神经调节机制来实现的,而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这些眼内肌是保证生理性调节功能的结构基础。我们分别测量在自然状态下和缩瞳后的晶体厚度,就是为了模拟晶状体在自然视物和极度调节状态下的厚度变化,以分析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在视觉活动中动用的调节度是否有区别。结论证实主视眼在视觉活动中动用的调节度远大于非主视眼,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晶状体上皮细胞是位于晶状体前囊下的单层上皮细胞,此层细胞在一生中不断生长、增殖、分化、移行,到达赤道部后伸长、弯曲,移向晶状体内部构成晶状体纤维。许多文献均提示晶状体上皮细胞数量与年龄无明显相关,而与白内障类型及成熟度有关。崔红光等报道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较正常发生明显变化,不同类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学变化各有不同。国外Senol等研究认为白内障多先发生于主视眼,并推测其可能原因为:(1)在视近时主视眼使用的调节力多于非主视眼;(2)进入主视眼的光线量比非主视眼多,也即晶状体的光氧化损伤。我们发现在白内障程度相近的双眼患者中主视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密度小于非主视眼,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提示白内障可能先发生于主视眼,支持Senol等的研究结果。目前白内障手术已经从单纯的复明手术向视光学手术转变,临床医师越来越重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在视觉活动中的区别也逐渐被关注。褚仁远等研究认为配戴矫正眼镜前后及近视激光手术前后保持主视眼的一致可使患者的主观不适感大大降低。Shoji等指出,在单眼植入多焦人工晶状体时,在主眼内植入要比非主眼内植入好。Handa等指出,患者对单眼视的满意度与他们主眼的优势程度有关。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