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CONTENTS0502网络构建03教材回归
04考点解读考情分析考情分析真题剖析01教材回归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1.命题特点
要求考生在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能够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翻译,考查的是学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翻译能力,文言实词的翻译在试题上比较直观的就是第2小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及第4小题“把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但是关于断句、理解文言文文意的试题其实是隐形地考查了实词的掌握程度,对于文言文而言,翻译是解决所有试题的基础。考情分析2.具体考查内容(1)通假字;(2)一词多义;(3)古今异义;(4)偏义词(5)词类活用网络构建客观选择题(3道,共计9分)主观简答题(2道,共计8分)网络构建考点解读考点一
文言文翻译“3大赋分点”考点一
文言文翻译“3大赋分点”【文言翻译赋分点】a.译准词义:实词(含词类活用、通假、偏义词,修辞语句)及虚词和固定结构。句式(被动句,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语气(陈述疑问感叹祈使语气)和句间关系(并列转折因果等复句关系)古文翻译口诀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尽量直译,字字落实;直译不通,再思意译;句子流畅,查无语病,再行搁笔。考点二
五类常考实词1.通假字
通假字分类如下: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卖炭翁》中的“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就是“值”的意思,“直”和“值”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鸿门宴》中的“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借用了“早”的意思,“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授”。通假字推断技巧(一)依据字音推断1、字音完全相同①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2、声母相同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项羽本纪》)②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3、韵母相同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通假字推断技巧(二)依据字形推断1、增加偏旁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举酒属客2、去掉偏旁①食之不能尽其材②拜送于庭3、更换偏旁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②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方法总结:1.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2.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是否通假。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在熟记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的基础上,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不通的某一个字或者词,我们可以辨析它是否存在通假现象。2.一词多义:包含120个实词及其他常考高頻实词一词多义的产生:①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②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③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④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⑤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120个文言实词】爱:吝啬安:哪里、怎么。北:败北、失败。被:通“披”。倍:通“背”。本:推究。比:等到。鄙:①偏远地区②目光短浅。俾:使。病:①困窘②缺点③担心④责备。薄:迫近、接近察:清。曾:竟。诚:确实、实在、的确。次:驻扎、停留。除:①台阶②任命、授予。存:拜访、看望、慰问。殆:几乎、大概。得:能。短:说别人坏话、进谗言。度:估计、考虑、想多:肯定、赞赏、歌颂。盖:表示猜测、不确定的语气。故:①旧的、以前的、原来的②缘故③因此、所以。固:本来、原来。顾:①只是②难道。鼓:演奏。国:①首都、都城②地方。过:拜访、看望函:盒子。恨:遗憾。胡:怎么。会:适逢、刚好遇到。疾:痛恨。既:已经、以后。假:借。间:①间隙、空余时间、偶然②暗中、悄悄③让其他人走开,然后才说④小路。见:①被②作第一人称代词。就:接近、靠近。厥:其。堪:能承受、能禁受、能忍受。克:能。类:像。怜:爱惜。令:美好。弥:①满②更加。靡:没有。乃:竟然。畔:通“叛”。期:整。趣:①通“趋”②通“促”。请:①请允许我②拜访③约请。秋:时间。却:退后、退却55、让:责备。如:去、到。少:责备、批评、嘲笑。胜:①尽
②能承受,胜任,禁得起
③美好的。乘:(辆)兵车。适:到刚。示:给……看。市:买。视:比较。私:偏爱。属:连缀、连接。数:①计算②列举罪行③几、几次。速:招致。素:①白色②平素、平时。率:大都、全部。爽:差错。徒:白白、只是、空。亡:丢失、遗失。微:如果没有。委:把……交给。唯:希望。遗:送给。恶:怎么。悉:全部、都。咸:全部、都。相:①动作只涉及一方,有指代作用②辅助。向:从前、以前。
谢:①谢罪、道歉②谢绝、拒绝③告诫、劝勉。信:确实。幸:①希望
②皇帝到……去。许:多余、左右。徐:慢。寻:不久。要:通“邀”。易:换。狱:案子、案件
因:①沿袭,继续②趁机③通过,经由。遇:对待。再:两次。贼:害、祸害。识:①知道、记得②标记。致:①表达②招致。诸:之、之于。族:族灭。卒:①终于、最终②死③通“猝”。坐:①犯罪②因为。3.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变化情况示例词义扩大范围扩大色(古:脸色;今:颜色)皮(古:兽皮;今:皮肤-表皮)病(古:重病;今:病)江(古:长江;今:江河)义项增多劝(古:劝勉;今:劝勉、规劝)假(古:凭借、利用;今:凭借、利用,不真)词义缩小范围缩小臭(古:气味;今:坏气味)金(古:金属;今:金子)丈人(古:老人;今:岳父)义项减少让(古:责备,谦让;今:谦让)怜(古:爱,怜悯;今:怜悯)词义转移涕(古:眼泪;今:鼻涕)偷(古:苟且;今:偷窃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走(古:跑;今:步行、行走)狱(古:案件;今:监狱)感情色彩变化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爪牙(古:武臣;今:坏人的党羽)恨(古:遗憾;今:仇恨)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锻炼(古:玩弄法律陷害别人;今:锤炼)4.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对的语素构成,而词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外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如《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出入”,翻译的时候词义偏在“入”。偏义复词实例1、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并序》)“去来”,只有“去”的意义,没有“来”的意义。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异”和“同”二者相对,用义偏在“异”,不在“同”。2、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园圃”,“园”(种树的地方)和“圃”(种菜的地方)二者相近,用义偏在“园”,不在“圃”。从句意考虑,偏义复词形式上是两个词,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2、无羽毛以御寒暑例1中是寒暑是两个单音词,例2中寒暑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离开语境。
练习: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契阔谈59461;,心念旧恩解析:选C
C项,孝悌:善事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A项,偏义复词,偏义在“亡”,“存”是衬字。B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入”,“出”是衬字。D项,偏义复词,偏义在“契”,“阔”是衬字。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不推恩无以保妻子B.仰足以事父母C.茕茕孑立,形影相吊D.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解析:选D
D项,偏义在“长”,“少”是衬字;A、B、C三项都是并列结构,在语境中具有实在意义。
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说出词义偏在哪一个字上。1、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2、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偏义在“作”,劳作;“息”是衬字。3、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父母:偏义在“母”;弟兄:偏义在“兄”。4、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远近:偏义在“远”,遥远;“近”是衬字。5、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芙蕖》)耳目:偏义在“目”,“耳”是衬字。6、冀缓急或可救助。(《谭嗣同》)缓急:偏义在“急”,“缓”是衬字。提示:一个词是否属于偏义复词,只有放在句子里,联系上下文看它是指两方面还是只指其中的一方面才能判断出来。至于偏向哪一方面,也只能放在句子里进行辨析。
6.词类活用: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1)名词的活用a.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谒于邑人”中“日”是名词作状语,“每天”的意思。b.名词作动词:“沛公军霸上”中“军”是名词作动词,“驻扎、驻军”的意思。C.名词的使动用法:“既东封郑”中“封”是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边境”的意思。d.名词的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中“鄙”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把……作为边境”的意思。(2)动词的活用a.动词活用为名词:“盖失强援”中“援”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援助者”的意思。b.动词的使动用法:“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c.动词的为动用法:“等死,死国可乎”中“死”是动词的为动用法,“为……死”的意思。6.词类活用: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3)形容词的活用:a.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四美具,二难并”中“美”和“难”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意思分别为“美好的事物”和“难得的贤主和嘉宾”。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火尚足以明也”中“明”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照明”的意思。c.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绿”的意思。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美”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的意思。6.词类活用: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4)数词的活用:a.数词活用为名词:“其一犬坐于前”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名词,“一匹狼”的意思。b.数词活用为动词:“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贰”为数词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的意思。c.数词活用为形容词:“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一”为数词活用为形容词,“全、满”的意思。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余吾予);第二人称(尔而女汝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彼渠厥)b.疑问代词:谁孰何曷胡焉安奚恶c.谦敬词语:请谨窃忝辱敢幸d.修辞词句:更衣、山陵崩、社稷、藩篱、失路、秋毫、金城千里、丹青、桑梓、万钟、丝竹、朱门、三尺、有事、会猎
考点三
文言实词翻译的方法方法一:借助上下文语境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任何方法的使用都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试试看: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dài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项羽之死》
“欺骗”
齐武成帝子琅玡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dǔ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此黠xiá儿也,当有所成。”A.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述他说:“这是一个狡猾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B.武成帝常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必将有所成就。”牛刀小试
你能推断出“籴”和“粜”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①日籴dí太仓五升米,时赴郑老同襟期。②二月卖新丝,五月粜tiào新谷。籴:买进粮食粜:卖出粮食想一想方法二:借助字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形声字的形旁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1、从“刂(刀)、弓、戈、斤(斧)”者与兵器有关2、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3、从“讠
(言)、辶(走)、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禾--
皿--
纟--
歹--
月--
目---
五谷死亡器具丝麻绳索肉眼
女---
贝--
女子钱财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2、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4、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5、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当堂巩固斜眼看田地绳索精美的食物(竹制)马鞭子1.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2.“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生而眇者不识日
4.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5.王怒曰:“劓yì之。”分开磨刀石瞎,双目失明
砍牛刀小试割掉鼻子失其所与,不知。你能推断出“知”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知”通“智”
方法三:借助字音推断
(借助通假推断)
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1.旦日不可不蚤来见项王
2.张良出,要项伯
3行李之往来,共其困乏。
当堂巩固
1、文过饰非
2、前倨jù后恭
你能推断出“文”及“倨”的意思吗?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文,掩饰倨,傲慢方法四:借助对称结构推断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多,这是可供利用的条件。在这样的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就可由已知词性、词义推知未知词性、词义。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当堂巩固飞奔的马险固的地方1.谷则异室,死则同穴
2.时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4.通五经,贯六艺
。5.齐人追亡逐北
活着崇尚,推崇任用,重用
通晓牛刀小试逃跑者方法五、借助语法推断
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①将军身披坚执锐从句子成分看,“坚”“锐”分别充当“披”和“执”的宾语,“坚”解“
”,“锐”解“
”才能搭配。坚硬的盔甲锐利的兵器②(全国高考题)“自放驴,取樵炊爨cuàn”,题目中给的词义是:樵——打柴。是否正确?“樵”字前有动词“取”,后有动词“炊爨”,上下联系起来,不难推断出它处于宾语的位置,是名词,应该是“
”的意思,“打柴”是动词,明显不当。木柴信誉相信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
”之意。①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兵车行》)②今以蒋氏观之,犹信(《捕蛇者说》)③信义著于四海(《赤壁之战》)④今行而无信(《荆轲刺秦王》)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
”之意。确实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
”之意。④句“无”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
”之意。信物牛刀小试成语乃古汉语遗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活化石”方法六——借助成语等推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在官清恪,未尝问私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疾风知劲草-强)
(欲盖弥彰-明显、显著)(恪尽职守-谨慎而恭敬)(不速之客-招致)(日薄西山-迫近)方法七——借助课文推断
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大家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大家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力求融会贯通。例如:乃令甲兵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登上)课内: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例如: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凶:年成不好)课内: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当堂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拔:被攻取。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爽:差错C.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D.齐人追亡逐北。北:北方。其后秦伐赵,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卫风·氓》
“夫子何哂由也?”笑,讥笑。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北,败逃者《过秦论》答案:D二、借助字形推断三、借助字音【通假】推断四、借助对称结构推断六、借助成语等推断方法小结五、借助语法推断一、借助语境推断【最基本的推断方法】七、借助课文推断以上介绍了文言文实词几种常见的推断方法,其中联系语境推断是最基本的推断方法,也是推断的原则。在考试过程中,如果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文言实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都能很好地解决。当然方法仅仅是方法而已,词义推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要以一定量的文言文背景知识(如实词、虚词、句式、文化常识等)的积淀为前提。为此,熟悉教材中文言文,打好基础至关重要。1、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所有的方法都是以深厚的积累为基础的。注意勤积累,强记忆各种方法要融会贯通“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动作对象为“诸侯”,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应答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隆中对》试试看: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的确、确实)教材积累是前提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言选段时,要想到自己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字词和句式,当然,还要再看一看情况是否相同。总之,教材是本,课外选文是末,所以说牢固的基础是很重要的,建议同学们把各册教材翻看一下,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归纳总结很重要例:拜(授予官职)
除(授职)
擢(提拔)
迁(晋升或调离官职,贬谪)
徙(调动,流放)
辟(征召)
左迁(降职)
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窜(放逐)
掾(古代属官的通称)
黜(贬退);遣(贬谪)
举(提拔,推举)
下车(新官初到任)乞骸骨(告老还乡)乞身(告老还乡)如:“造”、“诣”、“之”、“适”、“徂”、“至”、“往”等词,它们除了有其各自意思外,都有一个共同的意思——到。如:“寻”、“旋”、“须臾”、“俄而”、“俄”、“俄顷”、“既而”、“未几”等都有不久的意思掌握一词多义,强调多词一义教材回归教材回归
新高考语文第三道大题古诗文阅读,也要出文言文试题,在教材中是有其依托的。针对高考这道文言文阅读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对教材中出现的文本进行归纳总结。劝学
以《劝学》为例实词取之于蓝:木直中绳:其曲中规:参省乎己:知明而行无过:
重要字词提取/蓝草合乎省察,反省明达虚词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从/但是/比表递进/对于通假字輮以为轮:虽有槁暴: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輮”通“煣”,使……弯曲“有”通“又”“知”通“智”(zhì),智慧。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长借助外物罢了。通“性”。本性,资质、禀赋。
词类活用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表时间的名词,放在动词“参省”前,作状语,当“每日”讲。2、其曲中规
曲:形作名,曲度、弧度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动词的使动使…弯曲古今异义(古/今)1、劝学:2、輮以为轮:3、金就砺则利: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鼓励、勉励/规劝、劝戒把…做成/认为
金属做成的刀剑/金子检查/参加、加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青,取之于蓝判断句式介词结构后置特殊句式真题剖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交州都督遂安公李寿以贪得罪,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他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征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有前青州长史魏恺使于梁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杨遵彦奏之。文宣怒,召而责之。恺曰:‘臣先任大州,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文宣顾谓遵彦曰:‘其言有理,卿赦之。’此其所长也。”上曰:“然。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上谓侍臣曰:“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侍臣日:“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爱珠而不爱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国者,何以异于彼胡之可笑邪!”魏征曰:“昔鲁哀公谓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纣乃忘其身。’亦犹是也。”上曰:“然。朕与公辈宜戮力相辅,庶免为人所笑也!”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己亥,制:“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B.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C.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D.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意思是不久,“寻”与《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的“寻”含义相同。B.“闻”意思是听说,“闻”与《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含义不同。C.“知”意思是知道,“知”与《劝学》“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含义不同。D.“如”意思是如同,“如”与《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的“如”含义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太宗认定卢祖尚文武双全,廉洁奉公,委以镇抚交趾郡之重任,首次遭拒后即杀了卢祖尚,表现他办事果决的风格。B.唐太宗颁布命令从制度上保障谏官进谏纠偏的权利,意识到杀卢祖尚过于粗暴,能检讨自己,并采取补救措施。C.唐太宗从胡地商人割肉藏珠,联想到官吏贪腐、帝王不能节制欲望带来的危害,启发近臣同心合力,相互辅助。D.唐太宗在和封德彝的交谈中旗帜鲜明地阐明自己的用人观:君子用人如用器物,应任人唯贤,用人所长。★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先任大州,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答案】1.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卢祖尚)不久又后悔,以旧病复发推辞。太宗让杜如晦对他传旨道:“一般的人尚能够重视诺言,你为什么已答允了朕而又后悔呢!”卢祖尚执意辞退。太宗再次召见他,晓以道理,卢祖尚仍固执己见,拒不从命。“谕旨”是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A;“然诺”,允诺,是一个词,不可断开,排除BD。故选C。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A.两个“寻”都是不久。句意:不久又后悔。/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正确。B.文中的“闻”是“听说”,句意:朕听闻西域有个商人。/“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闻”是“闻名”,句意: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闻”含义不同。正确。C.文中的“知”是“知道”,句意:人们都知道,嘲笑这个商人爱惜宝珠而不爱惜身体。/“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知”是通假字,同“智”,句意: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知”含义不同。正确。D.两者含义不同。本文中的“如”意思是“如同、像”,句意:国君用人跟用器物一样。/“纵一苇之所如”的“如”是“往、到……去”,句意:放纵像苇叶一样的小船,任凭它飘向哪里。故选D。3.A【解析】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首次遭拒后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学教师工作计划
- 中学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 2025年度大学生学习个人工作计划范文
- 2025年音乐教研员个人工作计划范例
- 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024年
- 医院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劳动力进场与需求计划
- 小学第一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及计划
- 《塑胶模具知识》课件
- 《塑料模具与设备》课件
- 储罐制作安装预算书
- NUDD新独难异失效模式预防检查表
- NUDD_Definition新项目风险评估 - 审查跟踪记录
- 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规定
- 搓、滚丝螺纹前的毛坯直径
-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
- Y3150齿轮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 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范文三篇
-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课堂PPT)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