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兰州实验小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妈妈常沉浸在对童年时光的回忆中:在田园里追húdié(),捉màzha(),对着蓝天nàhǎn();也会学男孩子拍着xiōngtáng(),握着quántóu(),练习shuāijiāo();甚至有时候还在河边fàngsì()地奔跑,把没人看管的xiǎotǐng()划走,见到大人来了吓得两腿chàndǒu()。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刷浆(jiāng)

涟漪(qī)

揩泪(kāi)

监生(jiàn)B.屏障(píng)

桅杆(wéi)

清澈(chè)

龇牙(zī)C.旖旎(yǐ)

憎恨(zèng)

祷告(dǎo)

颤抖(chàn)D.应答(yìng)

瞄准(miáo)

渺茫(miǎo)

公爵(jiáo)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__A.山衔落日浸寒漪(让人感到寒意的水中波纹)

短笛无腔信口吹(随口)B.稚子金盆脱晓冰(幼小的孩子)

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C.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和孩子)

报得三春晖(三个春天的阳光)D.五千仞岳上摩天(碰到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金统治地区原宋朝百姓)4.下面选项中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每一面墙剧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这句话写出了曹小三观察不够仔细,做事不够认真。B.“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这句话中“风平浪静”一词写出了故事的环境背景,与下文故事情节息息相关。C.“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这句话的“挤”字写出了船夫不遵守规则秩序,总想赶人家前头。D.“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仅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表现金字塔的高大宏伟。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C.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环境、滥杀动物。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么奇妙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B.最小的一粒豌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C.难道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D.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7.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是(

)科学家曾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①“味道”如何被感知?②人的舌头大约有8000味蕾,每个味蕾大约由100个味觉受体细胞组成。③味蕾主要分布于舌头前半部分、后部和舌头两侧。④科学家后来却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A.①之前 B.①和②之间 C.②和③之间 D.③和④之间8.实践与运用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出炉,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6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一老一宠物”的现象成为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过门望母”的滑稽现象也时有发生。“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孝道,请你运用知道的古代孝顺父母故事,对这些所谓“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劝诫,帮助他们改变思想,真正做到尊老孝老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经典诗文,理解填空。(1)童孙未解供耕织,____________。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2)____________,忽作玻璃碎地声。

【宋】杨万里《稚子弄冰》(3)牧童归去横牛背,____________。

【宋】雷震《村晚》(4)____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5)三万里河东入海,____________。

【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6)剑外忽传收蓟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漫卷诗书喜欲狂。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10.按要求填空。(1)《游子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托了孩子对慈母的爱。(2)爱国之情,流淌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液里。同样的爱国情怀,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慷慨激昂,它是戍边战士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从军行》);有的低沉哀痛,它是关心百姓生活疾苦,归国无望的真实写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3)写一句关于“为人”的名言:______________。(4)五年级下册的《快乐读书吧》带领我们走进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请分别写出《西游记》、《三国演义》中你熟悉的两个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描写的是古典名著中的____________。(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表达诗人依依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材料一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买到心仪的商品。当一件快递送到手上时,我们总要拆开“厚重”的包装:外包装塑料袋、纸箱、填充物、商品自带包装……才能见到自己购买的商品。一位网店商家吐露心声,虽然这样的包装费钱、费力,但为了商品的运输安全,在包装上我们不敢怠慢,而且还得“宁多勿少”,有时包装物重量甚至远远超过商品本身。材料二2018年7月,国家邮政局发布的《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快递业消耗快递运单约312亿张,编织袋约31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胶带约3.3亿卷,包装箱约86亿个……该报告称我国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十分惊人,仅包装使用的胶带总长,就可以绕地球赤道约425圈。材料三

消费者对快递垃圾危害性认识调查图11、“材料一”用的_________说明方法讲述了快递物品包装浪费十分严重,“材料二”又用______的说明方法告诉我们快递物品包装耗材用量十分惊人。12、从“材料一”和“材料二”看出,面对网购,我们是喜忧参半,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从“材料三”可知,快递垃圾产生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但仍有2.10%的人认为快递垃圾无危害,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14、处理快递垃圾,给快递包装“瘦身”和有效回收利用,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你想对快递员或喜欢网购的人们说些什么,提哪些建议?请选择其一,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言文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又誉其矛曰:。”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5、按原文填空。16、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①楚人有露盾与矛者。()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17、“其人弗能应也”,请你推测一下,当时这个楚人在想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18、你会怎样评价这个楚人呢?__________________19、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事例吗?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冬不拉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熊出没的地方寻找王子。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一片片树林,终于在一条通往夏季牧场的小道上,发现了瞎熊的足迹。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安归来的国王呢?一个老牧民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他坐在地上,轻轻拨动琴弦,动人的琴声如同在讲述一个凄凉而悲壮的故事: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归,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铿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爆发;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20、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王子寻找瞎熊的过程_____。21、把文中描写王子与瞎熊搏斗的句子画上“﹏﹏﹏”,从这些语句可以感受到王子的品质。22、文中牧民所弹的琴声有什么意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向国王讲述王子捕杀瞎熊的经过。 B.告知国王王子已经牺牲了。C.表达人们对王子的怀念和颂扬。 D.表现这种弹拨乐器琴声的美妙。23、第5自然段是______描写,这样的描写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24、在复述故事时,可以给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请你想象一下,老牧民去见国王,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呢?写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25.习作选择一个人来写,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

蝴蝶

蚂蚱

呐喊

胸膛

拳头

摔跤

放肆

小艇

颤抖【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蝴、蝶、喊、胸、膛、拳、摔、肆、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B解析:B【详解】本题单独考查字音,答题时要不仅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还要注意多音字的正确读音,需要结合词语具体进行判断。A.“涟漪”的“漪”读音为yī。B.读音正确。C.“憎恨”的“憎”读音为zēng。D.“公爵”的“爵”读音为jué。3.C解析:C三春晖(春天的阳光)4.D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学生解答此题要熟悉、理解课文内容。D项,“整个胡夫金字塔大概有50层楼高,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句话使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夫金字塔和篮球场作对比,并运用“50层”“126个”数字说明了金字塔的高大宏伟。5.C解析: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项,“通过”和“使”同时出现,使得句子缺少了主语。或删除“通过”,改为: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或删除“使”。B项,成分残缺,应该在“卫生素养、文明意识”后面加“的提高”。C项正确。D项,成分残缺,应该在“滥杀动物”后面加“的暴行”。6.C解析:C【解析】略7.D解析: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句子排序的能力。首先观察需要插入的句子,这个句子讲的是科学家认为“不同地方的味蕾感受到的味道不一样。”,然后观察四个句子,第一个以问句开头,第二个句子讲的是舌头的构成,第三个句子讲的是味蕾的分布,第四个句子讲的是科学家发现舌头上的味蕾都有能力感受到基本味道。所以被插入的句子的最佳位置是③和④之间。8.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孝敬父母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无偿地付出了艰辛,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孝敬,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孝敬父母,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吧!【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本题要借用古代孝顺父母故事,对这些所谓“完成任务”的“孩子”进行劝诫,帮助他们改变思想,真正做到尊老孝老。可以列举出古代孝顺父母的故事,告诉那些“完成任务”的“孩子”,要学习古人那种孝敬父母的品德,父母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无偿地付出了艰辛,是多么的伟大啊!他们理应受到孩子们的孝敬,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语言要有号召力,言之有理即可,答案不唯一。9.

也傍桑阴学种瓜

敲成玉磬穿林响

短笛无腔信口吹

黄沙百战穿金甲

五千仞岳上摩天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10.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

桃园三结义

草船借箭

诸葛亮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和文学常识的积累。(1)《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全诗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全诗大意为: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诗运用比兴,诗人以小草自喻,把母爱比作春天的阳光,表达了自己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2)《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古诗可知,全诗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全诗大意为:青海湖上乌云密布,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描写了战斗的频繁激烈,表现了将士们豪壮的誓言,生动表达了他们杀敌立功、誓死保卫边疆的决心。《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古诗可知,全诗为: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全诗大意为: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上摩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沦陷的壮丽河山、苦难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怀念,以及念念不忘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3)本题要求学生日常积累名人名言,能写出“为人”的名言,答案不唯一。如: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的意思: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这句话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有了羞耻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的意思: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4)要求学生阅读《西游记》《三国演义》,分别写出两个熟悉的故事情节。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选择《西游记》中的故事名称、故事情节等来作答。例如: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讲述了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全被孙悟空识破,白骨精害怕,变作一阵风逃走,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最终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真假美猴王”讲述了唐僧把孙悟空撵走后,六耳猕猴精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抢走行李关文,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真假悟空从天上杀到地下,菩萨、玉帝、地藏王等均不能辨认真假,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才被佛祖说出本相,猕猴精被悟空打死。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可选择《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名称、故事情节等来作答。例如: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讲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他们承诺有苦同受,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草船借箭”讲述了周瑜故意提出借箭(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5)根据文学常识积累可知,“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出自《三国演义》,描写的是诸葛亮。(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诗人李白所写。全诗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全诗大意为: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诗写作者送走了好友,独自在黄鹤楼遥望风帆远去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好友的惜别之情。11、

举例子

列数字12、

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买到心仪的商品

快递包装材料消耗巨大,造成资源浪费13、

污染水土

过度包装导致经济损失

加重白色污染

危害人类健康

这些人的环境意识淡薄、环保宣传工作仍不够到位14、建议:①快递公司提高服务质量,轻拿轻放,保证货物不受损伤;②研究制造又薄又结实的新型包装材料;③废弃物进行分类,由环保部门及时回收,集中中转,实现再利用;④不要任意物品都采用网购的方式,适当外出门店购买也是不错的选择。【分析】1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掌握。材料一通过列举一位网店商家的例子,来说明快递包装特性,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材料二用“312亿”“31亿条”“68亿个”“3.3亿卷”“86亿个”这些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快递包装年耗材用量惊人。使语句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1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从材料一中随着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网购已惠及千家万户,我们定不出户,使可买到心仪的产品。但是材料二又通过一系列数字说明,包装耗材用里大,浪费资源。13、本题考查信息提取能力,要仔细看图,提取图中的关键信息作答。读图可知,快递垃圾产生的危害有污染水土,过度包装导致经济损失,加重白色污染,危健中,但仍有2.10%的人认为快递垃圾无言,这说明还有部分人对快递垃圾客性认识不足,环保意识欠缺。14、本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开放性试题,答爽并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对网购的不断发展,包装耗材用量大,浪费资源的问题,可以建议经常网购的人把网购商品的包装袋重复使用。15、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16、

……的人

怎么样17、哎呀!我怎么这么笨!我讲的是不可能成立的,如果不吹牛就好了,所以要诚实啊。18、他是一个没有逻辑、自相矛盾、夸张的商人。19、有的人一面高呼要保护环境,一面又在大肆砍伐树木。【分析】参考译文: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穿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穿得透。”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回答不上来。什么都不能刺穿的盾与什么都能刺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1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本题根据课文《自相矛盾》原文把内容补充完整即可。即:楚人有需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16、本题考查学生对字词释义的理解能力。完成此类题目,需要结合相关语境判断字词释义即可。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意思是:有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者”是“……的人”的意思。②“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何如”是“怎么样”的意思。17、本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推测出这个楚人在想些什么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通过阅读文章可知这篇短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楚国人既卖盾又卖矛,夸自己的盾是牢不可破和自己的矛是无坚不摧的,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这个楚人知道自己的说法前后矛盾后,可能会这样想:我怎么没想到会这样呢?看来以后还是要诚实,再也不能同时卖我的矛与盾了。等等,据此推测即可。1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人物形象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在理解文章主旨内容上作答。通过短文内容可知文中的楚人既卖盾又卖矛,夸自己的盾是牢不可破和自己的矛是无坚不摧的,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没有逻辑、自相矛盾、夸张的商人。据此回答即可。19、本题为开放题型,在理解内容主旨上举例说明类似的事例即可。文中的主旨内容是“自相矛盾”,指别人或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结合生活,举出类似事例即可。如有的人一面高呼要保护环境,一面又在大肆砍伐树木;如电视上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说了不收礼,却又说收礼只收脑白金等等。D解析:20、

排比

非常艰难21、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

英勇无畏22、D23、

动作

写出了王子和熊搏斗过程的激烈,为下文王子和熊的死做铺垫。24、国王焦急地问老牧民:“你知道王子的下落吗?”“国王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让它告诉你吧!”老牧民说着拿出一件松木做成的乐器。“它知道?”国王看着这件乐器,疑惑不解地问。【解析】20、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修辞手法。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积累修辞手法相关方面的知识。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此句是由“……过……”引导的排比句。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由句中“翻过”、“涉过”、“穿过”可知,王子寻找瞎熊的过程困难重重。21、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理解句子含义。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学会从文中提取信息。由文中“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首。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向了瞎熊……”可知,这些句子体现了王子与瞎熊搏斗的过程;它说明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