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地球葡萄果树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红地球葡萄果树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红地球葡萄果树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地球葡萄果树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

红葡萄是属于欧洲的葡萄园。于1982年在美国加农大学出版。现在,中国的种植面积约为5万公顷,其次是巨峰。1999年我们在部分红地球葡萄园发现一种果穗或果穗分枝枯死而果粒没有明显症状的病害,随后在全国主要红地球葡萄产区均发现该病害,我们将其称作“果穗枯萎病”。近两年我们针对该病害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1材料和方法1.1供试纸袋与施肥试验于2004—2005年在河南省郑州市柳林镇红地球葡萄园进行,该葡萄园在2004年发生过该病害。试材为5年生贝达砧红地球,株行距为1.5m×3m,架式为“高、宽、垂”T型架。供试纸袋为白色抗水纸质,规格为26cm×36cm(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提供),果袋底部用剪刀剪开,果袋成桶状,便于套袋后观察。2004年底不施基肥,冬剪时每结果母枝留5个芽短截。2005年春季不施萌芽肥,萌芽后不抹芽,当花序显露后,按照植株负载量的试验设置进行新梢修整。谢花后(5月18日)每株葡萄施尿素200g,配合灌水。果实转色期每株葡萄施尿素200g、硫酸钾200g、过磷酸钙100g,配合灌水,以后直至果实成熟前不再施肥。1.2枝比和叶枝比植株负载量设1个对照和3个处理。CK:果枝比为1∶2,叶果比30∶1;处理1(T1)∶果枝比为1∶1.5,叶果比23∶1;处理2(T2)∶果枝比为1∶1,叶果比15∶1;处理3(T3)∶果枝比1.2∶1,叶果比13∶1。每个处理40株,重复3次。6月10日进行果穗修整,每株树留20个新梢,每果穗留5个果穗分枝,每分枝留20个果粒。6月13日进行套袋。1.3药剂处理处理该试验在T3上进行,设清水(CK)、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江阴市福达农化有限公司)、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公司)、25%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公司)、40%咪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北京绿色农华植保科技有限公司)等5个处理。6月12日分别用上述药剂浸泡果穗3秒钟。每种药剂处理8株,重复3次。在7月19日(发病后第2天)和7月28日(发病后第10天)重复处理两次。1.4发病情况观察套袋后每3天观测一次,发病后每天观测一次,记录不同负载量处理和各药效试验处理的发病始期和病害结束期。每3天观测一次果实的发病情况。病害结束后计算各处理的病害指数。果穗感病程度分级标准参照文献,病害指数=Σ(发病级值×相应级值果穗数)/(最高级值×总果穗数)。1.5常果和发病果实的元素含量T2和T3发病后第二天取样,测定正常果实和发病果实的氮、钾、钙、铁、镁元素的含量。测定工作由农业部果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完成。2结果与分析2.1葡萄穗部或枝条+葡萄枯草病变期时穗轴出现霉粒。立地条件好的葡萄主要葡萄果穗枯萎病发生在果实第二次膨大期,主要集中在葡萄转色期,发生部位在果穗穗尖和副穗尖部以及果穗上部分枝。发病初期果柄、穗轴出现浅棕色坏死病斑,坏死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变成黑褐色干枯并沿果穗向上扩展,病斑上没有霉层和黑点等病症,遇到阴雨天被杂菌感染会产生霉层。果粒在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病害加重穗轴坏死,水分供应中断,果粒逐渐失水皱缩。果穗上部分枝发病后并不影响其他分枝的正常生长。发病果穗或分枝上的果粒,在阴雨高湿的天气从果穗上脱落,在高温干燥的天气则干枯挂在树上或果穗上。葡萄果穗枯萎病发病症状与果实上的白腐病症状极为相似,但该病害在果实间不互相传染,当果实第二次膨大结束后症状逐渐消失,发病较重的植株叶片变红焦枯。2.2发病日期和病情指数试验结果看出,随植株负载量的增加,该病害发病日期提前,发病天数延长,病情指数增大(见表1)。可见,该病害与植株的负载量呈明显正相关。2.3疗效试验试验结果看出,目前生产上防治葡萄果实病害的主要药剂,对葡萄果穗枯萎病没有明显的防治效果(见表2)。2.4病果中各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看出,随着植株负载量的增加,果实中各矿质元素的含量明显下降,病果中各矿质元素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实(见表3)。由此可见,葡萄果穗枯萎病的发生与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表现为显著负相关。3葡萄果穗枯采用不同生长阶段植株的生长特性葡萄果穗枯萎病对常见杀菌剂不敏感,并且发病程度与植株负载量呈正相关;与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再结合其发病症状,我们认为该病害极可能是由于矿质元素和光合产物供应不足,植株所进行的一种自我调节,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期长,从开花到果实成熟超过180天,是典型的双S型发育,对养分和矿质元素的需求量大于京亚、藤稔、巨峰等早中熟葡萄品种。果实第一次膨大期,由于果粒较小,加之本身也能进行部分光合作用,矿质元素和光合产物能够满足果实生长的需要。到果实第二次膨大期,果实由绿向红转变,果实的光合能力逐渐消失,而且套袋造成果实对矿质元素吸收能力减弱,光合产物和矿质元素的供给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