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讲义唐宋诗2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讲义唐宋诗2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讲义唐宋诗2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讲义唐宋诗2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诗词鉴赏讲义唐宋诗2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不教胡马度阴山——边塞军旅夜舟泊吴城陈三立,夜气冥冥白,柳丝窈窈青。孤篷寒上月,微浪隐移星。灯火喧渔港,沧桑换独腥。犹怀中兴略,听角望湖亭。【赏析】这首诗作于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当时诗人回南昌西山祭扫父墓,舟行夜泊于鄱阳湖畔的吴城。作者夜泊吴城镇边,眺望江上水汽升腾、雾霭弥漫、渔火闪亮、流星缓行的夜景,油然而生忧国之思、失意之慨,但一听到湖亭上阵阵号角声,又振奋起复兴中华之壮志。诗中最妙的是“孤篷寒上月”一句本应为“寒月上孤篷”,作者把“孤篷”突出在前,强调自己内心孤单、凄凉的感受。“寒”字本为形容词,此处活用为动词,是说孤篷使挂在其上的月亮也有了寒意。【思考】试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分析全诗。【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学生用书P7])一、字音辨识eq\a\vs4\al(1.)单音字羌(qiānɡ)笛戍(shù)楼草檄(xí)砚(yàn)水凝城郭(ɡuō)胆慑(shè)虏(lǔ)骑伫(zhù)献捷eq\a\vs4\al(2.)多音字参eq\b\lc\{(\a\vs4\al\co1(岑参(shēn),参加(cān)))饮eq\b\lc\{(\a\vs4\al\co1(饮马(yìn),饮水(yǐn)))骑eq\b\lc\{(\a\vs4\al\co1(虏骑(jì),骑马(qí)))埋eq\b\lc\{(\a\vs4\al\co1(埋荒外(mái),埋怨(mán)))二、字形辨认eq\b\lc\{(\a\vs4\al\co1(shù(戍)楼,wù(戊)戌))eq\b\lc\{(\a\vs4\al\co1(草xí(檄),jiǎo(缴)获))eq\b\lc\{(\a\vs4\al\co1(胆shè(慑),shè(摄)取))eq\b\lc\{(\a\vs4\al\co1(zhù(伫)足,zhù(贮)存))三、词语释义①羌笛:古代的管乐器,因出于羌中,故名“羌笛”。②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③草黄马正肥:秋草已黄,马正肥。④烟尘飞:指发生战争。⑤金甲:指金属做的铠甲。⑥草檄:起草声讨敌人的文书。⑦轻车:汉代有轻车将军、轻车都尉,唐时有轻车都尉,这里泛指将帅。⑧短兵:刀剑一类短兵器。⑨烽火:古代报警的信号。四、名句默写①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適《塞上听吹笛》)②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eq\a\vs4\al(1.)走近作者(1)高適(704—765),唐代边塞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曾任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有《高常侍集》等传世。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2)岑参(717?—769?),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嘉州刺史,后人称之“岑嘉州”。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3)李颀(690—753?),唐代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曾任新乡县尉,晚年归乡隐居。他与王维、高適、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丰富,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其诗格调高昂,风格豪放,慷慨悲凉,擅写各种体裁,七言歌行尤具特色。eq\a\vs4\al(2.)写作背景(1)《塞上听吹笛》这首诗是诗人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他的这首反映边塞士兵生活的诗歌,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写的。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岑参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3)《古从军行》汉朝元朔年间,“轻车将军”李广利率汉军西征失败,欲引军回撤。汉武帝命令封闭玉门关,逼迫汉军重返战场。汉军上下悲愤不已。唐朝四川籍诗人李颀以此事件为背景,结合自己在西域的见闻和感受,写下《古从军行》这首诗。eq\a\vs4\al(3.)相关知识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適、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代表的诗篇有高適《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七言。长篇歌行代表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都写过边塞诗,这些边塞诗成为他们的代表作的一部分。如李白的《关山月》《塞下曲》六首、《战城南》《北风行》等,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后出塞》六首等。另外一些诗人也有边塞诗的名篇传世,如王昌龄有《出塞》《从军行》,王之涣有《出塞》,王翰有《凉州词》。,[学生用书P8])eq\a\vs4\al(1.)“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这句诗有何妙处?【点拨】《塞上听吹笛》前两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们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阔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而“牧马还”三字似还含有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关烽火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eq\a\vs4\al(2.)《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这首诗是如何描绘“风”的?【点拨】这首诗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紧接着,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像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eq\a\vs4\al(3.)如何理解“野营万里无城廓,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这几句诗的含意?【点拨】这几句诗诗人着意渲染边陲的环境。军营所在,四顾荒野,无城廓可依,“万里”极言其辽阔;雨雪纷纷,以至与大漠相连,其凄冷酷寒的情状亦可想见。以上几句,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接下来,似乎应该正面点出“行人”的哀怨之感了。可是诗人却别具机杼,背面傅粉,写出了“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两句。“胡雁”“胡儿”都是土生土长的,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人”呢?两个“胡”字,有意重复,“夜夜”“双双”又有意用叠字,有着烘云托月的艺术效果。eq\a\vs4\al(4.)《古从军行》这首乐府诗借汉喻唐,以古讽今,其主题是讽刺唐玄宗的穷兵黩武。“公主琵琶”“玉门被遮”“蒲桃入汉”等典故,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作用?【点拨】全诗句句蓄意,步步紧逼,最后一句“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画龙点睛,着落主题,写得精辟深刻,显出它的讽刺笔力。诗中“公主琵琶”“玉门被遮”“蒲桃入汉”的故事,都出自《史记》,诗人显然是用以古讽今的手法来反映现实,借汉皇开边之史实来讽谏玄宗用兵之现状。诗中不仅对胡汉双方士兵怨恨战争的心情有真切的描绘,而且还尖锐地提出了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战争对谁有利的问题,堪称一首深具思想力的边塞诗。从艺术技巧来说,全诗多用叠字或对偶句势,声情摇曳流转。在本课几首边塞诗中,你认为诗中哪些诗句最富有表现力,根据你的理解说出理由。【各抒己见】A认为:我认为“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这句最具有表现力。B认为:C认为:,[学生用书P9])一、写法归纳虚实相生《塞上听吹笛》这首诗实景与虚景交融,前两句“雪净”“月明”等景是实写,三、四两句妙就妙在将《梅花落》的曲名拆开,营造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片片落梅,一夜之间飘满关山。声色相融,诗句又因设问而出,更是虚之又虚。胡地并无梅花,听笛而想到梅花飘落,其实也蕴含着故园之思。只是这种情绪并不低沉,而带有一种盛世的豪情。二、技法指导虚实结合,就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文学作品在表现人物、景色、情感、心理、社会等复杂境象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从而引发鉴赏者的想象和联想。虚实相生在文学作品的作用通常有二:一是通过虚实对比,可以使形象更加鲜明,二是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内容更加充实,从而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丰富。三、随堂练笔以“花落春犹在”为题写一段文字,注意虚实结合的手法,100字左右。四、他山之石强半春光南山下,深巷杏花醉里销;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天的美,是用花堆砌的,或淡雅、或浓烈、或素净、或绚烂,都是春天最美的见证,三分入画,七分羽化。可惜,再美的花也逃不过凋谢的宿命,飘零的落花带走了春风,带走了春光,带走了自然之春,却带不走我们心中的春天。只要心中春常在,即使落花已逝,也是人间四月天。一、课内素材开发一曲《怨杨柳》,悠悠的羌笛吹动的不仅仅只是茫茫大漠那边塞的凉风、月色……大漠,那蕴藏着浓浓的厚厚的悠长历史,不知曾经洋溢过多少文人墨客的精湛诗篇!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就曾写道:“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立志报国”“男儿当自强”“建功立业”等话题或命题作文中。【类文示例】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二、课外素材储备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17年5月,中国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不仅是主场外交的新高峰,更是周边外交的新高潮。以高峰论坛为契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2017年中国外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示,要精心筹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深化各国发展战略对接、提振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3年多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适用话题]这则材料可用于“勇于担当”“合作共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请进来,也要走出去”等有关话题的写作中。【类文示例】“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但中方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一起干,最终让大家一起受益。与其说是中国试图提升国际影响力或者领导力,不如说是中国勇于担责。中国一贯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但也认同,大国拥有更多资源和更大能力,理所应当承担更多责任、做出更大贡献。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都是这种责任和担当精神的具体体现。一、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塞上听吹笛高適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eq\a\vs4\al(1.)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景象?答:答案: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的战士吹起了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的景象。eq\a\vs4\al(2.)三、四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答案:①借吹奏的曲名《梅花落》的拆用,将笛声变成落梅的花片,四处飘散,色香洒满关山,以形以色写无形的声音。②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之落,句中含有思乡的情调。③以想象中的笛音的美妙,与一、二句中胡天战士牧马而归月夜吹笛的实景构成虚实相应的边塞和平宁静的动人意境和全诗乐观开朗的基调。(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eq\a\vs4\al(3.)本诗有三处地方运用了衬托手法,你能具体指出其中的一处吗?答:答案: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主要体现在三处:①以狂风夜吼等情景,衬托大军压境,一场激烈战斗即将展开时的紧张气氛(或者是唐军将士豪迈坚强的精神风貌)。②以匈奴之强悍衬托“汉家大将”的从容、果敢、镇静而又强大。③以马的斗风傲雪、神采飞扬,衬托将士的意气风发,斗志昂扬。eq\a\vs4\al(4.)结合分析本诗,你能概括出盛唐边塞诗的一些特点吗?不超过100字。答:答案:①意象宏阔,比如本诗从大处落笔,写出了“风夜吼”“石大如斗”的奇情壮景。②基调昂扬,本诗充分展示了将士不避艰险、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和英雄气概,富有保家卫边的崇高感。二、语言运用eq\a\vs4\al(5.)改写下面这段话。要求:①不得改变原意;②可适当添加语句;③语言要连贯。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住了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答:答案:(示例1)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示例2)诗人创造诗的形象要靠想象,读者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也要靠想象。诗歌的创作与欣赏都离不开想象。eq\a\vs4\al(6.)下面的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①鲍照以诗为主,今存204首。②《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报国无门的愤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③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起点。④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答:答案:①搭配不当,应在“鲍照”后加“的创作”三字;③成分赘余,应去掉“起点”。一、基础考查eq\a\vs4\al(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B.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激砚水凝C.虏骑闻之应胆摄,料知短兵不敢接D.上将拥旌西出征,平阴吹笛大军行解析:选A。B项,“激”应为“檄”;C项,“摄”应为“慑”;D项,“旌”应为“旄”。eq\a\vs4\al(2.)下列各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五花连钱旋作冰 旋:立刻B.车师西门伫献捷 伫:等待C.行人刁斗风沙暗 行人:行路之人D.应将性命逐轻车 逐:追随解析:选C。C项中“行人”指出征的战士。eq\a\vs4\al(3.)下列各诗句句式与其他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A.风吹一夜满关山B.借问梅花何处落C.随风满地石乱走D.料知短兵不敢接解析:选A。A句是省略句;B、C、D句是倒装句。eq\a\vs4\al(4.)下列对有关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塞上听吹笛》,虚实相间,刚柔相济,构思之巧妙,言辞之婉转,情思之含蓄,意境之深远,实在是一首既有独特风格,而又诸美同臻的诗作。B.《塞上听吹笛》中,“梅花何处落”,诗人将“梅花落”这一令人伤感的意象展现在大家面前,而“何处”则又是无计排遣的思乡之情的天问。C.岑参的边塞诗虽然大都写于天宝后期,却不像其他诗人如高適、杜甫等人的同期边塞诗一样注重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而是以瑰丽的笔调写边塞的异域风光,写战士的勇武气概与必胜信心。D.《古从军行》中三、四句描绘出风沙弥漫,一片漆黑,只听得见军营中巡夜的打更声和那如泣如诉的幽怨的琵琶声。景象是多么肃穆而凄凉!解析:选B。B.应是“将《梅花落》这一曲名的三字拆开”。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道傍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eq\a\vs4\al(5.)《戏问花门酒家翁》勾画了怎样的一幅画面?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请做分析。答:答案:画面: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自己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驻足沽酒的场景。心情:作者小驻片刻,借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表现了他欣赏、享受这动人的春光与美好的人情之美的愉悦与欢欣。eq\a\vs4\al(6.)说说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你能另举几句具有这样特点的诗句吗?答:答案:①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明白如话;②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富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课外举例: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杜甫《客至》“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等。(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渡易水陈子龙①并刀②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注】①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当时建州女真族统治者已改国号为“清”,对明王朝虎视眈眈。②并刀:并州产的刀,以锋利著称,后常以之指宝刀。塞上曲戴叔伦①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②。【注】①戴叔伦:唐代中期著名诗人。②班超出使西域三十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eq\a\vs4\al(7.)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渡易水》是怀古诗,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感情,言近旨远。B.《渡易水》后二句即景抒情,从眼前所见的凄切苍凉之景,引出对国事的隐忧。C.《塞上曲》语言质朴,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语气坚决,很有气势。D.《塞上曲》尾句化用典故,却反用其意,这是戴叔伦基于班超爱国精神的升华。解析:选B。B项,“凄切苍凉之景”理解有误,从“潺湲”“碧”可以看出此处当是以乐景衬哀情。eq\a\vs4\al(8.)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答:答案:相同之处:都表达了清除边患、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不同之处:《渡易水》隐含忧国伤时之情,而《塞上曲》昂扬向上。《渡易水》尾句感叹到哪里去找荆轲那样的壮士来为他送行,表达对国家的无限隐忧。《塞上曲》整首诗都洋溢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表达一种一去不复还的豪情壮志,雄健壮烈。(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雁门胡人歌崔颢高山代郡①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②猎秋田。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注】①代郡:这里指代州雁门郡。②代马:指骏马,产于古代漠北。eq\a\vs4\al(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不仅交代了雁门郡内山势的高峻,还写出了雁门胡人居住地与燕国相接,靠近边地的位置特点。B.颔联生动摹写了雁门胡人的日常生活状态,形象再现了边地少数民族粗犷豪迈的精神面貌。C.颈联中“雨里”有版本作“雾里”,比“雨里”更能表现边地百姓误将“野火”和“峰烟”当作烽火而时时紧张的心理。D.诗人在诗中既写出了边地民族飞鹰走马、游猎塞上的独特生活场景,又写出了他们好酒安时的生活习惯。解析:选C。C项,分析错误,“雾里”“雨里”的表达效果并无优劣之分。eq\a\vs4\al(10.)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答案: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民族间相安无事,百姓尽情享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作用:借边地安宁,民族和睦,百姓生活安闲、从容,含蓄地表达了凝重的反战主题;诗人并未因为战争把胡人与汉人对立起来,体现出对胡人的关注,提升了全诗的格调。三、语言表达eq\a\vs4\al(11.)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我国发展核电的四点理由。(每点不超过6个字)核能的最新发展是核聚变,即氘和氰的聚变。氘-氰聚变反应将释放巨大的能量,每升海水中含30mɡ氘,通过聚变可释放出相当于3000多升汽油的能量。把海水中存在的45亿吨氘,用于核聚变提供能量,按世界目前能耗水平,足以满足未来几十亿年的能源需求。在所有能源中,核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低。核能在各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不尽相同,全世界平均16%,2007年,我国核电只占总供电量的1.2%,到2020年要达到5%,到2030年达到10%。所以,核电应在较短时间内发展成为我国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答:答案:①能量巨大;②资源丰富;③碳排量低;④所占比例小。eq\a\vs4\al(12.)根据下面一则消息,拟一条保护藏羚羊的公益广告。(30字以内)藏羚羊仅存于中国青藏高原,是生活在海拔最高地区的偶蹄类动物,历经数百万年的优化筛选,淘汰了许多弱者,成为“精选”的杰出代表。许多动物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不要说跑,就连挪动一步也要喘息不已,而藏羚羊在这一高度上,可以以60千米的时速连续奔跑20~30千米,使猛兽望尘莫及。藏羚羊具有特别优良的器官功能,它们耐高寒、抗缺氧、食料要求简单,而且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疾病所表现出的高强抵抗能力也已超出人类对它们的估计。它们身上所包含的优秀动物基因,囊括了陆生哺乳动物的精华。根据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还培育不出如此优秀的动物,然而利用藏羚羊的优良品质做基因转移,将会使许多牲畜得到改良。藏羚羊作为青藏高原动物区域的典型代表,具有难以估量的科学价值。藏羚羊种群也是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藏羚羊的意义和影响绝不亚于保护国宝大熊猫。任何一个物种都是地球的财富,更是我们人类的伙伴。遗憾的是,当我们的后人需要了解藏羚羊时,却只剩下皮毛、标本和照片。答:解析:公益广告要体现公德心、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要讲究文采,灵活使用整句。答案:①拯救藏羚羊,用行动去实现。②保护藏羚羊,我们一直在行动。③关爱西部生态,爱心点滴汇聚,让我们携手保护藏羚羊,共建美好家园。(任选一条即可)河西,盛唐边塞诗的沃土作为一个长期在西北工作的人,一说起河西走廊,自然就会想起盛唐时期那些朗朗上口、气势磅礴的边塞诗。河西走廊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空前繁荣的盛唐边塞诗给河西走廊两千年的文明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纵观我国边塞诗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河西走廊就是边塞诗绵延生长的沃土,盛唐时期的河西走廊简直就是边塞诗源源流淌的“诗画长廊”。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2000首,其中1500首就与大西北有关,与河西走廊有关。一个个诗坛上的风云人物、名流大师,或投笔从戎,赴边入幕,求取功名,或奉旨出塞,宣慰三军,察访军情,或借边塞题材吟咏作赋,寄寓理想,抒发豪情。三军齐聚,奏响了中国古代边塞文学中最为动人心弦的乐章,盛唐边塞诗登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超越的高度。在盛唐边塞诗坛上首先吟唱河西走廊的,是“三王”——王之涣、王翰、王昌龄。他们的边塞诗大都以短小的诗体形式,向世人展示了广漠壮阔的河西风光;用跳动跌宕的节奏,表现了戍边将士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王之涣流传下来今日可见的诗仅有六首,但就这六首中,有两首世人皆知,甚至到今日连三岁的孩童都能背诵。一首是《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另一首是边塞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就这两首被称为“绝句之最”的传世之作,令他独步千古。王翰则有“孤篇边塞诗人”之称,仅仅凭一首边塞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被推上了盛唐诗坛的高峰。明中后期文学家王世懋的诗学论集《艺圃撷余》就称:“选唐七言绝句……必欲压卷,还当于王翰‘葡萄美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