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专题01走进化学世界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题型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化【题型2】工艺流程中的变化【题型3】成语或典故中的变化【题型4】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题型5】现代科技发展中涉及的变化【题型6】民俗中涉及的变化【题型7】物质变化的描述【题型8】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题型1】根据描述判断物质的性质【题型2】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题型3】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鉴别物质考点三科学探究【题型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题型2】探究蜡烛的性质及其燃烧【题型3】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考点四常见的实验仪器与实验操作【题型1】常见仪器的识别【题型2】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题型3】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题型4】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仪器【题型5】了解实验室药品的使用规则【题型6】物质的加热及其注意事项【题型7】仪器的连接方法【题型8】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题型9】仪器的洗涤方法【题型10】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题型11】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题型12】错误操作可能引起的后果考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0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例1】生活生产中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瓷碗破碎 B.米饭烧焦 C.石蜡熔化 D.汽车喷漆【答案】B【解析】A、瓷碗破碎是碗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B、米饭烧焦的过程中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石蜡熔化是石蜡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D、汽车喷漆没有产生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变式1-1】劳动创造美丽生活。小常同学做的下列家务劳动,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用清水擦洗家具 B.用自来水淘米C.用针线缝补衣服 D.用酒精擦拭桌面消毒【答案】D【解析】A、用清水擦洗家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用自来水淘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用针线缝补衣服,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用酒精擦拭桌面消毒,酒精会和细菌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变式1-2】生活中有太多的变化,下列“变”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石头“变”石雕 B.高粱“变”美酒C.羊毛“变”毛衣 D.冰川“变”河流【答案】B【解析】A、石头“变”石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高粱“变”美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羊毛“变”毛衣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冰川“变”河流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02工艺流程中的变化【例2】人工制墨是我国古代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艺,对后世影响较大。下列制墨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炼烟:使松枝不完全燃烧得到松烟B.和料:将烟料与胶合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制成坯料C.制作:将坯料压入墨模成形,制成各种形状D.晾干:放置阴凉处使墨内水分均匀析出【答案】A【解析】A、炼烟:使松枝不完全燃烧得到松烟,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B、和料:将烟料与胶合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制成坯料,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制作:将坯料压入墨模成形,制成各种形状,属于物质形状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晾干:放置阴凉处使墨内水分均匀析出,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1】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杀青篇》中详细记载了古法制纸工艺。步骤可分为五步,“斩竹漂塘”、“煮楻足火”、“荡料入帘”、“覆帘压纸”、“透火焙干”。其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步骤是煮楻足火 B.荡料入帘 C.覆帘压纸 D.透火焙干【答案】A【解析】A、煮楻足火过程中有燃烧发生,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正确;B、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捞好的纸膜一张张叠好,用木板压紧,上置重石,将水压出,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D、将湿纸逐张扬起,并加以焙干,变化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变式2-2】《唐宫夜宴》的原型——“三彩乐舞俑”现存于河南博物院中,唐三彩的工艺操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矿土淘洗 B.制作成型 C.通风晾干 D.入窑烧制【答案】D【解析】A、矿土淘洗是将物质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制作成型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通风晾干是水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入窑烧制有燃烧等的发生,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03成语或典故中的变化【例3】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与“石”有关的成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玉石俱焚 B.水落石出C.以卵击石 D.石沉大海【答案】A【解析】A、玉石俱焚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B、水落石出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以卵击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石沉大海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3-1】《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许多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典故涉及化学变化的是桃园结义 B.三顾茅庐 C.草船借箭 D.火烧赤壁【答案】D【解析】A、桃园结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三顾茅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C、草船借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火烧赤壁,燃烧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变式3-2】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百炼成钢:其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D【解析】①滴水成冰,物质形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②死灰复燃,燃烧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③木已成舟,物质形状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④火烧赤壁,灼烧过程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⑤沙里淘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⑥百炼成钢,是降低生铁中的含碳量,即将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②④⑥不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04古诗词中涉及的变化【例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以下诗句中划线部分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答案】B【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春江水暖鸭先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爆竹声中一岁除,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符合题意;C.千树万树梨花开,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日照香炉生紫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4-1】下列古诗词只步及物理变化的是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答案】B【解析】A、爆竹爆炸有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B、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降雨过程,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涉及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等反应,是化学变化;D、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涉及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B。【变式4-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变身开幕式“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下列节气适配的古诗词或谚语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惊蛰:春雷响,万物长 B.小暑: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C.白露: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D.大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答案】A【解析】A、春雷响,万物长,万物生长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下雪只是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05现代科技发展中涉及的变化【例5】2022年冬奥会,科技点亮世界。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用固态硅胶模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 B.用“海派绒线”编结颁奖花束C.用CO2快速“造冰”打造最快冰面 D.用氢燃料电池为大巴车提供动力【答案】D【解析】A、用固态硅胶模压制“冰墩墩”硅胶外壳,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用“海派绒线”编结颁奖花束,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CO2快速“造冰”打造最快冰面,只是二氧化碳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氢燃料电池为大巴车提供动力,发生了氢气的燃烧,有新物质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变式5-1】随着生活水品的提高,人们对能源的利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液化气 B.木柴 C.煤炭 D.太阳能【答案】D【解析】液化气、木柴、煤炭要通过燃烧提供能量,燃烧时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太阳能使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选D。【变式5-2】我国科技快速发展,下列描述一定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天问一号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 B.“嫦娥五号”采集月壤C.“华龙一号”核电站供电 D.“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答案】A【解析】A、“天问一号探测器”运载火箭发射中,燃料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嫦娥五号”采集月壤是物理中力的作用,没有涉及化学变化;C、核电站的原理主要是核裂变放出的热能被水吸收形成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整个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D、“中国天眼”接收宇宙信号是利用物理中对波的检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答案为A。06民俗中涉及的变化【例6】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以下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挂艾叶 B.划龙舟 C.煮粽子 D.放纸鸢【答案】C【解析】A、挂艾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划龙舟,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煮粽子,发生了蛋白质变性等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放纸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变式6-1】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下面是常见的过年民俗活动,其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活动是A.放鞭炮 B.点花灯 C.炸圆子 D.剪窗花【答案】D【解析】A、放鞭炮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B、点花灯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炸圆子会产生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D、剪窗花只是物质形状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07物质变化的描述【例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一定是物理变化D.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答案】C【解析】A、物质从固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说法不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物质通过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不一定是物理变化,如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物质从液态变为该物质的气态,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是在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故D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7-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D.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答案】D【解析】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也叫化学反应,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故A说法正确;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故B说法正确;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故C说法正确;D、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等现象,故D说法错误;故选:D。【变式7-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下面对“新物质”的描述恰当的是A.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质B.新物质是指与变化前相比颜色、状态发生改变的物质C.新物质就是在组成、结构上与变化前不相同的物质D.新物质就是指变化过程中的发光、放热现象【答案】C【解析】化学变化中强调的新物质,不是指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质,而是指与反应前的物质相比在组成、结构上不一样的物质,与物质的具体的颜色或者状态的变化及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没有关系。故选C。08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例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水结冰
呼吸 B.气球爆炸
干冰升华C.氢气燃烧
矿石粉碎 D.海水蒸发
木条复燃【答案】C【解析】A、水结冰过程中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气球爆炸过程形态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过程中二氧化碳由固态转化成气态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氢气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形态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海水蒸发过程中水由液态转化成气态,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木条复燃过程中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变式8-1】下列描述的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柴燃烧、葡萄酿酒B.汽车爆胎、米饭煮糊C.水果腐烂、蔗糖溶解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答案】B【解析】A、火柴燃烧和葡萄酿酒都产生了新物质,均为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汽车爆胎只是物体形状发生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米饭煮糊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水果腐烂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蔗糖溶解只是微粒的运动,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鲜肉冷冻都没有产生新物质均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01根据描述判断物质的性质【例1】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随着祥云画卷的缓缓展开,火炬手体操王子李宁以“飞天”的形式点燃了北京奥运会的圣火,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为丙烷。下列关于丙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气体 B.着火点为450℃,易燃C.沸点为-42.1℃,易液化 D.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答案】B【解析】A、颜色、状态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无色气体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易燃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沸点、易液化,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1】2022卡塔尔世界杯创造了多个世界杯首次,并评为最佳世界杯,其中化学工业的贡献功不可没。足球烯(化学式为)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超导物质,其结构与足球十分相似。下列描述属于足球烯化学性质的是
A.具有金属光泽 B.可以溶解在二硫化碳中C.常态下不导电 D.能与金属钾、钠反应【答案】D【解析】A、C60具有金属光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C60的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C60可以溶解在二硫化碳中,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C60常态下不导电,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C60能与金属钾、钠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1-2】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比空气大 B.无色无味C.液态氧为淡蓝色 D.能支持燃烧【答案】D【解析】A、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状态、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液态氧为淡蓝色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能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02根据物质的用途推测物质的性质【例2】2021年9月17日神舟12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飞船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飞船上用到了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不正确的是耐高温 B.见光易分解 C.不易与氧气反应 D.透光性好【答案】B【解析】A、智能手机屏幕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玻璃,则硅酸铝玻璃能耐高温,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硅酸铝玻璃,不可能见光易分解,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硅酸铝玻璃,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硅酸铝玻璃,应具有透光性好的性质,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2-1】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的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腐蚀性 B.导电性 C.沸点高 D.不可燃【答案】D【解析】七氟丙烷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不可燃,故选D。【变式2-2】常用的“灭火弹”里装有液态四氯化碳,使用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气态时密度比空气大 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 C.不支持燃烧 D.无色液体【答案】C【解析】A、四氯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B、沸点较低,容易气化,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C、不支持燃烧,不燃烧,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D、四氯化碳能够用于灭火,说明不支持燃烧,不燃烧,故D错误。故选C。03利用物质的不同性质鉴别物质【例3】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需要依据其化学性质的是A.澄清石灰水和水 B.酒精和水C.红糖和食盐 D.铝片和铜片【答案】A【解析】A、澄清石灰水和水都是无色无味的液体,通过物理性质无法辨认,但通入二氧化碳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中无现象,所以可通过化学性质辨别,选项符合题意;B、酒精有特殊气味,水无味,可通过闻气味的方法辨别,不需要依据其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C、红糖是暗红色,食盐是无色晶体,观察辨别,不需要依据其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D、铝片是银白色,铜片是紫红色,观察辨别,不需要依据其化学性质,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3-1】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铜丝用做电线【答案】B【解析】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其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D、铜丝用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B选项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故选:B。考点三科学探究0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例1】为了区别酱油和陈醋,有同学提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这位同学的说法中“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猜想与假设 B.反思与评价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因为“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是验证实验的方法和其中的步骤,所以为设计实验。故选C。【变式1-1】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和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B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C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D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烧灼情况A B.B C.C D.D【答案】D【解析】A、属于解释原因,此选项错误;B、属于实验现象分析,此选项错误;C、属于结论,此选项错误;D、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此选项正确;故选D。【变式1-2】泡腾片放入水中会发生剧烈的反应,生成很多气泡,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环节。这些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①产生的气泡是什么
②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
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答案】A【解析】实验探究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属于提出问题;②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属于作出猜想和假设;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实验验证;④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实验结论,所以这些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①②③④,故选A。02探究蜡烛的性质及其燃烧【例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③燃烧能发光、发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在空气中点燃,放出热量,发出黄白色火焰,火焰分层,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到火柴梗与外焰接触部变黑,与焰心接触部分几乎无变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石蜡燃烧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同时干冷瓶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以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有: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③燃烧能发光、发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D。【变式2-1】实验室测定蜡烛在盛有一定体积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推理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物至少有3种 B.曲线①表示O2含量的变化C.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 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已耗尽【答案】D【解析】A.石蜡燃烧生成物除了水和一氧化碳,还含有二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蜡烛与氧气反应,氧气是反应物,反应前后氧气的含量减少,曲线①可表示O2含量的变化,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由于蜡烛发生了不完全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蜡烛熄灭时,氧气并没有完全耗尽,只是浓度小到不能再支持燃烧了,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2-2】付强同学爱做实验,在家进行了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Ⅰ中与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B.实验Ⅱ的目的是探究石蜡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C.实验Ⅲ的现象说明蜡烛焰心处气体是具有可燃性D.实验Ⅳ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答案】B【解析】A、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实验Ⅰ中外焰接触的处最先变黑,故选项说法正确;B、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实验Ⅱ中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会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火焰,实验Ⅲ中现象说明焰心气体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Ⅳ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03探究空气与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例3】关于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探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判断呼出气体中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B.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的证据: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C.将少量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变浑浊,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D.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答案】A【解析】A、空气中有氮气,而氮气不被人体吸收,故呼出气体中含氮气,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少的证据,燃着的木条燃烧熄灭,错误。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将少量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变浑浊,不能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错误;D、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形成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多,不是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多,错误。故选A。【变式3-1】如图把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测湿度)探头放入保鲜袋中,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通入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经处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X表示氧气B.通过实验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C.根据图示可知呼出气体中不含有氧气D.Y的体积分数在1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水蒸气冷凝【答案】C【解析】A、由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多,氧气减少,曲线ⅹ表示氧气。A正确;B、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含量降低。B正确;C、据图可知,呼出气体中含有一定量氧气。C错误;D、温度降低,水蒸气会冷凝成水滴,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曲线Y)即Y的体积分数在160s之后逐渐减小的原因是停止呼气后少量水蒸气冷凝。D正确。故选C。【变式3-2】小华同学做“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差异探究”实验时,分别收集两瓶空气样品和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如图所示,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验1中,甲、乙两瓶里木条燃烧的现象不同B.实验1和实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了C.实验1和实验2都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D.实验2中,甲瓶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表明空气中无二氧化碳【答案】A【解析】A、空气中氧气含量较高,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较低。实验1中,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甲、乙两瓶里木条燃烧的现象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实验1中,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正常燃烧,在呼出气体中会熄灭,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小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2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不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小了,故选项说法错误;C、实验1能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小了,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实验2证明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2中,甲瓶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不能表明空气中无二氧化碳,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考点四常见的实验仪器与实验操作01常见仪器的识别【例1】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不正确的是A.滴瓶
B.漏斗
C.烧杯
D.酒精灯
【答案】C【解析】A、是滴瓶,故A正确;B、是漏斗,故B正确;C、是锥形瓶,不是烧杯,故C错误;D、是酒精灯,故D正确。故选C。【变式1-1】化学实验仪器是进行实验的重要工具,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A.
长颈漏斗 B.
试管夹 C.
滴瓶 D.
蒸发皿【答案】B【解析】A、该仪器是分液漏斗不是长颈漏斗,错误;B、该仪器是试管夹,正确;C、该仪器是细口瓶,不是滴瓶,错误;D、该仪器是研钵,不是蒸发皿,错误。故选B。【变式1-2】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
分液漏斗 B.
滴瓶C.
托盘天秤 D.
椎形瓶【答案】B【解析】A、图示仪器为长颈漏斗,不是分液漏斗,故A不符合题意;B、图示仪器为滴瓶,书写正确,故B符合题意;C、图示仪器为托盘天平,不是托盘天秤,故C不符合题意;D、图示仪器为锥形瓶,不是椎形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1-3】下列实验仪器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A.水糟 B.摄子C.陶土网 D.椎形瓶【答案】C【解析】A、该选项中的仪器是水槽,而不是水糟,故该选项错误;B、该选项中的仪器是镊子,而不是摄子,故该选项错误;C、该选项中的仪器是陶土网,故该选项正确;D、该选项中的仪器是锥形瓶,而不是椎形瓶,故该选项错误;故选C。02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例2】对“实验仪器一用途一注意事项”连线如下,其中全部正确的是A.烧杯——用于灼烧固体——加热时要垫石棉网B.试管——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加热C.锥形瓶——作大量液体反应容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D.量筒——定量溶解固体——不能加热【答案】C【解析】A、烧杯不可用于用于灼烧固体,用于加热较多液体,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选项错误;B、试管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直接加热,选项错误;C、锥形瓶可作大量液体反应容器,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选项正确;D、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不能用于溶解固体,不能加热,选项错误。故选C。【变式2-1】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几种常用仪器,其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仪器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B.仪器②用于加热液态试剂的容器C.仪器③用于搅拌、过滤、转移固体 D.仪器④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答案】B【解析】A、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正确;B、量筒不可以用来加热液态试剂,错误;C、玻璃棒可以用于搅拌、过滤、转移固体,正确;D、试管可以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正确。故选B。【变式2-2】化学实验室中的仪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以下仪器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量筒 B.烧杯 C.试管 D.集气瓶【答案】A【解析】A、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符合题意;B、烧杯用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不符合题意;C、试管用作较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不符合题意;D、集气瓶可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容器,不符合题意。故选A。【变式2-3】下列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有错误的是A.加热使用灯帽盖灭B.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下防止液体流出C.测量液体体积、不能用作反应容器D.称量药品、固体药品可直接放置在托盘上称量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为防止失火,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故A正确;B、胶头滴管用来吸取液体,使用时滴管口向下,若向上,会使液体倒流,可能会腐蚀胶头,故B正确;C、量筒用于测量液体体积,且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C正确;D、称量时应将药品放在干净的纸片上或烧杯等玻璃器皿中,而不能直接放置于天平上,故D错误。故选D。03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例3】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中,正确的是A.洗涤试管 B.振荡试管C.塞紧胶塞 D.加热液体【答案】B【解析】A、洗涤试管时,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再注入半试管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振荡试管时要左右振荡,不可上下晃动,防止液体溅出,故A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振荡试管时,要用手腕左右晃动,不可上下晃动,防止液体溅出,故B操作正确,符合题意;C、塞紧胶塞时,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故C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D、加热液体,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D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3-1】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
B.滴加液体
C.吸取少量溶液
D.处理废液
【答案】B【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操作错误;B.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也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图示操作正确;C.为防止腐蚀胶头滴管,使用滴管的过程中不可平放或倒置滴管,图示操作错误;D.废液不能直接倒入水池中,应倒入指定的容器中,图示操作错误;故选B。【变式3-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加热液体
C.加热固体
D.添加酒精
【答案】B【解析】A、酒精灯倾斜容易导致酒精洒出,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酒精灯,可能会引燃酒出的酒精,引起火灾,操作错误;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中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底部均匀受热,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他人,操作正确;C、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图中试管口未向下倾斜,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操作错误;故选B。04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仪器【例4】根据化学操作规则,请填空。(1)实验室称取5.6g食盐应选用的实验仪器为:,小聪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g食盐(1g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g。(2)实验室量取8mL水应选用的实验仪器:,小明在量取时偷懒俯视,则实际取到的液体会。(填“偏多”或“偏少”)。【答案】(1)托盘天平;4.4(2)量筒、胶头滴管;偏少【解析】(1)实验室称量食盐质量的仪器为托盘天平;左盘物的质量=右盘物的质量+游码示数,1g以下用游码,故游码示数为0.6g,砝码应为5.0g,故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g食盐,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5.0g-0.6g=4.4g。(2)实验室量取液体体积应选用的实验仪器为量筒和胶头滴管;小明在量取时偷懒俯视,俯视读数偏大,实际所量取液体的体积小于读数,故实际取到的液体会偏小。【变式4-1】现有以下实验仪器:①试管②烧杯③量筒④药匙⑤胶头滴管。选取上述仪器填空。(1)在实验室里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填序号,下同)。(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要用量出体积。(3)用作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答案】(1)④;(2)③;(3)①;(4)⑤【解析】(1)实验室里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故答案为:④。(2)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要用量筒量出体积;故答案为:③。(3)用作少量试剂反应的容器是试管;故答案为:①。(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故答案为:⑤。【变式4-2】认识并正确使用实验仪器都十分重要。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常用实验仪器:(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E,Ⅰ,J。(2)可以用作反应容器的有。(填序号)(3)给3ml液体加热,你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4)给50ml液体加热,你选用的仪器有(填序号),还缺少一种实验用品为。(5)用H仪器向试管中加入锌粒的正确操作是。(6)J仪器的作用是。【答案】(1)胶头滴管;药匙;烧杯;集气瓶(2)DIJ(3)BDF(4)CFI;石棉网(5)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6)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解析】(1)根据仪器的形状和用途知,A为胶头滴管,E为药匙;I为烧杯;J为集气瓶;(2)试管可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烧杯可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集气瓶可作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等在气体中反应的反应容器,故填:DIJ;(3)给3mL液体加热,液体量较少,选用的仪器有试管(容器)、酒精灯(热源)、试管夹(加持仪器),故填:BDF;(4)给50mL液体加热,属于加热较多量液体,选用的仪器有酒精灯、烧杯、铁架台,还缺少石棉网因为烧杯不能直接加热,故填CFI,石棉网;(5)锌粒属于较大颗粒的固体,取用方法是: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锌粒放在试管口,将试管慢慢竖立,使药品缓缓滑到试管底部。不能将试管直立放入,否则易打坏试管;(6)J是集气瓶,实验室中常用来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05了解实验室药品的使用规则【例5】使用化学实验药品时正确的是A.化学药品可以拿出实验室B.未用完的药品可以放回试剂瓶C.使用过的药品应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D.留在试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答案】C【解析】做完试验后,对于使用化学实验药品,不能拿出实验室,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不能留在试验台上,应倒入指定的废液缸中。故选C。【变式5-1】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在实验室吃零食B.在实验室追打闹C.穿实验服和护目镜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答案】C【解析】A、实验室中很多药品有毒,不能在实验室吃零食,故选项行为不正确;B、为防止发生人身危险,不能在实验室追逐打闹,故选项行为不正确;C、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实验时需要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故选项行为正确;D、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不能将药品带出实验室,故选项行为不正确。故选C。【变式5-2】关于实验室药品取用规则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有的药品可以品尝味道,例如食盐B.没有说明固体药品的用量时,一般取1~2g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本着节约的原则,应放回原试剂瓶中D.闻盛有SO2的集气瓶时,应用手在瓶门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答案】D【解析】A、实验室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没有说明固体药品的用量时,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后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操作不正确;D、闻盛有SO2的集气瓶时,应用手在瓶门轻轻煽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故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变式5-3】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取用规则的是A.块状固体药品可以用手取用 B.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mLC.用药匙取一些蔗糖,尝一尝是否有甜味 D.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答案】B【解析】A.化学药品不可以用手取用,因为化学药品大多都有腐蚀性、有毒,块状固体药品要用镊子夹取,错误;B.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mL,正确;C.可以用药匙取一些固体,但不能尝味道,因为化学药品大多都有腐蚀性、有毒,错误;D.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会将瓶内的药品污染,要放到指定的容器内,错误。故选B。06物质的加热及其注意事项【例6】用试管加热液体药品,①点燃酒精灯加热;②向试管中加入不超过试管体积1/3液体;③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⑤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②③④⑤B.②④③①⑤C.③②①④⑤ D.②③①④⑤【答案】B【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步骤包括先在试管中加入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然后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加到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即中上部,然后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实验结束熄灭酒精灯,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④→③→①→⑤。故选B。【变式6-1】烧杯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A.使烧杯受热均匀 B.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C.加快反应速度 D.减慢受热速度【答案】A【解析】烧杯由于底面积比较大,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使烧杯受热均匀,防止加热时受热不均匀而炸裂。故选:A。【变式6-2】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了,造成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进行预热。其中与之相关的是A.②③⑥ B.①③⑤⑥ C.②④ D.③④⑤【答案】A【解析】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应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炸裂;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容易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容易炸裂试管;④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容积的1/3,其后果是加热沸腾后液体飞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破裂;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试管内的液体受热不均匀会溅出,不会造成试管炸裂;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的中下部,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故②③⑥会造成试管炸裂。故选:A。07仪器的连接方法【例7】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倾倒液体C.塞紧橡胶塞 D.连接仪器【答案】D【解析】A、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倾倒液体时,试管倾斜,试剂瓶紧挨试管口,标签向手心,瓶塞倒放,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塞橡胶塞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用力塞橡胶塞,应将试管倾斜,将橡胶塞慢慢旋转塞进试管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连接仪器时,先将玻璃管口润湿,再慢慢将玻璃管口旋转插入导管中,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变式7-1】下列有关仪器连接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慢慢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旋进橡皮塞C.把试管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塞子D.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稍微用力插入橡皮塞【答案】C【解析】A、橡皮塞要慢慢的旋进容器口,防止用力过大压坏容器,故选项说法正确;B、将橡皮塞塞进玻璃导管口时要先将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再旋进橡皮塞,故选项说法正确;C、将橡皮塞塞进试管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塞子,容易将试管压坏,故选项说法错误;D、将橡皮塞塞进玻璃导管口时先将玻璃导管口用水润湿后,再稍微用力插入橡皮塞,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08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例8】设计实验检查下列装置的气密性,其中无法达到实验目的都是 B. C. D.【答案】D【解析】A、拉动注射器的活塞,试管中压强减小,会从外部吸入空气,在长导管可观察到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B、关闭弹簧夹,手捂住烧瓶,烧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会使装置内压强怎大,使水进入导管,有液柱升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C、关闭弹簧夹、向长颈漏斗中加水,长颈漏斗内页面升高最终有稳定的液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D、长颈漏斗未液封,手捂住试管,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无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8-1】下列有关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操作不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A、该装置构成了封闭体系,检查装置气密性时,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B、该装置通过长颈漏斗和外界相通,无法用图中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符合题意;C、该装置构成了封闭体系,用双手捂住烧瓶,气体受热膨胀,如果装置不漏气,就会看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形成一段水柱,不符合题意;D、该装置构成了封闭体系,弹簧夹夹住导管,向长颈漏斗中加水,形成一段稳定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不符合题意。故选B。【变式8-2】下列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中漏气的是A. B.C. D.【答案】D【解析】A、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形成的密闭体系,双手紧贴容器外壁,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可以确定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B、形成的密闭体系,注射器往左推,装置内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液柱,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长颈漏斗中的液柱不下降,可以确定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C、形成的密闭体系,用手紧贴容器外壁,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可以确定装置不漏气,选项正确;D、若装置气密性好,上、下移动左边仪器时必然和右边产生压差,左右液面不可能水平,可以确定装置漏气,选项错误;故选D。【变式8-3】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A.注射器内有液体出现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答案】C【解析】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内压强增大,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瓶中液面下降,如果向右拉动活塞,装置内压强减小,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故选C。09仪器的洗涤方法【例9】对于试管的洗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不倒掉试管内废液,直接洗涤B.洗涤试管时可用手直接洗涤C.刷洗试管时应用力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D.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试管已清洗干净【答案】D【解析】A、洗涤试管时,应先倒净试管内的废液,不符合题意;B、洗涤试管时,不可用手直接洗涤,应用试管刷刷洗,不符合题意;C、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是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不符合题意;D、试管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集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明试管已清洗干净,符合题意。故选D。【变式9-1】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A.容器内壁看不到污物,无色透明状 B.冲洗时倒出的水是无色透明C.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聚滴 D.上述说法都对【答案】C【解析】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应该是: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珠也不成股流下。故选C。【变式9-2】下列洗涤试管的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内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B.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成股流下,说明仪器洗干净了C.试管内有不易洗掉的物质,使用试管刷上下移动刷洗D.热的试管直接放入冷水中清洗【答案】C【解析】A、清洗试管时,试管内的废液和清洗液都要倒入指定容器中等待处理,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故A错误;B、清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凝集成为水滴,才表示仪器清洗干净了,故B错误;C、试管内有不容易清洗掉的物质,可以使用试管刷上下移动刷洗,故C正确;D、热的试管必须要待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放入冷水中清洗,否则容易导致试管炸裂,故D错误;故选C。10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例10】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实验室中储存氯气的瓶壁上应张贴下列的标签是A.
B.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末模拟练习(试题)(含答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医学物理学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杭州医学院
- 职业生涯规划
- 浙江省英语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指导
- 辽宁省大连市初一上学期期中英语试题及解答参考
- 2024年云南省盐津县规划自然资源局土地储备中心事业单位考试招考192人600题题库答案
- 《应用文申请书》课件
- 《廉政文化古今说》课件
- 《医疗纠纷预防方案》课件
- 2024年低压电工复审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30题)
- 委托印刷加工证明书1
- 小学全科目单元测试成绩汇总统计表
-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章节自检自测题参考答案
- 青岛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及易错题
- 园地考点词句段应用 小练笔(素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2024学年朝阳市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 PEP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6 Happy birthday 大单元作业设计
- 光伏车棚项目施工方案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方案
- 辛寨小学教职工篮球定点投篮比赛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