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四大名著教学案例_第1页
五年级四大名著教学案例_第2页
五年级四大名著教学案例_第3页
五年级四大名著教学案例_第4页
五年级四大名著教学案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四大名著教学案例“草船借箭”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都知道其取自《三国演义》之中,但故事发生的背景、人物、始末,以及真实的历史场景却鲜有人知。因此,借小学语文部编版《草船借箭》课文,与大家探讨这案例的教学过程,希望在教学中取长补短,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一、教学准备(一)教材分析《草船借箭》一课是截取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片段,作为古典历史小说,其具备了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典型环境的小说三要素,其中,神机妙算、才智过人的诸葛亮,嫉贤妒能、心胸狭隘的周瑜等人物形象入目三分,加上赤壁之战前夕的紧张氛围与草船借箭的出其不意,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可读性与厚重感,将三国时期孙刘联合抗曹时急促的战火气息表达出来。《草船借箭》讲的是孙刘联军战前军备(箭矢)不足,周瑜公报私仇,让诸葛亮十日之内打造十万支箭,而诸葛亮则借雾色掩藏,用草船向“曹”借箭的故事,既破解了周瑜的杀招,又削弱了曹魏的实力。课文赞扬了诸葛亮的才能与广阔的胸襟,塑造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武侯形象。(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1)学习课本的生字生词,理解“妒忌、都督、惩罚、擂鼓、呐喊、神机妙算”等重点词汇的意思与应用,并正确拼写;(2)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讲清楚故事发生的前因后果,对《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故事发生的前后有一定的了解;(3)发现问题,学生能够利用所掌握的工具资源,解答部分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讨解决问题,提升问题解决能力与合作能力。2.情感与价值方面:(1)感悟祖国灿烂文化的民族底蕴,感受厚重的历史文明与文化精髓,知道中国“四大名著”及其相应的作者;(2)以诸葛亮为榜样,以周瑜善妒为反面教材,养成一颗包容之心,培养广博的胸怀;(3)延伸至战争与和平的角度,让学生树立一颗热爱和平,珍惜当下之心。(三)教学构想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便是培养每个学生在语言方面“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深挖学习潜能,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未知,从而加强语言文学的知识储备。以《草船借箭》一课为例,课文篇幅相对较长,且涉及到古代军事知识,学生对“擂鼓、都督、军师”等专有名词的认知有限,加之历史因素影响,想要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相对较难。因此,本课教学在“情境导入→自主学习→主题探究→拓展延伸”的构想进行,根据课前、课中与课尾等不同阶段安排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场景,依次按照趣味性的情景导入、自主性的全文阅读、合作式的小组探究与拓展性的知识延伸组织课堂教学,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草船借箭》的教学目标。二、教学实践(一)创设情境,课前导入1.趣味导入,创设情况利用课前三分钟,播放94版《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历史兴亡与人生短暂,身临其境地解读豪放中略带含蓄,高亢中倍显深沉的歌曲内涵,同时,播放《草船借箭》视频片段,为课程导入营造厚重的历史氛围。2.背景介绍,唱响前奏在趣味性的音乐导入上,已经初步营造了历史氛围,在音乐结束后,老师马上介绍背景,将历史气氛引入到《三国演义》的《草船借箭》课文里。师: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势造就英雄,在1800多年前,曹操率军水陆并进,准备一统江山,无奈孙刘联盟,五次中计,使得赤壁之战空留遗憾。其中草船借箭便是其中一计,“一天浓雾满长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蝗来战舰,孔明今日伏周郎”,且看用奇谋孔明借箭。说完背景介绍后,学生的好奇心与趣味性被激发,再让学生初读课文,进入到文本熟悉与故事解读之中,从而开启课堂教学。(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作为白话小说,其中自有许多生僻字词无法理解,在初读课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勾画出重点字词,在学生初读完毕,利用新华字典等予以自行解决,明确意思与用法。在初读课文之后,进入到理清故事脉络的环节。师:读完文章之后,故事发展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什么呢?生:周瑜善妒,陷害孔明→孔明求救,鲁肃相帮→雾中求箭,曹操上当→借箭归来,周瑜大惊。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到位,那么如果用一个合适的词语概括诸葛亮在借箭中所表现出的才能,你们认为是哪个词呢?生:神机妙算!师:对了,神机妙算中的“神机”是指灵巧的心思达到神奇的程度;“算”是指策划计谋,“妙算”就是巧妙的计谋。这个成语形容善于估计形势发展,决定策略。那么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呢?学生便会进入到文章的细读过程中,然后查找相关佐证,如文中对诸葛亮“通天文、识地理、知奇门、晓阴阳、明兵势、懂阵图”等方面的细节刻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解读。教师则趁机提问与解答学生不明白的问题。(三)紧扣主题,探究学习在学生细读之后,便可以紧扣课文对诸葛亮“智慧的化身”主题加以解读,通过问题设置与小组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到探究学习的环节之中。师:《草船借箭》全文都在说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个“算”全面表现在哪些地方?这又说明了什么?经过学生自我解读与小组探究,可以得到以下解答:(1)诸葛亮算到了三天后天有大雾。(2)诸葛亮算到了曹操的性格多疑、谨慎,在浓雾中不敢轻易派兵出击。(3)诸葛亮还算到了鲁肃的为人,他知道鲁肃忠厚、守信、不会食言,所以让他替自己准备借箭用的材料,而且确保不会让周瑜知道。(4)诸葛亮让船一字儿排开,借箭时,下令把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一边受满箭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说明他对事情做了周密的安排。(5)书中说船队回来时,顺风顺水,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到风向。(6)诸葛亮对鲁肃说:“要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说明他算了借箭所需器材的数量。评:一问激起千层浪,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阅读兴趣被调动,充分有效的读书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四)发散思维,聚合知识研究完诸葛亮的个人特点后,可以将这一研究方法转移到周瑜、鲁肃和曹操身上,让学生总结《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并进入到榜样学习与吸取教训的环节之中。例如:师:无论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的忌害之心,还是鲁肃的仁厚守信、曹操的谨慎多疑,我们都是从文章哪些对话与描写中得到的?学生又会再次进入到课文的阅读与查找之中,从语言、描写等方面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厚重的历史文明与文化精髓。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以及相关内容的解读,也有利于作文水平的提升与相关词汇的解析应用。而且,在这一环节,还可以纳入创造性表演,使学生体验到角色的魅力,扮演其中某一人物,将情感与表演才华展现出来。评:理解和表达、创造与再现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体观、课堂教学的活动观、学生的主体观。三、教学反思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由学习内容所决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在《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教学中,人物鲜明的形象刻画是重点,因此,执教理念也是在课文为蓝本的基础上“让人物形象活起来”。于是有了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忌害之心,鲁肃仁厚守信、曹操谨慎多疑的细节查找,而基于这一主题探讨中,解决学生在生僻字词、文章理解、故事脉络等方面的问题。而从《草船借箭》的教学开展来看,学生在趣味性情景导入与探究式问题引导下,提升了对课文的阅读兴趣,同时在带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