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要求_第1页
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要求_第2页
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要求_第3页
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要求_第4页
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的组织框架、场所要求、物资配备、人员管理、清洁消毒、个人防护、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及国务院确定并公布的其他呼吸道传染病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的管理。其它传染病适用时可参照执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588玻璃体温计GB14866个人用眼护具技术要求GB19082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GB1908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GB/T21417.1医用红外体温计第1部分:耳腔式GB27950手消毒剂卫生要求GB/T36758含氯消毒剂卫生标准YY0469医用外科口罩YY/T0969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WS/T688病媒生物防制操作规程宾馆饭店HJ421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69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观察和救治临时特殊场所卫生防护技术要求《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集中医学观察centralizedmedicalobservation对曾经与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无症状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人,以及其他需要医学观察的人,按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采取集中隔离措施,观察其健康状况。医学观察对象medicalobservationsubjects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专业机构判定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需要集中医学观察的人。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disinfection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终末消毒terminaldisinfection呼吸道传染病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理。组织架构管理监督在政府部门组织领导下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接受卫生健康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监督和技术指导。管理体系建立集中医学观察场所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下设多个工作组,承担清洁消毒、监测宣教、沟通报告、安全保卫及后勤保障等工作。物资配备与储存防疫物资配备符合要求、数量充足的防疫物资,包括但不限于:个人防护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工作服、工作帽、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乳胶手套、橡胶手套、长筒胶鞋、防水鞋套、护目镜、防护面屏、防水隔离衣。YY/T0969YY0469GB19083GB19082GB14866GB/T21417.1和GB1588消毒药械: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84GB/T3675827950的要求。其它医疗物资和设备配备充足的医疗物资和设备。生活物资配备足量的食品、饮用水、保暖物资等。医学观察区基本卫生要求通风换气禁止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时,应定时开窗通风。开窗期间,应提醒观察对象始终与窗户保持2m以上距离。必要时开启机械排风装置,加强空气流通。使用空调系统时,应选择分体式空调。使用分体式空调前,应先开窗通风30min,再开启空调,调至最大风量运行10min以上才能关闭门窗;分体式空调关机后,打开窗户,通风换气。在满足室内温度适宜的前提下,空调运行时应保持窗户不完全闭合。当观察对象离开后,应对空调过滤网、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或终末消毒,检查冷凝水排水管是否正收集或排放。当室内出现烟气或异味时,应立刻打开门窗通风,并排查来源。供水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要求。燃气除燃气热水器外,停止其它设备的燃气供应。采用燃气热水器时,应通过排烟气管将废气排出至室外。供暖禁止使用燃煤取暖。病媒生物防治具体参考WS/T688执行。个人防护一般要求所有人员(含工作人员、观察对象、其他外来人员)在人接触时应佩戴口罩。工作期间应减少人员交流,避免聚集,做好手卫生。污染区防护穿戴方式具体参考WS/T311执行。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前,应于更衣室穿戴个人防护设备。工作人员进入污染区应穿戴工作服、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级别口罩)、一次性手套和一次性工作帽等。医护类工作人员与观察对象或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染的物品近距离接触时,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面罩或护目镜、一次性医用鞋套等。清洁、消毒人员在污染区工作时,应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医用防护面罩或护目镜、工作鞋或长筒胶鞋、防水鞋套等。日常管理人员管理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对出入的所有人员进行问询和健康监测并记录,对车辆进行登记。批准进入的到访人员应采取同工作人员相同的个人防护措施。各工作组实行24小时值班工作制度,值班人员数量应满足场所管理需求。按需要安排人员轮替。工作人员请休假、调动时,场所负责人应安排人员顶替。定期组织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新进人员完成岗前培训并达标后,方可上岗。工作人员应对场所内工作内容严格保密。卫生管理场所内公共区域应无痰迹,楼道内无杂物、无卫生死角,楼梯扶手无积尘。场所外地面无痰迹、污物、积水等;及时清理垃圾,无裸露垃圾;垃圾桶整洁。每天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并记录,严禁带病上岗。工作人员家中如有疑似患者出现,应按相关规定进行隔离,严禁上岗。饮食采取集中配送,应符合营养和卫生的相关要求。工作人员应实行错峰就餐、单独用餐。后勤保障物资的采购接收、储存、配发和归还由专人负责,建立台账并做好登记。分区分类安全储存物资,定期核查储存情况,及时补充物资。设备设施检修、维护由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巡检并做好记录。信息管理信息平台维护、信息上报、场所内通讯和监控均由专人负责,通过技术手段确保信息安全。医学观察管理封闭式管理观察对象可在进入场所时携带必要的个人用品。其它必要的生活、医疗卫生用品应由场所提供。观察对象应单人单间接受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间未经允许不得离开房间。确保观察对象与场所、外界之间的通讯畅通。工作人员与到访人员应减少与观察对象的肢体接触。服务医学观察区应实行送餐制,由服务人员送餐至房间门口。根据观察对象实际需要,提供基本生活、医疗所需的服务。对14岁及以下儿童、半自理或无自理能力等特殊观察对象,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护理工作。到访人员递送的物品应根据来源采取预防性消毒、清洗、包装等处理。医学观察工作流程接收联系:与有关部门联系,确认拟接收人员名单及相关情况,做好接收准备。接洽:抵达后,工作人员与转运工作人员接洽,核对待接收人员基本信息。核实:工作人员与观察对象本人进行核实,登记观察对象信息。录入:信息联络人员将登记信息录入计算机,按信息平台要求上报。确认:信息联络人员与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初步确定医学观察期时间段。建档:健康观察人员为观察对象建立集中医学观察健康监测档案。入住医学观察开始时,观察对象应携带个人物品从污染通道进入,入住准备好的医学观察房间。告知医学观察预计时间段、健康监测内容、注意事项等后,应请观察对象签署《集中医学观察告知同意书》等。发放必要的生活、医疗卫生用品。询问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进行初次健康监测,工作人员填写健康监测档案。健康监测健康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应根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布的临床症状和指标等进行确定。监测结果应告知观察对象,并记录于健康监测档案。督促和帮助观察对象按时按量服用、注射预防性药物。安排医务人员每日巡房,观察和询问医学观察对象身体、心理健康情况并记录。如发现健康异常,应立刻进入转诊程序。汇总当日医学观察对象健康情况后,由信息联络人员填写集中医学观察汇总表。监测设备确需共用的,进行预防性消毒后方可使用。采样送检与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沟通确定采样内容、时间、送检方式,配合实施采样。及时告知观察对象采样安排、检测结果。解除观察当观察对象符合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公布的解除医学观察条件后,应经评估后予以解除医学观察。接到解除医学观察的通知后,通知观察对象解除医学观察,出具集中医学观察证明或解除集中医学观察通知书或温馨健康提示卡。核实、记录解除观察人员身份后,解除观察人员应携带个人物品从清洁通道离开。做好交通疏导,保证解除观察人员迅速离开场所。解除观察人员转出后,对房间、通道、设施及物品进行预防性消毒。完成消毒后,清理和布置房间。确诊接到观察对象被转为无症状感染者、疑似或确诊病例的通知后,立即与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联系核实,协助转移病人至指定地点。核实、记录病人身份后,病人应携带个人物品从污染通道离开。病人转出后,对相关房间、通道、设施及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完成消毒后,清理和布置房间清洁消毒日常清洁工作人员、观察对象均应维护卫生环境,每日开展清洁。观察对象的生活垃圾应收集于双层医疗垃圾袋中,由专人定时收集、运送至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按照医疗废物处理。废弃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一次性防护用品,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其它怀疑受污染的垃圾均按医疗废物管理。生活垃圾及医疗废物宜日产日清。预防性消毒门把手、水龙头、扶手等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应每天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它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洗净。医学观察对象进入通道、离开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所涉及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频次。走廊、楼道等公共区域地面应每天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喷洒或拖拭消毒。医学观察公共区域、观察对象进入通道、观察对象离开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应增加消毒频次。餐饮具采用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消毒碗柜消毒。精密贵重物品选用75%酒精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毛巾、衣物等织物采用煮沸消毒,或使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水洗净。化粪池、污水池宜定期投放含氯消毒剂,作用1.5小时后,使总余氯量达10mg/L,再排入市政排水管网。消毒后污水应符合GB18466要求。如无独立化粪池,观察对象宜每次大小便之前向马桶内投入适当的含氯消毒剂,使最终有效氯浓度达3000mg/L,作用30分钟后冲净。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库房应使用1000mg/L~2000mg/L有效氯消毒剂喷洒或拖拭消毒,每日2次。医疗废物清运后应对库房和医疗废物专用收集箱进行清洗消毒。终末消毒具体参考GB19193废弃物处置负责人由专人负责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置,并填写处置记录分类生活垃圾与医疗废弃物应分开储存、处置。处置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具体参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执行档案管理负责人场所负责人对纸质、电子档案资料进行审核后,由专人负责归档和专柜保存。档案记录观察对象转出后,整理收集观察对象健康记录。整理工作人员健康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