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_第1页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_第2页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_第3页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_第4页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一、法令文件《乌尔纳木法典》(J69/F320)乌尔第三王朝创建者乌尔纳木制定和颁布的奴隶制法典。法典是传统习惯法汇编,现仅存残篇,其“序言”宣扬了王权神授,表明乌尔纳木是神“恩利尔”的选择,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乌尔纳木对两河流域南部的合法最高统治。正文主要内容有:一、保护私有制,不得非法占用他人田地;二、维护等级制,奴仆不得对主人出言不逊;三、巩固奴隶制,任何人可对逃跑奴隶进行逮捕,原主人对逮捕奴隶者付与报酬。《乌尔纳木法典》是世界现存的第一部法典,为后来的《汉漠拉比法典》提供了蓝本,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乌尔第三王朝的社会状况,是研究西亚早期历史的珍贵资料。《汉漠拉比法典》(J73/F320)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奴隶制法典。1901年发现于黑色玄武岩柱上。法典是前人立法成果及传统习惯法的汇编,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全文用楔形文字铭刻。前言宣扬王权神授及对汉谟拉比的功绩进行颂扬;正文共282条,包括政治方面的行政管理、司法诉讼,经济方面的农业租佃、商业借贷,社会方面的婚姻等诸多内容;结语表明汉谟拉比创立法典的原因,即秉承神意,创立法典,保护黎民,垂训后世。《汉漠拉比法典》是现存世界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古代法典,它较全面地反映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赫梯法典》(F322)古代赫梯颁布的奴隶制法典。法典始编于赫梯古王国时期,中王国及帝国时期又增添了新内容,现存200条。其主要内容有:一、反映了赫梯的奴隶制状况,赫梯王公贵族拥有众多奴隶,奴隶的来源主要是战俘,奴隶从事最地层的劳动生产;二、反映了赫梯的土地制度,当时的土地已允许买卖;三、反映了赫梯的刑罚,刑罚上大大减少了死刑的度量,惩罚变得相对人道。《贝希斯敦铭文》(J184/F323)记载古代波斯国王大流士镇压起义功绩的石刻。石刻位于伊朗克尔曼沙阿的贝希斯顿村山崖上。公元前522年,镇压高墨达暴动后取得王权的大流士,两年内又镇压了两次国内大规模的起义。为记载旷世武功,大流士命将其镇压起义的过程用古波斯语、阿卡德语巴比伦方言和埃兰语三种语言雕刻在贝希斯敦山崖上,铭文约1200行,以楔形文字刻就,石刻上还刻有大流士浮雕。铭文于1835年发现,对释读两河流域和波斯古代文字有重要意义。《十二铜表法》(J321J390/F352)古罗马共和时代为缓解平民情绪而颁布的法典。无成文法时,罗马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滥用职权,加害平民,为此平民掀起同贵族的激烈斗争,强烈要求制订权责分明的成文法。几番斗争后,公元前450年,法典颁布,条文被刻于十二铜表上,故曰《十二铜表法》。这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日后国民的行为处事、罪犯的量刑定罪皆以此为依。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在司法上的专横行为,但实质仍不过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并为其服务的工具。《民法大全》(J158/F371)又称《罗马民法大全》,系《查士丁尼法典》、《学说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四部文件的总称。为总结古罗马的统治经验,整理罗马法,公元528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主持专门委员会开始编纂法典。529年,10卷的《查士丁尼法典》编纂完成,主要是对历代元老院和皇帝昭令的总结;533年,50卷的《学说汇纂》编纂完成,主要是历代法学家的法律解释论文;同年,为方便罗马法的学习,专门颁布了《法理概要》(亦称《法学家指南》;565年,又将534—565年颁布的法令汇编成《新法典》(又译《新律》),作为《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编纂《罗马民法大全》的目的是巩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宣扬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但也有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私有财产的作用;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各国的法律产生巨大影响。《日耳曼尼亚志》(J409):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历史著作。该书完成于公元98年,详细记述了西日耳曼人的形体特征、生活及宗教信仰状况,也纪录了他们的社会制度、政治组织和物质文化生活,表明当时的西日耳曼人已有阶级分化,出现了贵族、自由人、释放奴隶和奴隶。对研究日耳曼人的早期历史有较高的价值。《撒利克法典》(2007年统考真题选择)(J96/382)法兰克国王克洛维统治时期编纂的法典。公元481年,克洛维建立新王国和王朝后,根据萨利克人的习惯法开始编纂法典,在其统治的后期最终得以颁布;法典在克洛维继承者那里得到两度强化颁布;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经反复修改,法典最终完备系统化。《萨利克法典》主要由刑法典和程序法典组成,详尽列举了违法犯罪的类型及相应的惩罚,但也涉及一些民事的法令,如关于儿女继承权问题;法典还充分地反映了当时法兰克人的社会状况,即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状况。对研究法兰克王国及欧洲早期的历史具有很高的价值。《往年记事》(2008统考真题选择)(J186/F401)古罗斯最早的编年史。该书由教士涅斯托尔于12世纪初创作完成,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斯拉夫人和罗斯早期社会历史状况。《往年记事》既是内容广泛的历史著作,又是优美流畅的文学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罗斯法典》(J195/F401)古罗斯颁布的封建法令汇编。法典今有简、详两种版本,它杂糅了东斯拉夫人习惯法、罗斯王公法令及法院的判例,约在11—12世纪时编纂完成。一、废除原始血亲复仇旧俗,代之以罚;二、保护私有财产,如不得随意更改田界、不得从事偷盗行凶等事;三、维护等级制度,如对王公贵族及官员不敬者,都要处以重罚;四、维护封建制,将债农、奴仆、斯美尔德(农民),置于封建依附地位,农民死后无嗣,其财产归主人所有。《罗斯法典》充分地反映了罗斯封建关系的形成过程,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封建所有制和巩固封建制度,是研究基辅罗斯历史的珍贵资料。《米兰敕令》(J448/F368)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的宗教宽容敕令。公元2世纪,基督教越出下层民众,逐渐被上层社会接受,基督教教义及性质发生变化,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政策也发生相应变化。公元313年,君士坦丁联合帝国东部统治者李基尼乌斯发布《米兰敕令》,宣布罗马帝国宗教信仰自由,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性,并归还了被没收的基督教教堂和财产。《米兰敕令》是欧洲最早的宗教宽容敕令,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政策由打压转变为宽容和利用,从此基督教与帝国政权合流,日益成为阶级统治的工具。《米兰敕令》是基督教的转折点。《沃姆斯宗教协定》(J214)德皇亨利五世与教皇签订的权利妥协协定。1075年,神圣罗马帝国掀起了“主教授职权之争”,几经斗争后的双方签订了《沃姆斯宗教协定》。协定规定:一、帝国境内的主教由教士选举产生;二、皇帝可列席选举会议,并有权裁决有争执的决议;三、被选举的主教必须接受皇帝授予的世俗权标和教皇授予的神权指环及牧仗。《沃姆斯宗教协定》是王权和神权激烈斗争的产物,它的签订使“主教授职之争”暂告一段落,德皇的主教授职权由皇帝和教皇共同拥有,王权遭到削弱,随着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日益分裂,皇权逐渐屈服于神权,德国遂成为欧洲宗教压迫最为严重的地区。《南特敕令》(J64)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颁布的宗教宽容敕令。胡格诺战争使法国遭受严重破坏,为履行承诺、恢复国力以巩固统治,1598年,借战争之机登上王位的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其主要内容有:一、不追究胡格诺战争中任何一方的责任;二、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三、胡格诺教徒宗教信仰自由,享有天主教徒同等的各项权利。《南特敕令》是欧洲中世纪第一个宗教宽容的文件,它的颁布标志着胡格诺战争的结束,胡格诺教取得合法地位;但天主教会和高等法院对此并不承认,亨利四世去世后,敕令也未得到真正执行。《自由大宪章》(北师大2005年真题名解)(J219/Z134/F386)亦称《大宪章》,英国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英国“无地王”约翰的残暴反动统治极大地触犯了国民,尤其是贵族的利益,1215年,贵族联合骑士和市民迫使约翰签订了《大宪章》。文件共有63条,主要内容有:一、世俗国王不得侵犯教会的权利和自由,如教会的选举权和土地拥有权;二、国王不得随意侵犯国民的人身自由和财产权;三、剥夺国王的征税权,转归给贵族、教士和骑士组建的“大会议”;四、承认城市拥有自治权;五、成立一个由25名男爵组成的委员会专门监督国王。《自由大宪章》是主张地方分权的贵族同中央王权斗争的最终产物,最终王权被削弱,贵族的愿望得以实现。这是英国的“第一部宪法”,并成为了“英国自由的奠基石”,为英国17世纪革命和19世纪上半叶的宪章运动提供了法律武器,不过,在王权代表秩序和进步的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大宪章》的签订就当时来说具有历史倒退的性质。《末日审判书》(J218/Z386)英国威廉一世统治时期编纂的全国土地调查文册。威廉建立对英国的统治后,为征收租税,加强统治,并确定封臣的封建义务,1086年威廉下令对全国土地和庄园进行普查,普查包括土地面积、价值及其归属,庄园面积及其生产状况等诸多内容。调查结果犹如末日审判一样不容质疑,并被整理成册作为征税及管理的依据。此即所谓《末日审判书》。该书使王室准确地掌握了英国的土地及其生产状况,加强了王室对全国的统治,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黄金诏书》(J343/Z387)神圣罗马帝国颁布的确定帝国皇帝选举制及封建诸侯分权的法律文件。12世纪后,神圣罗马帝国政治分裂,封建割据日益严重,王权衰微至出现过皇位空虚的严重状况,为保证帝国至少在形式上的统一,防止教皇及他国伺机干涉帝国皇位的选举,1356年,帝国皇帝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诏书规定:一、帝国皇帝由七个教俗选帝侯内部选举产生,选举的皇帝不再需要经过教皇的认可;二、选帝侯在其领地内拥有司法、行政、征税等政治经济大权,其他诸侯及帝国不得随意干涉;三、选帝侯具有监督帝国的职权。《黄金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神圣罗马帝国内诸侯国分立的体制,一方面维持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号,直至1806年拿破仑迫其废止;另一方面,封建割据的权利急剧膨胀,王权削弱至极点,自此,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走上了诸侯国林立并独立发展的道路。《凡尔登条约》(2007统考真题名解)(J199/F383)查理曼帝国解体为三个王国的条约。法兰克国王虔诚者路易死后,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矛盾激化,彼此征伐不已,公元843年,三人妥协地签订了《凡尔登条约》。条约规定:一、老大罗退尔保持帝号,获得从北海到意大利狭长地带的法兰克中部;二、老二日耳曼人路易获得莱茵河以东的地区;三、法兰克西部则归老三秃头查理所有。《凡尔登条约》基本上奠定了今天意、德、法三国的基础,并预示了西欧近代国家的形成。《大宝律令》(J48)飞鸟时代后期颁布的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大化改新后,日本开始走上律令制国家的道路,公元701年(文武天皇大宝元年),参照中国律令,日本制编成第一部律令法典《大宝律令》。律令共有律6卷,令11卷(今已散佚),总结了大化改新以来实施的新政和中国律令的成就,将改革的成果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定了日本律令制国家法的基础。二、政策与制度军事民主制人类氏族公社时期的原始民主制度。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在研究古希腊荷马时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时首创此语。氏族公社时期人类生产力十分低下,战争和掠夺作为一种更容易的财富获得方式得以盛行,为了实现对外掠夺或抵御外来掠夺的军事目的,各个部落往往联合起来,按民主的方式制订制度、组建机构,以便统一行动。军事民主制下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一、军事首领,人民大会选举产生,拥有军事统辖、宗教祭祀及事务裁判等权力,但远不及后来国王的权力,并且任期有限;二、议事会,常设议事机构,一般由氏族长老组成;三、人民大会,由氏族成年男子组成,拥有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最高权力。军事民主制在人类原始阶段的存在较为普遍,如古希腊、古罗马人、日耳曼人及远古中国等,但随着生产力和私有制的产生,氏族公社发展成为国家,军事民主制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军事民主制与后来的立邦建制改革有些许的相同点,如组织机构的设立,甚至是设立的方式;但两者有质的区别:一、后者更加系统完备,后者是前者在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下的必然取代品;二、前者为所有氏族成员服务,后者一般成为奴隶主和贵族的意志;三、氏族公社阶段的原始民主制,是在自主自愿民主方式上建立的,临时随意性较强,建立国家的立邦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具有国家意志的强制性。僭主政治(J233J249/F338/Z134/T70)(南大2002年真题名解)古希腊僭主建立的个人独裁政治。僭主即越过公民决议、依恃武力等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首领,其可终身独裁和传位子孙。公元前670年,阿哥斯的斐东成为古希腊第一个建立僭主政治的人,后其它一些城邦也一度建立了该政治,其中以雅典的庇西特拉图、科林斯的居普赛洛斯建立的僭主政治最为成功。僭主政治是在古希腊氏族贵族政治解体,民主政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产生的,早期僭主为取得群众的支持,对贵族也往往采取打击的态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作为一种个人独裁制度,毕竟与希腊城邦民主制度背道而驰,公元前6世纪末,僭主政治最终被奴隶制民主政治取代。伯里克利民主制(J259/)雅典民主制的形成是个历史的过程。其形成开始于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后得到极大的促进,希波战争中不断完善,最终在伯里克利时期,雅典民主制达到了顶峰。其具体表现有:一、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二、国家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法庭握有充分的权力,成为民主制的保障。三、对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群众发工资和补贴,这种工薪制和补贴制为贫困公民参政提供了经济保障。雅典民主制下公民可充分参与政治,为雅典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提供制度保障,但作为奴隶制民主制,它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奴隶毫无权力可言,沦为专政的对象;二、妇女不能参政,外邦人也无权力;三、对同盟国的盟邦极端专横;四、“十将军”有选举产生,无薪俸,被奴隶主上层把持。这些局限性说明即便达到古代民主制顶峰的雅典民主政治也只不过是实现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隶农制(F359)音译科洛尼,介于自由民和奴隶之间的特殊依附农民。公元前2世纪,隶农最早地在罗马帝国出现,罗马公民在政治平等条件下订立契约租种他人土地,租期一般为5年,地租用现金支付,土地租赁者即隶农,此时期隶农享有公民权,并可将土地转租给他人。3世纪时,奴隶制的衰落导致劳动力日益缺乏,罗马政府和大庄园主,逐步采用强制手段把隶农固着在土地上。4—5世纪,隶农的地位进一步发生变化,罗马法律规定土地所有者是隶农的主人,隶农及其财产是庄园财产的一部分,对隶农的婚姻权以及处置和继承财产的权利都作了限制,尤其限制隶农自由迁徙,隶农制成熟并发展到顶峰,隶农日益成为生产的主体。但隶农不同于奴隶,法律仍然是自由民。帝国后期隶农制的发展标志着奴隶占有制社会内部封建制生产关系的萌芽,封建关系确立后,隶农转化为农奴。农奴制(F383)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共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领主的庄园里取得份地,世代耕种,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迫使农奴提供劳役、缴纳实物或货币地租,并可以任意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农奴要向封建领主提供徭役、缴纳贡税,毫无政治权利。中世纪时,农奴制在欧洲各国占主要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农民暴动和大规模的起义,农奴制渐趋解体。15世纪时,西欧多数国家基本上废除了农奴制;中欧和东欧许多国家,到19世纪中叶才废除。某中程度上可以把隶农看作农奴的先驱,但两者有质的区别:一、隶农制罗马奴隶制帝国后期的一种制度,隶农随时可能沦为奴隶;二、农奴的依附性比隶农小,并可以有自己的自耕地和生产工具,拥有财产和家庭。采邑制(J199/F328)采邑意为必须承担义务的封地,系中世纪西欧国家的监领地制度。采邑制的具体规定及其运行是:一、国王占有一定的国家土地,这些土地由国王强行没收或征服而来,王权越集中的国家和时期,国王的土地越多;二、国王将土地及土地上的依附农一起授予贵族、骑士和教会,并为他们提供庇护;三、采邑受封者享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权,可向附属农民征收赋税,并可继续向下继续分封;四、采邑受封者必须随时效劳国家和为国王服骑兵役,不履行义务的受封者可以被剥夺采邑所有权;五、采邑可终身享有,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世袭;受封者死时,采邑必须归还封主。采邑制的实施,使过去土地的无偿性分封变为履行一定义务下的分封;土地的可以私有化继承变为不可继承,它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进程,西欧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农民和土地的捆绑性分封,加强了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性,自由民的农奴化大大加强;其次,采邑制的实施,暂时加强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维护了王国的统治。最后,封臣和封主的这种收授关系,成为了后来欧洲封建等级制度的萌芽,并为中世纪西欧骑士制度奠定了基础。但采邑制本身也存在巨大的缺陷,一是土地的非私有化暂时性地促进了封建化进程,但同私有制度这一封建根本制度相背离,不可避免地被后来世袭领地制所代替;二是采邑制的这种私人分封制度滋养了西欧封建割据势力,各国内部诸侯林立,派系横生,法兰克王国也短促地瓦解为三个国家,自此西欧再也没有出现统一的国家。普洛尼亚制(2008统考真题选择)(J167/F372)亦称“恩准制”,系拜占庭帝国的监领地制度。该制度确立于科穆宁王朝时期,其具体规定及运行方式是:一、土地归国家和农村公社所有;二、政府将土地及土地上的依附农授予公职贵族监领;三、监领主享有封地的行政管理权,可向监领地农民征收赋税。四、监领主必须为国家服役,并按监领地的大小提供相应的兵员;五、监领地可终身享有,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世袭,国家可随时收回;受封者死时,必须归还给国家和公社,并进行新一轮的分配。普洛尼亚制的实施,对拜占庭帝国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在监领地制形成的同时,自由农民也成为了依附农,拜占庭的封建化也宣告完成;其次,普洛尼亚制的实施暂时加强了国家和军队的实力,有力地维护了帝国的封建统治。但就像任何封建王朝的任何制度一样,普洛尼亚制也潜伏着离心的倾向,并随着帝国向后期的演进,监领地逐渐变成封闭型的封建大地产,导致分裂割据的加剧。显然,普洛尼亚制与西欧采邑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国家出面分授土地,防止了西欧样的极度分裂,说明拜占庭帝国政权比西欧国家的政权更为稳固,故更具公信力,实施也更为彻底;其次,最终结果也大相径庭,采邑制只是西欧封建化过程中的一环,而普洛尼亚制的实施则表明了拜占庭帝国封建化的最终完成。伊克塔(F404)伊克塔为阿拉伯语意为分割的音译,系伊斯兰国家的封建土地制度。这种制度始于四大哈里发时期,原是阿拉伯帝国赐予行政和军事官员作为俸禄收入来源的土地,后逐渐演变为国家土地制度,盛行于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并在中亚、印度等其它地区的伊斯兰国家得到流行。伊克塔制的具体规定及运行方式是:一、全国土地归以哈里发或苏丹为代表的全体穆斯林所有;二、哈里发或苏丹直接将土地及土地上的依附农一起授予封建主;三、伊克塔封建主有权向属地农民征收赋税,并可继续份封下去;四、伊克塔封建主承担服兵役的义务,并向上级缴纳什叶税;五、受封土地可终身享有,但没有所有权,不得世袭;受封者死时,土地必须归还封主。显然,伊克塔制与西欧采邑制及拜占庭普洛尼亚制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一是伊克塔封建主没有行政管理权,权力归国家所有,由国家来为伊克塔封建主提供保护;二是伊克塔封建主一般不住在封地,而由委托代代管土地。但同采邑制不可避免地让位于世袭领地制一样,伊克塔制也只是伊斯兰国家封建化链条中的一环,随着封建制度的发展,伊克塔逐渐封建私有制和世袭制所代替。索贡巡行(J188/F398)基辅罗斯早期的税收政策。每至秋末冬初,罗斯大公便率大队亲兵到各地巡行,挨家挨户强行索取贡物,物品有毛皮、蜂蜜、蜂蜡以及粮食和奴隶等。所索取的物品一部分被分给亲兵,用来维系主从关系;大部分被运到拜占庭和东方市场出售,以换取各种必需品和奢侈品。此即所谓“索贡巡行”,实质是一种掠夺政策,所到之处往往是洗劫一空,故常遭到各地居民的反抗。索贡巡行反映了建国不久的基辅罗斯国,还没有完全摆脱征伐掠夺的原始特征。幕府制度(北大2005年真题名解)(F407/Z129)日本武士封建贵族建立的军事独裁政权。幕府原是将军出征时的营幕,转意为将军的官邸和武士政权的中心。日本幕府政治由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开始,中间经由室町幕府,直至1868年明治维新时德川幕府的废除,长达676年之久。幕府统治期间,天皇名存实亡,武士集团执掌政权,其最高首领曰征夷大将军,掌握着国家军政经等一切大权。幕府政治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首先是班田制的废止和庄园制的发展:12世纪前,农民的大量垦荒和封建贵族的土地兼并造成土地私有制急速发展,土地国有制遭到破坏,班田制被迫取消,同时,贵族封建主纷纷在其领地上建立庄园,日渐成为社会经济主体;其次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的逐渐崩溃和武士阶层的兴起:土地兼并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地方豪强纷纷武装自己的家丁,形成武士阶层,豪强贵族借此成为融合各种身份的军事贵族封建主,割据称雄一方,直至建立全国幕府统治,武士阶层是幕府统治的基础。武士阶层出现后,得到迅速发展,12世纪,形成了关东源氏和关西平氏两大武士集团,混战不已,1192年,源氏集团的源赖朝获胜,建立了镰仓幕府。镰仓幕府下制度有:一、中央政权: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形式上天皇任命幕府将军,实际上将军才是真正的掌权者,天皇朝廷空有其名,幕府成为实际的中央政府,故称幕府政治;二、地方上,镰仓幕府实行“御家人制度”:将军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有主从关系的武士,即御家人从将军那里领受封地,条件是效忠将军,世代为将军服军役;“非御家人”的地方武士也必须接受将军的管辖和指挥。公元1333年,后醍醐天皇乘幕府势衰联合武士贵族推翻了镰仓幕府,但不久政权落入另一个实力派武士足利尊氏手中,1336年,室町幕府建立,与镰仓幕府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同,室町幕府的统治建立在地方大封建主联合执政的基础上,即实行地方分权制度,因此室町幕府的统治很不巩固,日本国处于南北朝和战国的混乱时期,1573年,进行统一战争行动的织田信长,灭亡了室町幕府,织田信长死后,部将丰臣秀吉继续统一事业,1603年,丰臣秀吉死后的继承部将德川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德川幕府时期。德川幕府糅合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统治政策,建立了折中的“幕藩体制”,“幕”即位于江户以将军为中心的幕府,“藩”即地方大名建立的藩国,德川幕府时期日本藩国多达200多个。“幕藩体制”下的主要规定有:一、没收全国土地,富庶和险要者为将军直辖地,曰“天领”;其余土地分赐给大名,建立藩国;二、将军建立自己的直属武士,军力可同时对抗四十个大名;三、藩主在其领地内享有行政、司法、征税和指挥军队的所有权利,但必须接受幕府的严格监督。这样,中央集权的幕府和地方分权的藩国联合的“幕藩体制”就形式了。十七世纪中期,由于幕藩体制的确立,日本封建社会达到顶峰,其后即走向衰落,为此德川幕府又实行了新的制度:一是严格的身份制度,即把全国居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得混淆;二是兵农分离制度,武士必须集居城里,农民固定在农村。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幕府政治作为武士封建贵族建立的军事独裁政权,日益反动,最终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被废除。三、历史事件巴比伦之囚(J114J175/F321)古犹太人被掳往巴比伦沦为奴隶的历史事件。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再次攻陷了犹太王国的圣城和首都耶路撒冷,并对圣城进行了毁灭性的摧毁,包括普通民众和王室成员在内的亡国犹太人大部分被掳往巴比伦,沦为奴隶,公元前538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灭巴比伦后,被囚掳的犹太人才获准返回家园。此即史上著名的“巴比伦之囚”。“巴比伦之囚”就像一道永恒的伤疤镌刻在犹太人心里,对后来犹太教改革、犹太民族性格的形成及其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希波战争(F340)古希腊城邦反波斯侵略的战争。公元前550年,波斯人灭米底王国建立国家,迅速强大后建立波斯帝国,并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公元前6世末,已囊括了东起印度河、西达小亚细亚沿岸。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米利都发动反波斯的暴动,希波战争的导火索被点燃。战争自公元前492年至公元前449年,历时43年之久,大体分为两个阶段。公元前492年至公元前479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波斯发动三次大规模进攻:公元前492年,波斯发动第一次进攻,但因陆军在色雷斯受阻;海军遭遇暴风,无果而终;公元前490年,波斯发动第二次进攻,在马拉松平原登陆,直指雅典。雅典海军在米太亚的指挥下,一以当五大败波斯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胜利。马技松战役增强了希腊人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此后希腊城邦联合组建反波斯同盟,雅典则致力于强大海军的建设;公元前480年,大流士继承者薛西斯率规模空前的五十万大军进攻希腊,在力量悬殊的温泉关战役,希腊人战败,斯巴达王李奥尼达及其300勇士皆力战身亡,但成功拖延了波斯军的攻击势头,而勇士们的奋战精神彻底燃烧了希腊人的战斗激情,同年秋波斯海军与雅典海军爆发了萨拉米战役,结果是雅典军大败波斯军,希波战争出现了转折。希波战争的第二阶段是自公元前478年至公元前449年,主要是希腊人进一步解放爱琴海和小亚沿岸的希腊城邦。公元前440年,双方缔结和约,波斯承认小亚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希波战争正式结束。希腊赢取希波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东西方并立的世界格局自此确立;二、确保了希腊城邦的继续发展,尤其是雅典的繁荣,为后来西方文明奠定了基础。伯罗奔尼撒战争(F340)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之间的争霸战争。斯巴达等国所处的南希腊又称伯罗奔尼撒半岛,故记述这次战争的历史家修昔底德将战争称作“伯罗奔尼撒人和雅典人的战争”,后人简称之为“伯罗奔尼撒战争”。引起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两霸对希腊控制权的争夺,“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译本,第19页)。战争导火索是雅典同斯巴达盟友科林斯等邦的冲突,科林斯吁请伯罗奔尼撒同盟向雅典宣战。公元前431年,斯巴达通牒雅典遭拒,战争旋即展开,分三阶段:头10年为第一阶段,双方相持,互有胜负。公元前421年,因两方均需喘息而订50年和约。公元前415—前413年为第二阶段,战争急剧转折。雅典远征西西里,5万多军队和200余艘战舰覆没,处境被动。公元前413—前404年为第三阶段。提洛同盟成员纷纷起义,雅典国内政治斗争尖锐化,一度发生寡头政变。公元前405年,得到波斯资助的伯罗奔尼撒舰队全歼雅典舰队,彻底粉碎雅典海上霸权。公元前404年4月,雅典城在四面被围、粮草断绝的情况下投降。被迫拆毁城墙,仅留12艘舰只,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对于双方来说,这场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斯巴达的胜利使其暂时成为全希腊的霸主。但各邦的矛盾不仅没有解决,且更加激化。科林斯会议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的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以马其顿为首的“希腊联盟”,宣布由马其顿领导希腊各邦对波斯进行复仇战争。科林斯会议结束了希腊的城邦时代,希腊各邦已名存实亡。此后,希腊历史进入了马其顿帝国军事独裁统治的时期。布匿战争(F356)罗马与迦太基争夺西部地中海统治权的战争。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的殖民地迦太基建国后,迅速强大,至公元前6世纪时已成为西地中海强国;公元前3世纪初,通过3次萨莫奈战争逐步统一意大利的罗马也日渐强大,与迦太基形成对峙之势,遂演成三次大规模战争,因罗马人称腓尼基人为“布匿”,故称布匿战争。第一次战争自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241年,始于对西西里岛的争夺,罗马取得了海战的胜利,但进攻迦太基本土的远征军遭到失败。最后决战于西西里岛,迦太基战败求和,罗马占领西西里岛及附属岛屿,后又强占了科西嘉和撒丁岛,建立了行省进行管辖。第二次自公元前218年至公元前201年,以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远征意大利开始。特拉西美诺湖战役和坎尼战役中,罗马接连惨败,但汉尼拔毕竟孤军异域,后援不继。公元前204年,罗马采取迂回战术直捣迦太基本土,汉尼拔被迫回援祖国,兴师劳远中在扎马战役战败,次年迦太基被迫接受丧失属地、遣散军队和赔款等的屈辱和约。第三次自公元前149年至公元前146年,罗马蓄意彻底消灭迦太基,唆使其西部努米底亚寻衅,然后以破坏公元前201年和约规定为借口,发兵包围迦太基城。迦太基人奋力保卫国家,城内发生饥馑,终被小西庇阿攻陷;生存者沦为奴隶,迦太基城彻底毁灭。罗马在迦太基的废墟上建立了“阿非利加省”,并争得西地中海的霸权。“同盟者”战争(F356)古罗马的意大利同盟者城市和部落发动的反罗马特权和争取罗马公民权的战争。公元前91年,主张授予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的保民官德鲁苏斯被暗杀,鉴于合法斗争无望,同盟者愤而起义。阿斯库卢姆城首先发难,逐杀罗马人。整个意大利,特别是中、南部地区都卷入了起义。起义军以科菲尼乌姆为首都建立国家,称为意大利,设元老院、执政官并自铸货币。公元前90年末,罗马颁布一项法令,授予仍然忠于罗马的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公元前89年又颁布法令,两个月内放下武器的同盟者授予罗马公民权。公元前88年,同盟者起义失败。但此后罗马人迫于形势,相继授予所有意大利人以罗马公民权。丕平献土(J198/F383)法兰克国王将征服而来的领土赠送给教皇事件。在教皇的支持下,矮子丕平登上了法兰克王位,公元754年,教皇把历史性的第一次教皇加冕送给了丕平,为作为报答,丕平于754和756年两次侵入意大利,击败教皇的敌人伦巴德人,并将意大利中部的部分地区赠予罗马教廷。此即“丕平献土”,它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从此教皇不仅拥有至高无上的神权,还具有世俗的权利。卡诺萨觐见(J214/F387)中世纪德皇被迫屈服并向教皇请罪的事件。1075年,教皇格利高利七世宣布废除德国皇帝的主教授职权,并试图将神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德国境内的王权与神权的“主教授职权之争”正式掀起。1075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针锋相对地宣布罢免教皇。1075年2月,格里高利开除亨利四世的教籍,取消亨利的皇帝资格,并解除德国臣民对亨利四世的效忠,德国贵族和封建主为反对王权的集中也趁机积极支持教皇。在内外压力下,亨利四世不得不屈服于格里高利,1077年1月,亨利四世冒着大雪到卡诺萨请求格里高利的宽恕,几经刁难后,教皇恢复了亨利四世的教籍和统治权利。此即史上著名的“卡诺萨觐见”,它是中世纪西欧王权与神权激烈斗争的产物和表现,此后双方的斗争主导权虽几经轮转,王权不可避免的日益屈服于神权,“卡诺萨觐见”是屈服的开始。阿维农之囚(J217/F387)法国国王成功地对罗马教廷进行强行控制的事件。13世纪初,罗马教廷在西欧各国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霸权统治,13世纪末以来,随着西欧大部分国家王权的加强,掀起了新一轮的世俗王权与宗教神权的斗争。1296年,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在罗马教廷统治薄弱的法国强行要求教士缴纳捐税,遭到罗马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强烈反对,法国王室同罗马教廷的矛盾尖锐起来。1303年,在法国的主导下,法国大主教波尔多接任去世的卜尼法斯八世为新一任教皇。1308年,教廷从罗马迁至法国的阿维农,此后连续七任教皇都是法国人,并都被法国国王控制。1377年,教廷迁回罗马,但阿维农教皇继续存在并和罗马教廷对立。此即史上著名的“阿维农之囚”。此后,欧洲王权在对神权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上风,权益和声誉受到极大损伤的天主教会随即跌入大分裂时期。希吉拉((J120/F377)旧译“徙志”,指伊斯兰教创始人及阿拉伯领袖穆罕默德率领信徒从麦加迁往雅特里布的事件。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一神教伊斯兰教,随即进行早期传教活动,麦加的部落贵族把穆罕默德及伊斯兰教看作是对传统和自身的威胁,百般迫害穆斯林。公元622年,穆罕默德及其门徒被迫出走到雅特里布,随后,穆罕默德在此建立穆斯林公社(“乌马”),雅特里布被更名为“先知之城”麦地那。此即伊斯兰教的所谓“希吉拉”,它是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自此伊斯兰教及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站稳了脚跟,并走向逐步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的道路。622年被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穆斯林公社(J120/F377)阿拉伯语“乌马”的意译,是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组织。622年9月,伊斯兰教创始人及阿拉伯领袖穆罕默德在麦加传教,遭到倭马亚家族苏非扬一派的竭力反对,穆罕默德被迫率领一批亲信出走麦地那。这批迁来的穆斯林称为“迁土”,麦地那原地的穆斯林称为“辅土”。穆罕默德将他们组织起来,建立了穆斯林公社“乌马”,并制定了“麦地那宪章”作为公社的法律准则。公社打破原始氏族部落的以血缘为关系纽带,重新建立以地域为纽带的新型社会关系,它既是宗教组织,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穆罕默德以安拉使者的身份集军政教大权于一身,为公社的最高首脑。穆斯林公社的建立使伊斯兰教首先在麦地那站稳脚跟,奠定了阿拉伯政教合一的国家体制基础,并为后来的统一阿拉伯做好了准备。收复失地运动(J350/F388)亦称“再征服运动”或“雷康吉斯达运动”(‘再征服’之意),是指伊比利亚半岛的基督教小王国将穆斯林驱逐出半岛,恢复对伊比利亚半岛的占领和统治的斗争。711年,阿拉伯人从北非渡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入伊比利亚半岛,四年后,阿拉伯人在西哥特王国灭亡的领地上建立“安达卢斯国”,756年,倭马亚逃亡至此的王子拉赫曼宣布脱离阿拉伯帝国,建立另一个穆斯林统治的独立国家后倭马亚王朝,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西哥特人被迫退居到北部山区,先后建立了一些基督教小王国,如卡斯提尔、葡萄牙和阿拉冈等王国,基督徒和穆斯林从阿拉伯人一登陆伊比利亚半岛的那一刻就展开了斗争活动。1031年,后倭马亚王朝的解体为23个小王国,基督教王国乘机迅速发展,“收复失地运动”进程得到加速。1212年,基督教王国联军在托罗萨决定性地击败了阿拉伯人。1492年,阿拉伯人最后一个据点格拉那达失守,“收复失地运动”胜利结束。“收复失地运动”的胜利使阿拉伯势力彻底退出了伊比利亚半岛,巩固了基督教势力在整个西欧的统治;在收复失地的过程中,伊比利亚半岛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诺曼征服(F386/Z140)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公元10世纪左右,诺曼人的一支定居法国北部,建立诺曼底公国,并逐渐强盛起来。1066年初,英王忏悔者爱德华死后无嗣,威廉以亲属关系要求继承王位,遭到英国的拒绝。同年9月末,威廉在教皇及其它封建主的支持下,率兵侵入英国,10月14日,在关键的哈斯丁战役中大败英军,新选国王哈罗德一世战亡。12月25日,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建立了诺曼王朝(1066—1135)。此即英国史上著名诺曼征服。诺曼征服及后来威廉一世的统治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它极大地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并给英国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英国正统历史就此开端;借此英国逐渐走在了中世纪西欧的最前列,对西欧封建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模范国会(J336/F387)英王爱德华一世召开的会议。1215年,国王约翰被迫签订了《自由大宪章》,贵族建立“贵族会议”监督条约的实行情况;但国王与贵族的矛盾并没有得到解决,1258年,贵族会议迫使国王签订了“牛津条例”;为建立更具群众基础的会议以防止国王出现再次越权,1265年,贵族领袖西蒙·孟福特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会议,除贵族外,还邀请骑士和市民代表参加,这次会议被认为是英国议会的原型。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为筹集军费,仿照1265年的会议,亲自召开了一个由贵族、骑士和市民参加的议会,此后议会以此为模型经常召开,故这此会议被称为“模范国会”,英国正式确立了国会制度。英国国会从一建立起,就同国王既相互勾结剥削底层群众,又相互斗争,彼此制横,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会的权利逐渐扩大。清教运动(J/F428)英国圣公会内部的改革运动。16世纪中后期,日益成长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的英国国教成为众矢之的,他们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和繁文缛节,提倡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清教运动由此得名。清教运动的发动者为卡特赖特;理论基础是加尔文教,主张宗教信仰自由独立,提倡个人独立判断,反对轻信盲从;宣传建立“千年之国”,推翻人世间的暴君;强调节俭清洁,以勤奋获取财富,要求清除一切偶像崇拜的仪式。运动后分为温和派与激进派。前者提倡从国教会内部改革,以实现净化教会为目的,后者主张采用长老制,甚至脱离国教会,简化仪式,放弃任何形式的偶像崇拜。清教运动表现了一种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精神,成为了后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极大地促进了革命的进展。十字军东侵(219/J390)西欧教俗封建主对近东发动的系列侵略战争。战争在“十字架反对弯月”的旗帜下进行,从1096年到1270年,持续近两个世纪之久,因出征部队士兵带有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其主要原因有:一、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传说东方的富庶,刺激了西欧封建主对占有东方财富的贪婪心,这是十字军东征的根本原因;二、长子继承制下的西欧,出现了大批无土地、无财富空有贵族头衔的“光蛋骑士”,这些人成为了十字军的最重要的力量;三、西欧的封建化,造成了大量农民破产,农奴饱受残酷剥削,再加上灾荒连年,他们急于借东征寻求新的出路;四、西欧商人,特别是意大利、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积极支持十字军东征,以打败竞争对手,实现对与东方贸易的垄断;五、教会是这场侵略战争的组织者和发动者,一度衰落却开始复苏的教会欲借此重塑权威,实现统治东方教会,击溃伊斯兰教势力;六、下层民众的宗教狂热,前往耶路撒冷朝圣赎罪的要求与耶路撒冷被穆斯林占领以及基督徒对穆斯林近似仇恨的矛盾最终成为了这次东征的导火线。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召开宗教会议,正式动员西欧个阶层参与东征,不久十字军第一次东征开始。1099年十字军攻占了耶路撒冷,大肆杀掠一番后,建立了一些封建王国,实行西欧式的封建统治。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起兵反抗,教廷号召组织了第二次东征,德、法国王亲自出征,但一路损兵折将,一无所获。1187年,埃及民族英雄萨拉丁攻陷耶路撒冷,1190年西欧教皇及统治者匆忙组织第三次东征,英、法、德国王再次亲征,付出惨重代价后同萨拉丁议和,耶路撒冷王国首都改为阿克,保留有沿海小片领地,穆斯林占有耶路撒冷,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202年,处于教皇权利颠峰的英诺森三世组织了目标为埃及的第四次东征,但在威尼斯商人的唆使下,1204年转而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一度灭亡了同是基督国的拜占庭帝国,并建立了持续到1261年拉丁帝国,此次东征既不是收复失地,也不是反对异教徒,充分暴露了十字军侵略和掠夺的本质。此后教廷又组织了四次东征,但声势渐小,最后终于彻底失败。十字军东侵是一场落后对先进、野蛮对文明的侵略战争,它持续时间之长,涉及国家之广,参与者之多,地理范围之大,旷世奇有,对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首先,十字军东征毫无疑问是一次灾难:一、对近东和拜占庭来说,大量社会财富被抢掠或毁坏,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二、对东欧来说,东侵后近东通往东欧的商路逐渐衰落,加速了古代罗斯的衰落;三、对西欧各国人民来说,也是一场灾难,几十万十字军死于非命,无数财富白白消耗。不过东征也给西欧带来众多的积极影响:一、从政治上来说,东征造成大批封建主死亡,削弱了封建主阶级的力量,农奴借机摆脱了封建主的控制,加速了农奴制的解体;二、从经济上来说、摧毁了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对东方商路的垄断,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三、从文化上来说,西方人借此直接接触东方先进科学文化,丰富了西方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四、对社会上来说,东征把光蛋骑士及社会无业游民引向东方,有利于西欧的社会稳定;五、对宗教来说,削弱了罗马教廷的势力和威望,便利于英法等国中央集权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英法百年战争(F390)1337—1453年,英法两国陆陆续续的百余年战争。战争的主要原因有三:一、长期的领地纠纷。自1066年诺曼征服以来,历代英王都在法国拥有许多大领地。到13世纪初,法王已收回大部分领地,并试图夺回全部领地。英王则极力保护在法国的领地;二、争夺富庶的佛兰德尔。佛兰德尔是靠近法国的一处伯爵领地,名义上归属法王,12世纪以前因法王权力弱小而处于实际上的独立地位。这里工商业发达,但它的呢绒业却依赖于进口英国羊毛。英、法为控制佛兰德尔展开争夺。三、复杂的王位继承问题。英、法两国王室之间长期通婚,由此带来复杂的王位继承问题。法王查理四世死后无嗣,英王爱德华三世企图以查理四世外甥的身份继承王位,而法国以男系继承为由排除英王的继承权,推举查理的堂兄为王,双方就王位继承问题进行斗争。1336年法王代表路易下令逮捕佛兰德的英国商人,英王针锋相对地下令禁止对法国的羊毛出口,战争爆发,战争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337—1360年为第一阶段,法国在克勒西战役和普瓦提埃战役中大败;1369—1380年为第二阶段,法王获胜;1415—1453年为第三阶段,英军在阿让库尔战役中大败法军,后大举南下,围攻通往法国南部的要塞奥尔良。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农家少女贞德挺身而出,成功解救奥尔良并收复失地,在贞德爱国精神的鼓舞下,法兰西人民举起民族解放的大旗,最终在1453年赢得战争的胜利。除加来外,英国军队全部撤出法国。显然对战争的前两阶段而言,是一次英法封建主争权夺利的封建混战;第三阶段则是英国灭亡法国的侵略战争,法国是争议的反侵略战争。百年战争给英法两国以深远影响:一方面,两国人民饱受战争屠戮,加剧了社会矛盾,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战争也激化了英国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不久英国就陷入红白玫瑰内战的泥潭;另一方面战争也带来积极的因素,战争促发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涌现出贞德样的民族英雄,法国民族国家初步形成;战争还沉重地打击了法国封建贵族,为法国建立君主专制政权铺平了道路。红白玫瑰战争(F390)英国封建贵族的混战。十五世纪前半期,英国贵族形成了兰开斯特及约克家族两个集团,双方在权益分配上矛盾重重,最终百年战争的失败彻底激化了矛盾。北方兰开斯特集团要求增加税收;南方约克集团反对增加税收,并于1455年宣布摄政,双方混战开始。因兰族和约族的族徽分别是红、白玫瑰,故史称红白玫瑰战争,1485年,都铎家族的亨利乘机夺取王位,称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持续三十年的红白玫瑰战争宣告结束。红白玫瑰战争是一次封建贵族自相残杀的大混战,战后英国旧贵族减少了三分之二,剩下的也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同国王的力量抗衡,英国最终也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四、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J66/F319)苏美尔城邦拉伽什王乌鲁卡基那进行的社会改革。公元前2378年,乌鲁卡基那推翻了前王卢伽尔安达的暴政后,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推行了系列社会改革。改革主要内容有:一、开放公民范围,公民数量由3600猛增到36000人;二、保护公民权利,禁止以人身保证作为借贷的条件,禁止暴利、盗窃、残杀、囤积居奇;三、恢复庙产,减轻人民宗教费用;四、开凿两条运河,建造一些手工业作坊,扩大再生产。改革没有触及农民的根本问题土地问题,也是在不触动奴隶主贵族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依旧引起了本国贵族和邻国的敌视,在他们的联合打击下,执政8年的乌鲁卡基那被推翻,改革宣告失败。但作为世界史上最早的大规模社会改革,乌鲁卡基那改革依旧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改革某种程度地限制了贵族的利益,减轻了平民的负担;其次,扩大了公民人数;最后,废除了先前的种种弊政,实际上是对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成果的承认。大流士改革(J184/F323)波斯帝国国王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改革。大流士取得王位后,公元前522年成功镇压了高墨达暴动;其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建立了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为了巩固波斯帝国及个人专制统治,大流士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将帝国划分为诸多行省,行省必须向帝国交纳赋税;设总督治理行省,总督拥有行省的行政、司法和税收等大权;二、将帝国划分为5个军区,各军区将领由国王任命,军区将领与总督互不统属,直接对国王负责;三、统一货币,金币铸权归属中央,地方行省可铸银币;四、建立驿道制度,以便传达国王命令和下情上达;五、把琐罗亚斯德教,即袄教或拜火教,奉为国教。改革实现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目的,巩固了波斯帝国的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此后波斯帝国愈加强盛,其创立的系列制度也为后世帝国所继承。铁列平改革(J103/F322)赫梯国王铁列平进行社会改革。古王国时期,赫梯势力日渐强大,但社会内部矛盾众多,王室斗争激烈,公元前16世纪末,铁列平进行了革弊布新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确定王位继承法,即长子优先,次子继之,无子归女婿,其他人无权为王;二、由彭库斯会议,即公民大会,保证王位继承法的执行;三、维持王室内部稳定,即国王不得屠戮兄弟等亲属,任何亲属犯法只需本人负责,不株连其亲属,也不得剥夺其财产。改革稳定了王室的内部关系,巩固了王权,使赫梯一度中兴。埃赫那吞改革(J128/F322)古埃及新王国第18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进行的宗教改革。为了打击阿蒙祭司集团和大贵族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阿蒙霍特普四世联合中小奴隶主阶层进行了以阿吞神取代阿蒙神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取消阿蒙神和其他神的崇拜,只准崇拜阿吞神;二、没收阿蒙神庙及其他神庙的财产,转交给阿吞神庙;三、清除阿蒙神的痕迹及影响:铲除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样;从底比斯迁都至更名为“埃赫塔吞”的新都,意为“阿吞的视界”;阿蒙荷特普四世也改名为“埃赫那吞”,意为“阿吞的光辉”四、提拔中下层奴隶主出任高级官吏,以实施和推进改革。改革最终因反对力量过于强大、改革措施不当、改革内部力量的分化及改革后继无人等原因宣告失败,但改革使得王权至少在改革期间得到加强,某种程度地促进了埃及社会和艺术的发展,而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一神教思想的改革,在世界史上也占有重要一席。来库古改革(J239/F338/T92)古希腊来库古进行的最终创建斯巴达城邦的改革。公元前9世纪,多利亚人征服了伯波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在不断的军事征服过程中,斯巴达城邦逐渐建立起来,最终在来库古手上得到完成,据说来库古得到了被后人称为《大瑞特拉》的神谕,于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氏族部落,并重新划分选区;二、进行户籍管理;三、建立国家机制:双王制,两王世袭,作为国家首领和象征,但权力同30人议事会的其他成员一样;30人议事会,除双王外,皆由公民大会以欢呼方式选举年满60者充任,会议拥有召开及解散公民大会权力;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组成,形式上拥有最高权力,实际上被贵族把持的30人议事会架空;5名检查官,由公民大会选出,用以监督政策实施及执行情况;四、全民军事化改革:全民皆兵,过着集体的军事生活,在斯巴达通过征服最终脱离生产后得以实现;五、进行经济社会改革:将全国土地归为国有,平均分配给每户;统一货币,以铁棒作为流通手段;建立公共食堂等。来库古改革标志着斯巴达国家的最终完成。作为传说人物,来库古的真实性及其改革争议颇大,但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符合当时斯巴达的社会状况,纵有附会托古的可能,大体可信。提秀斯改革(J245/F339)古希腊提秀斯进行的雅典城邦创建改革。公元前9世纪末8世纪初,雅典逐渐形成为统一的城邦,最终在提秀斯手上得以完成。其主要内容有:一、以地域为基础联合各村社建立国家机制:国家首脑,开始时为王,后变为王者执政官,位居名年执政官之下;执政官,公民大会从贵族中选举产生,为政策的执行者,人数不定,最多时达9人之多;中央议事会,公民大会从贵族中选举产生,握有实权;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子组成,形式上拥有最高权力,实际被贵族把持中央议事会架空;二、按出身和职业把除奴隶外的雅典公民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并规定不同的等级拥有不同的权利,贵族可以充任官员,农民和手工业者只能参加公民大会。提秀斯改革标志着雅典城邦的初步创立。提秀斯为古希腊神话传说人物,故一般认为,提秀斯改革是后人的一种托古改制,而且不是某一次而是众多次托古改制的集合;改革内容同雅典当时社会相符,大体可信。梭伦改革(J246/F339/T66)古代雅典执政官进行的军政经全面改革。雅典城邦创建后,贵族垄断国政,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演变到暴力斗争的地步,公元前594年,贵族出身却主张调和矛盾的梭伦当选为首选执政官,进行宪政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及由于负债原因而遭受的奴役,实质即取消了债务奴隶制,法令深刻地影响了奴隶制的发展,此后雅典的奴隶基本上都由外邦人充任;二、按财产多寡划分为4个等级,即依次为“五百麦斗级”、“骑士级”、“牛轭级”和“日佣级”,取消提秀斯改革中按出身和职业的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三等级划分法,实质即废除世袭贵族的垄断,工商业奴隶主大受其益;三、改革政治机构,限制贵族会议:恢复和提高几乎已经丧失作用的公民大会的权力,同时在贵族会议以外设立400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准许每个公民就自身利益攸关的问题向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提出申诉;四、制定新法典取代旧的严酷法典:诸如奖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禁止输出谷物;改革度量衡,铸造雅典新币;制定了一些有关财产继承、禁止厚葬、怃恤为国牺牲公民的亲属等法令。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成功地打破了贵族对国政的垄断地位,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基本解决,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改革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为雅典的繁荣昌盛准备了基础;改革也深刻地影响了雅典的社会走向,内部的民主制改革,必然要求对外部奴隶制强化,自此雅典开始了对外征服扩张的道路。亚里士多德:雅典的贵族政治“在梭伦的时候才改变”。克利斯提尼改革(J251/F340/T74)古代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进行的军政经全面改革。提秀斯和梭伦对选举体制及血缘部落的改革并不彻底,为此,公元前508年当选执政官的克利斯提尼细致入微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彻底废除血缘部落,以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将雅典分为城区、沿海和内地三大地区,各大地区再分为十个小区,称为三一区,通过抽签,从每个大区中各抽一个三一区,合成一个地区部落,选举就按新的地域部落进行;二、组建500人会议取代梭伦改革中的400人会议,每个地区各拥有代表50人,代表从30岁以上的所有公民中抽签产生,会议成立后立即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三、改革军队,实行义务征兵制;每个地区选举1个将军组建10将军委员会;四、实行陶片放逐法,对杵逆民流的任何人,按票数过半原则进行公民投票(陶片为票),获罪者流放10年,较为成功地防止了僭主政治和贵族及执政者的越权。克利斯提尼的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此后,雅典城邦的民主形成一股洪流奔涌向前;加强了雅典公民的团结,有利于雅典城邦的巩固和发展。亚里士多德:克利斯提尼改革“比梭伦宪法要民主的多”。恩格斯:克利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是“大体上形成的国家”。认识:改革必须有着眼整体的宏观原则,同时还需有落手细节的具体措施。塞尔维乌斯改革(J316/F351/T17)古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进行的罗马国家创建改革。为适应古罗马内外发展的需要,增强实力,公元前579年第六王塞尔维乌斯即位后,进行了调整社会内部关系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以地域部落代替血缘氏族部落:整个罗马被划分为4个城区和15或16个乡村,每个新部落设立了管理机构,除奴隶外的所有人都被记录在册成为罗马公民;二、按财产多寡划分等级:所有罗马公民被划分成5个等级,不同的等级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三、创设森都利亚大会:5个等级选举代表以百人为单位组成各自的森都利亚,不同的等级提供不同的森都利亚数目,共计170个森都利亚,每个森都利亚只有一票表决权,集体投票制度。四、组建军事武装:不同等级提供数目不等的军事森都利亚,其中第1等级提供18个骑兵森都利亚;不同等级的军事森都利亚要求的装备也不同,如第1等级要求全副武装,第5等级则只要求自备投石器,军事森都利亚闲时生产,战时出征。塞尔维乌斯改革是古罗马王政时代后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打破了原始的血缘藩篱,建立了整套的国家机器,标志着罗马国家的建立的最终完成。归于塞尔维乌斯名下的改革并不完全合乎历史真实,但改革的主要内容基本符合当时罗马社会的发展状况,无可怀疑。格拉古兄弟改革(J366/F353/T74)古罗马共和时代保民官格拉古兄弟进行的以土地为核心的经济改革。罗马基本征服地中海地区后,行省财富的流入导致罗马本土土地越来越集中到奴隶主贵族手中,农民趋于破产,农民暴动和奴隶起义风起云涌。为缓和社会矛盾,公元前133年,有平民思想倾向的贵族提比略当选为保民官,提出土地法案,其主要规定有:一、规定每户公民占有地不能超过1000尤格;二、超额土地由国家偿付地价,收归国有;三、将国有土地划成每块30尤格的份地分给贫穷农民;四、组成三人委员会负责土地收回、分配及监督工作。经过激烈斗争,法案经公民大会通过,但受到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竭力反对,提比留及其支持者惨遭杀害。公元前123年,当选为保民官的盖约恢复他的哥哥提比略的改革措施,并增添了新内容:一、立法被人民罢免的官员禁止再次任职;二、实行粮食法,由国家统购销售粮食,以避免粮慌;三、实行修筑法,修建道路,尤其是通往罗马的道路,以改善交通;四、出台军事法,禁止17岁以下的人服役,由国家出资武装士兵;五、通过审判法,打破元老院的司法垄断;六、提前确定执政官卸任后所担任总督的行省,以防元老院以公结私;七、试图扩大拉丁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此条遭到失败。盖约的措施表明改革已从单纯的土地立法发展为政治经济的全面改革运动,同他哥哥一样,盖约遭到了元老贵族保守势力的竭力反对,被惨遭杀害。格拉古兄弟改革,企图遏制土地兼并以保护小农经济,但小农的分化和破产已成为历史必然的趋势下,改革不可避免走向失败,但作为一个全面改革,格拉古兄弟改革依旧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和缓了土地的激进集中,相对改善了平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沉重地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有明显的进步性。马略军事改革(J369/F353/T78)古罗马共和时代执政官马略进行的以募兵制为核心的军事改革。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后,罗马社会继续动荡不安,努比米亚国王朱古达乘机反对罗马,“朱古达战争爆发”,但战争初期,罗马节节败退,罗马贵族政治和军事制度的腐败暴露无遗。公元前109年,行伍出身的马略当为选执政官,对军队及军事制度进行锐意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募兵制取代塞尔维乌斯改革以来的公民兵制,取消财产限制,吸纳无产者入伍,士兵装备给养都由国家承担,服役期为16年,期满后可获得土地补偿;二、改革军团组织,实行联队制,单个军团下有10个联队,单个联队下3个中队,单个中队下2个森都利亚,单个军团总数为6000人,军团中配有重装步兵,可单独进行军事行动,提高了战斗机动性;三、强化军事管理,加强军纪,并把角斗学校的训练方法引入军队,提高战斗力。作为罗马共和时代末期推行的马略军事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募兵制的实施,吸纳了大批无业游民,缓和了小农破产带来的社会冲击,此后的破产农民土地之争由转为退伍军人的土地配给要求;其次,改革极大的提高罗马军团的战斗力,对外战争节节胜利,大量的战俘论为奴隶,进一步推动了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发展;最后,军队的职业化为奴隶主权贵建立军事独裁提供了条件,加速了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苏拉改革(J374/F354/T90)罗马共和时代末期苏拉推行的建立个人军事独裁的改革。苏拉在同盟者战争、镇压行省叛乱以及政治反对势力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了个人军事独裁统治,公元前83年,局势稳定后,苏拉开始实行所谓的宪政改革以巩固统治。改革主要内容有:一、恢复独裁官职位,独裁官独揽国家大权,并迫使公民大会任命他为无限期独裁官,在共和皮衣下建立了独裁统治;二、改组元老院,扩充为600人,安插亲信,推行笼络政策,元老院权利置于公民大会之上,公民大会形同虚设;三、增加高级官员数目,执法官由6人增至8人,财务官由12人增至20人;四、重新确定高级官职的晋升制度;五、设立常设刑事法庭,镇压异己势力;六、废除向贫民配给粮食的制度,竭力讨好上层贵族。苏拉的宪政改革,是罗马共和末期,奴隶制城邦危机重重的必然产物,其主观目的在于恢复和巩固元老贵族势力的统治地位,具有鲜明的保守和反动性质;然改革客观上却建立了苏拉的个人独裁统治,继其后,恺撒建立独裁,历史朝着帝国的方向不可遏制地发展着。恺撒改革(J380/F355/T)罗马共和时代末期恺撒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苏拉建立独裁制度后,罗马共和制度遭到进一步破坏,建立独裁成为历史潮流,公元前44年,赢得“前三头同盟”斗争胜利、成功翦灭异己势力后,恺撒进行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系列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一、改组元老院,扩充为900人,安插亲信,推行笼络政策;二、增加高级官员数目,执法官由8人增至16人,市政官由4人增至6人,财务官由20人增至40人;三、改革行省管理制度,提高行省自治权,严格行省税收制度;四、开放罗马公民范围,山南高卢和西班牙的些许城市获得罗马公民权;五、建立特别殖民地,安置老兵和贫民;六、取消部分债务,安置流民;七、改革币制及历法制度。恺撒进行全面改革的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是罗马共和末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适应了罗马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恺撒独裁与维护元老贵族旧势力的苏拉独裁形同实异,然守旧势力毕竟存在,恺撒倒在了阻挠帝国行进的血泊中。屋大维改革(J391/F357)屋大维进行的建立罗马帝国的全方位改革。罗马共和制度经过苏拉独裁、前三头同盟、恺撒独裁,后三头同盟,至屋大维时已破坏殆尽,公元前30年,屋大维成功翦灭异己,后三头同盟仅剩1人,建立帝国时机已熟,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维“奥古斯都”称号,罗马帝国正式建立,在整个过程中屋大维陆续进行了健全帝国制度的系列改革。其内容在内政上主要有:一、建立“戴共和之衣,行君主之实”的元首制:屋大维独揽军、政、司法、宗教等权,自称为元首,并没有采用君主的称号,然创立了新的君主称号“奥古斯都”;二、健全官僚机构,为中央集权服务;三、提高贵族元老和骑士的地位,并以他们作为统治的支柱;四、小恩小惠笼络平民,严防暴动,颁布法律奖励生育,提倡节俭生活等,稳定地层;五、坚决维护奴隶制度;六、在行省上实行等级制度,并继承恺撒的部分开放罗马公民权、建立特别殖民地以安置老兵和平民等措施;七、改革币制和历法制度;八、进行军事改革,牢牢掌控军权,建立常备军,最后完成了职业常备军的过渡。对外政策上是继续推行扩张政策。屋大维改革稳定了初建的帝国秩序,奠定了罗马帝国早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罗马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戴克里先改革(J444/F360)罗马帝国皇帝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3世纪危机末期,社会危机有所缓解,公元284年,戴克里先被军队拥为皇帝,为拯救危机,加强统治,戴克里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政治上,首先废除屋大维创立的元首制,正式确立起君主制的统治;其次是进行行政改革,他把帝国分为四个地区,由他和他的三个助手分别统治,史称“四帝共治制”;再就是把全国划分为100个行省,实行军政分治,地方总督不兼军职;二、经济上,首先进行税制改革,把帝国领土分成若干个固定的税区,农村居民一律课征人头税和土地税,城市居民无地者只纳人头税;其次是为保证税收,实行行会制,隶农被固定在一定的农庄上,手工业者被固定在一定的协会里,不能随便迁移;再就是进行币制改革;三、军事上,把军队分为边防军和巡防军两种,巡防军用以镇压人民起义和从事远征,边防军用以对付外族入侵,并增加军团数目;四、宗教上,崇拜朱庇特,迫害基督教徒。戴克里先改革暂时缓解了罗马帝国面临的危机,但终究挽救不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的衰弱。君士坦丁改革(J447/F360)戴克里先退位后,公元306年,君士坦丁在夺权斗争中获胜,接着就进行了系列改革。改革主要内容有:一、废除了四帝共治制,而把帝国划分为四大行政区,独控全国;二、兴建并迁都君士坦丁堡;三、顽固维护奴隶制度,颁布法律规定隶农及其后代必须固定在主人的土地上;四、使基督教合法化,利用其做最后垂死挣扎的精神支柱。君士坦丁的改革同戴克里先改革一样,暂时缓解了罗马帝国面临的危机,但终究挽救不了罗马奴隶制社会的衰弱。大化革新(J43)古代日本进行的社会转型改革。大化革新主要原因有:一、五世纪后,铁器在日本被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日渐提高,原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民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二、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统治阶级内部在土地、权力分配以及是否接受佛教等问题上,矛盾重重;三、由于统治阶级的争夺,日本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四、在外部,隋唐的统一和强大及朝鲜新罗的兴起给日本以巨大的压力;五、大化改新前的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础;六、日本的谴唐留学生为改革准备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基础。645年6月12日,中大兄皇子发动宫廷政变,一举消灭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中大兄为太子兼摄政,年号大化,次年正月颁布革新诏书,仿效隋唐制度,实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一、废除王室和一切贵族的私有领地和部民,转归以天皇为代表的国家所有;二、颁布班田收受法,国家对公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后归还;三、改革赋税制度,实行新的租庸调制,租为田租,庸为徭役,可以绢代庸,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