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安与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建构_第1页
潘文安与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建构_第2页
潘文安与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建构_第3页
潘文安与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建构_第4页
潘文安与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建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潘文安与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建构

1894年,潘文安(1894-)被称为永尧。长期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职业指导所副主任的潘文安基于自己长期对职业指导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在抗战前,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职业指导理论文章,撰写、出版了多部职业指导著作,对职业指导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对我国早期职业指导理论的构建和职业教育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对专业指导的促进和培训(一)《教育与职业》早在1920年3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职业指导部成立时,潘文安就和黄炎培、顾树森、陆规亮、俞泰临、黄伯樵、秦翰才、邹韬奋等人被办事部推定为委员;1923年职业指导委员会成立后,在“一星期职业指导运动”期间,潘文安不时到各地讲演。1927年9月上海职业指导所成立后,潘文安又任副主任一职。多次讲演、宣传职业指导。如仅在1929年1~4月,他的职业指导讲演就有:1月21日,在尚公小学演讲升学指导;1月23日,在南京青年会职业学校演讲职业指导;3月16日,在上海中学演讲职业指导;4月25日,赴私立商科大学讲演职业指导。在长期的职业指导实践中,潘文安对他所钟情的职业指导事业从理论上作了多方面的较为系统的探讨。据统计,仅从1925年到1931年,潘文安发表在报刊上的有关倡导职业指导的文章即有:《职业指导问题》(载《教育与职业》1929年第106期),《青年择业与生活问题》(载《生活》1929年第1卷汇刊),《农村职业指导》(载《教育与职业》1930年第118期),《职业与职业指导》(载《学友》1931年第1卷第1期),《中国工人的职业指导》(载《教育与民众》1933年第5卷第3、4期);与潘鸣凤合写《职业指导与职业训练》(载《教育杂志》1928年第20卷第3号),与刘湛恩合写《中国职业指导的近况》、《上海南京两职业指导所的现状》(载《教育杂志》1928年第20卷第3号)和《十年来的职业指导》(载《教育与职业》1929年第100期),与杨崇皋、何清儒、吴宗文合写《十年来之上海职业指导所》(载《教与学》1937年第2卷第11期)。此外,1929年5月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出版《职业指导实施概览》,虽署名为中华职业教育社辑行,实际则由潘文安主持编辑。该书乃是职教社鉴于1928年5月全国教育会议议决通过了《设立职业指导所及厉行职业指导案》后,“国内对于职业指导事业,实施者日多,而进行日力……而各地各校之举办职业指导者,又时以办法见询,并有索取章程表格”,于是“因就所办京沪两职业指导所之经过,与各专家各机关所订之程序办法表式等等,汇集成帙,刊行问世,以供实施职业指导者之考证”。书中收有潘文安《职业指导与介绍》和他与刘湛恩合写的《职业指导是什么》、《职业指导与青年》、《职业指导运动与学校教育》等多篇职业指导理论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潘文安在介绍国内职业指导实施状况的同时,对职业指导进行了极力的倡导。在潘文安看来,“职业指导乃是根据现在的事实、过去的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客观的态度,去帮助个人选择职业、预备职业、获得职业及改进职业”;它开端于小学时期的职业陶冶,完成于毕业以后的服务指导;“非一时的而为继续的,非局部的而为整个的,非片断的而为有组织的,非盲从的而为科学的”;其目的,“对于个人方面,在求个性之完全的发达,对于事业方面,则谋适当的人材置于适当的地位”。它的作用,对于青年来说,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准备职业上的知能,并自审个性、特长及能力,选习适当的职业,不致盲从择业,误入歧途;对于学校来说,可使学校注意职业实际状况,考察毕业学生是否适合社会的需要,从而有效地改进课程,更好地和社会联络;对于社会而言,则可使之得到适宜的人材,从而增加生产效率。正是因为此,职业指导对于个人、社会、国家、经济、道德、教育等方面,都有广泛普遍的价值和意义;它的“最后的成功”,就是“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二)日本职业教育的实践潘文安主要是引入日本的职业指导,他不仅写了《日本职业指导概况》(载《教育与职业》1930年第126期)一文,翻译了日本山根真柱的《作义主义与职业指导》、《关于小学校的职业指导》(分别刊于《中华教育界》1931年第19卷第5期和第6期)等文,而且还在《日本之职业教育》一书中,专列“日本最近之职业指导”一章,不仅对日本的职业指导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说明,而且介绍了日本的主要职业指导机关,其中包括文部省的中央职业指导协会,由东京教育学者组织的“大日本职业指导研究会”,及“中央职业绍介事务局”(包括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和青森地方职业绍介事务局)。不仅如此,潘文安还和蒋应生共同翻译了《职业指导之原则与实施》(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和杨崇皋、管瑞之联合翻译了《职业指导与个性》(广州中华书局1939年版)。其中,《职业指导之原则与实施》原著者是美国葛恒(I.DavidCohen),该书包括“职业指导运动之起源与历史”,“何谓职业指导”,“职业指导之各方面”,“职业指导之原则”,“职业指导之范例”,“职业指导之一般基本原则”,“职业指导及其工作”,“职业指导之方法”,“职业指导之实施”,等等,由于内容广泛,该书的校订者沈有乾、陈选善均认为,本书对职业指导的“原则与实施,应有尽有”,于职业指导的“理论与实际,双方兼顾,足供国内研究与实施职业指导之需要”。二、职业指导理论的探讨(一)职业指导的实践对职业指导的实施,潘文安认为,在小学校,应当设职业指导委员会,拟定职业指导的种种实施计划,搜集与职业指导有关系的种种材料,监督职业指导的实行,从事职业调查分析;具体步骤,可特定一星期或两星期为职业指导周,调制毕业生志愿调查表、升学及就业调查表和毕业生学业、智力、课外作业、社交能力、品格、兴趣、体格等调查表,由学生填写,酌量举行心理测验,定期请职业指导专家、各业领袖到校讲演,定期举行学生家长座谈会和本校师生谈话会,定期参观本地著名的学校及农、工、商业机关。潘文安尤其重视中学的职业指导。他认为,职业指导的时期虽长,范围虽广,“但最紧要的关键,只在初级中学”。由于初级中学阶段,为一生最当明确、决定职业意向的时期,加之,这一时期的青年在体格、性情、智力各方面变化迅速,“所以初级中学非特别注重职业指导不可”。基于以上认识,潘文安特别写了《初级中学实施职业指导之计划》(载《教育杂志》1925年第17卷第1号)、《中学职业指导方案》(载《教育与职业》1930年第113期),对中学职业指导的实施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他认为,初中实施职业指导的具体计划,包括:实施调查;在指导前,应用心理测验,测验学生的知能;设置职业指导员,组织职业指导委员会,主持职业指导;增设职业指导课程;通过个人谈话,明了学生个性、能力等,以之为指导的根据;请各业专家到校讲演;参观实业机关;浏览职业书报;填写《择业自审表》;设置工作实习课程,试习各种工作。在他看来,“职业指导的第一目标在调查职业,第二目标在调查学生的个性和境况”,所以,他十分重视调查,认为应当“从调查入手”,调查学生状况、家庭状况,毕业学生状况、职业界状况,以及职业界对于任用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中途退学的原因,等等。总之,初级中学“职业指导,须根据职业的实际调查、教育的实际调查、学生个性的实际调查、学生家况的实际调查,综合各方面的详密研究,暗示一积极计划”。(二)编《职业指导讲演集》、《青年成功率》在长期的职业指导实践中,潘文安对职业指导理论有了更多的认识,基于长期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在抗战前,他先后撰写、出版了多部职业指导著作,如著《青年职业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29年版)、《职业指导ABC》(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版)、《青年服务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职业指导》(上海中华书局1934年版)、《小学职业指导》(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编《职业指导讲演集》(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版)、《青年成功之路》(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与陆凤石合著《青年成功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与陈重寅、喻鉴清合编《小学职业指导实施法》(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这些著作,涉猎了职业指导多方面的内容。如《青年职业指导》包括“职业的意义”、“职业的选择”、“职业的准备”、“职业的训练”、“职业的信条”、“职业效能的增进”、“职业和休闲”、“职业的改进”、“职业的成功”等内容;《职业指导ABC》是作者就数年来主办职业指导的经验、参以欧美和日本现行职业指导制度所撰,涉及职业指导的内涵、意义、重要性、价值、范围,职业指导与乡村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女子教育、成人教育、心理测验的关系,及其职业分析、升学指导、就业指导、服务指导、职业介绍、职业训练、考查个性等方面的内容。《职业指导》则是著者本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旨趣,以指示青年有关职业修养的方法,引导青年达于成功之路;全书包括七章:职业的意义,职业的选择,从事职业的必需要素,职业的进程,职业的信条,职业效能的增进,职业指导。被时人认为是在当时“人无事做、事无人做”的状况下,给予将要从业和已经得业青年的极好的指南针。三、关注高等教育和女子职业咨询(一)潘文安对职业指导的基本认识升学指导是职业指导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潘文安看来,升学和婚姻一样,同样为人生大事。基于此,他不仅写了多篇有关升学指导的论文,如《敬告青年注意升学指导》(收入中华职业教育社辑行《职业指导实施概览》,中华职业教育社1929年版),《升学与择业》(收入何清儒主编《职业指导论文集》(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版),《升学与就业应有的信念》(载《教与学》1937年第2卷第11期),并著有《青年升学指导》(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版),和刘湛恩合编《升学指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上海职业指导所1930年版)、合著《青年求学之路》(生活书店1935年版)。在这些文章和著作中,反映了潘文安对职业指导的基本认识和看法。如在《升学与择业》中,潘文安建议,学生在升学时,首先要“打破虚荣观念”,树立升学并非为的是显亲扬名、安富尊荣,乃是服务社会;其次,应避免盲从态度,以科学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审查自己的所长和社会的需要,认真思量、周全考虑,选习一种适宜的学科。第三,排除速成心理,应下深工夫,以吸收更多的知识,学得更精的技术。而《青年升学指导》,则就“升学的意义和目的”、“升学前的反省“、“升学前的准备”、“怎样选择学校”等作了阐述,并对有志于教育、农、工、商、法、政治、文学、艺术、体育、医学、新闻学、图书馆、自然科学等的青年分别作了“敬告”。(二)职业指导的范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鉴于女子职业范围日广,从事职业的女子数量逐渐增多,加之,“尚无女子职业指导专集出版”,潘文安“深感社会需要”,于是,与孙祖城“因就历年经验及参考欧美日本名著,撰写成《女子职业指导》一书,该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30年11月初版,1933年再版。在这部著作中,潘文安对女子职业指导的理论作了较为明确的分析和论述。潘文安说“女子职业指导是为了女子与职业发生重大关系,于是以科学方法处客观地位,去指导如何解决人事(人即女子,事即事业)适当的遭遇,使人才事业与社会组织相称”;其目的,在于发展女子就业的兴趣及其办事的才能,解除礼教压迫女子的痛苦,促进男女地位的平等,增进社会生产效率,从而最终达到使“女子胥得适当之事业,事业胥得适当之女子,使无业的有业,有业的乐业”。在潘文安看来,女子职业指导要替女子寻找职业,替职业代找女子,而这就必须选择职业,而选择职业、介绍职业的根据是调查职业和女子的个性、学识等因素,这一过程,不仅在职业未解决之前,而且也要顾到职业已解决之后。基于此认识,女子职业指导的范围是:从纵的方面,包括:介绍职业,选择职业,调查职业,准备职业,改进和改选职业。从横的方面,则包括:“引起女子对于职业的一般兴趣,并对于自己才能的觉悟”;“从女子的普遍兴趣,引起特殊兴趣,以备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