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并序导学案_第1页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_第2页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_第3页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_第4页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的】背诵诗歌;理解白居易本人及诗歌的创作主张,归纳其语言的风格和特色;重复朗诵诗歌,感受理解诗中体现的同病相怜的情感;鉴赏描写音乐的诗句,学习运用比方等手法将无形的声音描写得形象可感的写作技巧。【必备知识】解题——何为“行”?何为“并序”?行:古代诗歌体裁之一,属乐府诗一类,汉魏后来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南朝宋的鲍照在乐府诗基础上发明了以七言体为主的歌行体。其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初中时所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属于歌行体。另外,李白的《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皆为歌行体佳作。并序:“序”是一种文学体裁,本义是开头的、正式内容之前的,“并”有“连”“附”的含义。“并序”普通出现在题目中。其内容介绍与诗文亲密有关的人、事、物。二、知人论世(一)走进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写下了不少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九岁,谙识声韵;十八岁,作《赋得古原草送别》;二十九岁,以第四名中进士第;三十二岁,授校书郎;四十四岁,贬为江州司马。(二)背景链接——贬谪江州唐宪宗元和十年,在河北拥兵自重的藩镇李师道、王承宗差遣刺客刺杀主张用武力平息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首先上书,请求朝廷缉捕凶犯,以雪国耻。没想到却遭到了某些朝臣的嫉恨。白居易当时是太子左赞善大夫,已经离开了谏官的位置。那些人说他不该越职言事。其后白居易又被诽谤:母亲看花而坠井逝世,白居易却著有“赏花”及“新井”诗,大逆不道,遂以此为理由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白居易的母亲虽因看花坠井逝世,白居易早也有许多咏花之作,而依宋代的纪录,新井诗作于元和元年左右(新井诗今已失传),可见此事不能构成罪名。其中真实的因素是,白居易在以前任左拾遗、翰林学士期间,屡向皇帝上书言事,剖析朝政,还写了大量挖苦社会政治的诗歌,得罪了诸多权贵。“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在此之前他以“兼济”为志,但愿能做对国家人民有益的奉献;至此之后他的行事渐渐转向“独善其身”,虽仍有关心人民的心,体现出的行动却已无过去的火花了。而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他早期的讽喻诗向闲适诗的一种过渡阶段,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然而白居易在江州虽不得志,大致上仍能恬然自处,曾在庐山香炉峰北建草堂,并与本地的僧人交游。此阶段的“恬然自安”之语和“青衫湿”之泪正是他从儒家正统的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过渡到“寻佛问道”思想的一种矛盾过渡期,他想要劝慰自己像陶渊明同样恬然自安,但儒家知识分子的那种热肠、本能使他做不到,因此才有了小序中的“恬然自安”和“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的反常之语。三、文化常识元和十年:年号纪年法。元和,唐宪宗的年号。纪年法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赵惠文王十六年”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③干支纪年法:如“丁卯三月之望”中的“丁卯”④年号干支兼使用方法: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左迁:降官,贬职。犹言下迁。官职调动①授予官职:征、辟、拜、除、荐、举、授、封、起、察、仕②罢职官职:罢、绌、黜、夺③提高官职:擢、拔、迁、超迁(破格提拔)、陟、晋、进、加④减少官职:谪、贬、放、左迁、窜⑤调动官职:徙、调、转、改、出⑥兼代官职A.兼任官职:兼、领、判B.暂代官职:行、署、权、假、摄、守3.司马:官职。各朝所指官位不尽相似。【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填一填一、读准字音商贾()迁谪()

悯()然

管弦()抹()复挑

霓裳()

水浆迸()

铁骑()

裂帛()

虾()蟆()陵()红绡()钿()头银篦()

呕()哑()嘲()哳()

二、识记词义(在课文中标注好)明年:委身:贾人:悯然: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掩抑:嘈嘈:切切:间关:敛容:第一部:善才服:红绡:秋月春风:等闲:颜色:老大:前月:耳暂明:更坐:却坐:青衫:疏通文意序文交代了哪几方面内容?请将序文与诗文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并填写下表。序文内容对应段落正文内容本文共写了几次琵琶弹奏?诗人的反映分别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学习活动二:说一说1.诗作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如果你是命题人,你会就这一句话提出哪些问题?学习活动三:读一读比对第2段描写乐曲的内容和第3段琵琶女自言身世的内容。思考:琵琶声说尽了琵琶女哪些“无限事”?朗诵第2段描写乐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风格变化,把握朗诵的节奏。琵琶曲风格朗诵技巧序章第一乐章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学习活动四:品一品、写一写一、品一品这段对于音乐描写的能够说达成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至文。被称为唐人具体描写音乐诗当中的压卷之作。然而音乐是有声无形的,要想把美妙的乐曲描绘给出来,却是不容易的。那么诗人是如何把无形的音乐展示给我们的呢二、写一写比方这种修辞手法,恰当的使用,确实会化腐朽为神奇,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请同窗们运用比方的修辞,写一种简短的描写音乐的句子。【随堂检测】《琵琶行》中,“,。”两句运用侧面烘托手法,突出体现了琵琶女高超琴技,曲虽罢,但却如余音绕梁,令人陶醉、沉醉其中。《琵琶行》中“,。”两句,形容的是一种幽怨和深深怀念的感情达成沸点时,没有任何语言能够描述出来,唯有留下一段空白让人细品味。《琵琶行》中“,。”说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琵琶行》中,“,。”用比方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成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琵琶行》中,“,。”两句通过诗人自述,用第二人称的手法生动又直接地写出了诗人观赏完琵琶女的演奏后来的主观感受。《琵琶行》中,“,。”两句通过神态这个细节描写,夸张地写出了诗人第三次完整地听完琵琶女的演奏后的反映。《琵琶行》中,在诗人的邀请下,琵琶女在讲述完自己的身世后来进行了第三次演奏,声音“”成果演奏声最后造成“”。《琵琶行》中,“,。”用设问的形式,写出了诗人被贬所在地的偏僻与荒芜。《琵琶行》中,“”用互文的手法写出主人给人送别时的设宴地点;“”则写出晚宴有酒无乐的尴尬,为下文琵琶女的出场作了铺垫。《琵琶行》中,在琵琶女的自述身世中,与“年少时受到众多富豪弟子追捧,收到无数礼物”形成鲜明对比的两句是“,。”《琵琶行》中,“,。”两句从侧面写出琵琶女年轻时确实是貌美艺高,让人佩服,遭人嫉妒。《琵琶行》中,在琵琶音声低沉徘徊,近似停止之后,猛然暴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琵琶行》中体现琵琶女梦到少年往事时的辛酸与伤感的句子是:“,。”《琵琶行》中用春花秋月之迷人景色来反衬诗人被贬后独自借浇愁的寂宴难的句子是:“,。”《琵琶行》中,通过难听、粗俗的乡村音乐的描写来体现琵女技艺高超的句子是:“,。”《琵琶行(并序)》导学案答案【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填一填疏通文意序文交代了哪几方面内容?请将序文与诗文之间的对应关系找出并填写下表。序文内容对应段落正文内容背景1秋夜江头送友人人物3琵琶女自叙身世事件2演奏琵琶曲目的4慨叹命运作诗篇本文共写了几次琵琶弹奏?诗人的反映分别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三次琵琶描写o第一次:初闻琵琶“主人忘归客不发”——惊讶o第二次:再闻琵琶“东船西舫悄无言”——沉醉o第三次:终闻琵琶“江州司马青衫湿”——哀伤学习活动三:读一读比对第2段描写乐曲的内容和第3段琵琶女自言身世的内容。思考:琵琶声说尽了琵琶女哪些“无限事”?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拉开了琵琶曲的序幕,“弦弦掩抑声声思”,每一种音符都低沉抑郁,正犹如她这一生。在第一乐章中,音符跳跃灵动,可能此时的她正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的辉煌;然而好景不长,时光无情地摧残了她的容颜,也带走了她的欢笑,身边的亲人一种个拜别,她无奈之下只能“老大嫁作商人妇”,此时的乐曲也转向滞涩,直至无声;随着着“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的高亢,她的内心也转向对“商人重利轻别离”的控诉,对自己不公平命运的控诉。乐曲传递着她的心声。二、朗诵第2段描写乐曲的内容,感知乐曲的风格变化,把握朗诵的节奏。琵琶曲风格朗诵技巧序章低沉抑郁稍慢,低沉第一乐章轻快愉悦稍快,轻快第二乐章滞涩沉郁缓慢,低沉第三乐章高亢激昂稍快,激昂学习活动四:品一品、写一写一、品一品这段对于音乐描写的能够说达成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至文。被称为唐人具体描写音乐诗当中的压卷之作。然而音乐是有声无形的,要想把美妙的乐曲描绘给出来,却是不容易的。那么诗人是如何把无形的音乐展示给我们的呢1.运用比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弦弹出的声音深沉悠长,像阵阵疾雨;小弦弹出的声音轻细柔慢,就仿佛人在窃窃私语。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音乐的急促轻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交错杂弹,就像大珠小珠泻落在玉盘。前一句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这里再用后一句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闻。“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有时弦声轻快悠扬,就像宛转悦耳的黄莺在花下啼鸣;有时弦声艰涩低沉,仿佛呜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转。写出了音乐的跌宕起伏,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冰下的流泉,渐渐地冻结了;那弦也像被冻住了,将近断绝;就这样,弦声越来越弱,临时停歇下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它把琵琶声在沉静后来暴发的声音比作忽然迸裂的银瓶,铁骑冲出、刀枪撞击和裂帛瞬间撕扯那一瞬间的声音,低沉徘徊、近似停止之后,猛然暴发出一阵强音,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已积聚了无穷的力量,不可压抑,终于在这里暴发出来的慷慨激昂的特点。2.运用叠字。“嘈嘈”“切切”等,这两叠字词摹声,把音乐的韵律体现出来,更加强了悦耳的听感。3.以无声来写有声。“别有幽悉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琵琶声音暂停的时候,只觉得另有一种深藏的愁绪和恨意产生。此时,即使静默无声,却更赛过那有声之境。二、写一写比方这种修辞手法,恰当的使用,确实会化腐朽为神奇,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请同窗们运用比方的修辞,写一种简短的描写音乐的句子。示例:动听的音乐就像是飞舞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也像是叮咚的泉水在山间流淌,有时候,也像是璀璨的星辰,在夜空用闪烁。音乐如流水普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