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1《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目前,我国以反腐为题材的电视连续剧,除了加入少许艺术手段作为剧情衔接外,许多故事都取自真实案例进行创作。B.河道综合治理将为两河周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提升打好基础,并将成为绵阳境内的又一个重要旅游景点。C.童年时很多事情对他的好奇让加来道雄成为一个“问题儿童”,而他上初中时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更是让他对物理沉迷不已。D.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10战机压轴出扬,当歼-10临空现身时,巴基斯坦播音员专门改用汉语欢迎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到来。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青蒿(hāo)

疟疾(nüè)

把柄(bǎ)

蚌埠(bènɡ)B.砒霜(pī)

细胞(pāo)

朔风(shuò)

背包(bēi)C.遐想(xiá)

栅栏(shān)

杜撰(zhuàn)

惊诧(chà)D.鄙视(bǐ)

怪诞(dàn)

潜心(qiàn)

刨根(páo)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屠呦呦手中,青蒿素这一抗疟药物,治愈了无数疟疾患者。但青蒿素的发现,并不意味人类抗疟可以一劳永逸。B.峨眉山景区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在客人就餐时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D.联想集团以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先进的经营理念为依托,亦步亦趋,紧跟世界电子产业发展潮流,取得了骄人的业绩。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宝库资源丰富,可以向西方推出的东西十分巨大。②因此,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去粗取精尤其重要。③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因为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④这一方面要靠挖掘,另一方面要靠内容创新。⑤当前中国应该提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但要面临一个思考:哪些东西能够走出去?⑥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A.③⑤②⑥①④ B.①③⑤②④⑥C.③⑤①⑥②④ D.①③②⑤⑥④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非常荣幸在这里接受今年的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这一生物医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奖项,衷心感谢评委会对我在发现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功效等方面贡献的肯定。我在童年的时候,曾经目睹民间中草药治病救人的事例。那时候,我完全没有想到,我的生命会和这些神奇的中草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也从没梦想过有今天这样的隆重时刻,我的研究被国际科学界称颂。1955年,我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毕业,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开始了富有意义的工作,特别是在全脱产学习中国传统医学的那两年半中,我对中草药从好奇转化为热衷。那两年半的训练,使我发现了中医药学的丰富宝藏,领悟了中国传统哲学有关人体和宇宙的精妙思想。在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科学紧密结合的原则下,我的团队运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继承了中医药学的精髓,成功地从青蒿中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奎宁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青蒿素的发现,则是中医药学赠予人类的瑰宝。在研究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我从传统中医文献中获得新的灵感和启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人类征服疾病进程中的一小步,基于青蒿素的联合疗法(ACT)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对此我深感鼓舞和欣慰。为此,我也衷心感谢为青蒿素发现和应用作出诸多贡献的中国同事们和国际友人们。长久以来,中医药服务于中国和亚洲人民,毫无疑问,对传统医药的继续探索,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良药。我呼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对中医以及其他传统医学的研究,使之最大程度地造福人类。发现青蒿素的抗疟疗效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20世纪50年代,由于疟原虫抗药性的出现,疟疾重新开始肆虐,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遭受重挫。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药研究工作。我带领有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的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在第一阶段,我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效果,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为了寻找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100%的抗疟药效!我们终于找到了发现青蒿素抗疟疗效的突破口!从分子到药物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疟疾症状迅速消失!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于1972年11月8日,终于找到了这个熔点在156~157℃的无色晶体——C15H22O5.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生长在北方的青蒿的青蒿素含量比较低,药物生产需要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项目的大团队成员在四川找到了含量高的青蒿。1973年秋,我们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这样,我们终于打开了新抗疟药物的大门。5.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奎宁”是青蒿素药物出现之前的老一代抗疟药的代表,得益于秘鲁历史上对金鸡纳树的利用。B.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上世纪50年代,由于消灭疟疾的国际努力失败,疟疾重新开始肆虐。C.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全国范围的“523”项目抗击疟疾。1969年,屠呦呦被任命领导抗疟药研究工作,表现了她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D.屠呦呦因中医中对青蒿治疗方法的描述受到启发,开始进行低沸点提取实验,便成功发现青蒿素。6.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一生以自己的知识和努力为无数饱受疟疾病痛之苦的人们带来了生的希望,表现了其治病救人、造福人类的高度责任感。B.文中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可以让材料更真实、准确,增强说服力。C.屠呦呦查阅大量文献,并勇敢做尝试青蒿素的志愿者,表现了她吃苦耐劳、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7.屠呦呦及其团队能在上世纪7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发现青蒿素及其抗疟功效,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张存浩:中国化学激光奠基人张存浩,祖籍山东无棣县,1928年出生在天津。父亲张铸,曾留学美国,回国后担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母亲龙文瑗,云南哈尼族人,知书达理。由于父亲工作忙,张存浩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张存浩两岁时,母亲便开始教他读书识字,同时给他讲有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爱国的人。渐渐地,在母亲精心启迪、教诲下,张存浩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学后成绩一直很好。然而就在张存浩按部就班读书时,震惊中外的抗日战争爆发了,日本侵略者大规模入侵,并在沦陷区学校推行奴化教育。面对这种情况,心有民族大义的龙文瑗不愿儿子接受这样的教育,与丈夫商量后,毅然把9岁的张存浩送到重庆,请他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姑、姑父代为抚养。张存浩的姑姑、姑父悉心照料、培养着张存浩,或许是受姑姑、姑父潜移默化的影响,上中学后张存浩对物理和化学情有独钟,学起来劲头十足,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回来向姑姑、姑父请教,成绩在班级里始终名列前茅。姑姑、姑父身上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献身祖国教育和科学事业的言行,对张存浩影响很大。没多久,这种相对平静的学习生活,在日本侵略者的肆虐中被打破。目睹日军的恶行,屈辱感在年少的张存浩心中不断升腾,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用知识报国、救国,绝不能让日本人再这样肆无忌惮地欺负我们!”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1943年,刚学完高二课程的张存浩便以优异成绩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第二年又转入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7年,完成大学学业后又考上天津南开大学化工系研究生。1950年张存浩获得了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1950年下半年,当时朝鲜战争刚爆发不久,原本想继续读博的张存浩,从中美对待朝鲜的迥异态度上敏锐地感到,两国关系将日趋紧张。想到此,他决定放弃读博深造,迅速回国。回到祖国,张存浩暂居北京,不久收到了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四家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发出的邀请。正在张存浩抉择之际,一天,时任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所长的著名物理化学家张大煜找到了他。一位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前辈科学家如此看重自己,亲自登门相邀,张存浩深受感动,当即点头答应,当晚便随张大煜乘火车前往大连。开始了实现报国梦想的科研人生。20世纪50年代初,地域辽阔的中国只在玉门有块很小的油田,产量很低,根本满足不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国家将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交给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年轻的张存浩接下了科研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课题。经过一段时间反复攻关,他和同事们终于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做到能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200克产品,不仅超过当时国际上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160克的最高水平,更是将美国只能得到150克的水平甩在了后面,一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就在这时,我国发现了大庆油田,合成油研究很快被叫停。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面临西方国家的核威胁,提出了独立自主制造原子弹的计划。火箭推进剂作为原子弹发射的重要燃料,被提升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领导指派张存浩迅速转向火箭推进剂的研究,同时任命他为该项目负责人,这一次张存浩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张存浩和同事们首次提出了固体推进剂燃速的多层火焰理论,完成了科研任务。自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问世后,激光便因亮度高,不需强大电能,而在军事、民用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国际科学界研究的热点。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几家单位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和探索,有的做气动激光,有的做自由电子激光,有的做化学激光……但功率都不高。张存浩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应该搞化学激光。随后成立了“化学激光研究室”,张存浩被任命为室主任。经过半年努力,研究室便将激光的功率从0.3瓦提升至100瓦,并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超音速燃烧型氟化氢、氟化氘激光器,整体性能指标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此后,张存浩在化学激光器研发上不断攻关,引领着中国这一领域的发展。1979年,他提出研究波长更短的氧碘化学激光,经过数年奋战,于1985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放电引发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1986年,张存浩担任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但仍没停止化学激光研究的脚步。1992年,张存浩牵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多年来,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一系列国内科学界大奖,他也因此赢得了“中国化学激光之父”的美誉。(有删改)相关链接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荣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有记者采访张存浩时问他:“您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张存浩回答:“从青年时代起,我为自己树立的最大人生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科研的方向!”(摘编自人民网)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抗日战争爆发了,张存浩的父母担心张存浩的生命安全,将张存浩送到在重庆大学任教的姑姑家,由姑姑、姑父代为抚养。B.张存浩回到祖国后,最终接受张大煜的邀请,一是因为被张大煜亲自登门相邀的行为感动,二是因为考虑到在这家单位能实现报国梦想。C.大庆油田的发现,使张存浩所研制出的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失去了价值,张存浩后来改做火箭推进剂研究。D.张存浩赢得“中国化学激光之父”的美誉,是因为他提出搞化学激光,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9.张存浩的“知识报国梦”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0.张存浩曾说自己人生最大的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科研的方向,这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夜行船①欧阳修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后、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钟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②谁相送。【注】①本词是欧阳修赴任途中与友人梅尧臣相遇时所作。②殢(tì):滞留,沉溺于,此指醉酒。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表现了词人对当年在洛阳与友人欢聚的追忆,同时也饱含着词人对洛中故友的深切缅怀。B.“伊川山水洛川花”采用互文手法,旨在表达词人对记忆中的洛阳自然山川景象的赞美之情。C.“白发”句是说词人和友人都为仕途漂泊在外,又都已年纪渐老,重逢又匆匆分别,不由得唏嘘感伤。D.本同上片追忆往昔,感叹旧日时光只能在梦中寻觅;下片感叹当前,与友人重逢而马上又要分离,感慨万千。12.请从情感的角度赏析“愁闻唱、画楼钟动”一句。四、语言表达13.请从以下词语中任选4个以上的词语,组合成一段话。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不超过70个字)缕缕青丝

屠呦呦

疟原虫

抱朴守拙成功

心无旁骛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提到青蒿素,很多人就会想到疟疾,不少人甚至认为青蒿素只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对其他疾病并无作用,①_________?认为青蒿素只能治疗疟疾的观点当然是错的。40多年来,青蒿素和它的衍生物确实在抗疟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研究也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也有独特效果。除此之外,②_______。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授王慧团队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能通过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周期进展、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抗肿瘤功效。近来还有研究发现青蒿素类药物在其他方面的功效,如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研究人员今年2月报告说,青蒿素类药物青蒿琥酯能有效缓解严重外伤引起的器官衰竭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③___________,更好地造福人类。五、填空题15.近义词易混辨析。(1)热衷:热爱:(2)精髓:精粹:16.作家作品。(1)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2011年9月,获得。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2016年度获。2018年和2019年先后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称号和“”。(2)加来道雄,物理学家,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博士学位,后任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理论物理学教授。有《》(与特雷纳合著)《》《》。17.给加点字注音青蒿()素

疟()疾

精髓()

肆虐()羟()基

衍()生物

拯()救

砒()霜18.记字形(1)青hāo

sōng山

chóng拜

竹gāo(2)福zhǐ

脚zhǐ

地zhǐ

白zhǐ(3)肆nüè

戏xuè(4)繁yǎn

xián接参考答案:1.D2.A3.A4.C5.B6.D7.①丰富的知识能力储备。屠呦呦在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的系统学习使她在中医药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能力。②勤于思考。屠呦呦善于思考,不断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她把目光投向历代医药学典籍,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取得了关键性突破。③锲而不舍。在“抗疟”漫长的攻关岁月中,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经历诸多困难,做了大量实验,经历多次失败才成功提取出青蒿素。④团队力量。在“抗疟”之路上,屠呦呦并不是孤军奋战,这漫长浩大的工程是“523”团队以及无数科研人员团结合作完成的。⑤中医中药是个巨大的医药宝库,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了中医药研究,因而能取得成功。8.D9.①儿时深受父母的影响。母亲常给他讲有意义的历史典故和做人的道理,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有知识、爱国的人。在这种启迪、教诲下,张存浩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②姑姑、姑父的悉心培养,尤其是姑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