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_第1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_第2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_第3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_第4页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课件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故?”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雪夜访普图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一)地方收权(分散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藩镇割据、君弱臣强财权自主、不纳赋税军权旁落、外重内轻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赋税上缴朝廷。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行政权军政权财政权收权分权四监司积极:削弱了地方权力,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预防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地方事事须听令中央,不利于地方的发展。(二)中央分权(削弱相权,巩固皇权)皇帝分相权:唐(决策流程分权)宋(行政、军事、财政专业领域分权)文官担任

如此一来,宰相的权力比先前大为缩小,没有了军权、财权,……三权分离,各不相知,一切都要通过皇帝。与此同时,又提高御史台、谏院等监察机关的权利和地位,可以纠察、弹劾各级官员,迫使宰相不得不屈从于作为皇帝耳目的台谏官。-----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二府三司制”影响:①进一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制度过于僵化,分权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③谏官权重,大臣多受掣肘。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类别开科(榜)录取总人数平均每年录取人数文举8160035360武举288685(三)抑制武将,以文制武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积极: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有效地抑制了武夫篡位的危险,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消极:崇文抑武的推行致使宋代后期少有悍将强将,军事力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抑武①罢免宿将兵权(杯酒释兵权)②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作战不设主帅。崇文锁院制度;糊名制度;誊录制度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一)地方收权(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各州长官,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大部分上交朝廷;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守内镇外,定期换驻地④在地方上,包括转运司在内,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⑤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件,彼此制约。(二)中央分权(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①在中央实行“二府三司”,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②统兵权(三衙)与调兵权(枢密院)相分离③设置台谏官,监察百官(三)崇文抑武(抑制武将,以文制武)方针:崇文抑武①罢免宿将兵权;②任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作战不设主帅,将从中御③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强干弱枝分化事权崇文抑武一、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归纳总结)1.边防压力澶渊之盟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给辽绢20万匹和银10万两,称为“岁币”庆历和议西夏保持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

北宋每年给西夏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叶,称为“岁赐”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思考: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澶渊之盟后,岁遣使介,修邻国之好。逮今百数十年,而北边之民不识干戈,此汉、唐之盛所未有也。——苏辙《历代论》

虽每岁赠遗,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不可取:北宋作为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签订和议,每年付出一大笔钱财,是一种屈辱的行为

可取:北宋军事积弱,“以钱财换和平”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面临的困境。和约签订后,北宋在政治上并不屈辱,且经济损失有限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员人数比实际需要的多出两倍以上。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官职。官僚互相推却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2.财政危机

天下之入不过缗钱六千余万,而养兵之费约及五千万。是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蔡襄《强兵篇》——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财政状况日益恶化冗官+冗兵=冗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9线索整理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武将专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权力崇文抑武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造成了三冗两积局面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明黜陟(严明官吏升降)

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

择官长(慎选地方长官)均公田(官员等级职田)

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修武备(整治军事战备)

减徭役(减轻人民负担)推恩信(落实惠政信义)

重命令(重视朝廷号令)新政失败昙花一现现在国家一分钱都没了,还老打不过别人咋办?没有钱花的宋神宗宰相富弼愿陛下二十年不要谈兵事。爱砸缸的司马光旧制度没问题,问题在于用人不当。吃货苏轼国家能不能存亡靠的是道德,不是强和弱。我好孤独王安石“宰相富弼”“爱砸缸的司马光”“吃货苏轼”被移出了群聊三位大臣的回答能解决宋神宗的问题吗?10①“三冗二积”的社会局面致使北宋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③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归于失败。2.基本概况积贫积弱富国强兵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款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11三、王安石变法1.历史背景(1)富国之法――理财青黄不接豪强大放高利贷农民破产青苗法政府农民贷款、贷粮夏、秋两季收成之后,按20%到30%的利息率归还钱粮帮助农民度过生产、生活难关,抑制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官府也从中得到利息收入百姓政府服役(轮流)募役法政府出钱雇人服役根据富裕程度摊派“免役钱”使民户以钱代役,既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123.内容三、王安石变法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原来废弃的一些水利工程得以修复,还新建不少水利设施,许多荒地辟成良田。农田水利法在江南等六路设发运使,就近采购京城和皇宫所需物资既节省了政府财政支出,又防止了大商人乘机牟取暴利均输法“徙贵就贱”:灾荒歉收物价高涨的地区折征钱币,用钱币到丰收的地区贱价购买上供物资。“用近易远”:如果有多个地区同时丰收物贱,就到距离较近、交通便利的地区购买。13(1)富国之法――理财3.内容三、王安石变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等级收取赋税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抑制了土地兼并,减轻了农民负担,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方田均税法设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以政府借贷的方式收取一定利息,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又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垄断。市易法14(1)富国之法――理财3.内容三、王安石变法(2)强兵之法――整顿军队省兵强兵①目的:减少军队数量和军费开支②措施:精减军队,裁汰老弱士兵,归并军营,缩减编制①目的:为了改变宋军战斗力弱的局面②措施: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作用: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宋军原有的编制,使宋军的战斗力有一定的提高。153.内容三、王安石变法(3)取士之法①改革科举考试: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以经书中文句为题,应试者作文阐明其义理经义策论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②改革选官制度:尖锐批评“恩荫”制度,要求官员子弟贯彻择优录用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③改革学校教育A.太学生中优异者可以直接任官,扩大选拔人才的途径和灵活度B.设立律学和医学,健全武学,培养能适应改革需要的各方面人才C.政府拔出一些官田作为“学田”,发展地方教育16三、王安石变法3.内容思考:王安石变法效果如何?熙宁、元丰之间,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岁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宋史》元丰四年、五年,宋夏之间两次大战,宋军中义勇、保甲约占一半,这两场战争都以宋军败北、死伤数十万人而告结束……——吴巨洪《浅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积极:①达到了富国的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消极:②强兵效果并不明显;③在执行中加重人民负担;④引起争议,导致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174.评价三、王安石变法18

其实安石对制度执行者的重要性并非没有认识,早年上仁宗万言书尝再三论及其事,变法中改革科举、整顿学校亦无非为了培养理政的人才。但他主政时已年近半百,急于立事功以自效。于是“富强”措施接踵出台,特别致力于可以立竿见影的聚敛创收。

对防弊之政的主体内容,如中央过分集权、各层机构事权分割、重文轻武、冗官冗兵,皆基本采取回避态度,勇于治标,不敢治本。对于反对意见,又执拗不回,变本加厉,不免意气用事。终至新法弊端日深,距其发展生产、去民疾苦的初衷也越来越远,其失败实有内在的必然性。——张帆《中国古代简史》P20219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Kū)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王安石理财的关键是“抑豪强”,“使轻重敛散之权,归之公上”,实现国家对经济、财政的全面控制。这一点深得宋神宗支持,其强力支持是王安石变法能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但当改革向纵深发展时,这场缺乏政治改革支持的经济改革开始举步维艰,趋向失败。——熊光慈《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得失管窥》①触犯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与破坏。②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利益的现象。③改革涉及面广,头绪过多,且推行操之过急。三、王安石变法四、南宋偏安宋代大致前承唐制,然亦有区别,其关注点集中于维持皇权而分散地方的权力,然而正因为这一欲立朝纲、振国力的措施使得宋代陷入积弊而不可自拔。四、南宋偏安绍兴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岁贡”澶渊之盟辽宋以兄弟相称“岁币”庆历和议西夏向宋称臣

“岁赐”隆兴和议南宋与金世为叔侄“岁币”思考:这些和议的变化反映了什么?两宋国力的逐渐衰落两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