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_第1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_第2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_第3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_第4页
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III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研究摘要: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增长,大量涌现金融衍生工具,影子银行的规模也在快速扩张。影子银行因为其内生的高杠杆特性和期限错配,容易造成银行体系的风险,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现在我国金融体系中银行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银行仍处于主导地位,金融危机的产生和发展必定和我国银行体系存在着密切关系。因而,探讨影子银行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这对我国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稳定及其金融体系的发展和稳定产生重要的意义。本文釆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全球性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系统地分析了影子银行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带来的影响。关键词:影子银行;商业银行;稳定性

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相关概念的说明 2(一)商业银行 2(二)影子银行 3(三)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界定 3三、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5(一)影子银行对其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增强机制 51、增收利润 52、创新业务 63、分散风险 6(二)影子银行对其商业银行稳定性的风险传递机制 61、影子银行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 62、影子银行和信用风险的关系 73、影子银行和市场风险的关系 84、影子银行和操作风险的关系 8四、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具体分析 8(一)影子银行规模的具体测度 81、未观测信贷规模的说明 82、影子银行规模汇总 11(二)实证检验和分析 111、控制变量选取说明 112、平稳性检验 133、格兰杰因果检验 144、实证结果的理论解读 14结语 16参考文献 17PAGE9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影子银行的概念由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保罗·麦卡利(PaulMcCulley)在2007年的美联储年度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后来“债券大王”Gross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再次提及。从此“影子银行”名声大噪。影子银行(shadowbank)一般是指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从事相似于传统银行业务但非银行的机构。一通常来讲,它包括对债券保险公司、冲基金、投资银行、结构性投资工具、货币市场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这个名词创造不久,但已经出现了这种经济形态。影子银行最早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证券化的住房按揭贷款,随着金融创新产品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体系。特别是在21世纪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一体化形式的推动,影子银行体系不断发展壮大,重要性也越来越大。2007年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影子银行具有高杠杆特性和期限错配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期限错配会增加流动性风险,而高杠杆则进一步放大流动性风险,该风险经金融市场传递给银行体系,从而严重威胁银行体系稳定。此外,学者李扬(2011)认为,影子银行体系主要通过提升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发展交易活动,来给经济社会提供持续不断的信用供给,而相对货币当局紧紧瞄着的货币存量,它们基本上不产生特别影响。对此;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既侵烛了商业银行的传统领地,也从根本上货币当局的调控基础减小。周莉萍(2012)指出,影子银行体系被称为“银行”的基本意义在于信用创造,但是影子银行体系信用存在内在不稳定性,因而它信用创造过程具有固有缺陷。肖钢(2012)指出,中国式的影子银行体系是中国金融五年内最大风险,这个风险既与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密切相关,也和现在资本市场的风险相连。研究说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经济运作已经受到影子银行逐渐扩张的巨大影响,影子银行的扩张也对国家金融体系形成一定的冲击。(二)研究意义在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是银行,银行仍在金融体系中占主导地位,银行业的开发和发展也处于开始阶段。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经济全球的的时代,我国能否拥有一个富有竞争力和稳定的银行体系显得非常迫切。对此,探讨影子银行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影子银行的内部特征,能够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的发展,以及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构建和改进。二、相关概念的说明(一)商业银行中国的商业银行(CommercialBank)只是储蓄机构不是投资机构,是企业、百姓、机关、政府等最常用的银行,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的企业法人。其中心业务范围包括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吸收公众、票据贴现、中间业务和发放贷款等。商业银行拥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和一般工商企业相同,以盈利为目标。但因经营对象不同,商业银行又是区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工商企业的经营方式是,存在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金融负债与金融资产;经营的是货币与货币资本这种特殊商品。货币借贷、收付和各种与货币的运动相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是经营的内容。从社会再生产的过程看,商业银行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与一般工商企业的不同,让商业银行成为非常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然而,商业银行跟专业银行又有所区别。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部的金融服务,其业务更全面,功能更广泛,经营一切金融“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与“零售”业务(门市服务)。而专业银行单集中经营规定范围中的业务和经营专门服务,在业务经营方面相对于商业银行不占优势。(二)影子银行影子银行,又称作影子银行系统或者影子金融体系,在2007年首次提出并被广泛运用的。在2011年4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对“影子银行”作了严格界定,即在“银行监管体系”外,可能造成监管套利与系统性风险等问题的信用中介体系。”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所出现的“影子银行”,是指通过银行贷款证券化进行信用无限扩张的一种方式,其核心是把传统的银行信贷关系演变为隐藏在证券化中的信贷关系。这种信贷关系具有类似传统银行的功能而没有其组织机构,是一个类似“影子银行”的体系存在[12]。住房按揭贷款的证券化是美国“影子银行”的核心。这种住房按揭贷款融资来源方式虽然降低了住房按揭者的融资成本,但也使这种信贷扩张成了系统性风险的新来源。在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影子银行”产生,此时所谓脱媒型信用危机在欧美国家出现,即存款机构的赢利下降、资金流失、信用收缩、银行倒闭等。为解决这种脱媒型信用危机,政府大范围的减少管制金融部门,让各类金融组织、金融产品、金融经营方式及金融工具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成一股金融创新潮。“影子银行”体系在很多的金融创新产品随着美国金融管制的放松连续出现的过程中慢慢形成。例如,在多种金融产品中,结构性产品和美国衍生产品前景更是大大超过传统金融产品。直到2007年底,传统金融产品总值大概70万亿美元,1999年到2007年间,它年均增长为5.9%。衍生产品名义合约额却超过了165万亿美元,它年均增长为21.7%。(三)银行体系稳定性界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界定是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推断之前的必要工作。目前,理论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主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卡尔-约翰.林捷瑞恩等人觉得,稳定的银行体系是大部分银行存在而且能够坚持偿付能力的银行体系。银行的偿付的能力起源于盈利能力和流动性,较高的流动性避免挤兑风险能够应对存款者对流动性需求的波动;良好的盈利能力能够使银行的盈利覆盖债务利息与营运成本,从而使银行的资本非常充足。良好的流动性能够减小外部威胁对银行不好的影响。如果银行没有足够的资本和流动性,则不足以抵御外界威胁,当金融市场上闪现反常反应,银行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一个银行的问题或许会演化为全部银行体系的问题而造成不稳定,以致造成银行危机这样严重的后果。然而,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否是难以明确区别的。这是因为,相对整个体系对偿付能力没有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从而难以判断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否。此外,偿付能力刻画的是某个银行体系在某一个时刻上的偿付能力,实质上就是个静态概念。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理应是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过程,偿付能力的可持续性是关键,这是因为银行利润的大多数来源于投机活动,如果银行管理的体制中进行高风险交易,会增加将来银行倒闭的概率。第二,银行体系因不良贷款多而不稳定。然而,该说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从东南亚1997年的金融危机事实来看,危机前匈牙利不良贷款率高达19%,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并没有受此次危机的影响。相较而言,在金融危机发生前,泰国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认为是不良贷款比率低,银行资本充足率髙的国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认为身陷危机的印尼还是“模范国家”。在2006、2007年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约为10.5%、9.4%。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率一直都很高,但没有发生过银行危机,即使在2007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时期,我国银行系统受到的影响也很小,能否据此说明我国银行体系一直很稳定呢?实际上,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证明。因为在我国银行体系依旧是政府主导型的,银行信用有政府的信用提供隐性担保,所以我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生过银行危机Demirguc-Kunt和Detragiache(1997)对比分析了隐性担保和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危机之间的关系,研究说明隐性担保能够减小银行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据此可知,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的多少并不是判断银行体系稳定与否的唯一指标。第三,韩俊(2000)认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概念应该从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与单个银行的稳健这两个概念来进行理解,因为单个银行问题也许会演化为整个银行体系的问题。例如,一家银行流动性不够,存款者心里害怕进行挤兑,这种心理如果在市场中扩展,会致使市场对整个银行体系丢失信心,继而导致大规模的挤兑银行体系,演变成银行体系的危机。再者,要区分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静态和动态,不能只关注静态稳定,因为银行体系所处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也许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时间的推移使银行体系的稳定状况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也就要求必须关注银行体系的动态变化。最后,对银行体系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认识水平,和银行体系的不稳定都会降低人民生活水平,以及造成宏观经济震动等影响。当代世界,金融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作用,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是各国的政府密切的关注的一个问题,政府的防范在银行体系风险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银行体系的稳定的观点是,银行体系自身结构、国民经济状况还有对政府经济政策、外部冲击、银行体系的外部监管等因素都一定程度上影响银行体系的稳定,因此,要综合全部相关因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进行考虑。三、影子银行和商业银行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一)影子银行能够增强商业银行稳定性1、增收利润近年来,社会融资总额中商业银行贷款的比重逐年走低,根据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全年人民币贷款占比降幅明显,严重冲击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存贷差为主的经营模式,但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却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由其构成可见,银行总收入中,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也增长了商业银行利润,从中间业务收入构成可知,影子银行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来源,商业银行利用强大的渠道优势促进自身发展。2、创新业务影子银行引导和促进了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而言,影子银行的先行实践才促进了现代银行体系业务上的金融创新。各种金融创新业务,如银证合作、银信合作等都有利于扩大商业银行规模,降低成本,增强赢利能力。3、分散风险我国在商业银行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限于在30%的额度内有方向的浮动,不具有市场化,导致银行发放的贷款资金使用成本不能自主定价,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风险较低,现有的贷款利率能较好的覆盖这部分风险,但是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可抵押资产少,资金使用成本应该达到较高,从而使风险和成本匹配,但是由于受到利率限制,商业银行无法提高贷款利率。影子银行灵活、方便、快捷,符合中小企业零散、多样的融资需求,并且其定价受到的限制少,能够较好的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补充我国社会融资体系的不足,分散商业银行的风险。高层次和更典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商业银行主动管理信贷风险和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的一个途径。(二)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风险传递机制种类繁多的银行理财,各类影子银行,以及各种监管套利的行为由资金供给不足和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而促成。影子银行的发展,增长了其与银行体系的竞争和合作,改变了各自的业务界限,是银行不稳定性的一个来源。银行的各种表外理财产品为股市、房地产、大宗商品市场等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和银行紧密相关;有些正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利益诱惑下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到民间借贷中;对影子银行风险的治理尚存不足,这也导致了内在的脆弱性。随着风险的不断积聚,任一环节的断裂都势必会影响商业银行。1、影子银行和流动性风险的关系金融脱媒是指资金供给方直接与需求方发生关系,使资金在体外进行循环,不通过商业银行这个金融中介。金融脱媒有存款脱媒和贷款脱媒两种,类似传统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是影子银行的一个主要功能。它能够通过不同方式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由于募集资金的利率高,贷款发放的门槛也低,目前担保公司、典当行、信托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都可以发放与商业银行贷款类似的资金,并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类似居民储蓄的资金,这加剧了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金融脱媒化的加剧,大笔存款流出,形成短期化和不稳定的银行存款,使银行的期限错配问题更加严重,增大流动性风险。2、影子银行和信用风险的关系(1)期限错配商业银行资产的表外化凸显了银行发展和监管体制之间的矛盾。目前,为了抑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防止产能过剩,和避免房地产泡沫过热,我国在严格管制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尽管,理财产品存在显著的期限错配,商业银行受利益的驱使和信托公司合作、发行表外理财产品等方式和第三方机构进行合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理财产品期限通常是一个月至三个月,一般不超过一年。但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是期限长得多的资产,比如期限长达六年至七年的城投债。可知,在中国现在的市场下,被投资资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银行理财产品就是违约面临的局面,在遇到风险后都不能制止的会回表,从银行表内不良资产的形式展现出来。(2)资产池商业银行常通过用“资产池”的方式来管理理财资金来应对这一期限的错配。也就是,商业银行把卖出各类理财产品的资金全部放入资产池,用来投资于各类资产。之后,商业银行再用所投资资产处得到的分红,来偿还到期的理财产品本息。即使部分被投资资产出现质量问题,只要商业银行能通过卖出理财产品得到资金补充,总体上就不会出现理财产品的违约。虽然商业银行能够运用这种“借新还旧”的方式摆脱期限错配,但是,理财资金所投资资产出现系统性的质量问题,或者投资者对理财产品丧失信心,都可能导致银行不能借新还旧。(3)资产证券化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正逐渐起步发展,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将会从根本上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将原来的发起--持有模式转变为发起--出售,发起并出售的商业模式,使得商业银行的收入不依靠贷款质量,而是依靠于贷款数量。这一商业模式会严重弱化商业银行原有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激励结构,从根本上扭曲商业银行及专业贷款公司的贷款行为,商业银行没有动力对贷款人和贷款项目进行事前调查和事后监督,将会大大增加信用风险。3、影子银行和市场风险的关系自2011年来,供需两端天平快速失衡——金融总量调控趋紧,融资需求却未见减少。由此,许多企业出现融资困难,在银行无法提供其需求的全部资金时,他们为了维持企业的发展不得不求助于资金过剩的影子银行体系,影子银行体系资金利率因强烈的资金需求过高。4、影子银行和操作风险的关系目前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是理财产品,银行理财产品既在表内销售,也在表外代销了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产品,销售过程可能存在夸大收益,甚至欺诈的现象等不够规范的现象,投资者不能很好的理解与掌握投资对象的风险特征容易引起操作风险,例如,华夏银行理财专员违规代销理财产品,南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挂羊头卖狗肉”隐瞒投资真实走向。四、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的具体分析(一)影子银行规模的具体测度1、未观测信贷规模的说明(1)贷款系数法介绍由于农户、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等中小经济体这类经济个体自身规模和可抵押资产的限制,正规金融机构只为其提供少量所需资金,即其资金需求依靠正规金融机构信贷和民间借贷、非正规拆借,这是出于风险的考量的做法。金融和经济之间,每一单位GDP的实现需要一定量的信贷支持,即每年的GDP都和同期金融系统总的信贷额相对应,这个指标用Myl表示,My,=全社会各项未偿还贷款总额/GDP,代表传统金融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同样的,借款者从传统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与其实现的GDP的比值可以进一步分为农户的Mp,和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等经济单位的Mel,Mfl.=农户从传统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对应实现的GDP,Mel=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等经济单位从传统金融系统获得的资金/对应实现的GDP。假定用NOL代表影子银行的规模,则:NOL=(Myl-Mfl)XGDPf+(Myl-Mel)XGDPe其中,GDPe表示农户在一定时期所实现的GDP,GDPe表示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等经济单位在一定时期所实现的GDP。(2)数据处理说明和测算我们选择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替代农户部门实现的GDP,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GDP没有公开的统计数据,这里我们可以考虑从资产和劳动力两方面迂回进行计算,但是我国只对劳动力进行了分类别统计,而没有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资产规模进行统计,因此只能借助就业人数对GDP进行分割,则:GDPe=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总就业人数X第二和第三产业单位人数创造的GDP这里我们假设所有制的不同不会造成非农经济资产和劳动力有机构成的差异。由上式计算未观测信贷1992-2010年的规模,结果如表1所示:表1我国1992-2010年度未观测信贷规模(单位:亿元)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图1未观测信贷规模及增长率从图1可以看出,在1992-2010年中,我国未观测信贷规模,总体呈上涨趋势,且上涨势头迅猛,大多处于10%以上,1994、1995、1997三年均超过45%以上,从1992年的4818.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73428.3亿元,扩大了15.2倍。2、影子银行规模汇总影子银行的数据是未观测信贷规模、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的总和,如表2所示:表2影子银行规模在2001年以前,委托贷款在我国处于论证期缺乏实践操作,而自2001年起,随着加入WTO,银行业的竞争加剧,少数金融机构逐步涉入委托贷款业务,促进了委托贷款的发展,所以委托贷款的数据是从2002年开始的。而在2001年以前的信托贷款无统计数据。(二)实证检验和分析1、控制变量选取说明在关于影响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变量选取上,国内外,如伍志文(2002)、刘卫江(2002)和Demirgue-Kunt,Detragiache(1998)等学者行了诸多研究,在总结汇总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运用1992-2000年的数据,这可能对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产生不良后果,采用最小二乘回归,以前文计算的商业银行稳健性综合指标为被解释变量,本文选取了宏观经济变量、金融环境变量、其他变量,共三组变量(见表3所示)。表3关于变量的说明运用Eviews软件进行OLS回归,表4为主要的计量结果,共有五个回归方程,第一个方程的解释变量包括全部的宏观经济变量,第二个包含全部金融环境变量,第三个方程包含宏观经济变量和金融环境变量,第四个方程包含金融环境变量和其他变量,第五个方程由所有的宏观经济变量、金融环境变量、其他变量组成。表4OLS回归结果根据上表可知,CPI、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和GDP与货币供给量M2的比率与银行稳定性的相关性更高,这三个变量的显著性明显高于其他六个变量。2、平稳性检验商业银行稳定性(BankRob)是文中的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是影子银行规模(ShBank),控制变量选取通货膨胀率(CPI)、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LoanGro)、GDP与货币供给量M2的比率(GdpM),同时为减少异方差,对影子银行规模进行对数化处理,记为LShBank。为保证测度的平稳,首先釆用差分法对于非平稳变量BankRob、LShBank、CPI、LoanGro、GdpM进行ADF检验和处理,结果如下:表5ADF检验结果从上面的分析可得,商业银行稳定性(BankRob),影子银行规模对数(LShBank)、通货膨胀率(CPI)、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LoanGro)、GDP与货币供给量M2的比率(GdpM)这五个变量本身是非平稳的,但是他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这为后面的分析奠定了基础。3、格兰杰因果检验格兰杰检验以平稳序列为检验前提,因此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来确定我国影子银行规模与商业银行稳定性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是否存在因果关系,选择BankRobust和LShBank—阶差分项进行检验,滞后阶数选择为1,结果如下:表6ALShBank与ABankRobust的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根据P值,0.002K0.01,这表示在99%的置信度下拒绝ALShBank不是ABankRobust的格兰杰原因,接受ALShBank是ABankRobust的格兰杰原因的假设,因此,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原因是影子银行规模。4、实证结果的理论解读(1)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稳定由构成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宏观经济、金融环境、银行运行这三个层面进一步加以分析,可知影子银行的发展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稳定性。首先,影子银行能提高我国经济整体水平,未观测信贷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影子银行规模的占比一直维持在90%左右。近些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85%以上,民间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微企业,这是构造市场经济的主体,对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民间金融是未观测信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着贷款抵押品组成单一、中小企业自身不规范等问题,中小微企业在银行的贷款难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微企业,近些年,国家逐渐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解决其经济困境,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民间金融能够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需求,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其次,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社会融资体系起到了一定的完善作用,能够降低商业银行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转变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和依靠存贷差的单一经营模式,从而提高金融市场竞争和效率。再次,影子银行的发展为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提供了诸多渠道,能够有力促进业务创新,近年,银行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各种合作越来越多,中间业务的收入构成得到有力改善,收入比重也更高,这使商业银行运行的风险大大减低,有利于其稳定。(2)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变化对影子银行的影响不明显由格兰杰因果检验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和影子银行的发展之间的关联并不明显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可知是由我国在影子银行的发展方面长期存在着金融抑制问题,这个影响超越了商业银行稳定性对影子银行的作用,从而无法有效传达商业银行的影响力。1)用利率的金融抑制制约影子银行发展。我国一直对存贷款利率规定上限,而这一规定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抑制了影子银行,由于规定的贷款利率较低,而资金需求强烈,国家采用信贷配给的方法将并不充裕的社会资金分配给银行,从而使影子银行体系资金来源不足;再者,国家官方规定的利率长期低于市场利率,相较于银行来言,过高的资金使用成本,对其他融资体系的发展形成了限制,对影子银行的发展也造成了抑制。2)抑制资本市场的金融从而制约影子银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了过多的行政干预,限制了金融创新,使资本市场可投资品种少。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际利率有多年处于负值状态,但是由于投资渠道的过少,居民储蓄一直在稳步增长,商业银行有大量资金涌入,长期享受着金融抑制的福利,间接导致影子银行部门资金的不足。3)运用商业银行体制创新的金融抑制制约影子银行发展。由影子银行运行过程中可知,国内外的商业银行都与影子银行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影子银行许多业务的开展都是围绕着商业银行展开,而商业银行在发展中国家影子银行体系中占有尤为重要的地位,然而在金融抑制下,商业银行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制约了扩展和升级,不能根据影子银行发展的需要对自己的运营体制进行更新。结语经分析可知,与国外相比,我国影子银行由于金融市场制度和体系上的差别而能够提高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而国外学术界是基于其自身的金融环境对影子银行形成的负面评价,要结合实际地看清我国影子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另一个方面,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潜伏着融资成本过高的危机。从理论上讲,严格的全程监管和完善的保险制度能够促进金融中介的高效配置资源和经济进步,但目前,我国缺少上述两个机制,宏观监管的缺失会提高个体私人监管成本,导致保险制度的缺失,而放贷者要求提高风险溢价,这方面都使影子银行的融资成本大大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借新债换旧债和债务展期是那些依赖影子银行融资的企业的必然选择,一旦遭遇冲击,整个链条上的投资者都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中国式的“庞氏骗局”或许就会出现。针对这个问题,强化影子银行体系透明度和建立银行跟非银行金融机构中间的防火墙是重要的解决措施,还处理银行体系外的差异和体系内的“影子银行”活动化。同时,要密切的关注银行同业间的业务创新,为避免“欧美式”影子银行体系的突然倒塌,可以把控银行将同业经营风险加大乃至向外转移。及时处理整顿中高风险领域“影子银行”,特别是产能过剩领域和政府融资平台问题的渗透,。

参考文献[1] 黄永东.浅议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282.[2] 董珊珊.影子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影响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