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_第1页
行政管理-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_第2页
行政管理-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_第3页
行政管理-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_第4页
行政管理-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PAGEPAGEIII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工作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同时,要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必须改善需求关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促进城市化。智慧城市由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持,其愿景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全面感知,无处不在的互联,普及计算和集成应用,最终提高居民的城市生活质量和增强居民安全感。幸福快乐。归根结底,智能社区的目标是为广大居民服务。因此,在规划和建设中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居民的个性和共同需求,促进居民的全面发展。本研究基于此背景以宁波市奉化区阳光社区为例,通过对“互联网+社区”理念分析,结合该社区互联网信息化治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和相关文献,提出“互联网+社区”治理策略,以期促进社区治理的良好发展。关键词:社区治理;“互联网+社区”;阳光社区;信息化管理

目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I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 II引言 1一、基本概念和理论 1(一)基本概念 11.“互联网+” 12.社区治理 13.互联网+社区治理 1(二)基本理论 11.城市社区治理理论 12.无缝隙政府理论 2二、文献综述 2(一)“互联网+”与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研究 2(二)提升“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策略研究 2三、宁波市奉化区“互联网+社区”模式治理实证分析 3(一)阳光社区“互联网+社区”概况 31.阳光社区 32现有互联网+社区治理建设情况 3(二)调查的方法 31.文献研究法 42.访谈法 43.问卷调查法 4(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41.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42.调查结果分析 4四、“互联网+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一)缺乏统一规章制度约束 6(二)硬件设备设施落后 6(三)社区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 6(四)缺乏专业的服务人才 6五、阻滞“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推行的原因分析 6(一)社区治理结构设置不尽合理 6(二)治理方式落后 7(三)社区治理开放程度不高 7(四)社区人才观念淡薄 7六、完善“互联网+社区”治理策略分析 7(一)构建社区治理新理念 7(二)加强互联网理念的认知 8(三)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 8(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障 8(五)增加社区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 8结语 9参考文献 10致谢 11调查问卷 11PAGE14引言截止2017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7%,并预计在205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71%,城市化快速推进使得人口大量在城市集聚,而社区作为城镇人口集聚的主要载体,当前正面临着流动人口管理、垃圾无序堆放、社区安全隐患等问题,需要在成本节约投入的约束下,以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社区管理实践中,达到高效、有效、科学管理的目标。因此,要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以基层社区的科学化、精准化治理来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就必须将社区治理融入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在科技满足人们生活的同时,“互联网+”带来的最新技术,创新社区治理和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显得格外重要。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一)基本概念1.“互联网+”互联网+简单而言,就是将互联网的技术运用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2.社区治理对于治理概念的分析和理解,国内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在丰富多彩的定义中,全球治理委员会提出的治理解读,从目前来看是极具参考价值和权威性的,即能将公私以及个人事务全方位管理的方式皆可称之为治理,不同利益体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治理逐渐得到解决。3.互联网+社区治理当下我们正处于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带来的产业变革,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已经成为了驱动社会创新的“巧力量”,并且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契机。(二)基本理论1.城市社区治理理论社会公民型理论认为公民的重要性要高于国家,公民应享受绝对自主的民主自由,政府不能强迫公民参与到各项政治事务当中。治理理论派的学者认为在治理的过程中,如何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但需要市场的引导,还需要治理的各层级主体之间的协商与合作,这其中政府不能过度干预,它们只应该站在社会发展的大方向上进行战略上的指引,具体的参与和实施应该由公民来控制和管理。2.无缝隙政府理论无缝隙政府是由美国学者拉塞尔.M.林登提出的,他认为政府理论应以竞争、结果和顾客为导向,所以被学术界认为是政府内部的一场变革。它的出现促进了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打破了传统的行业壁垒和机构界限,提高了政府部门间在应对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合作困境”时的横向协作能力,对我国现阶段的智慧社区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二、文献综述(一)“互联网+”与城市社区治理现状研究目前,“互联网+”与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相结合的概念发展时间还较短,学术界关于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也较为有限,不过仍有部分学者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了研讨。王正伟等人在《“互联网+”与基层治理秩序再造》中认为,“互联网+”带来的高科技优势,不仅促进了社会治理模式的发展,也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林德夫妇通过对中镇(Middletown)的研究,提出了社区的精英控制模式,开创了社区权力结构的研究分支。苗苗等人以朱泾镇为考察对象,仔细分析其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到基层社会管理中的方法后认为,“互联网+”在推进基层员工作风改革和社区自治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综上可以看出,“互联网+”社区治理的理念将会促进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社会各行各业带来最新的有效应用。而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也将在“互联网+”技术的帮助下逐渐成长起来,为构建便捷、安全、开放和高效的社区服务氛围提供技术动力。(二)提升“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能力的策略研究CastellsM认为,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的过程在逐渐加快,它不仅重新定位了城市的含义,也推动了信息全球化的进程。不过,学术界也有些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智慧城市在建设之初就应该将人的因素作为重点考虑,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去堆积一些社会发展带来的高科技技术。来自维也纳科技大学的RudolfGiffinger(2007)还认为未来的城市,将在经济、治理、公民、环境、移动和生活方面,变得更加智慧。通过对国外社区治理发展建设概况可以看出,各国针对社区治理和建设进行了各种不同程度和各具特色的创新,国外的社区治理已经将重点着眼于高科技带来的信息化技术上,借助例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的帮助,在社区的精细管理、细致服务和便捷生活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起到推动,不断提升多样化的社区自动化服务,提升社区服务治理水平。三、宁波市奉化区“互联网+社区”模式治理实证分析(一)阳光社区“互联网+社区”概况1.阳光社区阳光社区地处宁波市奉化区,占地面积1.44平方公里,辖区街道15条,居民院落23个,总户数为2675户,常住人口7431人,户籍人口2421人,非户籍人口5010人,辖区每平方公里从事商业人员达到15万人左右。调研数据表明,阳光社区内多以租户、公司白领和外来人员等为主。阳光社区建成已有十多年,在过去的这十多年里,阳光社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社区治理曾极度混乱,社区成了各种传销组织和违法组织滋生的窝点,虽然这些问题后来得到了解决,但是如何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是社区治理所需要考虑的问题。2现有互联网+社区治理建设情况(1)信息化水平发展迅速阳光社区借助“互联网+”进行社区治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业主借助QQ和微信等聊天平台建立聊天群。业主聊天群的建立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第二阶段,社区自建官方交流平台及微信公众号。社区方面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推出了官方性质的“阳光社区早安”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和论坛等平台,使得居民有了正常交流及发表需求的地方,同时社区也有了直接与居民交流的渠道。目前阳光社区正在筹划“互联网+社区治理”3.0时代。(2)智慧平台建设日趋完善阳光社区与某互联网公司合作,以便民高效为主,对社区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整合,建立一套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云端智能系统,使得社区的各项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规范了社区的业务工作。(3)社区内资源共享率高在阳光社区的建设和发展中,社区与社区居民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等平台进行实时互联,网格员收集到的数据加上公众号里的数据,都会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高质、有用的信息供广大社区居民共享,从而有效的改善了传统社区建设中存在的资源信息零碎、冗余及共享难的困境。(二)调查的方法笔者对宁波市社区治理的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宁波市社区治理行业在政府的管制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社区治理行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相关的具体解决办法。1.文献研究法在本文写作的前期,笔者在图书馆查阅相关学者的文献,将各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并进行归纳分析。同时,通过网络查询与论文相关的研究数据,并做好整理分析工作,为论文的写作做铺垫。2.访谈法笔者在此次的调查研究中运用访谈法对社区治理行业进行了相关的调查,访谈的对象主要是物业管理人员以及当地市民,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宁波市社区治理行业的相关管制而展开。针对访谈对象来设计访谈内容,就社区治理而言,访谈的内容大致为政府的具体管制措施、工作情况等。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对访谈的内容进行记录,再对收集的内容进行整合,并分析其原因。3.问卷调查法通过对社区治理公司的实地考察,作出与社区治理行业有关的调查问卷,并对当地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从而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市民对于社区治理行业不同的看法和见解。(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1.问卷的设计和发放此次调查的思路:研究不同年龄层的居民对阳光社区“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针对福机新苑3号楼、5号楼、11号楼、13号楼等104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165份。针对第一次调查访问的居民又发放针对居民精神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65份,收回问卷143份,有效回收率为86.7%。2.调查结果分析此次调查回收的165份有效问卷中有105份来自60岁以下居民,有60份来自60岁以上的居民,具体汇总的信息,详见表1和表2。此处采用的是因子打分的方法,将“非常重要”设为4分,“重要”设为3分,“可有可无”设为2分,“无影响”设为1分。将各个因素所得到的分数进行统计,并配以权重。表3-1、60岁以下居民满意度统计影响因素非常重要重要可有可无无影响平均值权重便捷7629003.720.187方便管理8341623.60.181娱乐24581672.940.148教育43362153.110.157购物6833403.610.182医疗26433242.870.145表2、60岁以上居民数据统计影响因素非常重要重要可有可无无影响平均值权重便捷2430513.280.163方便管理4414203.70.183娱乐3618423.470.172教育14202242.730.135购物1933803.180.158医疗526113.820.189通过两个年龄段的受调查者对各个因素的评分,我们可以得到分析结果如下:①便捷情况:60岁以下的平均值明显大于60岁以上的平均值,说明中青年的出行需求要大于老年人的出行需求,特别是许多中青年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所以对交通需求比较大。②方便管理:60岁以下的平均值低于60岁以上的平均值,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对环境问题看重。城市污染严重,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尤为重要,两个年龄段的受调查者在这因素的偏差不大。③休闲娱乐:60岁以下的平均值低于60岁以上的平均值,对于老年人来说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都处于社区活动,例如锻炼、棋牌、跳舞。而中青年主要的休闲活动大部分超脱了社区活动。④教育情况:60岁以下的平均值高于60岁以上的平均值,在这个方面的因素上差距很大,原因也浅显易懂。老年人的子女大多都已经成年了,而中青年人还需要照顾到子女的受教育问题。⑤购物情况:60岁以下的平均值高于60岁以上的平均值,在这个方面的因素差距很大。受传统观念影响,老年人会相对于更加勤俭节约,所以购物方面只需要满足生活必须即可。⑥医疗情况:60岁以下的平均值低于60岁以上的平均值,对于中青年来说社区医院并不会经常去,但是对于中老年身体情况不好便要经常看病,所以医疗情况的好坏是影响老年人对”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满意度的最重要因素。四、“互联网+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一)缺乏统一规章制度约束“互联网+社区治理”概念缺乏学术支撑,没有统一的规则。智慧社区建设在我国属于新兴概念,而且由于智慧社区所涵盖的行业领域分布范围广,跨部门间对智慧社区概念的各执一词,导致智慧社区建设的具体基础应用很难落实;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信息资源建设。因此,智慧社区亟须一套完善统一的学术理论作为支撑。(二)硬件设备设施落后智慧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在于信息资源的建设,而信息资源的建设则需要高质、高效的硬件设备设施的支撑。目前,社区硬件基础设施功能、功效相对薄弱,比如网格员所持特质手机,时常因为故障而导致收集来的问题无法及时上传和保存,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网格员们的工作积极性。(三)社区建设缺乏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在阳光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社区与居民通过智慧平台实现互联互动,比如微信公众号和家园早安APP。但目前来看,阳光社区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无法向企业支付维护运行的费用,因此出现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而导致的信息无法发布、功能卡顿以及无法交流互动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居民的使用。(四)缺乏专业的服务人才目前社区大部分工作者并非从事智慧社区建设的职业人才,而且也未受到智慧社区网络建设中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导致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一样对智慧社区的高效便捷功能、先进技术的一知半解,因此,社区工作者也就无法向社区居民推广普及智慧社区的理念和实际应用。五、阻滞“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推行的原因分析(一)社区治理结构设置不尽合理角色定位不清。由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居委会也因其特殊的国体在法律定位中被描述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也就是说居委会不仅仅是要服务于所在地的居民住户,同时要成为政府部门的“助手”,肩负了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卫生、计生、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繁琐的工作,同时也要为社区居民解决社区生活中的问题与不满,同时也要充当群众与政府之间的桥梁,时刻传达政府最新精神与动态,这种既做社区的“领头人”,又是政府的“脚”的延伸的角色,使得居委会的性质与功存在混乱。(二)治理方式落后治理方式未转变。政府需要多元主体一起分担社区治理的责任,但未习惯于改变模式和放权。政府未充分引导社区形成居委、企业、物管、社工、居民代表、楼栋长等各种形式参与的定期沟通机制,导致社会组织缓慢,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能力不发达。(三)社区治理开放程度不高社区市场化不足。由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人口也从农村涌入城市,城市用地越发紧张。在某些社区,用地的紧张直接表现为社区空间狭小,社区公用的面积与社区居住的人口相比,十分不成比例。加上房地产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垄断造成了满足社区基本需求的菜市场或网络运营店等都成为了垄断经营,居民的选择权被遏制,住户的行为需求只能从被选择的角度出发,居民住户就算存在着想自主选择的念头,也因为社区开放度低,选择空间过小而不得不妥协与屈服。(四)社区人才观念淡薄社区居委会没有行政级别,社区工作人员既不属于行政编制也不属于事业编制,属于政府的合同工。许多社区干部本有着雄心壮志渴望干出一番业绩,但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由于政府相关部门对社区补助的资金太少,这些社区优秀人才或是迫于经济压力辗转其他行业,另谋他职,或是将精力放置于其他能补贴家用的“兼职”工作,社区工作的人才越发稀缺。加上也不太重视政府对社区干部的培养与激励机制,从事该行业的许多人都是抱着赶不长久的心态接手了社区工作,最终导致社区工作流动性比例极高,社区也难以储备优秀的人才和团队。六、完善“互联网+社区”治理策略分析(一)构建社区治理新理念对于传统的社区治理来说,多元共治是一种新的治理模式,它的核心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两个目标,三个多元”。即围绕“多元共治”的治理主题,以“构建社区良性社会生态”和“建立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为目标,这里的多元主体,主要分为六大主体,分别是:社区居委会、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居民、社区工作站、社会组织、辖区单位,旨在整合社区多方积极参与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多元平台又包括五个平台,分别是:议事决策、评议监督、服务执行、信息网络和矛盾调处平台。另一个“多员”主体指的是多元服务,它的具体内容有以下四种:社区行政服务,即让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社区内享受到“一站式”社区服务,让居民方便快捷的办事;社区公益服务是社区居委会等机构不定期组织卫生服务中心等公益组织开展义诊等活动,提供专业人员对居民进行解疑答惑,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各方面的需求与了解。社区便民服务和社区公共服务则成为了居民办事或休闲的窗口,社区居民能通过这些渠道感受到社区服务管理的优越性。(二)加强互联网理念的认知相较而言,大部分人对于“互联网+”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所带来的的科技技术,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模式,甚至已经融入到了我们当前的社会经济运行体系中,所以生活在当下的我们,都应该去主动接触和认识“互联网+”,尤其是社区治理的决策者以及参与者们,更应该认识到社区治理创新的未来,将会被互联网技术所深深影响。我们也不应过度渲染“互联网+”的科技优势,应理性的对待它,将它当做一种全新的思路,利用它带来的科技手段,而不是盲目的相信它能解决一切问题,“互联网+社区治理”最终的成效如何,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三)提高居民的参与能力虽然“互联网+”已经在慢慢融入我们的生活,利用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便利,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促使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开展的治理活动中来。需要社区有关机构联合政府部门,能在社区里开展一些网络教育课程,发放互联网学习资料,帮助他们提升互联网的认识,让社区的居民能够产生“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参与感,提高居民对于运用网络治理社区的积极性。(四)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保障社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智慧社区的档案库,是集居民信息、民生医疗信息、入驻企业信息、师资教育信息、物业监管信息等综合性管理系统,在智慧社区的建设过程中,打通社区内各服务职能部门间的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将各智能部门采集的信息进行统一整合。居民可以通过该系统了解社区商业、教育、医疗、娱乐、交通等生活配套设施信息。(五)增加社区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在社区医疗卫生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在居民、社区工作者、医护人员及智能便携体征检测设备的共同作用下,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开展社区居民身体状况信息资源收集、各项数据分析、异常问题发现、远程服务系统以及信息资源的存档等各项工作。该系统可有效的将信息资源收集、存储以及传输,使医疗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将原本分配不均的医疗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再分配,将紧张的医患关系缓解、改善至形成良性循环,为社区居民提供更高效、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结语“互联网+社区”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还有较长的路需要走,因此,本文试图通过个案研究得出的实际数据结合理论的分析,对“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治理创新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了罗列,并尝试给出了解决方案。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新时代下的社区治理,需要决策者和建设者们从符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出发,借助科技发展的优势对社区治理进行创新。不过正如作者在前文中提到的,创新之路,必然坎坷而漫长,在当前国情下,不仅需要我们每个参与者和组织者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看政府对其的开放态度,共同完成这一重大转型。

参考文献[1]秦思雨,吕承文.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案例分析研究[J].决策咨询,2019(01):65-70.[2]李梅,张毅.“互联网+”驱动智慧社区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7(33):54-62.[3]叶林,宋星洲,邵梓捷.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以G省D区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8(01):18-23.[4]宋之杰,商贝贝,郭燕平,王浩.“互联网+社区家庭医生”资源整合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8(03):32-35.[5]田先红,张庆贺.新时代的互联网与基层社区治理:机遇、挑战与超越[J].湖北社会科学,2018(01):36-44.[6]李梅,张毅,杨奕.“互联网+”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转型问题研究[J].中国房地产,2018(06):70-79.[7]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城市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3):119-128.[8]王兆鑫,李小雨,晏玉洁.“互联网+”在创新社区养老方式中的探索研究[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8,29(02):33-39+61.[9]吴浩,刘新颖,张世红,李景,王韬,陈云权.“互联网+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指南(二期)[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16):1891-1909.[10]罗湲,吴南中.“互联网+社区教育”新形态:内涵与实现途径研究[J].成人教育,2018,38(09):47-54.[11]李颖,孙雪.社区治理的“互联网+”模式构建[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6(01):39-42.[12]何继新,李原乐.“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精准化供给探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8):64-68.[13]李长远.“互联网+”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5):67-73.[14]张艳国,朱士涛.互联网+社区服务:智慧社区服务新趋势[J].江汉论坛,2017(11):139-144.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的谆谆教诲和指导下完成的,从选题、构思到定稿无不渗透着导师的心血和汗水;导师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使我受益终身,在此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这次写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认真学习和钻研,自己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收获和突破。希望这个经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激励我前进。另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