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记水碑与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樊城_第1页
曹仁记水碑与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樊城_第2页
曹仁记水碑与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樊城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曹仁记水碑与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樊城

一、《隋书》卷四七《刑法》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开始征兵。“秋天下雨,河水泛滥,地面上有几英尺高,禁止的七支军队”524年,关羽包围了樊城曹仁。然于禁诸军屯于何地,史料未载,唯《三国志·庞悳传》云:“仁使德屯樊北十里”546。郦道元《水经注》中则将于禁七军系于樊城:沔水又经平鲁城南,城,鲁宗之所筑也,故城得厥名矣。东对樊城,城,仲山甫所封也……城周四里,南半沦水,建安中,关羽围于禁于此城,会沔水泛溢,三丈有余,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岗……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663-664《水经注》将“城陷禁降”系于樊城,不确。查《三国志·曹仁传》,是役曹仁守樊城,并未失陷。“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275-276《水经注》言樊城西南有曹仁记水碑,亦似不确。该碑今佚,施蜇存先生推测其内容,当为“曹仁自记其御关羽之役,因兼及水文耳”,惜乎“此碑宋人无著录,或已先亡。”318但此碑并非立于樊城水滨,而是立于平鲁城南。《北堂书钞》引盛弘之《荆州记》云:“平鲁城南有曹仁记汉水溢碑”,甚至径言记水碑为平鲁城碑,云:“平鲁城南有曹仁记平鲁城碑”390。曹仁记水碑当记曹仁守樊之功。关羽擒于禁后,华夏震动,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锋芒。若曹仁弃樊不过,“今若遁去,洪河以南,非复国家有也”722。正因为襄、樊不下,关羽才在魏、吴夹攻之下,兵败身死。但樊城近汉江,又是曹仁驻军之地,记功之碑不立于樊城水滨,而舍近就远立于平鲁城南,足证其城在此役中的独特地位,非于禁“七军皆没”则何以当之?又,《水经注》尝云,“城陷禁降,庞德奋剑,乘舟投命于东岗”。樊城于汉末三国时崛起于汉水之北,“由地下勘探、发掘情况分析,东汉及三国时期的樊城可能在今樊城的北部,且地势较低”84,樊城以东为沔水、淯水汇合之地,地势更加低洼。若将此系于平鲁城,平鲁城在樊城之西,庞德投东,与《三国志·庞悳传》中“悳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正合546。综上数点,颇疑《水浒经》此段有颠倒错漏,樊城既未为关羽所拔,则“建安中”以下记于禁、庞悳事当系于平鲁城。其致误之由,盖因南北朝时期,樊城在南北政权间数度易手,文献不足征。况《水经注》传写舛误颇多,此处平鲁城与樊城连叙,言语含混,致误亦非无因。唯文献无征,此论不敢遽尔定谳。二、邓城或邓城平鲁城为鲁宗之所筑,宗之晋季人,自不能替于禁、庞悳等筑垒,郦氏等盖就其地而言之。若以于禁七军屯地推断,《三国志》云“德屯樊北十里”,《水经注》载平鲁城“东对樊城”,古人方位多含糊,合而言之,则平鲁城在樊城西北欤?樊城西北本有邓城遗址,据石泉先生考证,该遗址“位于襄樊城西北十余里”,当是“古代邓国和战国秦汉以至宋齐时的邓县故址”91。很长一段时期内,邓城一直是襄阳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到了西汉晚期,由于邓城离汉水较远、邓城周边的水系萎缩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邓城的政治、军事地位随之下降”84。三国时,邓县徙至襄樊东北。孙坚击荆州刘表,“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1100。沔水从襄阳东流后屈西南流,接纳北来淯水注入,《水经注》载,“沔水又迳桃林亭东,又迳岘山东,山上有桓宣所筑城,孙坚死于此。”664可见孙坚受袁术之令南攻刘表,应在樊城之东渡沔水围襄阳。《魏略》载,“吴使朱然、诸葛瑾攻围樊城,遣船兵於岘山东斫材”661,亦于樊东渡沔。[经]“(淯水)南过邓县东”,[注]……东南流迳邓县故城南,习凿齿《襄阳记》曰: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即此水也。浊水又东经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其下。浊水东流注于淯。淯水又南迳邓塞东……730-731鲁西奇先生考订其地云:经文所记在淯水之西的邓县,与注文所记在浊水北岸(亦在淯水之西)的邓县故城,非为一城:前者当即古邓国、两汉南阳郡邓县及南朝宋齐侨置京兆郡所属之邓县,故址即位于今襄樊市西北十余里的邓城遗址;注文所记之邓县故城(邓城),则是两晋襄阳郡所属之邓城县,亦在淯水西岸、浊水北岸;……注文所记之邓县故城(实为邓城县故城)或当在今樊城东北之官庄一带,邓塞当在今团山附近99。邓县移徙,缘于邓塞的重要位置。盖襄阳、樊城崛起后,邓塞扼控联系宛及中原诸地的交通孔道———淯水谷地。吴军围樊城,魏救援亦由此来:正始二年,朱然围樊城,城中守将乙修等求救甚急。(夏侯)儒进屯邓塞,以兵少不敢进,但作鼓吹,设导从,去然六七里,翱翔而还,使修等遥见之,数数如是。月余,及太傅到,乃俱进,然等走477。对于江南而言,邓塞位置亦不容忽视。“荆部则包括湘、沅,跨巫山而掩邓塞”1739,陆机《辨亡论》云,“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1180,是邓塞有舟楫之利,为北军顺汉水入江南的孔道。值得注意的是,樊城西北的邓城尚未完全废弃,考古发掘表明,“邓城墙体内夹杂的少量南北朝时期的遗物如砖、瓦、青瓷片等也是其最后修葺的见证”64。尽管不能明确修葺邓城是否鲁宗之所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