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五代墓志中的疑词_第1页
略论五代墓志中的疑词_第2页
略论五代墓志中的疑词_第3页
略论五代墓志中的疑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略论五代墓志中的疑词

墓志铭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同时数据”,长期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近年来,墓志词汇学研究方兴未艾。在墓志词汇研究方面,吴金华《三国志校诂》,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等著作首开其端,其后墓志词汇研究的专著有罗维明《中古墓志词语研究》,姚美玲《唐代墓志词汇研究》等;学位论文有柏亚东《唐代墓志词语通释》、周阿根《五代墓志整理及词汇研究》等。晚唐五代时期是近代汉语发展的发轫时期,此时“文言由盛而衰,白话由微而显”,因此,五代墓志的词汇时代特色特别鲜明。文章结合《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对部分五代墓志部分疑难词语进行考释,词语按音序排列,以便寻检。一、吉期,即所引唐代墓志,总引周阿根《墓主名字+墓志》后汉乾祐元年《潘庸及妻王氏合葬墓志》:“皇天渺渺,哀戚依依。迁奉思堆,然可兴悲。神榇何在,良辰吉期。子孙八人,聊为墓志。”①《大词典》“吉期”条释作“指婚期”。首例引《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吉期将到,梁大伯假说某日与儿子完婚,特迎取姐夫一家到家中去接亲。”《大词典》释义过窄,其实,“吉期”幷非仅指婚期,可统指“吉日”,即吉利的日子、好日子。唐代墓志已见用例,《唐代墓志汇编·唐故上仪同秦君墓志》:“吉日晨兴,凶仪夙引,丹旐启路,素车移轸。”163又《大唐前卫勋卫上护军杨君墓志铭并序》:“但九月不葬,悲恋违于礼经,三载思留,卜兆催于吉日。”1167《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唐故宋州楚丘县令张公(沘)墓志铭并序》:“以建中元年正月二日,终于长安旅舍享年五十有四。扶护东归,方俟吉期。以明年辛酉岁四月廿六甲寅日,葬公于洛阳县清风乡之原,礼也。”墓志之外亦见用例,宋楼钥《攻媿集》卷四十八“诸陵诸攒宫表文”:“伏以上辛谷旦,大旅盛仪,爰推立极之功,克配感生之祖,遥瞻陵域,敢告吉期,事体至严,威灵斯鉴。”这里显然也是指葬期。词①本文所引五代墓志均引自周阿根《五代墓志校注》,为称述方便,采用了“朝代+年号纪年+《墓主姓名+墓志》”格式,下同,不再一一注明出处。典释义必须具有概括性,它所解释的应该是一种语言义,而不是言语义。二、“间”不密度、“”义前蜀乾德五年《晋晖墓志》:“太师辰象垂休,山河钟秀,燕颔有封侯之相,龙章真间代之仪。节挺松筠,才兼文武,加以蕴深沉之器度,抱倜傥之襟怀。”后唐清泰三年《张季澄墓志》:“襦袴洽行春之咏,机钤参缇骑之崇,有惠化以临人,有勋庸而许国,政以正立,功由公闻,实间代之英髦,挺一心于忠孝。”后周显德五年《冯晖墓志》:“男于休,西陲袭庆,南阳孕灵,类董卓之仪形,爱谢玄之器度,经纶有智,通变多机,匪膺间代之才,曷处超伦之事。”《大词典》“閒代”条义项①释作“亦作‘间代’。隔代”。墓志中“间”非“隔”义,乃“更迭,交替”之义,于古有之。《书·益稷》:“笙镛以閒,鸟兽跄跄。”孔传:“间,迭也。”“间代”乃“累代、数代”之义,墓志之外亦有用例,《旧唐书·段秀实传》:“秀实忠卫宗社,功配庙食,义风所激,千载凛然。间代勋力,须异等夷,宜赐绫绢五百疋,以度支物充。”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三:“性直如绳,酌中如砥。孝悌于家,简编信史。惟公之德,间代英灵。非义不理,庶务乃馨。”例证不仅提供词语的出处,更重要是用来证明释义的,故书证必须与释义密合,否则张冠李戴,书证就失去了它证明释义的作用,反过来讲,释义也就成了疏误,会给读者误导。三、唐故明夫人车氏南唐保大四年《王氏夫人墓志》:“母天水郡赵氏,令淑有闻,坤仪益秀。”后汉天会八年《石映墓志》:“夫人孙氏,夙禀坤仪,素传内则,鼓琴瑟而有节,主苹蘩而知礼。”《大词典》“坤仪”条义项3释作“犹母仪。多以称颂帝后,言为天下母亲之表率”。两个例证均为宋王安石文,例证略晚且释义不确,唐代墓志已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明夫人墓志铭并序》:“哀子礼等,痛坤仪之罢训,切阴德而沦质,序舅氏于丹铭,播存辉于玄室。”134又《唐故朝议郎试左骁卫长史汝南荆府君墓志铭》:“夫人秦氏,雍容淑质,窈窕天姿,德行早闻,坤仪必备。”937又《唐故天水赵府君墓志》:“夫人西河任氏,次夫人谯国庞氏,次夫人清河张氏,三夫人并德禀坤仪,天资贤淑,祸钟早亡,不与偕老而没于前。”1089从上述文献用例来看,“坤仪”所指均非帝后,《大词典》谓“多以称颂帝后”,释义不确,当正之,且例证晚出,可补唐代墓志。四、严格把握志文教育的对象后唐清泰三年《河西都僧统阴海晏墓志铭并序》:“和尚不期修短,顿亏训示之仪;躃踊苫庭,攀号迨及。”后晋开运二年《王廷胤墓志》:“时开运元年九月二十三日,薨于浮阳所任,享年五十有四。诸子攀号,郡邑悲恸,戎藩罢市,军国辍朝。”《大词典》“攀号”条释作“攀龙髯而哭。谓哀悼帝丧”。下引四个例证:《南史·梁纪下论》、《陈书·后主纪》、唐刘禹锡《慰国哀表》、宋欧阳修《英宗皇帝灵驾发引祭文》。《大词典》的释义就其所引例证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上引五代墓志中的“攀号”的对象均不是帝王。南北朝至唐五代墓志中,攀号的对象很多都是指尊长者或亲友,《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大周少师柱国大将军雁门襄公墓志铭》:“世子恭,攀号扶侍,途步千里,毁瘠淄尘,有伤行路。”275又《故齐戎招将军袁水澠池二县平越将军墓志铭并序》:“道俗伤嗟,官民叹惜。嗣子宝定,孝性天成,攀号恸绝。”438《唐代墓志汇编·故侯氏刘夫人墓志铭》:“似日西倾,如川东逝,素輀长引,玄门永闭,子侄攀号,亲知挥涕。”59《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李思摩妻统毗伽可贺敦延陁墓志》:“华实方茂,摇落先秋。种类攀号,酋豪泄涕。薤歌唱而徐引,掊马嘶以悲吟。风日茫而黯无色,川原寂而拱木阴。”40墓志之外,传世文献也有用例。《新五代史·郭延鲁传》:“秩满,州人乞留,不许,皆遮道攀号。天福中拜单州刺史,卒于官。”这里乃州人之哭官员离任。《大词典》释作“哀悼帝丧”,不确。“攀号”,语本《史记·封禅书》。“攀号”一词,最初是哀悼帝丧,后又扩大指尊长者及亲友。因此,可以将“攀号”释作“哀悼帝后、尊长者、亲友等之丧。”五、失去母亲即是常见的保护后梁乾化四年《乐君妻徐氏墓志》:“夫人有一男光途,年幼冲。悲乎!偏露所不忍睹。呜呼!生也幻世,没兮归人,聊纪馨香,用标年纪。”《大词典》“偏露”条释作“谓父死。谓失去荫庇保护”。引例为唐孟浩然《送莫甥兼诸昆弟从韩司马入西军》诗:“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大词典》释义就其引用的例证而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上引《乐君妻徐氏墓志》中,叙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徐氏夫人去世了,儿子光途的年纪还小,人们不忍心看到孩子很小就失去母亲。唐代墓志中“偏露”指失去母亲有多有用例,《唐代墓志汇编·大唐洪州都督府高安县封明府故夫人崔氏墓志铭并序》:“自安仁之结恨,中路奄乖;以奉倩之伤神,前途讵几。携兹偏露,临口泉壤。”762《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大唐吴武军使开府仪同三司兼太常卿上柱国萧国公论第八女所生夫人墓志》:“呜呼!女才二龄,痛其偏露,感今怀旧,抚存悼亡,惜高台之正阴,悲玉树之光落。”698又《唐故蔡氏夫人墓志铭并序》:“讵谓修短有涯,奄同电烛。宋君撤悬兴悼,叹遗挂以增悲;至孝絶浆,痛偏露而泣血。”967以上唐代墓志均为失去母亲。唐五代墓志中“偏露”多指失去母亲。因此,我们可以将“偏露”解释为:丧失父亲、丧失母亲或丧失双亲。六、b、第三方开家回从“没有”到“兴于巨唐”后梁乾化三年《韩恭妻李氏墓志》:“国有忠臣,挺生材杰。天授兵符,神传将诀。不拔龙泉,平探虎穴。”唐天祐十八年《孟弘敏及夫人李氏合葬墓志》:“自周公华裔,鲁国灵苗,枝叶相承,风神间出,弓箕不坠,英杰挺生,三皇五帝之时,公卿继美;兴亡战伐之后,儒学传家。”后唐同光三年《张继业墓志》:“粤有人杰,兴于巨唐。挺生令子,同赞明王。名惟魏丙,化作龚黄。”《大词典》“挺生”条释作“挺拔生长。亦谓杰出”。《大词典》将“挺生”解释为“挺拔生长”,实属于望文生训。“挺生”其实就是“生长、出生”之义,“挺”亦“生”也,“挺”、“生”同义连文。《广雅·释诂一》:“挺,生也。”《后汉书·杨赐传》:“故司空临晋侯赐,华岳所挺,九德纯备,三叶宰相,辅国以忠。”李贤注:“挺,生也。”从古汉语单音词逐渐向双音词变化的过程中,有过一个重要的现象,即不少复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的临时组合阶段。在这些同义词临时组合的复音词里,双音同义复词居多,为人们所习见,但也有一些同义复词,因不常见训释者往往有分训误释现象,对这类同义复词,我们应该引起注意。七、《大词典》首文:“有德于玉。”第42页后汉乾祐三年《邢德昭墓志》:“至孝等以窀穸将归,虑高深易变,爰陈景行,俾志贞珉。但梦乏祥禽,莫述生金之字;才亏幼妇,徒追瘗玉之心。”《大词典》“瘗玉埋香”条释作:“指埋葬已故的美女。亦省作‘瘞玉’。”首例引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回头乐事浮云改,瘗玉埋香今几载。”《大词典》例证晚出且释义不确。韩陈其《汉语借代义词典》“瘗玉”条沿袭《大词典》释作“埋葬美女,美女如玉,因以玉表示美女”,亦误。从上引五代墓志来看,墓主邢德昭并非美女,乃是堂堂须眉。唐代墓志中也有指男性的用例,《唐代墓志汇编·庞府君墓志铭并序》:“泉中瘗玉,地下埋金,荒郊引雾,寒陇凝阴。”760《唐代墓志汇编续集·谭君墓志铭并序》:“文昌伫懿,方接响于充庭;京兆收魂,遽摧芳于瘗玉。”277页均是其证。我们认为可以将“瘗玉”解释为:埋葬有才德之人。八、《唐故有君铭》后梁贞明三年《吴存锷墓志》:“负乎才器,匡正国邦,缅考史书,世济贞懿,今于公而见之矣。”《大词典》“贞懿”条释作“贞洁懿美。多指妇德”。《大词典》所引三个例证中“贞懿”所指的对象均为妇女,其释义似乎是正确的。其实,从历代墓志用例来看,“贞懿”一词并非多指妇女,《唐代墓志汇编·唐将仕郎张君墓志铭并序》:“杨童不秀,颜子未实,妙迹参微,神机入室。嗟尔贞懿,才高汉佚,梦蛟翻纸,雕龙散笔。”823又《大唐故通直郎守武荣州南安县令王府君墓志铭并序》:“君幼而柔嘉,夙怀耿介,雅尚贞懿,恬然虚白。”1162《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故赵君墓志铭并序》:“壑惊夜舟,隙驰朝驷。一息无返,千龄长异。风懔繐帷,露凄泉閟。方郁松檟,实标贞懿。”149又《唐赠户部尚书高府君墓志铭》:“惟公贞懿,庆祚斯至。克生元臣,承家守嗣。干不庭方,激忠以义。制胜行权,全师用智。”806传世文献亦多有用例,《北史·庾季才传》:“子质,字行修。早有志尚,八岁诵梁元帝《玄览》、《言志》等十赋,拜童子郎。仕隋,累迁陇州司马。大业初,授太史令。操履贞懿,立言忠鲠,每有灾异,必指事面陈。”《旧五代史·世袭列传·高季兴传》:“子保融嗣,位至荆南节度使、守太傅、中书令,封南平王。皇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