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抗热性_第1页
植物的抗热性_第2页
植物的抗热性_第3页
植物的抗热性_第4页
植物的抗热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物的抗热性目录热害及其表现影响植物抗热性的内外因素提高植物抗热性的途径植物适应高温的生理机制一、热害及其表现热害:由于植物体所处的环境中溫度过高所引起的植物生理性伤害称为热害。抗热性:植物对高温胁迫的抵抗与忍耐能力称为抗热性。热害病症:1、树干(特别是向阳部分)干燥、裂开;2、叶片出现死斑,叶色变褐、变黄;鲜果(如葡萄、番茄)烧伤,后来受伤处与健康处之间形成木栓,有时甚至整个果实死亡;3、出现雄性不育,花序或子房脱落等异常现象。高温对植物危害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根据对高温的忍耐程度,植物可以分为几种类型1.喜冷植物:这些植物适宜生长在0℃以上的低温(0℃~20℃)条件下,当温度在20℃以上时,即受高温伤害。如某些藻类、细菌和真菌2.中生植物: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1℃~30℃,超过35℃即受高温伤害。如水生植物、阴生高等植物、地衣和苔藓等3.喜温植物:通常将温度在45℃以上受伤害的植物称为适度喜温植物,如陆生高温植物、某些隐花植物等而65℃~1(M)℃才受伤害的植物称为极度喜温植物,如蓝藻、绿藻等高温对植物的危害直接危害间接危害蛋白质变性膜结构破坏代谢性饥饿有毒物质积累生理物质活性缺乏蛋白质合成下降直接危害高温直接破坏原生质体的结构。直接伤害在短时间内(几秒到几十秒)就出现伤害症状,并可以从受热部位向非受热部位蔓延。蛋白质变性:高温打断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氢键和疏水键,破坏蛋白质空间构象。膜结构破坏:在高温作用下,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和脂类之间的键断裂,类脂脱离膜形成一些液化的小囊泡,从而破坏膜的结构,导致膜选择透性和主动吸收特性的丧失。间接伤害高温造成的间接伤害是由于高温引起代谢失水,并造成代谢异常,使植物逐渐受害。代谢性饥饿:植物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一般都低于呼吸作用最适温度。通常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时的温度称为温度补偿点。如果植物处于温度补偿点以上的较高温度下,呼吸大于光合,消耗加快,造成饥饿。有毒物质的积累:高温使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抑制植物的有氧呼吸,同时积累无氧呼吸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如积累乙醇、乙醛等有毒物质。间接伤害3.生理活性物质缺乏:高温时某些生化环节发生障碍,使得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核苷酸、激素)不足,从而使植物生长不良或伤害。4.蛋白质合成下降:高温使细胞产生自溶的水解酶类,能使蛋白质分解。二、影响植物抗热性的内外因素生理基础内部因素生长习性生育时期与部位蛋白质性质有机酸代谢外部因素季节变化环境湿度矿质营养(一)、内部因素1.生长习性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耐热性不同。一般来说,生长在干燥炎热环境下的植物耐热性高于生长在潮湿冷凉环境下的植物。2.生育时期与部位植物在不同的生育时期以及不同部位,其耐热性也有差异。3.蛋白质性质耐热性强的植物在代谢上的基本特点是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的热稳定性高。4.有机酸代谢植物的抗热性还与有机酸的代谢强度有关。(二)、外部因素1、季节变化干旱环境下生长得藓类在夏天高温时耐热性强;冬天低温时,耐热性弱。2.环境湿度通常湿度高时,细胞含水量高,植株或器官的抗热性降低。3.矿质营养氮素过多时,植物的耐热性减弱。而营养缺乏的植物其热死温度反提高,其原因可能是氮素充足增加了植物细胞含水量的缘故。三、提高植物抗热性的途径高温锻炼将萌动的种子在适当的高温下锻炼一段时间后再播种,可以提高耐热性。正常温度40℃诱导后,未进行高温诱导

生长在45℃条件下直接生长在45℃条件下大豆幼苗耐热性诱导实验改善栽培措施充分灌溉合理施肥高秆与矮秆间作套种人工遮阴四、植物适应高温的生理机制(一)植物耐热的生理机制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应和抵抗高温的能力,可以分为避热性、御热性、耐热性。1、避热性一些夏熟植物,在高温炎热的夏季到来之前完成其生活史以干燥的种子越过夏季到秋季开始新的生活周期。还有些植物在夏季到来时生长停止,叶片枯死或者脱落,新陈代谢降低,甚至进入休眠状态,有效的避开高温胁迫,待夏季过后继续生长发育。2、御热性许多植物具有特殊的御热保护结构,如叶片表面有蜡质或者绒毛来反射阳光;通过叶片卷缩等,减少太阳辐射的吸收量。有些植物在高温下气孔开大,提高蒸腾,降低叶温和体温。有些植物膜系统的饱和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