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学情分析_第1页
《石灰吟》学情分析_第2页
《石灰吟》学情分析_第3页
《石灰吟》学情分析_第4页
《石灰吟》学情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灰吟》学情分析六四班方展一、说教材:《石灰吟》这首诗选自统编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本册书共有六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是:民风民俗、各国名著、习作(写出真情实感)、志向与心愿、科学精神以及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本册书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本书,所以从编写上来看更注重于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本单元主题为志向与心愿,单元要素为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这是一首古诗,诗中没有关于神态及言行的句子,所以对于人物品质的挖掘只能从诗歌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情感进行分析。所以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由一首诗走进一个人,通过一个人感受诗人一生的情怀,进而凸显其品质。六年级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诗人的情怀。但是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作者于谦比较陌生,对石灰从石灰石到熟石灰的制作过程也不是很了解,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难度。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就是本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需要老师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知识的拓展,以情击情,引领学生在"动情感悟"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阅读欣赏水平。当然,单单是内容上的共鸣还不足以真正的走进一首古诗。《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所以如何将一首诗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诵读方式感悟出来,才是对一首诗真正的理解。读中悟情,情中促读。二、说教法: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1.朗读法古诗需要充分朗读、熟读成诵,有感情朗读。本课的古诗是三首气势坚定的诗,因此主要采用学生跟读、有感情朗读和自由朗读等形式,要求学生在理解诗中情感的基础上读出气势。2.发现点拔教学法本课的诗语言简单朴实,学生可以自行理解,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更上升一层,因此我采取发现点拨教学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和古诗相关图片,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三、说学法。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内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课后习题,进行适当练习,从而掌握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四、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感受诗人不平凡的一生。3.有感情诵读、背诵《石灰吟》。五、教学准备1.学生查阅于谦的相关资料,了解古时候石灰的锻造过程。2.教师从《明史》和《于谦年谱》中找寻和本课相契合的内容。六、说教学过程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一)、激诗趣1.教师描述:自古以来,为国家和民族忧心操劳的人,都是富有家国情怀的人。比如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词人苏轼、南宋名将岳飞、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等等,都是具有家国情怀的典范。同学们我们也读过许多抒发爱国热情,阐明理想志向的古诗.在诗人王昌龄的笔下,好男儿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爱国将领文天祥的笔下,好男儿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么,在明朝诗人于谦的笔下,好男儿应当有怎样的志向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于谦,走进字里行间,去感受《石灰吟》中的家国情怀。教师提问:"吟"是什么意思?这首诗题目又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二)、读诗韵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争取读出故事的节奏和韵味。2.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音,指导停顿。【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诗歌是学习古诗最好的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想画面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一起来看看石灰的自白。(画外音+字幕)石灰自白: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由生石灰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这时的我们就能把大大小小的墙壁粉刷得雪白雪白,给人们带来一份纯净美好的生活空间。【(画面)采石、碎石、烧制石灰、石灰产品、刷墙施工等图片,注意图片与配音内容字幕匹配】了解了石灰的一生,我们再来读于谦的《石灰吟》,就应该容易理解了。(四)、晓诗意走进文字的表层(1)学生轻声读诗,对照注释解读古诗,不懂的地方用笔圈住来。(2)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提问,教师答疑。(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简单描述古诗的大致意思。(4)教师描述石灰石煅烧的过程。学生有感情诵读古诗。【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古诗感情强烈,语言凝练。对学生的整体思维构架而言难度较大,这一部分采取"字﹣﹣词﹣﹣句﹣﹣篇"的方式,先解决难懂的词语,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明确诗歌内容。在内容明确的基础之上理清主线,便于学生形成"局部﹣﹣整体﹣﹣主线"的古诗内容梳理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整合与筛选能力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五)知作者于谦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我们先来了解他的生平。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fú)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英宗皇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就被诬陷而死。可以说,于谦没有得到善终。但他一生为国为民的精神却永垂不朽。《石灰吟》是于谦被诬陷期间写的,其传达的意思就是说自己像石灰一样清白,一生只把自己奉献于国家和人民。(六)、明志向师:1深入理解作者情感千锤(chuí)万凿/出深山,烈火焚(fén)烧/若等闲。这两句诗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内容呢?生:“千锤(chuí)万凿”形容经历的磨难多,“若等闲”指把本来很大的事情当作很平常普通的事情,这两句诗就衬托了石灰的顽强勇敢和不屈不挠。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师小结:“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于谦的志向所在。这里的人间,也就是老百姓所生存的这个国家,实则上也就是说,于谦要像石灰一样为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努力,廉洁奉公,保持清白,直至奉献自己的生命。这就是一种伟大的家国情怀!、家国情事实上,于谦为官生涯中确实廉洁奉公,为国操劳。来看看他的一个小故事。(文字屏显)于谦是有名的清官,他60岁寿辰那天,门口送礼的人络绎不绝。于谦叮嘱管家,一概不收寿礼。皇帝派太监送来一只玉猫金座钟,却被拒之门外。太监写下四句话给于谦:“劳苦功高德望重,日夜辛劳劲不松。今日皇上把礼送,拒礼门外情不通。”于谦看了,在下面添上四句:“为国办事心应忠,做官最忌常贪功。辛劳本是分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太监见他如此坚决,只好回去了。

不一会儿,于谦的同乡好友郑通也来送礼了。于谦又写了四句话:“你我为它皆刚正,两袖清风为黎民。寿日清茶促膝叙,胜于厚礼染俗尘。”郑通见了十分敬佩,于是叫家人带回礼物,自己进门与于谦叙谈友情。

于谦正和郑通畅谈,管家通报,有一个叫“黎民”的人送来一盆万年青,还让管家带来一首诗:“万年青草情义深,长驻山涧心相关。百姓常盼草常青,永为黎民除贪官。”于谦见后,亲自出门迎接,郑重地接过万年青,并高声咏唱了一首诗:“一盆万年情义深,肝胆相照万民情。于某留作万年镜,为官当学万年青。”师:这一个故事,进一步说明了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伟大志向。这种家国情怀,领人敬仰。在中国数千年灿烂文明中,还有许多英雄志士也和于谦一样富有家国情怀,他们往往在诗文中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家国情怀。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郑燮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都是借物言志,表达作者家国情怀的好例子。、吟诗魂托物言志诗的吟诵(师生齐诵古诗《石灰吟》)【设计意图】古诗内容障碍一旦被突破,古诗文教学其实就转化成了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悟诗情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和六百多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