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动向_第1页
1当前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动向_第2页
1当前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动向_第3页
1当前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动向_第4页
1当前天然气化工的发展动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自然气化工的进展动向经70余年的进展,自然气化工已成为石油化工的一个重要分支,全球以自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年产量已到达约1.6×108t60年月曾颇受重视的自然气制乙炔,70年月后受快速进展大致归纳如下。合成气制备工艺技术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蒸汽转化与局部氧化相结合的自热式(ATR)工艺已开头工业应用;(2)流化床(AGC—21)造气工艺马上投入工业应用;(3)陶瓷薄膜制氧技术正在大力开发之中。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和均相催化体系正逐步完善SAPO型分子筛催化剂;甲醇液相羰基化制乙酸(BP专利技术)。结合工艺要求大力探究型催化技术光化学催化;(1)电化学催化;(3)酶催化与生物催化。依据特别工艺要求开发型分别与反响设备ATR造气炉;(2)浆态床反响器;(3)膜式分别器。当前进展一碳化工的战略目标依据我国自然气资源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化合物及重要树脂单体。开发型清洁能源合成液体燃料、氢能源、燃料电池、转化二氧化碳。研制绿色环保型化工产品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有DMC、DMO、DME等。2.3作好原料接替的预备以贮存量更为丰富的煤炭和自然气资源取代石油作为“三烯”原料。一碳化学酌探究方向(例如)2以合成气(H+CO)为原料2直接转化为乙醇、乙酸、乙二醇以及二甲醚。CHOH为原料3MTO工艺制乙烯/丙烯;液相羰基化制DMC、DMO,进一步进展高附加值下游产品。CH4为原料气相非催化直接氧化制甲醛;(2)液相直接氧化制甲醇。2CO为原料2加氢复原制甲醇;(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对当前一碳化学探究方向的生疏CH4和CO2为原料直接制备有用产品是探究的“热点”;为实现上述目标,传统的气/固催化体系正在向均相体系进展;与此相关的分子筛择形催化剂、金属配位络合物催化剂、生物酶催化剂等受到普遍重视;将资源丰富的温室效应气体CO2转化为有用产品开拓了资源综合利用的全途径,具有极大的理论与有用价值;试验室争论已证明利用3种生物酶催化剂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实现以下的选择性催化反响。型工艺技术与设备开发一不行。当今开发的型工艺技术与设备有:(1)浆态床反响技术;(1)均相催化反响技术:过渡金属配位络合物催化剂等等;(3)超临界流反响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化学模拟甲烷氧化酶(MMO)等等;等离子反响技术:常压、低温条件下直接转化CH4为C2炔烃、烯烃与烷烃等等。MTO工艺“三烯”是石化工业最重要的支柱,并已形成石油炼制—烯烃生产一体化的格局。用资源条件更优越、环境条件更友好的自然气取代石油原料意义重大。近20年来,以自然气为原料制备低碳烯烃的技术开发在国内外都开展了广泛的争论,主要形成了3条工艺路线。甲烷氧化偶联:由于存在催化剂活性、反响器构造、工艺流程安排、产品分别方案等诸多工程问题,估量近期内尚不具备中间试验的条件。以合成气为原料制烯烃:尚未突破低级烯收串太低的难点,估量实现工业化还有相当距离。甲醇转化为烯烃(MTO):已完成小规模的中间试验,根本具备工程开发的条件。(4)MTO工艺工程开发要点:①SAPO-34催化剂;②选择流化床反响器。(5)建议抓紧完成中间试验。关于合成液体燃料现实意义:①清洁能源:用自然气生产的合成液体燃料根本不含硫、芳烃、重烃;②资源利用:对开发中、小型分散气田与海上气田有肯定价值;③特种石蜡:目前生产高附加值的食用石蜡、线性石蜡等颇受青睐;④技术进步:合成工艺涉及当前化学工程上多项技术的综合应用。工程技术开发要点:①ATR自热式造气工艺;②浆态床反响器;③型催化体系。建议对综合工程技术开发要点开展试验。关于甲醇下游产品开发甲醇下游产品的技术开发重点是进展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在众多开发方向中最受重视的是甲醇通过羰基化、氧化羰基化、复原羰基化等反响合成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和中间体,如乙酸/乙酐、乙醇、甲酸甲酯等含氧二碳产品;甲醇液相(或气相)羰基化合成DMCDMC为原料与双酚-A反响合成聚碳酯(PC)PC进展快速,用途广泛;但国内产量很少,根本上依靠进口;利用类似工艺,只要适当转变原料配比和反响条件,也可以生产另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草酸二甲酯(DMO)。自然气凝液(NGL)制备低碳烯烃我国大局部NGL作为优质原料用于乙烯生产;无乙烯装置的地区只能用于生产液化石油气和溶剂油;上世纪如年月以来,为进一步合理利用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国外开发了脱氢、异构化、芳构化等多种工艺,有些已实现了工业化。如美国UOP公司的C3丙烷脱氢制丙烯(Oleflex)工艺、美国空气与化学产品公司的C~C3

馏分脱氢制丙烯或异丁5烯(Catofin)工艺、正丁烷催化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工艺等等;“三烯”资源的地区进展精细化工产品;烷烃脱氢制烯烃工艺的催化剂体系较简单,装置投资较高,且规模效应显著,一般10×104t/a(丙烯)以下的装置;正丁烷催化氧化制顺丁烯二酸酐对我国是颇具经济价值的工程。当前进展自然气化工面临的困难与机遇我国自然气价格偏高,缺乏经济上的驱动力;但近期原油价格飚升,应是进展自然气化工的良好机遇;受国际政治环境影响,近期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故石化产品的价格普遍看涨,为我们供给又一个良好机遇;国内的科研与开发技术力气虽较雄厚,但高度分散同时由于各系统均有自身的规划目标及切身利益,故以往组织的联合攻关选题未必都切合我公司的现实;协作单位之间的分工不明确,并未充分表达优势互补;大局部科技队伍集中在试验室争论,工程与设各技术开发力气相对落后,导致大量小试成果无法进一步放大;迄今尚未形成有重大工业价值的自主技术。对攻关工程的建议(1)SAPO型分子筛的定型生产和MTO)工艺的中间试验;(2)甲醇液相羰基化合成DMC和DMO;(3)ATR造气工艺与设备的技术开发;(4)浆态床反响器的技术开发;(5)合成液体燃料的中间试验;(6)探究NCL的合理利用途径;(7)建立自然气化工中间试验基地。对加快技术进步的建议明确目标、联合攻关、加强沟通、分工协作,处理好室内争论/工程开发、工艺争论/设备开发等关系;建立中间试验基地势在必行,但建设目的不能完全着眼于近期的经济效益,应从能源、环保、进展三方面综合考虑;(包括国外资金),尽可能建成开放型试验室;加强国际沟通、国际合作,引进急需的技全球轻烯烃(乙烯/丙烯)的需求始终在稳步增长。估量轻烯烃需求的增长速度将快于全球GDP的/求)的增长,对生产轻烯烃原料的来源和价格有重大影响。这已导致用自然气和煤作为石化原料甲百万吨级大型甲醇生产技术与UOP/Hydro公司开发的甲醇制烯烃(MTO)技术组合,是用自然气或煤作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在经济上有吸引力的途径。MTO技术己在挪威Hydro公司的工业验证装置上通过大量的工业验证试验。MTO工艺把甲醇转化为乙烯/丙烯的碳选择性在75%-80%之间。第一座世界级的MTO工厂目前在建设中。本文介绍近几年MTO技术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进展。一、MTO甲醇制烃(碳氢化合物)的转化反响最初是在上世纪70年月初用ZSM-580年月联碳公司(UCC)觉察SAPO-34硅铝磷分子筛。这是一种甲醇转化生产乙烯/丙烯很好的催化剂。SAPO-34具有某些有机分子大小的构造,是MTO工艺的关键。SAPO-34的小孔(大约4Å)限制大分子或带支链分子的集中,得到所需要的直链小分子烯烃的选择性很高。用于其它工艺的ZSM-5分子筛,主要由于其构造的孔口较大(大约5.5Å),所以轻烯烃的收率较低。SAPO-34分子筛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相对于硅铝沸石材料而言,有优化的酸性。SAPO-34优化的酸功能,由于混合转移反响而生成的低分子烷烃副产品很少。MTO工艺不需要分别塔就能得到纯度达97%左右的轻烯烃,这就使MTO工艺简洁得到聚合级烯烃,只有在需要纯度很高的烯烃时才需要增设分别塔。二、MTO工艺的特点MTO工艺承受优点很多的流化床反响器。局部待生催化剂经过用空气烧焦的连续再生,可以保持甲醇分压有利于得到较高的轻烯烃特别是甲醇(通常可以含有20过MTO工艺甲醇或二甲醚转化为乙烯和丙烯碳的选择性约为75%-80%,乙烯/丙烯产出比在0.5-1.5之间。在得到最高的总收率、乙烯和丙烯产品差不多等量的状况下,轻烯烃(乙烯+丙烯)的总收率的变化稍高于上述范围。乙烯/丙烯产出比在0.75-1.25之间。因此,可以用最少的甲醇得到最高收率的轻烯烃,但乙烯/丙烯产出比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乙烯与丙烯的价格进展调整。已经证明,用传统的处理方法可以除去副产品,使乙烯/内烯到达烯烃聚合工艺要求的规格。事实上,工业验证试验已经说明,MTO丙烷脱氢技术据测算,2023年承受丙烷脱氢和乙烯-丁烯易位转化技术生产丙烯的总量到达2534.2%。10多年来,丙烷脱氢成为工业化丙烯生产的重要工艺过程,然而,其推广应用因丙烷有用。丙烷脱氢取决于经济地取得低价丙烷,丙烷本身占丙烷脱氢生产丙烯总费用的2/3,大多数丙烷脱氢工程将建在中东和亚洲局部地区。8套丙烷脱氢装置,生产力量190万吨/2023年将再建10套装置,以增产丙烯400万吨/年。现有几套丙烷脱氢装置正在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和卡塔尔建设。44套在建设中或有投资意向。埃及Oriental石化公司也将建设35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以便为二套聚丙烯装置(已UOP有一套为12万吨/年)供给原料拟承受 Oleflex技术于2023年建成世界最大的丙UOP20234月在西班牙塔拉戈纳投运,该装置生产35万吨/年丙烯,由巴斯夫-SonatrachPropanchem公司(巴斯夫与阿尔及利亚Sonatrach公司的合资企业)UOP公司Oleflex2.4亿美元。沙特阿拉伯Alujain42万吨/2023年三季度投产。该装置将承受UOP公司Oleflex技术,沙特阿美公司长期供给丙烷原料,丙烯用于生产聚丙烯。丙烷脱氢技术主要有UOP公司OleflexCatofinStarPDHOleflex工艺和CatofinOleflex工艺丙烯产率为85%,氢气产率为3.6%。Catofin工艺承受固定床反响器,按烃类/热空气593-649℃33.9-50.8kPa90%。STAR.工艺用于轻质烷烃氧化脱氢为烯烃,承受蒸汽活化转化(STAR)技4年前收购前菲利浦斯石油公司STARSTAR工艺承受铂催化剂,以锌-钙铝酸盐为载体,反响条件为580℃和0.5MPa,有蒸汽存在,因存在蒸汽使反响物分压降低,可加快转化,并削减焦炭在催化剂上的沉积。中间反响产品(丙烯、氢气和未转化丙烷)进入其次反响器,引入氧气,氧气与局部氢气生成H2O,使反响趋STAR工艺在较高压力下运转,使用蒸汽和氧气使反响空速大大高于其他脱氢工艺。林德公司推出PDHStatoil夫的催化剂使过程得以改进,单程转化率到达50%,可到达较高处理量、承受较小设备和使用较低的公用工程费用,总转化率为93%。丙烷脱氢装置投资费用相对较高,同时需长期经济地供给丙烷原料。建设一套规模为30万吨/1.19亿美元。技术改进使丙烷脱氢更为可行,第一代Oleflex装置(泰国10万吨/年装置)投资为1000美元/吨丙烯,西班牙塔拉戈纳装置(35万吨/年)650美元/吨丙烯。易位反响技术烯烃易位转化通过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使乙烯和丁烯生产丙烯,反响转变碳-碳双键,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甚至在有含水介质存在下,可从起始物料形成的碳-碳双键。烯烃易位转化是可逆反响,易位反响可将乙烯与丁烯-2反响生成二个分子的丙烯。易位转化与石脑油裂解相组合,可使丙烯:乙烯产率提高到1.1:1。Triolefin易位转化工艺(OCT工艺)330-400℃和3.0-3.5MPa-2转化为丙烯,同时丁烯-1又异构化为丁烯-2。丁烯单程转化率为60%-75%,丁烯转化为丙烯的选择性大于95%。利用正丁烯易位转化技术,即OCT的变型Automer技术,可用于产出乙烯、丙烯和共聚单体己烯-1。在Automer技术中,丁烯可产出约10%乙烯、38%丙烯和4%己烯-1,其他为C6+。鲁姆斯为阿尔科化学公司(现埃奎斯塔化学公司)设计和建设了菲利浦斯易位转扮装置,这是世界上第一套工业化易位转扮装置。美国莱昂得尔石化公司切内维尤石化厂已承受OCT技术和乙烯二聚技术,另有其他两套66Sibina石化公司(壳牌化学公司、巴斯夫公司和阿托菲纳石化公司的合资企业)在美国阿瑟港的大型烯烃装置承受这一技术生95万吨/54万吨/58%(31万吨/年)86万吨/86万吨/年丙烯。易位反响装置可使丙烯/1.0以上。14万吨/年,使丙烯力量从28万吨/42万吨/年,该技术将使该装置丙烯/乙烯生产比从0.6增大到大于1.0,以满足亚洲丙烯增长的需求,总投资为35002023年完成。上海赛科石化公司90万吨/年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也将组合承受易位反响烯烃转扮装16万吨/59万吨/住友化学和壳牌公司将其用于加坡石化公司(PCS,裕廊岛)。(但低于丙烷脱氢),脱氢工艺和易位反响工艺的竞争力取决于乙烯价格。当丙烯/乙烯价格比为0.79:1时,易位反响具有竞争力;当价格比上升到0.83:10.91:1时,丙烷脱氢工艺具有竞争优势。烯烃相互转化工艺美孚公司开发的烯烃相互转化(MOI)工艺承受选择性二次转化技术,在单一的流化床反响器中操作,催化剂连续再生。该工艺使用美孚ZSM-5催化剂,它C4和热解轻汽油转化成丙烯和乙烯,FCC催化轻石脑油也是潜在的原料。UOP和阿托菲纳公司将使联合开发的烯烃裂解工艺(OCP)OCP工艺可使C4-C8甲醇转化为烯烃装置的C4-C8烯烃物流。固定床催化裂化工艺鲁齐公司和南方(Sud)化学公司推出的固定床催化增产丙烯技术-Propylur工艺。该工艺可承受不同原料,如来自FCC装置的轻石脑油或汽油,或来自蒸汽裂解或FCC装置的选择性加氢C4/C5和环烷烃。近85%的转化率可生成75%丙烯加乙烯、丙烯产率为60%。典型产品构成为:丙烯60%、乙烯15%、丁烯10%、汽油15%。这始终接转化途径承受沸石催化剂,同该工艺催化剂可将甲醇ZSM-5分子筛型催化剂。2023年底在BP公司德国沃里根工厂成功完成验证,将BP公司蒸汽裂解C5均无特别要求,对原料中其他物质如乙烯含量也无要求。承受Propylur50万吨/3万吨/年丙烯。甲醇制丙烯工艺烯烃生产可成为低费用甲醇甲醇艺均从将自然气转化为甲醇开头,甲醇UOP/诺斯克-海德罗公司开发了甲醇制烯烃(MTO)工艺,鲁奇公司开发了甲醇制丙烯(MTP)工艺。1、甲醇制烯烃(MTO)工艺UOP/海德罗公司开发的甲醇制烯烃(MTO)工艺承受改进型SAPO-34或硅铝磷酸盐催化剂,其骨架构造类似于ZSM-5,但可掌握酸中心位置和强度,具有择形力量,可提高乙烯和丙烯的选择性。该工艺已在挪威诺斯克-海德罗公司的验证装置上验证运转,原料进入量为0.75吨/天,甲醇转化串始终保持99.8%。流化床反响器前端设分别单元,掌握进料的甲醇/水比,典型含水20%,以掌握烃类分压和优化流化床中烯烃产率。甲醇进料与催化剂产丙烯模式操作。埃及将在苏伊士建设一套MTO甲醇,再用以转化成烯烃,生产32万吨/年聚烯烃。MTO工艺将甲醇与聚合物装置组合,形成完整的自然气-聚烯烃装置生产线。UOP公司和欧洲技术公司也为UOP/海德罗甲醇制烯烃(MTO)技术供给根底工程设计,欧洲技术公司将为尼日利亚建设MTO40万吨/年HDPE40万吨/PP甲醇装置承受海尔德-托普索公7500吨/天装置属世界最大甲醇装置,将生产40万吨/40万吨/年丙烯,再用以生产PEPP2023年建成。我国内蒙古伊化集团也拟承受自然气制甲醇生产工艺及甲醇制烯烃(MTO)60万吨/年自然气-甲醇制烯烃(NG-MTO)150万吨/年甲醇MTO60万吨/联合自然气化工装置。生产力量为日产500060万吨,建设3年。2、甲醇制丙烯(MTP)工艺鲁齐公司甲醇制丙烯(MTP)工艺是从自然气通过甲醇生产丙Mega-Methanol技术是使自然气转化为甲醇的革技术。该MTP工艺承受稳定的分子筛催化剂和固定床反响器0.13-0.16MPa380-480℃下操作,MegaMethanol装置的甲醇进料进入绝热的二甲醚(DME)预处理器,在此,甲醇DME甲醇/DME/水物流进入第一MTP甲醇DME99%以上转化为丙烯。剩余反响在其次和第三MTP反响器中连续进展。主反响器为带盐浴冷却系统的管式反响器,反响管典型长度为1-5m、内径20-50mm。产品混合物冷却,产品气体、有机液体和CO2DME化学级丙烯(97%纯度),含烯烃的物流返回主合成回路再增产丙烯。该工艺已由试验室向工MegaMethanol/MTP联合装置,5000吨/天(166.7万吨/年)甲醇可产生51.9万吨/14.3万吨/年汽油。据悉,上海浦东火炬投资公司(D“Long国际战略投资公司的子公司)打算建设煤基甲醇装置、甲醇-丙烯(MTP)装置和PPMegaMethanol甲醇MTP技术。甲醇MTP装置进料,生产35万吨/年丙烯,然后生产PP。这将是MTP技术的第一次技术转让。乙烯转化为丙烯技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争论所开发出由乙烯直接合成丙烯的可使原料乙烯连续转化成丙烯和丁烯。日本东京技术争论院化学资源试验室验证了将乙烯直接转化为丙烯和丁烯的催化反响成二个丙烯分子。在单程转化中,乙烯转化率约为53%,丙烯和丁烯选择性分别约为50%和42%。丁烯通过与乙烯反响进一步增加丙烯产率,藉一样的催化剂转化成丙烯。这是世界上首次将32个丙烯分子的反响。承受这种工艺,在常压和400℃68%,丙烯选择性为49%,丁烯选择性为42%。丙烯工业的原料和工艺正向多元化、高技术方向进展。高裂解深度、选择性FCC技术已成熟推行,我国开发的DCC他途径(如易位反响、丙烷脱氢、甲醇制丙烯)的开发争论,为日益增长的丙烯需求供给技术储藏。C12或2工艺。当前全球根底有机原料工业的进展正面临石油资源短缺和环保法规日益严格这两大难题。截止202311734亿t202334.04t40自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储量为172M3275M32.6M320254.8M3进展C1化工,生产合成燃料和根底有机原料,逐步替代石油资源已是必定进展趋势。而且合成油因无硫、无氮、无芳烃是一种更符合环保的要求的替代燃料。已工业化的C1化工技术这些技术包括费托合成制合成燃料、合成气制甲醇及其各种衍生物如醋酸等。费托合成制燃料目前全球以自然气为原料的费托合成制燃料工厂有两家,一家是南Mossgas2.25/a,1.25/a。另外南Sasol公司至今仍在运行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油装置,其3能相当于750万桶/aa310万t/a5套,4122150/d,7500t/a传统合成油生产包括合成气制造、费托合成和油品的改质。通过油品改质已能生产石脑油、正构烷烃等化工原料,而高质量石脑油又可占总油品量的15%,是裂解制乙烯的重要原料,正构烷烃则有望成为烷基苯的初始原料。合成气制甲醇甲醇是C12023年全球甲醇产能达3480t/a,同年年消费量为3110万t202320233200t3700t。2023年中国甲醇产能达404t/a298.9万t和434.0t。当前甲醇工业的一个重要进展动向是装置规模的大型化。Lurgi、日本东洋工程〔TEC〕、Kvaerner、ICI〔Synetix〕、FosterWheeler等厂商建筑的甲醇装置都达5000t/d,TEC正在设计的装置,其规模已1t/d1t/d2500t/d前者投资费用为63亿美元,所以费用大大节约。由于合成气生产本钱和投资费用要占整个甲醇装置的约50是关键。目前90BP/Kvaerner两公司开发的紧凑式转化炉工艺将局部氧化、水蒸气转换和热交换整合在一反响器内进展,其设备尺寸是常规转化炉的1/4,但热效却从传统工艺的60%~70%提高到90%。所以,建一套3000t/d装置大约节约3000万美元的费用。此外,Lurgi公司开发的一代甲醇合成工艺即“Mega“甲醇工艺也受人注目。该工艺将水冷和气冷两台甲醇反响器结合在一起,使甲醇生产本钱下降至80美元/t以下。甲醇制醋酸醋酸是重要有机原料之一。2023年全球醋酸产能和产量分别为956.2t/a711.8万t。由于技术经济的缘由,全球以乙烯-乙醛法生产醋酸已渐渐转向甲醇羰基合成路线,并占总产能的60%以上。2023年我国醋酸产能约120万t/a94.7万145.0t。BP和CelaneseCative工艺和“A/OPlus“工艺。前者以铱为催化剂,并参加铼、钌和锇等元素,在工业装置上应用,使产能从21t/a35t/a;后者在铑催化剂中参加高浓度无机碘化物,并将水含量从14%~15%下降到4%~545t/a100t/a。甲醇一代下游产品还包括甲酸甲酯、碳酸二甲酯等。待工业化的C1化工技术这些技术包括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甲醇制烯烃MTO及MTP工艺等。MTOMTP甲醇制烯烃的MTO工艺和甲醇制丙烯的MTP工艺是目前待工业化的重要C1Mobil公司下属的一个争论小组在争论甲醇制汽油中觉察烯烃是该过程的中间体,于是开放了甲醇制乙烯的MTE工艺,但乙5%。然而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是UOPNorskHydro公司共同开发的以SAPO-34为主要活性组分的MTO-100催化剂。一套以工业甲醇为原料,加工力量为0.75t/a的中试装置连续运转90多天,1005527%。LurgjMTPMTO较高选择性外,反响器承受固定床而不是流化床,典型的产物组成:乙烯1.671.01.6C4/C58.5C6+16.1<0.01%。由MTO目前国外已有两家公司打算承受MTO建聚烯烃装置。其中埃及打算2023165t/a30t/a25.0t/a2023238t/a40t/a丙烯各一套。而伊朗一家公司与LurgiMTP20t/a合成气一步法制二甲醚〔DME〕DME21〔LPG〕和柴油相接近,故有望局部替代LPG和柴油作代用燃料。目前工业DME主要承受甲醇脱水法,虽然该法可制得高质量气雾级DME,但作燃料用本钱太高。开发中的合成气一步法工艺则可大幅度降低燃料用DME通常的一步制DME工艺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之分,按反响器形式又有Topsfe公司是气相法的代表,AirProducts&Chemicals〔APC〕公司和日本钢管公司〔NKK〕则是液相法的代表。Topsfe工艺造气局部选用自热转化工艺,DME合成催化剂由甲醇合成催化剂MK-100,当H2/CO摩尔比为27~8MPa和210~290℃下反响,合成气单18DME60%~70%。APC工艺又称“LPDME化剂组成为n(Cn):n(ZnO):n(Al2O3)=55:36:8和g-Al2O3的机械混合DMENKKAPC合成气来源自然气/H2/CO1.00.7合成温度〔℃〕250~280250~280合成压力〔MPa〕3~75~10单程转化率〔%〕55~6033DME:99.5%DME+甲醇(DME30%~80%)进展状况2023100t/a2023年将在国外建大型装置1991年:4t/dNKK最近发表的专利提出一种具有双床构造的反响器,即反响器下部为浆床,内盛甲醇合成催化剂、甲醇脱水催化剂、水气变换催化剂;上部为固定床,内盛甲醇脱水催化剂和水气变换催化剂。原料气从下而上,上部因无甲醇合成催化剂,固然也不会增加甲醇收率,但却可将剩DMEDMECO41%时,DME选择性为95.5%。由于能源的短缺,由川崎制铁和NKK公司合营的JFE股份公司已打算在国外建一套大型DME装置,并由千代田和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承接前期工程的设计。C1化工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以甲烷为原料的直接制甲醇、氧化偶联制乙烯、芳构化制芳烃技术以及合成气制醋酸乙烯、乙二醇等技术。甲烷氧化制甲醇有催化法和非催化法之分。其中俄罗斯已在自然气1t/a4%,循环后才达1550而催化氧化争论中较多的是承受钼系、铁系和钒系催化剂。其中Mo系催化剂收率相对较高,当甲烷转化率为11%时,甲醇/甲醛选择性为86.610%。国外也有以H2O2为氧化剂的报道,据称在0.3MPa350K、生成甲醇的选择性达99.5%,收率为17.6%。但H2O2在价格、制造及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