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忠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_第1页
王立忠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_第2页
王立忠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王立忠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与创新

王立中教授是第四批全国著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传承智库老师,也是河南省中医“名师传承研究室”终身带头人。从事内科临床教学40余年,学验俱丰,潜心钻研业务,治学严谨,博采众方,师古不泥,经方时方,皆能唯善是从,融会贯通。笔者有幸跟随王老师学习,得其谆谆教诲,口传心授,悉心指导,受益匪浅。王老师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对面肌痉挛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王老师治疗面肌痉挛之经验肤浅于下文,以飨同道。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表现为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常伴头晕、头胀、心烦易怒等症,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而诱发或加剧。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病情常进行性加重。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面肌痉挛在中医口僻、筋惕肉等病证中有相应的描述和论治。一般认为本病系外风侵袭,或阳亢、血亏引动肝风所致。其病位主要在面部经络及肝,其病性以实证居多,但虚证亦为数不少。王立忠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常因外感风寒诱发,逐步发展,渐成风痰上扰,面部经脉瘀阻之证,久则出现气血不足,筋脉失养证候。辨治内,辨治“风中络”,治以时代之风,疗以上达充分化本型多见于面肌痉挛患者的初期,其发病多与感受外邪有关,手足三阳经皆上循头面,风性轻扬,夹寒夹热皆易循经上犯,即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所以感受风寒之邪常常是面肌痉挛的起始病因。风寒阻络,症见一侧面部不自主抽搐,时发时止,遇风寒诱发加重,便溏尿清,舌淡、苔薄、脉浮。治宜解表散寒,温经通络止痉,以自拟祛风散寒止痉汤治疗,药物组成为:荆芥10g,防风10g,白芍12g,桂枝10g,川芎15g,细辛5g,全蝎10g,白芷10g,白蒺藜30g,红花10g,元胡10g,甘草6g,方中桂枝温经解表散头面之寒,温经散寒,川芎上达巅顶而活血通络,辅以白芷、细辛、荆芥、防风疏散风寒,又加白芍、甘草柔筋和营,全蝎、白蒺藜、红花、元胡活血祛风通络,临床上辨证治疗,随症加减,疗效显著。病案举例:患者某,女,43岁,自诉半年前因冒风受寒而致右侧颜面瘫痪,经治疗20余天,基本恢复正常,但3月前出现右眼角阵发性抽动,时发时止,遇风寒诱发加重,既往无外伤史,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面肌痉挛,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略有好转,但仍发作,深以为苦,遂来求中医诊治,经询问、检查患者为右侧面肌痉挛,现症见恶寒怕风,右侧头痛时眼角出现阵发性跳动,小便正常,大便软,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王老师诊后辨证为风寒中络,治以祛风散寒、通络解痉。药用荆芥10g,桂枝10g,防风10g,白芍12g,川芎15g,细辛5g,全蝎10g,白芷10g,白附子8g,羌活10g,红花10g,元胡10g,甘草6g,7剂,水煎服,服药7天后来诊,诉抽动渐减,发作次数减少,饮食及睡眠正常,风寒已散,经络未通,守上方去荆芥、防风其辛散太过,加僵蚕、蝉蜕各12g以祛风缓急,上方加减调服1个月后,面部抽动消失,随访至今未再发作。天麻、理气阴、风阴等3个引经方本型多见于顽固性面肌痉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王老师认为对于病程较长的面肌痉挛,风痰阻滞面络,经脉痹阻,日久络瘀是其常见病理发展机制。这类患者多因初感风寒发病,失治误治,久则形成本证,该类患者大多一侧面部抽动,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伴头晕、头痛,情绪易激动,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细而滑,治疗应祛风化痰、通络止痉。方以王老师祛风化痰定痉汤治疗。药物组成为:天麻12g,蝉蜕12g,全蝎10g,蜈蚣2条,川芎30g,蔓荆子12g,僵蚕12g,葛根30g,白芷12g,白附子8g,甘草6g。方中天麻、蝉蜕、全蝎、蜈蚣、僵蚕、白附子具有祛风化痰、搜剔经络而止痉之功,而王老师认为面肌痉挛的部位为少阳经和阳明经所经过,选用蔓荆子、葛根、白芷等引经以清少阳、泻阳明可明显提高疗效,故本方共奏祛风活血,化痰通络止痉之功。临床以本方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疗效突出。病案举例:患者某,女,47岁,郑州人,自诉2年前因受风寒出现右侧颜面部阵发性抽动,每日10余次,每次发作约2-3min,无脑梗塞、糖尿病史。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曾在院外中西医治疗,症状不减,曾服用卡马西平片,无明显疗效,2年来病情反复发作,不堪其苦,前来求治,检查见右侧面部阵发性抽搐,舌质暗红有瘀斑,苔腻,脉弦滑,王老师诊后辨证为风痰阻络型,治宜祛风活血,化痰通络,药用天麻12g,蝉蜕12g,全蝎10g,蜈蚣2条,川芎30g,蔓荆子12g,僵蚕12g,葛根30g,白芷12g,白附子8g,甘草6g。10剂,水煎服,服药10天后,抽搐减轻,发作次数减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加鸡血藤30g养血活血,上方加减治疗2月余,经年顽疾,终告痊愈。临床治疗型面肌张力克氏原螯虾养血熄风止装置,不同服务法本型多见于年老久病之人,《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说:“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今贼风中入面颊之脉络,血脉损伤,致血气运行受阻,无以濡布肌肤,筋脉失养而缓纵不收,故面部抽搐,面色无华,失眠健忘,心悸怔忡,唇甲色淡,舌淡,苔薄,脉细弦。治宜养血熄风止痉;方以自拟养血熄风定痉汤加减:当归,生地黄,白芍,龟板,麦冬,天冬10g,生牡蛎30g,僵蚕10g,全蝎5g,制首乌15g,防风10g,白蒺藜30g,葛根20g。方中当归、生地黄、白芍、龟板、麦冬、天冬、制首乌、葛根养血柔筋,生牡蛎、僵蚕、全蝎、防风、白蒺藜熄风止痉,临床上加减辨证应用,疗效显著。病案举例:患者某,20年前出现左上眼皮跳动,未予重视,渐至左下眼皮又开始抽动,此后她的左侧口角、面部,甚至颈部均相继出现了阵发性抽搐,抽搐的程度也越来越重,尤其是劳累后容易出现且不易停止,在当地服用营养神经类药物症状无好转,20年来病情反复发作,难言其苦,前来求治,检查见左侧面部阵发性抽搐,舌质淡,苔薄,脉弦细,王老师诊后辨证为血虚风动型,治宜养血熄风止痉,药以当归15g,生地黄15g,白芍30g,龟板12g,麦冬10g,天冬10g,生牡蛎30g,僵蚕10g,全蝎10g,制首乌18g,防风10g,白蒺藜30g,葛根20g,生黄芪15g。15剂,水煎服,服药15剂后来诊,诉抽动程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饮食及睡眠正常,上方加继服1个月后,面部抽动明显减轻,加减调整2月余,多年顽疾虽未能痊愈,但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王老师认为,本病分3型进行辨证治疗,基本上反映了面肌痉挛的发展规律,所以应早诊断、早治疗。面肌痉挛休作无常,乍跳乍止,是风邪为患的特点,所以祛风药是治疗面肌痉挛的关键药物,祛风通络为总的治疗原则,温经散寒、化痰通络、祛风解痉、养血活血为基本治法,常用药物有羌活、白芷、防风、川芎、僵蚕、全蝎、钩藤、天麻、地龙、蜈蚣、白芍、当归、白蒺藜、何首乌等。此外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