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必考知识点试题经典_第1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必考知识点试题经典_第2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必考知识点试题经典_第3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必考知识点试题经典_第4页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必考知识点试题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完整版)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必考知识点试题经典一、选择题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D【分析】由题意分别利用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和整式除法运算对各个选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同底数幂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和整式除法运算,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2.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的同旁内角是()A.∠2 B.∠3 C.∠4 D.∠5答案:A解析:A【分析】根据同旁内角的定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进行求解.【详解】解: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的同旁内角是∠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同旁内角的定义,能熟记同旁内角的定义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3.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A. B.C. D.答案:D解析:D【分析】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成1即可.【详解】,,,在数轴上表示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熟练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并结合题目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解题步骤是解题的关键.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为()A.B.C.D.答案:D解析:D【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根据因式分解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属于整式的乘法运算,故本选项错误;B.,属于整式的乘法运算,故本选项错误;C.左边和右边不相等,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5.若关于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A解析:A【分析】求出第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即可确定m的范围.【详解】解:解不等式2x-1>3x+2,得:x<-3,∵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m≥-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正确求出每一个不等式解集是基础,熟知“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的原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同位角相等 B.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C.若,则 D.如果,那么答案:B解析:B【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方的意义及绝对值的意义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原命题错误,是假命题,不符合题意;B、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正确,是真命题,符合题意;C、若a2=9,则a=±3,故原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D、如果|a|=|b|,那么a=±b,故原命题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平方的意义及绝对值的意义等知识,难度不大.7.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从图7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的“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下列等式中,符合这一规律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C【分析】根据给定的部分“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找出“三角形数”可看成从1开始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以及“正方形数”可看成某个自然数的平方,依此规律逐一分析四个选项中的三个数是否符合该规律,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13不是正方形数,不合题意;B、9和16不是三角形数,不合题意;C、36=62=(5+1)2,n=5;两个三角形的数分别是:1+2+3+4+5=15;1+2+3+4+5+6=21;故C符合题意;D、18和31不是三角形数,不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中数字的变化类,根据给定的部分“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找出“三角形数”和“正方形数”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点P是∠AOB内任意一点,且∠AOB=40°,点M和点N分别是射线OA和射线OB上的动点,当△PMN周长取最小值时,则∠MPN的度数为()A.140° B.100° C.50° D.40°答案:B解析:B【详解】如图,分别作点P关于OB、OA的对称点C、D,连接CD,分别交OA、OB于点M、N,连接OC、OD、PM、PN、MN,此时△PMN周长取最小值.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OC=OP=OD,∠CON=∠PON,∠POM=∠DOM;因∠AOB=∠MOP+∠PON=40°,即可得∠COD=2∠AOB=80°,在△COD中,OC=O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OCD=∠ODC=50°;在△CON和△PON中,OC=OP,∠CON=∠PON,ON=ON,利用SAS判定△CON≌△PO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N=∠NPO=50°,同理可得∠OPM=∠ODM=50°,所以∠MPN=∠NPO+∠OPM=50°+50°=10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证得△OCD是等腰三角形,求得得∠OCD=∠ODC=50°,再利用SAS证明△CON≌△PON,△ODM≌△OPM,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OCN=∠NPO=50°,∠OPM=∠ODM=50°,再由∠MPN=∠NPO+∠OPM即可求解.二、填空题9.计算的结果等于__________.解析:【分析】单项式的乘法,数字与数字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得到.【详解】原式=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单项式的乘法,计算题主要是需要小心仔细,不要出现无谓错误.10.命题“锐角与钝角互为补角”是___.(填“真命题”或“假命题”)解析:假命题【分析】根据补角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锐角与钝角不一定互为补角,如60°与100°,原命题是假命题,故答案为:假命题.【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11.某个正多边形有一个外角是36°,则这个正多边形是___边形.解析:10【分析】根据正多边形的外角和为360°,且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用360°除以36°即可求得.【详解】某个正多边形有一个外角是36°,则这个正多边形是正10边形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多边形的外角,掌握正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是解题的关键.12.已知,且,则______.解析:【分析】将题中已知条件变形,根据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直接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熟记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3.已知方程组的解是那么的值是__________.解析:3【分析】把代入方程组中可以得到关于a、b的方程组,解这个方程组即可求解.【详解】解:把代入方程组得关于a、b的方程组,解得:,∴a+b=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4.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CB=90°,AC=15,BC=20,AB=25,点P为直线AB上的一动点,连接PC,则线段PC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答案:C解析:12【分析】作CP⊥AB于P,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此线段PC就是最小值,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C即可.【详解】解:作CP⊥AB于P,如图:由垂线段最短可知,此时PC最小,S△ABC=×AC×BC=×AB×PC,即×15×20=×25×PC,解得,PC=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垂线段最短.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垂线段最短的性质.1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和,当这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长为偶数时,其长度是________.答案:4【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由x是偶数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4cm,∴4-2<x<4+2,即2cm<x<6cm.∵解析:4【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出x的取值范围,再由x是偶数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cm和4cm,∴4-2<x<4+2,即2cm<x<6cm.∵x是偶数,∴x=4cm.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熟知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6.如图,∠CAD和∠CB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请写出∠C、∠D、∠P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答案:2∠P=∠D+∠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P=∠CBD+∠C,∠CAD+∠D=∠CBD+∠P,两式相减整理即可.【详解】解:∵∠BFA=∠PAC+∠P,∠解析:2∠P=∠D+∠C【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CAD+∠P=∠CBD+∠C,∠CAD+∠D=∠CBD+∠P,两式相减整理即可.【详解】解:∵∠BFA=∠PAC+∠P,∠BFA=∠PBC+∠C,∴∠PAC+∠P=∠PBC+∠C,∵∠CAD和∠CB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PAC=∠PAD=∠CAD,∠PBC=∠PBD=∠CBD,∴∠CAD+∠P=∠CBD+∠C①,∵∠DEP=∠PAD+∠D,∠DEP=∠EBP+∠P,∴∠CAD+∠D=∠CBD+∠P②,①﹣②,得∠P﹣∠D=∠C﹣∠P,整理得,2∠P=∠D+∠C,故答案为:2∠P=∠D+∠C.【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等式的性质,掌握角平分线定义,三角形外角性质,以及等式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7.计算:(1);(2);(3).答案:(1)1;(2);(3)【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负指数幂和幂的运算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整式乘除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3)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展开,在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解析:(1)1;(2);(3)【分析】(1)根据零指数幂、负指数幂和幂的运算公式计算即可;(2)根据整式乘除的运算性质计算即可;(3)先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展开,在合并同类项即可;【详解】(1)原式,,;(2)原式,,;(3)原式,,;【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幂的运算性质、整式乘除运算,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8.因式分解:(1)3x2+6xy+3y2(2)(x2+1)2-4x2答案:(1)3(x+y)2;(2)(x-1)2(x+1)2.【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3,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详解】解解析:(1)3(x+y)2;(2)(x-1)2(x+1)2.【分析】(1)直接提取公因式3,再利用公式法分解因式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平方差公式以及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得出答案.【详解】解:(1)3x2+6xy+3y2=3(x2+2xy+y2)=3(x+y)2;(2)原式=(x2+1-2x)(x2+1+2x)=(x-1)2(x+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正确应用公式是解题关键.19.解方程组:(1);(2).答案:(1);(2).【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①+②×5,得13x=13,解得x=1.把x=1代入②,得解析:(1);(2).【分析】(1)方程组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2)方程组整理后,利用加减消元法求出解即可.【详解】解:(1)①+②×5,得13x=13,解得x=1.把x=1代入②,得y=1,则方程组的解为;(2)将方程组整理,得,①-②,得4y=8,解得y=2,把y=2代入②,得x=3,则方程组的解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题的关键是能熟练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0.解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答案:无解,见解析【分析】先求得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不等式①,得x≥8,解不等式②得:x<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解析:无解,见解析【分析】先求得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后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即可.【详解】∵∴解不等式①,得x≥8,解不等式②得:x<1,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①②的解集为:可以看出这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没有公共部分,所以此不等式组无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熟练掌握不等式组的求解步骤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1)若,求的度数;(2)是的角平分线吗?为什么?答案:(1);(2)是,见解析.【分析】(1)由,得∠AOE=

90°,故可求得∠EOF;(2)欲证OB是∠DOF的角平分线,即证∠DOB=∠FOB,因为∠AOC与∠BOD是对顶角,得∠AOC=∠B解析:(1);(2)是,见解析.【分析】(1)由,得∠AOE=

90°,故可求得∠EOF;(2)欲证OB是∠DOF的角平分线,即证∠DOB=∠FOB,因为∠AOC与∠BOD是对顶角,得∠AOC=∠BOD,故证∠AOC=∠BOF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又∵,∴;(2)∵,∴.∵平分,∴,∴,∴,∵,∴,∴平分.【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熟练掌握垂直的定义、角平分线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以及角的和差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2.9岁的小芳身高1.36米,她的表姐明年想报考北京的大学.表姐的父母打算今年暑假带着小芳及其表姐先去北京旅游一趟,对北京有所了解.他们四人7月31日下午从苏州出发,1日到4日在北京旅游,8月5日上午返回苏州.苏州与北京之间的火车票和飞机票价如下:火车(高铁二等座)全票524元,身高1.1~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票;飞机(普通舱)全票1240元,已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享受半价票.他们往北京的开支预计如下:住宿费(2人一间的标准间)伙食费市内交通费旅游景点门票费(身高超过1.2米全票)每间每天x元每人每天100元每人每天y元每人每天120元假设他们四人在北京的住宿费刚好等于上表所示其他三项费用之和,7月31日和8月5日合计按一天计算,不参观景点,但产生住宿、伙食、市内交通三项费用.(1)他们往返都坐火车,结算下来本次旅游总共开支了13668元,求x,y的值;(2)他们往返都坐飞机(成人票五五折),其他开支不变,至少要准备多少元?(3)他们去时坐火车,回来坐飞机(成人票五五折),其他开支不变,准备了14000元,是否够用?如果不够,他们准备不再增加开支,而是压缩住宿的费用,请问他们预定的标准间房价每天不能超过多少元?答案:(1);(2)至少要准备15332元;(3)不够,标准间房价每日每间不能超过450元.【解析】(1)结合本次旅游总共开支了13668元,以及他们四人在北京的住宿费刚好等于上表所示其他三项费用之和分解析:(1);(2)至少要准备15332元;(3)不够,标准间房价每日每间不能超过450元.【解析】(1)结合本次旅游总共开支了13668元,以及他们四人在北京的住宿费刚好等于上表所示其他三项费用之和分别得出等式求出答案;(2)结合他们往返都坐飞机(成人票五五折),表示出总费用,进而求出答案;(3)利用已知求出总费用进而去掉住宿费得出住宿费的最大值,即可得出答案.解:(1)往返高铁费:(524×3+262)×2=1834×2=3668(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解得:;答:x的值是500,y的值是54.(2)根据题意可得,飞机票的费用为:(1240×3×0.55+1240×0.5)×2=2666×2=5332(元)总的费用:5332+5000+20×100+54×20+120×16=15332(元),答:至少要准备15332元;(3)根据题意可得:1834+2666+5000+2000+1080+1920=14500>14000,不够;14000-(1834+2666+2000+1080+1920)=4500,即10x≤4500,则x≤450,答:标准间房价每日每间不能超过450元.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建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的模型,即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也是体现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表现.23.小语爸爸开了一家茶叶专卖店,包装设计专业毕业的小语为爸爸设计了一款纸质长方体茶叶包包装盒(纸片厚度不计).如图,阴影部分是裁剪掉的部分,沿图中实线折叠做成的长方体纸盒的上下底面是正方形,有三处长方形形状的“接口”用来折叠后粘贴或封盖.(1)若小语用长,宽的长方形纸片,恰好能做成一个符合要求的包装盒,盒高是盒底边长的倍,三处“接口”的宽度相等.则该茶叶盒的容积是多少?(2)小语爸爸的茶叶专卖店以每盒元购进一批茶叶,按进价增加作为售价,第一个月由于包装粗糙,只售出不到一半但超过三分之一的量;第二个月采用了小语的包装后,马上售完了余下的茶叶,但每盒成本增加了元,售价仍不变,已知在整个买卖过程中共盈利元,求这批茶叶共进了多少盒?答案:(1);(2)【分析】(1)根据题意设盒底边长,接口的宽度,分别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再根据长宽高求得体积;(2)分别设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的销售量为盒,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和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解析:(1);(2)【分析】(1)根据题意设盒底边长,接口的宽度,分别为,,根据题意列方程组,再根据长宽高求得体积;(2)分别设第一个月和第二个月的销售量为盒,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和不等式组,根据不等式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两个月的销售总量为盒【详解】(1)设设盒底边长为,接口的宽度为,则盒高是,根据题意得:解得:茶叶盒的容积是:答:该茶叶盒的容积是(2)设第一个月销售了盒,第二个月销售了盒,根据题意得:化简得:①第一个月只售出不到一半但超过三分之一的量即由①得:解得:是整数,所以为5的倍数或者或者答:这批茶叶共进了或者盒.【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求解,理解题意列出方程组和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4.如图,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垂足为O、A、B两点同时从点O出发,点A沿直线m向左运动,点B沿直线n向上运动.(1)若∠BAO和∠ABO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AQ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若AP是∠BA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BP是∠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BP相交于点P,AQ的延长线交PB的延长线于点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P和∠C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P和∠C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答案:(1)∠AQB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135°;(2)∠P和∠C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与∠BAO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解析:(1)∠AQB的大小不发生变化,∠AQB=135°;(2)∠P和∠C的大小不变,∠P=45°,∠C=45°.【分析】第(1)题因垂直可求出∠ABO与∠BAO的和,由角平分线和角的和差可求出∠BAQ与∠ABQ的和,最后在△ABQ中,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各定理可求∠AQB的大小.第(2)题求∠P的大小,用邻补角、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求解.【详解】解:(1)∠AQB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如图1所示,其原因如下:∵m⊥n,∴∠AOB=90°,∵在△ABO中,∠AOB+∠ABO+∠BAO=180°,∴∠ABO+∠BAO=90°,又∵AQ、BQ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BAQ=∠BAC,∠ABQ=∠ABO,∴∠BAQ+∠ABQ=(∠ABO+∠BAO)=又∵在△ABQ中,∠BAQ+∠ABQ+∠AQB=180°,∴∠AQB=180°﹣45°=135°.(2)如图2所示:①∠P的大小不发生变化,其原因如下:∵∠ABF+∠ABO=180°,∠EAB+∠BAO=180°∠BAQ+∠ABQ=90°,∴∠ABF+∠EAB=360°﹣90°=270°,又∵AP、BP分别是∠BAE和∠ABP的角平分线,∴∠PAB=∠EAB,∠PBA=∠ABF,∴∠PAB+∠PBA=(∠EAB+∠ABF)=×270°=135°,又∵在△PAB中,∠P+∠PAB+∠PBA=180°,∴∠P=180°﹣135°=45°.②∠C的大小不变,其原因如下:∵∠AQB=135°,∠AQB+∠BQC=180°,∴∠BQC=180°﹣135°,又∵∠FBO=∠OBQ+∠QBA+∠ABP+∠PBF=180°∠ABQ=∠QBO=∠ABO,∠PBA=∠PBF=∠ABF,∴∠PBQ=∠ABQ+∠PBA=90°,又∵∠PBC=∠PBQ+∠CBQ=180°,∴∠QBC=180°﹣90°=90°.又∵∠QBC+∠C+∠BQC=180°,∴∠C=180°﹣90°﹣45°=45°【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垂直,角平分线,平角,直角和角的和差等知识点,同时,也是一个以静求动的一个点型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