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法课件_第1页
中医-诊法课件_第2页
中医-诊法课件_第3页
中医-诊法课件_第4页
中医-诊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诊法第一节望诊望精神状态,行动表现以判断病人的体质和疾病性质。全身望诊局部望诊面部望诊和舌诊。面部色诊面色发青多主惊风,寒证,痛证,瘀血;面色发红主热;午后颧红为阴虚内热;面色发黄属湿热,面色萎黄属血亏;面色苍白为虚证;寒证面色晦黑肾虚、寒证、瘀血、水饮。面色光泽属阳,面色枯槁属阴。舌诊舌的五脏归属:舌尖属心;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舌象包括舌质和舌苔:舌质:舌的肌肉脉络舌苔:舌面上的苔状物,由胃气所生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舌质柔软灵活,运动自如,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望舌包括:舌质、舌苔软:柔软灵活是无病的特征。

硬:脏腑皆热,心热重的象征。舌体板硬属病危

胖:舌体胖大而胀,多由水湿,痰饮或由湿热上

犯而成。

瘦:舌体瘦小。多属心脾虚,或心血不足。

缩:舌体缩短,不能伸出。多属危症。望舌质----指整个舌的神、色、形、态。望舌形态舌的质地:荣(津液充足)枯(津液亏损)老(实症)嫩(虚症)舌质的色泽淡舌----舌淡红属正常。淡而偏白属虚证、寒证红舌----舌色比正常舌色红,属热症。

----红而干燥为津液不足;

----舌光而红无苔为阴虚火炎,为津液耗损绛舌----舌色深红,属血热重。

----舌绛光亮无苔属胃阴亏损。

----舌绛枯萎属肾阴枯竭。紫舌----全舌色紫而干燥,属脏腑热极之征

----色紫淡润是属寒症。望舌苔----颜色、厚薄、生退、润燥、腐腻白苔

:多主表证、寒证

----薄白苔多属正常也可见表证,厚白苔多属里症。

----苔薄白,舌质如常,多见于初感风寒。

----白苔而舌边红,多为风热。

----苔白滑粘腻,属内有湿痰或脾为湿困。

----苔白薄干为伤津,厚白而燥属实热。黄苔属里热。

----苔薄黄而润,属热而未伤津。

----苔黄而腻属湿热,或有痰湿,食滞。

----黄薄而干是胃津已伤。灰苔苔灰而润束里寒。苔灰而干属里热。黑苔舌苔全黑多属险症。干黑属热,润黑属寒。第二节闻诊(1)听声音主要辨别虚实。

语声

呼吸(2)嗅气味第三节问诊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腹七问耳目八问睡眠九问妇女十问小儿但寒不热感受阴寒邪,阳气被遏,皮毛失煦(新病恶寒)【概念】

病人只感觉怕冷,不觉发热的症状。阳气虚衰,形体失于温煦(久病畏寒)【形成机理】(一)问寒热(1)恶寒病人无风自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冷(2)恶风自觉怕风,遇风则冷,避之则缓者(3)寒战恶寒且伴有全身发抖者(4)畏寒病人经常自觉怕冷,得暖可以缓解者

概念:病人只发热,不觉寒冷,或反恶热但热不寒分型壮热:概念:高热(体温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

意义:里实热证,多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潮热概念:轻度发热,热势偏低,多在37~38℃间意义:常见于某些内伤病和温热病的后期日晡潮热:日晡之时发热明显,或热势更甚,又称阳明潮热(见于胃肠燥热内结)湿温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见于湿热邪气困阻中焦)阴虚潮热:午后或入夜低热,或五心烦热;有热自骨内向外蒸发的感觉又称为骨蒸潮热;概念:发热如潮汐之有规律,按时发热或按时热甚者微热:寒热往来概念:病人自觉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的症状。是正邪相争,互为进退的病理反映,为半表半里证寒热的特征。

分型发无定时发有定时意义:见于少阳经证病机:外感病邪达半表半里阶段时,邪正相争,相持不下,邪胜则恶寒,正胜则发热,所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表现:发有定时,每日发作一次,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并兼头痛剧烈、口渴、多汗等症意义:常见于疟疾阳气之热阴津汗孔汗出蒸化司开合卫气

汗是由阳气蒸化津液从玄府达于体表而成,汗是由津液所化。无论外感内伤只要出现人体阴阳的盛衰或卫气开合失职,均可引起汗出异常。二问出汗问汗局部出汗头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特殊出汗自汗盗汗战汗冷汗:多因阳气虚或惊吓所致。黄汗:多因风湿热邪交蒸绝汗有汗—里热证无汗—久病里证:阳虚、津血亏耗有汗无汗有汗—伤寒表虚证、表热证无汗—伤寒表实证表里肌表不固玄府不密阳气亏虚气虚证阳虚证自汗动则尤甚自汗: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尤甚的症状。其病理机制如下: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阴虚证阴不能制阳,虚热蒸发津液战汗:病人先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邪正剧烈斗争阶段。邪盛正馁邪伏不去正气来复正邪剧争汗出热退,脉静身凉提示邪去正复汗出身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急疾,提示邪盛正衰病情恶化向愈病理机制:绝汗:在病情危重的情况下,出现大汗不止的症状。常是亡阴或亡阳的表现,又称为脱汗。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者汗热而粘如油,躁扰烦渴,脉细数疾病情危重亡阴之汗,内热逼涸竭之阴津外泄亡阳之汗,为阳气亡脱绝汗分以下两类: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肺主气,司呼吸脾胃为后天之本肝藏血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第四节切诊桡骨茎突桡骨茎突内侧的部位(腕侧)寸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后(肘侧)-尺脉诊部位:寸口----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分寸、关、尺三部寸口分侯脏腑:左手寸、关、尺三部分侯心、肝、肾

右手寸、关、尺分侯肺、脾、命门正常人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也称平脉特征:寸、关、尺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60~90次/分),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畅均匀,沉取不绝。也称有胃、神、根。

-有胃:从容和缓,节律一致(脾胃功能的胜衰和营养状况的优劣)

有神:柔和有力、应指分明(血气旺盛心神健旺)

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肾气充足)常见病脉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主病】一般见于表证。【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现。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无力。外感风热,

脉多浮数。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2.沉脉【主病】多见于里证。【机理分析】脉沉而有力----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实证脉沉而无力----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2.沉脉【脉象特征】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3.迟脉【主病】多见于寒证,【机理分析】脉迟而有力——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但正气未虚。脉迟而无力——阳气亏虚,无力运行气血,3.迟脉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快数,一息六至以上。脉搏每分钟约在90~130次之间。【主病】多见于热证【机理分析】脉细数有力——实热内盛,或外感病邪热亢盛脉细数无力——病久阴虚,虚热内生4.数脉5.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主病】

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机理分析】邪气壅盛,波及血分,血行加速,则脉来亦滑但必兼数育龄妇人脉滑而经停,气血充盛养胎5.滑脉6.涩脉【脉象特征】

往来不畅,应指艰涩,如“轻刀刮竹”,脉力大小亦不均。【主病】多见于精伤、血少、气滞、血瘀。【机理分析】脉涩而无力----精血亏少,津液耗伤,脉管失去濡润,血行不畅。脉涩而有力----气滞、血瘀,阻滞脉道,正气未衰。6.涩脉7.洪脉【脉象特征】脉体宽大,充实有力,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

热盛【机理分析】

此时邪热亢盛,充斥内外,正气不衰而奋起抗邪,邪正剧烈交争,气盛血涌,脉管扩大,故脉大而充实有力7.洪脉8.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小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主病】多见于虚证,阴虚、血虚;湿邪为病。【机理分析】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行,致脉管的充盈度减小,故脉来细小且无力。湿性重浊粘滞,脉管受湿邪阻遏,气血运行不利而致脉体细小而缓。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