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楼板留洞的设计加强措施_第1页
结构楼板留洞的设计加强措施_第2页
结构楼板留洞的设计加强措施_第3页
结构楼板留洞的设计加强措施_第4页
结构楼板留洞的设计加强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构楼板留洞的设计加强措施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第14.3.2-3条规定,地下建筑的顶板、底板和楼板,应符合下列要求:楼板开孔时,孔洞宽度应不大于该层楼板宽度的30%;洞口的布置宜使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仍较均匀、对称,避免局部突变。孔洞周围应设置满足构造要求的边梁或暗梁。2、第8.1.8-3条规定,钢结构房屋的楼盖应符合下列要求:对转换层楼盖或楼板有大洞口等情况,必要时可设置水平支撑。3、第13.4.4条规定,管道、电缆、通风管和设备的洞口设置,应减少对主要承重结构构件的削弱;洞口边缘应有补强措施。管道和设备与建筑结构的连接,应能允许二者间有一定的相对变位。4、附录E.1.4条,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框支层楼板的边缘和较大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其宽度不宜小于板厚的2倍,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1%,钢筋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楼板的钢筋应锚固在边梁内。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第3.4.6条规定,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楼板有较大凹入或开有大面积洞口后,被凹口或洞口划分开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在地震中容易相对振动而使削弱部位产生震害,因此对凹入或洞口的大小加以限制。设计中应同时满足本条规定的各项要求。以图2所示平面为例,L2不宜小于0.5L1,a1与a2之和不宜小于0.5L2且不宜小于5m,a1和a2均不应小于2m,开洞面积不宜大于楼面面积的30%。2、第3.4.8条规定,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下列措施: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2)、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3)、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3、第9.2.7条规定,当框架-双筒结构的双筒间楼板开洞时,其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楼板典型宽度的50%,洞口附近楼板应加厚,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每层单向配筋率不应小于0.25%;双筒间楼板宜按弹性板进行细化分析。4、第12.2.1-1条规定,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室顶板应避免开设大洞口,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本规程第3.2.2条的有关规定,楼盖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第3.6.3条的有关规定;5、第13.12.4条要求,建筑物的出入口、楼梯口、洞口、基坑和每层建筑的周边均应设置防护设施。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第5.2.3条规定,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时,对于现浇结构或装配整体式结构,可假定楼盖在其自身平面内为无限刚性。当楼盖开有较大洞口或其局部会产生明显的平面内变形时,在结构分析中应考虑其影响。四、《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1、第6.1.4条要求,当地下一层结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应能保证将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或水平力传递到地下室抗侧力构件上,沿地下室外墙和内墙边缘的板面不应有大洞口;地下一层结构顶板应采用梁板式楼盖,板厚不应小于180mm,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楼面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层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五、《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CECS230:2008第5.1.5条规定,高层建筑混合结构的计算模型可采用空间计算模型或空间协同计算模型。

规则的矩形、圆形等长宽比不大的建筑,结构计算时可假定楼盖平面内为无限刚性;如有楼板开大洞口、楼盖凹进凸出较大、楼盖错层等情况,结构计算时宜考虑楼盖变形。

抗震计算或对复杂平面结构进行非抗震计算时,应考虑平扭耦联的计算模型。

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之和不小于总质量的90%。六、《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2018,第7.3.9-4条规定,地下框架结构的板墙构造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楼板开孔时,孔洞宽度不宜大于该层楼板宽度的30%。洞口的布置宜使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仍较均匀、对称,不应发生局部突变。孔洞周围应设置满足构造要求的边梁或暗梁。七、《建筑隔震设计标准》GB/T51408-2021第8.3.6条规定,隔震层顶部楼盖宜采用整体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盖,板厚不宜小于160mm,应采用双排双向配筋;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洞口周边应设置边梁。八、《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3.1.8-3条规定,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九、根据以上规范要求,总结归纳起来,遇有楼板洞口设计,应采取以下措施:1、限制楼板开洞尺寸和面积,主要内容有,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2、洞口的布置宜使结构质量和刚度的分布仍较均匀、对称,避免局部突变;3、孔洞周围应设置满足构造要求的边梁或暗梁。4、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5、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6、作为嵌固端的楼板,应有厚度限制,混凝土强度有最小强度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