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1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2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3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4页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B(部编版)秦都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装订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6)题中,任选四题;在第(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晨起动征铎,。(温庭筠《商山早行》)(3)怀旧空吟闻笛赋,。(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而不知人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5),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6)后来啊//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7)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明诗人坚定信心、实现理想的诗句是:,。(8)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用“,”两句点明时令,并借明月表达出对故乡的浓浓思念之情。阅读语段,完成2~3题。入冬,成千上万只海鸥飞到昆明,落在西山脚滇池畔,它们组成五线谱的音符,跳跃着,呢nán着,堪比古典音乐的旋律!它们时而在水面优雅地滑动,时而在岸上昂着头漫游,时而群起呼啸蓝天,时而俯冲蹁跹而下,天空中留下它们翻飞的身姿,河水里映照出它们嬉戏的jiǎn影。我站在水边久久看着它们,听到它们欢快轻灵的哼唱声,心里那点所谓的乡愁一点一点化开。2.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1)它们时而在水面优雅地滑动,时而在岸上昂着头漫(A.mànB.mǎn)游。()(2)我站在水边久久看着它们,听到它们欢快轻灵(A.língB.lín)的哼唱声,心里那点所谓的乡愁一点一点化开。()3.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1)呢nán(2)jiǎn影4.你所在的班级开展“心悦读·云分享”活动,假如你要朗读的书目是《艾青诗选》,请参照下面的示例,在备选诗作中选择一首,为它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并阐述理由。(3分)备选诗作:《黎明的通知》《鱼化石》背景音乐推荐:音乐名称音乐简介《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管弦乐组曲,作曲家是格里格,乐曲肃穆雄浑《江河水》中国双管独奏曲,激越悲愤有力,感染力极强示例:我选择朗读《我爱这土地》,配乐《多情的土地》。《我爱这土地》通过鸟儿对土地的忠诚,表达了艾青对国家的热爱,对侵略者的痛恨,和对光明的热烈向往,感人至深;所配乐曲深沉细腻,情感真挚,令人感动,两者相得益彰。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①人人都有理想,怎样实现理想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②无数登上理想之巅的人告诉我们:正能量可以助人实现理想。③团结协作是助人实现理想的正能量。④实现理想的过程是漫长的,奋斗的道路上布满荆棘,只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应对,这就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⑤年轻人也要抱着合作共赢,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不断朝着目标迈进。(1)第①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2)从短语结构类型来看,语段中加点的“团结协作”“布满荆棘”分别是短语、短语。(2分)(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二、综合性学习(7分)6.学完《醉翁亭记》和《湖心亭看雪》两篇文章后,九年级(2)班开展以“探索中国亭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7分)(1)请你将“亭”字按照笔画顺序,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1分)(2)负责人将搜集到的相关材料展示在下面,请你根据材料补全表格。(2分)材料:湖心亭,位于西湖中央小岛。亭为重檐式,黄色琉璃瓦,宏伟壮观,在湖心亭极目四眺,湖光皆收眼底,群山如列翠屏,游船点点,在西湖十八景中称“湖心平眺”。醉翁亭,位于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为北宋琅琊寺僧智仙所建。因欧阳修得名“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宁静,古树婆娑,亭台错落,青山如画,碧水潺流,环境十分优美。亭子的名称具体内容湖心亭醉翁亭亭的位置位于西湖中央小岛①_______________周围景物②______________有古树、青山、碧水。(3)你认为下列哪项诗句描绘之境适合造亭?请结合下面的材料,说明理由,并给亭子取名。(2分)材料:亭是中国传统建筑,源于周代。“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早期根据作用的不同以及建造位置的不同分为路亭、凉亭、山中的观景亭、驿站的驿亭等。许多古亭经历了多次修葺和复建,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已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A.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送友人》)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4)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图“杭州城标”融入“亭”元素的构图含义。(2分)三、阅读(46分)(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9分)【材料一】“囤积知识”只是学习第一步①日子好过了,囤积生活用品的人少了,但“囤积信息”的人多了,理由也更充分了。看过的电影、照过的相片如同“备忘录”,记录着美好的记忆,弃之可惜;没读的书、没看的帖、偶遇就是缘分,如果不马上保存,就会在信息洪流中销声匿迹。信息获取渠道从实体书报到群组网站,我们赶上了“攒资料”最便捷的时代。②从学习的角度看,信息积累是现代社会的一门必修课。在学科分工细化、知识快速迭代的当下,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几无可能。即便专攻一门,也没有谁能掌握必备的所有专业技能和知识。老一辈学者常通过成千上万张手写卡片积累知识;在电脑辅助人脑“记忆”的时下,“知道信息在哪里”与“知道信息是什么”同样重要。所以,把信息囤积到手机、电脑中的“私人图书馆”,利用技术编码入库、检索查询、精准定位所需知识,日益成为公认的学习方式。③然而,囤积信息不应是搬运,而应是对知识的第一道加工。在知识的位阶中,比具体信息、学问更重要的是思维、智慧。这种更重要的知识,被中国先贤刻画为“闻见之知”以外的“德性之知”;在一些外国哲学家心中,则是比归纳总结更重要的“强调新细节的新模式”。如果说知识的记忆与检索可以委托给电脑和网络,但学习却不能完全依靠机器代劳。④看待世界的方式,修身养性的智慧,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态提升的思维,都要靠日复一日的磨炼,非囤积之力所能获得,学思互鉴、知行合一的深度学习方法也未曾改变。【材料二】①一份《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当代人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秒。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数据也显示,一个人每天面对屏幕至少150次,平均每6.5分钟看一次手机。②得承认的现实是,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像一种“稀缺品”。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被不断地切割,保持长久的专注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难得的品质。③但细细想来,这又并不是那么奇怪。打开电脑和手机,微博、微信、短视频、各种搜索引擎……太多东西可以夺走我们的注意力,光是用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就可能用掉我们大半天的时间。④虽然学习的途径多了,但浮光掠影的浏览和专心致志的阅读、学习,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⑤同样是观看,同样是经由双眼,但看的对象和方法不同,效果就会大不相同。不管是微信、微博,还是网络上的短视频,抓住人们的往往不是内容和思想,而是从中体现出来的感官刺激和娱乐价值。人们见了很多画面,画面快速跳帧,思考留白却所剩无几。“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在视觉化阅读的语境里不太容易实现。⑥更重要的是,不管我们怎么看,从大小屏幕里传递出来的东西只能让我们被动接受。而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自由、自主的,我们可以对接收到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如此才能建立有质地的对话关系。而如今,虽然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却缺少主动的取舍和过滤。⑦因此,我们更要强调专注力的重要性。当我们在一件事情上集中精力,也就有了“自我关照”的可能,有了“自我提升”的途径。真正的阅读、学习应该是建立在自主、有意识、沉下心的基础上,这种能力是任何技术手段都无法给予的。它只存在于我们专注的灵魂和思想之中,需要我们集中精力去寻找、探索。7.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认为知道信息在哪里十分重要,因此我们应该掌握利用技术编码入库、检索查询、精准定位所需知识的学习方式。B.【材料二】第①段引用《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证明了网络时代人们的专注力不易被保持。C.【材料二】告诉我们,在网络时代,专注力越来越稀缺,人们的时间与注意力会被不断地切割。D.【材料二】认为改变电脑、手机、微博、短视频等屏幕阅读方式有助于我们集中注意力,沉下心,开展自主阅读和学习。8.简要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论证“‘囤积知识’只是学习第一步”这一观点的。(4分)9.请结合【材料二】,说说青年应该如何借助真正的阅读来“囤积知识”。(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1分)那座山,虎啸龙吟毕淑敏①我16岁的时候,离开北京,穿上军装,来到西藏的阿里当兵,严酷的自然环境将我震撼。所有的日子都被严寒冻硬,绿色成为遥远而模糊的幻影。②“阿里”是我所在的这支部队所驻扎的山的名称,没有人知道“阿里”是什么意思。我曾经问过博学的藏学家,也没能给一个明晰的回答,于是我就沿用了一个我在阿里搜集到的民间传说:阿里的意思是“我的”。③在这个地方,吃的是脱水菜,像纸片一样干燥的洋葱皮,在雪水的浸泡下,膨胀成赭色的浆团,炒或熬以后,一种辛辣而懊恼的气味充斥军营。即使在日历上最炎热的夏季,你也绝不可以脱下棉衣,否则夜里所有的关节就会嘎嘎作响。④我在藏北高原当了十几年的兵,把自己最宝贵的青年时代留在了冰川与雪岭之间。我曾经背负武器、红十字箱、干粮、行军帐篷,徒步跋涉在无人区。也曾骑马涉过冰河,急驰在雪原,给藏族老乡送医送药。⑤攀越海拔6000多米的高山时,心脏仿佛在胸膛炸成碎片,要随着急遽的呼吸迸溅出嘴巴。仰望云雾缭绕的顶峰,俯视脚下深不可测的渊薮,只有17岁的我,第一次想到了死。⑥我想这样爬上去太苦太难了,干脆装着一失脚,掉下悬崖……没有人会发现我是故意这样做的,在如此险恶的行军中,死人的事经常发生。我牺牲于军事行动,也要算作小小的烈士,这样我的父母也会有一份光荣……⑦我把一切都周密地盘算好了,只需找一块陡峭的峭壁实施自戕的方案。片刻之后,地方选好了。那是一处很美丽的山崖,天像纯蓝墨水一样浓郁地凝结着,有凝然不动的苍鹰像图钉似的锲入苍天。这里的积雪比较薄,赭色的山岩像礁石一般浮出雪原……(我知道要找一块山石狰狞的地方下手,否则叫厚雪一垫,很可能功亏一篑)。⑧一切都策划好了,但是我遇到了最大的困难。我的脚不听我的指挥,想让右脚腾空,可是它紧紧地用脚趾抠住毛皮鞋底儿,鞋底儿粘在酷寒的土地上,丝毫不肯像我计划的那样飞翔而起……我转而命令左脚,它倒是抬起来了,可它不是向下滑动,而是挣扎着向上挪去……青春的肌体不服从我的死亡指令,各部分零件出于本能,居然独自求生……⑨那一瞬我苦恼之极,生也不成,死也不成,生命为何如此苛待于我?⑩一个老兵牵着咻咻吐白气的马走过来,他是负责后卫收容的。他说,曼巴(藏语:医生),拉着我的马尾巴吧,它会把你带到山顶。我看了一眼马毛被汗湿成一缕缕绳子样的军马,它背上驮着掉队者的背包、干粮和武器,已是不堪重负。⑪不。我不。我说。⑫老兵痛惜地看着我说,你是不是怕它扬起后蹄踢了你?放心吧,它没有那个劲了。在这么陡的山上,它再累也不敢踢你。只要它的蹄子一松劲,就得滚到峡谷里去。它是老马了,懂得这个利害,你就大着胆子揪它的尾巴吧。⑬我迟疑着。久久没有揪那条马尾。我的意志做出一个回答,生存的本能做出另一个回答。意志终于在本能面前屈服,我伸出手,揪住了马尾巴……⑭我的瞳孔看到许多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了万水千山之间。他们发生过悲凉或欣喜的故事,被呼啸的山风卷得漫无边际。我为一个20岁的班长换过尸衣,脱下被血染红的军装,清理他口袋里的遗物。他兜里装着几块水果糖,纸都磨光了,糖块像个斑驳的小乌龟,沾着他的血迹……我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我的兜里也有和他一样的水果糖,这件小小的物品使我觉得他是兄弟。我们给他换上崭新的军装,把风纪扣严严实实地系好,真是一个精干的小伙子呢。⑮趁人不注意,我在他的衣兜里又放上了几块水果糖,我不敢让别人知道,因为老兵们一定会笑话我的,他们把生生死死看得像蚕蜕皮一样正常。但我真的觉得,这个班长很需要这几块水果糖。糖是我特意挑的,每一块糖纸都很完整,硬挺地支楞着,像一种干果的翅膀。那个班长被安葬在阿里高原,距今已经有20多年了。我想他身边的永冻层中,该有一小块泥土微微发甜。(有删改)10.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在西藏当兵过程中有过困难也有过温暖。请梳理文章情节,简要概括“我”遇到的困难和温暖有哪些。(4分)11.你怎样理解“所有的日子都被严寒冻硬,绿色成为遥远而模糊的幻影”这句话?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1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1)在这个地方,即使在日历上最炎热的夏季,你也绝不可以脱下棉衣,否则夜里所有的关节就会嘎嘎作响。(加点词的连用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2)但我真的觉得,这个班长很需要这几块水果糖。糖是我特意挑的,每一块糖纸都很完整,硬挺地支楞着,像一种干果的翅膀。(为什么“我”觉得这个班长很需要这几块水果糖?)(2分)13.文章第⑧段是如何形象刻画“我”内心的矛盾和挣扎的?(4分)14.“阿里”这座山并没有老虎狮子等猛兽的存在,作者为何称这座山“虎啸龙吟”?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范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请自守,乃知延州。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①,皆以上②意分赐诸侯将。(选自欧阳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铭》,有删改)【注】①赉(lài):赐予,给予。②上:指皇上。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沙鸥翔集()(2)把酒临风()(3)范公少有大节()(4)元昊反河西()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其喜洋洋者矣醉能同其乐B.不以物喜皆以上意分赐诸侯将C.而慨然有志于天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于延州筑青涧城行者休于树17.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分)(2)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2分)18.《荀子·性恶》中有言:“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请结合【甲】【乙】两文,分析范仲淹是如何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付诸行动的。(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9.词的上阕中,“欲”“恐”二字用得极妙,试加以分析。(2分)20.这首词句句扣住“月”来写,情感多次起伏变化,在抑扬之间反复转换,有很强的感染力。请结合词的下阕,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2分)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有一种哲学叫“减法”,减去过多的欲望,享受轻松与宁静;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获得独立与成长;减掉诽谤与嫉妒,收获快乐与真诚……在适当的时候,学会做减法,生活才会变得更精彩。请以“生活因‘减法’更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试卷类型:B(部编版)秦都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卷)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和运用(17分)1.(6分)(1)好收吾骨瘴江边(2)客行悲故乡(3)到乡翻似烂柯人(4)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5)山舞银蛇(6)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评分标准:每空1分,如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第(1)~(6)题,如果多做或全做,以所做前四题为准赋分;第(7)~(8)题,如果全做,以第(7)题为准赋分。共6分。2.(2分)(1)A020(2)A3.(2分)(1)喃(2)剪4.(3分)[示例一]我选择朗读《鱼化石》,配乐《江河水》。(1分)《鱼化石》是诗人艾青“归来”之后一首独特的诗歌。诗人借助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悲惨事实,抒发了对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所配乐曲激越有力,两者相映相称。(2分)[示例二]我选择朗读《黎明的通知》,配乐《培尔金特第一组曲》。(1分)《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热切地呼唤一切事物来迎接美好新世界的到来,充满向上的精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坚定信念;所配乐曲肃穆雄浑,令人感奋,两者相得益彰。(2分)5.(4分)(1)(1分)将问号改为句号。(2)(2分)并列动宾(3)(1分)[示例]在“合作共赢”的后面加上“的心态”。二、综合性学习(7分)6.(7分)(1)(1分)(2)(2分)①位于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②有群山、游船。(每空1分)(3)(2分)[示例一]A句适合,诗句意思是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可在路旁或花木深处建亭,可取名为“通幽亭”或“花木亭”。[示例二]B句适合,诗句意思是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可在流水处建亭,可命名为“白水亭”。[示例三]C句适合,诗句意思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可在山岛中建亭,可命名为“观海亭”。(4)(2分)[示例]城标由汉字“杭”演变而来。上半部分江南亭台楼阁形状,体现了江南建筑风格;城标整体好似航船,传达了城市与水的关系(亲近感),凸显杭州特征。三、阅读(46分)(一)(9分)7.(2分)D8.(4分)首先从生活现象写起,点明人们“囤积知识”的原因以及便捷性,引出观点;然后从学习的角度分析囤积信息的必要性;接着指出囤积信息不只是搬运,运用思维和智慧来加工知识更重要;最后指出,囤积知识之外,我们还需要学思互鉴、知行合一的深度学习方法,深化观点。9.(3分)①学会专心致志的阅读而非浮光掠影的浏览;②尝试用“掩卷长思”这种传统的思考方式;③对知识和信息进行主动的取舍和过滤、分析和理解,借助这样的真阅读实现对知识的加工。(每点1分)(二)(21分)10.(4分)困难:①徒步跋涉在无人区,曾骑马涉过冰河,急驰在雪原;②攀爬环境恶劣的高山,心理忍受不了想要自杀,但身体却不自觉向上攀爬求生。(2分)温暖:①在“我”忍受不了时,老兵为“我”牵来了一匹老马,让“我”牵住老马的尾巴攀越雪山。②“我”为爬山过程中牺牲的士兵收尸,并在他的口袋里放了几块水果糖。(2分)(意对即可)11.(4分)“日子”是生活的代表,这里是说严寒侵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生活受到致命的影响,生活里再也没有生机勃勃的绿色。(2分)例如吃的菜,“吃的是脱水菜,像纸片一样干燥的洋葱皮,在雪水的浸泡下,膨胀成赭色的浆团,炒或熬以后,一种辛辣而懊恼的气味充斥军营”。(2分)12.(4分)(1)(2分)“即使”“绝不”“否则”三个关联词语的连用,突出了山区自然环境的严苛和恶劣,表现了“我”和驻地士兵在此地驻扎生活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仰。(2)(2分)“我”想要把珍贵的水果糖留给光荣牺牲的士兵,“我”将糖果作为零食送给他,表现了“我”对这个班长的敬佩和对他牺牲的惋惜。13.(4分)①运用动作描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