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逻辑的力量》练习题型一概念理解1.阅读下面材料,找出选项中性质不属于材料所论述的悲剧的一项(
)悲剧的审美价值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悲伤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为情而死。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的致远号巡洋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仍然开足马力,冲向日本联合舰队的吉野号快速巡洋舰,最后致远号巡洋舰沉入海中,舰上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及当地群众的转移,把日伪军引向悬崖绝路,弹尽粮绝之后,他们跳下悬崖。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忍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所论述的悲剧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的,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剧。B项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并没有上升到文学艺术的层面,所以不属于材料所论述的悲剧。题型二关系辨识2.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的内容与所给例句某种属性相匹配的一项是(
)例句:________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对于________________。A.伤心
碧草含情杏花喜B.哀伤
一日看尽长安花C.多情
化作春泥更护花
D.憔悴
人比黄花瘦答案:A解析:题干中的“感时花溅泪”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与伤心。“化作春泥更护花”和“人比黄花瘦”都不含高兴之意,故可以排除C、D两项。“碧草含情杏花喜”表达的是一种高兴的心情;“一日看尽长安花”指诗人在登科后特别激动,骑着快马一天就把长安的鲜花欣赏个遍,表达的是一种兴奋的心情。进一步辨识可发现,“感时花溅泪”和“碧草含情杏花喜”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相较于B项,A项的内容与例句的属性更匹配。题型三
概念比较3.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于规则。前者是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遵守的。②。③。答案:②“良知”不能等同于规则。前者属于自我约束,后者属于外在的制度。③“长辈的命令”不能等同于规则。前者只约束个体,后者约束大众。解析:语段论述的核心是“规则”。第一句解释了“规则”的意思。第二句说人要坚守自己的底线。第三句说周敦颐因坚守良知而流芳百世。第四句提出观点“不要盲目地遵守规则”。第五句以“不要盲目遵从长辈的命令”为例论证第四句提出的观点。这样很容易找到三组混淆的概念:“做人的底线”与“规则”,“良知”与“规则”,“长辈的命令”与“规则”。接下来考生要通过比较分析,深挖“规则”的性质、特点,比如强制的、客观的、外在的等。最后,考生按照要求组织答案即可。题型一
判断的转换1.根据下列材料,可以推出的一项是(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大问题。科学家和环保组织不断发出警告:如果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那么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A.只要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就能阻止气候变暖,人类就能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B.如果人类不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必定是因为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C.要想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保护人类自身,就必须阻止气候变暖。D.如果人类想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答案:D解析:在解答此题时,考生根据选项可以确定材料关键语句为冒号后面的句子,关联词是“如果……,那么……”,是一个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条件是“我们不立即行动起来保护环境,阻止气候变暖”,结果是“人类总有一天会毁灭地球,无法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下去”。然后,辨析选项。A项和C项都割裂了条件和结果,可以排除。B项,“必定”表示必然判断或推理,根据材料,“没有立刻开始保护环境”只是“人类不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故排除。D项,这是原命题的逆否命题,正确。
题型二
判断的辨析与修改2.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请指出并加以说明。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容易被病菌入侵。因此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能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①。②。③。答案:①过于绝对。“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太武断,因为导致流感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不止不开窗换气这一种。②条件关系不当。预防流感,不一定只有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才有效。③条件关系不当。早睡早起,不一定就能避免得流感。解析:此类题型从概念、判断、推理、论证等角度来考查,因此考生要弄明白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逻辑问题的几种类型。在解答该题时,运用辨析和修改病句的方法,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题型一结论推断1.综合分析下面一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许多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试图推行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和营销方案,都期望得到中国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就是一种体现。运用“中国元素”本是值得肯定的,但这种运用要与人们的文化习惯和感情倾向一致,如果仅仅简单地模仿和运用,缺乏对文化的真正理解和尊重,再美的“元素”也只会开出“恶之花”。这则材料意在说明(
)A.不同国家的消费者会有不同的审美取向。B.在广告中使用“中国元素”要适可而止。C.在广告中彰显文化特色是重要的营销策略。D.理解文化的内涵是“中国元素”成功运用的前提。答案:D解析:这则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主要说明许多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时,都试图推行本土化的传播策略和营销方案,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就是一种体现;第二句话主要阐述运用“中国元素”要懂得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由此可知材料的意思是:跨国企业要想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在广告中不仅要运用“中国元素”,更要理解和尊重中国文化的内涵。结合选项,A项,于文无据。B项,“适可而止”,错误。C项,强调的重点只是材料中的第一句话,与第二句话无关。D项,与材料意思最接近。
题型二三段论推理2.三段论推理是以一个一般性原则(大前提)以及一个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引申出一个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结论)的过程。仿照下面的示例,完成后面的题目。示例:所有公民都要遵守法律。(大前提)张三是公民。(小前提)所以,张三要遵守法律。(结论)现在假定:(1)所有的因纽特人都是穿黑衣服的。(2)所有的沙巴州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3)绝对没有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4)H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请根据以上假定,判定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并写出正确结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①H是沙巴州土著人。②H不是因纽特人。正确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正确结论:②大前提:所有的因纽特人都是穿黑衣服的。小前提:H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解析:解答此题时,考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所有的沙巴州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的。(大前提)H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小前提)H是沙巴州土著人。(结论)在以上这个推理中,小前提中的“穿白衣服”可能只是一个特例,并没有规定其他人不能穿白衣服。如果大前提是“所有穿白衣服的都是沙巴州土著人”,则结论“H是沙巴州土著人”正确。
主题四对接高考1.(2018天津)中学生刘星写给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图书馆馆长的电子邮件,在语言、逻辑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请找出四个有问题的词或句子,写在答题卡上。尊敬的馆长:您好!
今天我到贵馆读书,被其别出心裁的外部设计和炫聕的内部场景震慑,“最美图书馆”果然名不虛传。阳光透过玻璃洒满大厅,有人专注选书,有人静静阅读,这真是“书香天津”的最好写照!
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品质,更好地服务读者,我提两点建议,请采纳。
首当其冲,希望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其次,希望在买书上继续加大投入,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谢谢!
此致敬礼!
刘星
2018年3月3日【参考答案】
①震慑
②采纳
③首当其冲④读者只有参加图书馆的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
⑤增大藏书量就能实现图书馆的内涵发展2.(2017全国Ι)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们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①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②。③。示例:②不是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绩。③不是有了兴趣和好成绩毕业后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3.
(2017全国Ⅱ)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②。③。示例:②城市名字不够响亮并不一定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③更名不一定会带来经济腾飞4.(2017全国Ⅲ)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5分)“爆竹声声除旧岁”,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①火灾不一定会造成人身伤亡。②③示例:②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火灾③限制燃放不一定能避免环境污染5.(2017浙江)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6.(2021·沈阳期末)下面文段中,有两位同学的推断存在问题,请指出并分析其错误之处。高考成绩揭晓,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围绕如何填报志愿展开讨论。甲同学说:“生物工程类专业将来可能难就业,填报需谨慎。”乙同学说:“我报的是医学专业,这样就一定能实现我当医生的梦想。”丙同学说:“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热冷之分,谁知道大学毕业之后哪个会更好?”丁同学说:“我报的是财经类专业,竞争激烈,要是没被录取,我就没有前途了。”答案①乙同学的推断存在问题,因为报了医学专业不一定被录取,即使被录取将来有也不一定当医生。②丁同学的推断存在问题,因为没有被财经专业录取还有其他选择,并非没有前途了。7.(2021烟台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临时工聘用协议书(含薪酬福利待遇与绩效考核)
- 2025版波形护栏安装与道路绿化工程合同
- 二零二五版搬家服务与设备安装合同规范
- 2025年汽车报废回收与环保处理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现代农业设施设备采购与安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彩钢瓦施工安全监督及应急预案合同
- 二零二五年高端游戏电视购买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劳动合同样本及实习管理制度
- 二零二五年新型仓储设备租赁与维护协议
-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市级名校2026届中考英语仿真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题库(教师培训考试专用)
- 施工图识读基础知识课件
- 金属热处理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足球校队管理办法
- 血透室病区环境管理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关于加强医药卫生领域廉政建设的意见(2025年版)解读
- 某港池航道疏浚和吹填造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GB/T 16840.4-2021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4部分:金相分析法
- GB/T 1222-2007弹簧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