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我国口译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六届口译大会综述
2006年10月20日至21日,第六组全国翻译大会和国际研讨会在国际贸易委员会的举行。参会代表达210余人,他们来自不同行业,有来自各大外语院校从事笔译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有政府、组织和机构代表,如AIIC、欧盟口译总司(DGSCIC)和翻译工作者协会、外交部和商务部的代表等,这反映出这一新兴学科强大的吸引力和人们对口译事业的关注。按照日程安排,19日下午举行了专家专题讲座,容纳200人的会议厅里座无虚席。释译派创始人之一勒代雷(Lederer)首先介绍了释译派理论,接着日内瓦大学的RobinSetton介绍了口译研究的起源、范围与方法,最后维也纳大学教授FranzPöchhacker介绍了口译研究的最新动态。讲座之后,专家与听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气氛热烈。20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来自欧盟口译司、商务部外事司、AIIC、中国译协、外交部翻译室培训处的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谈了对口译与口译员的认识,其间美国蒙特雷翻译学院院长鲍川运介绍了口译的准则与教学大纲革新。下午和第二天上午分组会议,与会者围绕口译质量与评估、口译研究、口译教学及教材、从母语译入外语四个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21日下午是大会发言。勒代雷谈如何提高译入外语的质量,RobinSetton从语言、文化与技能角度比较了东西方译员培训模式,北外高翻院长王立弟分析了翻译培训如何提高翻译质量,广外副校长仲伟合教授阐述了专业口译教学原则与方法,上外高翻柴明熲院长介绍了翻译学科口译方向博士生的培养,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论述了口译培训的目标与教学,最后是经贸大学王恩冕教授对比了中日韩三国由母语译入外语的经验。本次大会共提交112篇论文摘要,超过了历次大会的规模。一、当前状态全国口译大会是国内口译界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活动,因此会议本身呈现的特点以及反映出来的问题集中体现了当前我国口译研究的现状。1.主要提高了中国标准、国外研究的进展自2004年上外高翻学院召开第五届口译大会以来,口译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两年来又有许多院校和机构都开展了口译培训课程;大量经过专门培训的口译员进入社会,译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口译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开始出现从事口译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关于口译研究的专著、教材、文章数量明显增多;出现联合办学的新趋势。正是由于这些新的变化使得此次口译大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分述如下:(1)研究的问题由宽泛转向具体,研究手段更加科学。以前大家多是介绍一些翻译技巧或个人的经验之谈,很少就某一具体问题展开研究。而在这次大会上我们不仅看到研究的问题具体了,如开始研究口译员的角色、信息的处理、口译的质量、口译的认知过程,以及评估模式和方法等,而且研究的水平也不再停留在个人认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定量、定性等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手段进行研究。事实上,语言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而且也积累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科研方法,而这正是口译研究所欠缺的。很多外国学者早就将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借入到口译研究中来,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口译大会上出现的这种新的研究取向确实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同时这也反映出国内的研究水平在在努力朝着国际水平发展。(2)承袭了国外当前几个主要口译理论学派的研究取向。目前影响较大的口译理论有三派:释意学派(InterpretiveTheory)、信息处理学派(InformationProcessing)和认知——语用学派(Cognitive-PragmaticAnalysis)。这三大派系的领军人物分别是Seleskovitch与勒代雷、DanielGile和RobinSetton。Seleskovitch是巴黎高翻创办者也是释意派的开山鼻祖和AIIC的创始人,勒代雷是前巴黎高翻院长,她们提出的释意理论虽不如几年前影响那么大,但仍然在理论界占有一席之地,其地位不可撼动。信息处理学派更加关注口译的认知过程,它强调信息处理的模式和过程。DanielGile提出的EffortModel就是这一理论的代表,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近年来IP理论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主意。RobinSetton是语言学出身,因此他对语言学理论如数家珍,1999年他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Theory)引入口译研究领域,撰写了SimultaneousInterpreting:ACognitive-PragmaticAnalysis一书,这标志着认知——语用学派的诞生。Robin试图从语用的角度去解释口译的过程。会上我们看到一些国内研究人员正在介绍、引用、探索、发展这些理论,试图将它们与自己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3)质量标准化趋势明显。国外在口译质量标准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普遍,但目前这一问题尚未引起国内理论界的足够重视,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会上来自维也纳大学的Pöchhacker介绍了口译的行业标准和西方对质量标准的研究,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他介绍了AIIC、欧盟、ASTM以及奥地利的口译质量标准;接着阐述了在学术上主要从两个角度来研究质量问题,一个是对译员质量要素的调查,另一个是对用户预期的调查;最后指出需要通过理论研究来推动行业服务的标准化。如今,翻译工作者协会正在制定的口译质量标准,以及各种口译资格的认证,都反映了质量标准化的趋势。这次大会提醒人们质量标准化趋势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4)人们对口译本体研究的兴趣明显增强。大会所涉及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与教学相关的口译研究和对口译本体的研究,前者包括培训模式、培训教材、评估手段等,后者包括母语译入外语的研究和对口译认知过程的研究。本次会议一个亮点就是人们对口译本体研究的空前关注,两天时间里这一专题的听众人数是最多的。除此以外,这方面的论文不仅比以前要多很多,而且研究得也比较深入,所涉及的都是这一领域的热点问题,如意义理论、认知模式、信息处理、母语译入外语等等。这反映了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教学和培训,开始将目光转向口译的本质性研究,表明了我国的研究工作者正在走向成熟。2.未来研究中应用英语的理论基础当我们看到口译研究出现这些新特点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明显的、带有普遍性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问题不够深入。虽然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但研究的深度不够。这体现在:第一,对问题浅尝辄止,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源,或是解释不够充分;第二,缺乏实证性研究,没有用数据说话,或是缺乏对数据的科学分析,给人空中楼阁的感觉,导致结果令人难以信服。(2)研究不够规范。这里是指研究方法,国内的口译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而且这方面的理论也比较少,很多口译教师学术训练不够,缺少很明确的研究方法,暴露了研究粗糙的弱点。相对来说,台湾学者在这方面就比我们做得好,他们的研究一丝不苟、中规中矩。比如说来自国立台北大学应用外语学系的廖伯森教授在其论文《台湾口译研究回顾:记台湾翻译学学会十年有成》中,他对十年来台湾的口译文献进行了检索、分类、分析,检索详尽,分类明确,分析透彻,显示出受过正规的学术训练。(3)理论借鉴做得不够。虽然人们承袭了口译理论的不同学派,但在相关学科的借鉴上做得还很不够。我们知道做研究不能缺少理论的支持。口译研究历时短、发展快,还没有形成自身完备的理论体系,必须要多借鉴其它学科,才能实现理论突破。在这次会议上,我们看到很多研究还是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即使借鉴也只是最为热门的认知科学,而像其它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人工智能、笔译理论涉及的不多。实际上,这些学科的理论发展已相当成熟,在口译研究中都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对理论的生吞活剥,有的时候为说明一个问题强行拉上一个理论,而本身对这个理论就一知半解,或者这个理论与研究的问题相关不大,因此很多时候解释起来显得力不从心,漏洞百出,结论也不能自圆其说。当然这些问题在理论发展的道路上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最近几年特别是2000年之后口译事业蒸蒸日上,口译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这样一个事实。同时我们也看到,口译研究方兴未艾,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二、西方标准创新监测在大会召开的前一天,Pöchhacker教授作了题为InterpretingStudies:EvolutionandRecentTrends的专题讲座,介绍了西方在口译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和最新动态。结合本次大会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我国的口译研究将表现出如下的趋势:1.实际口腔的发展从这次大会来看,绝大部分的论文都把口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几篇是关于法庭口译、电视口译、旅游口译等。在口译理论中这些都被统称为社区口译(communityinterpreting)。口译在中国的发展也就是20几年的时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细分不明显。对我们来说口译分为同传和交传,实际上这只是口译的不同工作方式而已。在西方,口译发展得比较成熟,已被应用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用于会议、司法、医疗、教育、手势语交流、移民和难民事务等方面。这种以工作方式进行的简单划分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西方往往把口译分为会议口译(conferenceinterpreting)、社区口译(包括司法、社会、医疗口译)和其它形式的口译。随着未来口译行业的进一步细分,口译研究也将呈现出多样化、精细化的趋势。2.实验与研究的结合点在专题讲座时,几位外国专家也提到了研究方法的问题,他们都认为现在人们盲目崇拜实验的方法,而实际上有很多实验与研究的内容不相关,因此无法充分地解释所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无可否认,实验是一种比较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如果能与实证性研究找到最佳结合点,就能发挥很大作用。对于口译研究来说,应以定量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为辅。定量研究包括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语料观测、数据分析等,这些都是定性分析的基础材料,3.刘敏华网络译书研究和社会研究特别是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笔译研究的理论和科研方法将为口译研究做出突出贡献。有很多研究人员已经作过了成功的尝试,比如说刘敏华借助认知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口译中工作记忆(workingmemory)的问题;R.B.W.Anderson从社会角度研究口译员的角色;RobinSetton借助语言学理论工具研究口译问题等等。4.拓展实践研究随着翻译博士点的设立,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接受正规的学术训练,专业研究队伍将不断壮大。这些人当中绝大部分都是口译从业者,他们兼有研究者和实践者双重身份,能够做口译、教口译、研究口译。这种情况在国外极为普遍。实践能够丰富研究,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素材,也能使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很多问题;反过来,他们所做的研究也不是纸上谈兵,更具实用、指导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 《健康宝典》课件
- 【 课件】企业如何实施绩效管理
-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走月亮》精美课件
- 生殖道感染病因介绍
- 牙齿臭病因介绍
- 炎性外痔病因介绍
- 涎腺囊肿病因介绍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62篇译文老师笔记
- 开题报告:职普融通中学习者流动的多元障碍与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英语试题01 含解析
- 国企招聘台州玉环市部分国有企业招聘考试真题2023
- 企业行政总监个人简历范文
- 冬季物业安全管理培训
- 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背景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含答案解析)
- 11《百年孤独(节选)》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手术室手术衣
- GB/T 11981-2024建筑用轻钢龙骨
- 砂石料加工场成本控制专项方案
- 全媒体运营师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