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粟多则国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粟多则国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粟多则国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粟多则国富(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禀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

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奸巧不生则民治。窗而治,此王之道也。(节选自《管子·治国》)材料二:贾谊说上曰: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缀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注]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节选自《汉书·食货志》)[注]疑:同“拟”,指与皇帝相比拟,较量。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今殴A民而归之B农C皆著于本D使天下各食E

其力F末技G游食之民H转而缘南亩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年,有中世、中等年纪以及中等收成的年岁等意思,文中指后者。B.先王,指古代圣王,与《过秦论》“废先王之道”之“先王”意同。C.大命将泛,形容国家将要灭亡,大命指国家命运,泛指倾覆、覆灭。D.狼顾,顾,回头看,文中指遭受苦难的天下百姓像狼一样伺机暴动。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嵩山之东,河汝之间,作物生长期早而凋落期迟,四年种植的收成相当于一般地区的五年,一个农户种粟可收粮二百石。B.管仲、贾谊都认为实施王道的基础是“粟多”,公私积贮充定才知礼节而不生奸巧,若民穷至于卖儿卖女,则国家危险。C.贾谊认为,粮食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而财力充裕,则可以应对荒年和兵灾,无论攻、守、战,都可以很好应对。D.贾谊认为,汉朝立国已四十年,天下富足安定,形成淫侈之俗,背本趋末不事劳作的人也越来越多,天下财产日渐枯竭。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鬻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译文:(2)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译文:14.管仲和贾谊强调“粟多则国富”的道理,但实现的途径却有所不同,请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解析】10.C、D、F。11.D。解析:狼顾,顾,回头看。狼生性多疑,总是担心从后边受到袭击,边走边不停地回头看。用来形容人对处境存在着严重的不安全感。12.D。解析:“富足安定”错,原文是“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并非“已四十年”,而是“几四十年”。13.(1)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的原因,就是君上没有办法均衡百姓的粮食。(4分)(2)边远地方能够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争先起来闹事,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4分)14.①管仲认为要让农民专务农业而与各业收入均衡,从而激发百姓垦地种粮的积极性;②贾谊认为一是要戒奢靡,二是要让天下百姓都转向农业,以生产储备更多粮食。(一点2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从嵩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而凋落期迟,是五谷丰登的地方,四年种植的收成相当于一般地区的五年。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一个农户种粟可收二百石粮食。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农民卖儿卖女的原因,就是君上没有办法均衡百姓的粮食。所以先代圣王会让农、士、商、工四民交换各业的劳动成果而互相获益,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因此百姓专事一职而收入能够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材料二:贾谊进言皇上说:管子说:“粮仓充足,百姓就懂得礼节。”百姓缺吃少穿而可以治理得好的,从古到今,没有听说过这事。古代的人说:“一个男子不耕地,有人就要因此挨饿;一个女子不织布,有人就要因此受冻。”生产东西有时节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代的人治理国家,考虑得极为细致和周密,所以他们的积贮足以依靠。现在人们弃农经商,(不生产而)吃粮的人很多,这是国家的大祸患。过度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滋长,这也是国家的大祸害。这两种大祸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稍加制止;国家的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挽救。生产的人极少,而消费的人很多,国家的财富怎能不枯竭呢?汉朝从建国以来,快四十年了,公家和个人的积贮还少得令人痛心。错过季节不下雨,百姓就将忧虑不安,年景不好,百姓纳不了税,就要请求卖掉自己的爵级和孩子。这样的事情皇上已经耳有所闻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这种地步而皇上不震惊的呢?世上有灾荒,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现象,夏禹、商汤都曾遭受过。假如不幸有纵横二三千里地方的大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灾区?如果突然边境上有紧急情况,成千上万的军队,国家拿什么去发放粮饷?假若兵灾旱灾交互侵袭,国家财富极其缺乏,胆大力壮的人就聚集歹徒横行抢劫,年老体弱的人就互换子女来吃;政治的力量还没有完全达到各地,边远地方能够同皇上对抗的人,就一同举兵争先起来闹事,皇上才惊慌不安地谋划对付他们,难道还来得及吗?积贮,是国家的命脉。如果粮食多财力充裕,干什么事情会做不成?凭借它去进攻就能攻取,凭借它去防守就能巩固,凭借它去作战就能战胜。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