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涪陵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涪陵中学2023年高二上生物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关于群落的结构,理解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无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镶嵌分布现象2.健康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生冷觉、热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人从适宜温度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产热量增加,散热量减少D.炎热环境中,人体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等方式加快散热3.果蝇一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位置如图,已知基因A纯合致死,基因B纯合致死。若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在不考虑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后代基因型与亲本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影响,后代表型只有一种C.因基因A纯合致死导致子代A基因频率降低D.该果蝇品系是永久杂种4.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棉花表现出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极性运输有关B.植物的向光生长,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脱落酸可加速叶柄和果柄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5.如图显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B、b)在两个家族中的遗传系谱,其中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Ⅲ11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Ⅱ6和Ⅰ1C.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为BB或BbD.若Ⅲ14为女性,Ⅲ13与Ⅲ14结婚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126.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它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进入细胞,并在辅助性T细胞内增殖产生新的病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B.HIV侵入人体后,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就开始持续减少直至较低水平C.HIV侵入人体后,其增殖所需的酶均由被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提供D.HIV侵入人体后,被感染的辅助性T细胞仍能正常分泌白细胞介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研究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机制,有助于了解其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下图甲和乙是人体内与胰岛素分泌相关的两种调节过程,其中①~④代表细胞膜上的结构,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B细胞和脂肪细胞,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1)图甲中,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到了________神经支配,除此之外,还受到_______等信号分子调节。据图甲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2)除图乙所示外,胰岛素还可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使血糖浓度进一步降低。(3)据图乙分析: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会更高,推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脂肪分解过程中会产生酮体,严重时会引起酸中毒,糖尿病病人较___________________(填“难”或“易”)发生酸中毒。若某人在手术前长时间不能进食,医生会给他注射葡萄糖溶液,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___。8.(10分)2020年肆掠非洲的蝗灾,大量毁坏当地的草场、作物,对粮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其罪魁祸首是一种栖息在沙漠中的短角蝗虫——沙漠蝗。蝗虫与干旱往往形影不离,俗话说“旱生蚂蚱涝生鱼”。请回答下列问题:(1)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是主要的蝗灾害虫,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判断的依据是_____,跳蝻为沙谟蝗的幼虫,在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时,常用_____法。(2)影响蝗灾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蝗虫的危害主要表现在。_____(至少答出2点)。(3)生物防治是近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防治技术。常用方法有:一是运用蝗虫信息素如促成熟信息素群居信息素等来破坏蝗虫的群集行为,以阻止其群集起飞和迁飞,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对_____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采用蝗虫的病原微生物(如微孢子虫)加以防治,微孢子虫与蝗虫之间为_____关系;三是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既能减少_____,获得生态效益,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9.(10分)西江某河段因沿线城市扩建等因素而严重污染,近几年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该河段生态环境逐渐恢复。请回答下列问题:(1)河流群落的____________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研究该河段的物种丰富度,是在_____________层次上进行的研究。(2)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中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该河流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______价值。(3)假设在一定时间段内,鲢鱼呈“J”型增长。如果最初投放3000条链鱼,每天增加5%,则30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30=_________________条(列出公式即可)。10.(10分)新冠肺炎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2020年12月15日辽宁省大连市在对重点人群的定期核酸检测中发现4例无症状感染者,我国已进入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专家建议,民众外出时要佩戴口罩,尽量不要揉眼睛、抠鼻子,注意适量运动,保持平稳情绪。回答下列问题:(1)揉眼睛、抠鼻子等行为可能使该病毒更容易突破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进入体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前两道防线被称为人体的______免疫,这种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病毒通过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活化主要依靠两个信号的刺激,这两个信号是______________。B细胞受到信号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小部分形成___________,大部分分化为__________,产生专门抗击新冠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病毒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一旦病毒进入细胞,_______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相应的靶细胞。(2)为帮助新冠病人康复,需要给部分患者注射新冠康复者的血清,原因是__________。(3)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疫苗通常是用__________制成的生物制品。11.(15分)“青春痘”,又名痤疮,处于青春期的人群比较高发。小余同学也苦恼于脸上爆发的“青春痘”,便去医院进行诊治。请回答:(1)医生认为,小余同学脸上爆痘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而导致皮脂腺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形成痤疮。除此之外,雄激素(主要是睾酮)的作用还有_____(答出两点)。雄激素分泌的过程中存在_____调节,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2)小余同学的痤疮还伴随炎症,医生认为这是机体感染胞内寄生菌痤疮棒状杆菌的信号,并给他外用药加抗生素联合用药。小余同学感染痤疮棒状杆菌后,免疫系统将执行免疫防御功能:机体会启动体液免疫产生抗痤疮棒状杆菌抗体,在这个过程中B细胞需要被激活,激活B细胞的第一个信号是_____和B细胞接触,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是_____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同时,机体也会启动细胞免疫,这个过程中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主要细胞有_____(答出两个),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除了免疫防御功能外,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有_____(答出两点)。(3)医生还建议小余同学务必戒掉抠“痘”的坏习惯,否则会导致皮肤溃烂。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等构成的第二道防线具有的共同特点有_____(答出两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1、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2、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详解】A、竹林中竹子组成种群,而垂直结构是群落的特征,A错误;B、影响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的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空间,而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的是植物,因此动物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关,B错误;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C错误;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有镶嵌分布现象,这是水平结构,D正确。故选D。2、C【解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A、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A正确;B、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生冷觉、热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正确;C、人是恒温动物,从适宜温度环境进入寒冷环境,体温维持不变,产热量=散热量,但都增加,C错误;D、炎热环境中,人体为了加快散热,可通过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等方式进行散热,D正确。故选C。3、C【解析】图中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连锁定律。含AA或BB的个体致死。【详解】A、图中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该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产生的配子均为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AAbb和aaBB致死,只有AaBb个体存活,所以后代基因型与亲本相同,若不考虑环境影响,后代表型只有一种,B正确;C、子代A基因频率仍为1/2,C错误;D、根据B项分析,子代基因型均为AaBb,该果蝇品系永久杂种,D正确。故选C。4、A【解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植物体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详解】A、植物的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到侧芽的部位积累,使顶芽的生长素浓度相对较低,促进生长,侧芽生长素浓度相对较高,抑制生长,可见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A正确;B、植物的向光生长只能说明生长素可以促进生长,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错误;C、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不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片和果实脱落,D错误。故选A。5、A【解析】1、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8、Ⅱ9不患该遗传病,且由题意知Ⅱ9不携带致病基因,因此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2、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在、传递给女儿,女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父亲和母亲,既可以传给儿子,也可以传给女儿。【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正确;B.Ⅲ11是女患者,致病基因来自Ⅱ6和Ⅱ7,Ⅱ6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因此Ⅲ11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和Ⅱ7,B错误;C.Ⅲ14的双亲正常,但是有一个患病的兄弟,说明其母亲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C错误;D.若Ⅲ14为女性,其基因型可能是XBXB或XBXb,Ⅲ13与Ⅲ14结婚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1/4=1/8,D错误。故选A。6、A【解析】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寄生在辅助性T细胞内,在T细胞内完成增殖的过程;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先发生逆转录过程合成DNA。【详解】A、HIV侵入机体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会发挥作用,因此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可被激活而增殖分化,A正确;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此时人体的免疫能力正常,因此随着HIV浓度的升高,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增多,使得大量的HIV被消灭,B错误;C、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后,其增殖过程中逆转录所需的酶由HIV自己提供,C错误;D、HIV侵入人体后,被感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成为靶细胞,不能正常分泌白细胞介素-2(细胞因子),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①.副交感②.葡萄糖、胰高血糖素③.神经调节、体液调节(2)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转化成某些氨基酸,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3)口服葡萄糖能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GIP,GIP能促进胰岛素分泌(4)①.易②.长时间饥饿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过多引起酸中毒(或引起内环境pH下降)【解析】1、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2、据图乙分析:进食可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多肽GIP,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和脂肪细胞,GIP可作用于胰岛细胞使该细胞分泌胰岛素;GIP和胰岛素通过结构①、②作用于脂肪细胞,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并转化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水平;图中结构①~④是细胞膜上与不同的信息分子结合的受体。【小问1详解】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副交感经支配。由图可知,图中作用于胰岛B细胞并影响其分泌活动的信号分子有葡萄糖、神经递质、胰高血糖素。据图甲可知,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中既有激素的参与也有神经递质的参与,因此该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小问2详解】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血糖。图乙中表明胰岛素可以转化成脂肪,因此胰岛素还可通过促进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转化成某些氨基酸,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使血糖浓度进一步降低。【小问3详解】由图乙可知,口服葡萄糖会刺激小肠K细胞分泌GIP,GIP能促进胰岛素B细胞分泌胰岛素,因此给大鼠口服或静脉注射适量葡萄糖,与注射相比,口服后血浆中胰岛素水平会更高。【小问4详解】糖尿病病人的胰岛素水平低,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少,主要靠分解脂肪供能,因此糖尿病病人体内产生的酮体更多,更容易发生酸中毒。葡萄糖氧化分解除了能够供能之外,也能减少在长时间不进食的情况下,脂肪的分解,从而减少酮体的产生,避免酸中毒。【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要求考生掌握血糖调节过程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识图分析的能力。8、①.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②.样方③.水分(或干旱)④.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⑤.严重破坏农作物,引发粮食危机;啃食草场,影响畜牧业;加速生态环境退化⑥.种群的繁衍(或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⑦.寄生⑧.农药使用量(或环境污染)【解析】1、判断不同物种的依据是彼此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同种生物之间能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具有生殖隔离。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植物、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昆虫的卵常用样方法。活动能量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3、生物的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等。【详解】(1)判断不同物种的依据是彼此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沙漠蝗、东亚飞蝗和中华稻蝗彼此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是不同的物种。跳蝻为蝗虫的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2)依题干信息,“旱生蚂蚱涝生鱼”可知,影响蝗灾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水分;影响蝗虫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蝗灾的影响表现在会严重破坏农作物,引发粮食危机;啃食草场,影响畜牧业;加速生态环境退化。(3)蝗虫信息素能在种群内实现信息传递,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种群的繁衍中具有重要作用。病原微生物(如微孢子虫)与蝗虫之间为寄生关系;通过养鸡、养鸭防治蝗虫,既能减少农药使用量,获得生态效益,又可通过养鸡养鸭,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点睛】本题以2020年非洲蝗灾为情境,考查种群密度、蝗虫防治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9、①.物种组成②.群落③.溶氧量④.污染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⑤.间接价值⑥.N30=3000×1.0530条。【解析】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而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由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组成,其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正反馈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化所引起的其它一系列的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稳态。【详解】(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据此可知,河流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河流群落的重要特征,该河段物种丰富度的研究,是在群落层次上进行的研究。(2)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过多,河水中N、P含量升高,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体溶氧量迅速下降,进一步造成鱼类等生物死亡,这一过程中存在正反馈调节;该河流在受到污染后难以恢复的原因是污染超过了河流的自我调节能力。专家建议,在水体发绿的初期,可以通过适量投放喜欢滤食藻类的鲢鱼来控制藻类数量,从而达到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J”型曲线增长函数为Nt=N0λt,最初种群的个体数量N0=3000条,t=30天,每天的增长率λ=1.05,则30天后种群的数量为N30=3000×1.0530条。【点睛】熟知群落的基本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前提,掌握水体富营养化具体表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种群和群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10、(1).非特异性(2).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3).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4).记忆B细胞(5).浆细胞(6).细胞毒性T(7).康复者血清中含有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8).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解析】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具有阻挡并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的作用;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它具有溶解和吞噬病原体的作用;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构成,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属于特异性免疫。【详解】(1)前两道防线被称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的特点是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病毒通过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中B细胞的活化主要依靠两个信号的刺激,这两个信号是病原体与B细胞的直接接触和辅助性T细胞传递。B细胞受到信号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小部分形成记忆B细胞,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专门抗击新冠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与相应病毒结合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一旦病毒进入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识别并裂解相应的靶细胞。(2)为帮助新冠病人康复,需要给部分患者注射新冠康复者的血清,原因是康复者血清中含有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3)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的新冠疫苗研发已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疫苗通常是用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点睛】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病毒等突破了人体的前两道防线进入人体内,在它们侵入细胞之前,体液免疫阻止其散播,它们侵入细胞后,细胞免疫杀死靶细胞,抗原无处藏身,最后体液免疫产生抗体将其消灭。11、①.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细胞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等作用②.分级③.病原体(痤疮棒状杆菌、抗原)④.辅助性T⑤.辅助性T细胞和靶细胞(皮脂腺细胞)⑥.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⑦.免疫自稳、免疫监视⑧.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