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山西省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山西省稷山县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稷山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1月份月考高一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 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以用于佐证当时()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 B.贵族垄断祭祀权力C.神权具有至高地位 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2.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 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 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3. 美国学者认为商鞅建立了以个人能力而不是贵族身份选拔官僚的制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政府制度,比西欧早两千年。据此可知,商鞅变法中“选拔官僚的制度”A.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B.目的在于维护平民利益C.巩固了贵族的世袭特权 D.是西方文官制度的源头4. 《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 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5.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错误的是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张骞出使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6. 秦王政26年(前221年),丞相王绾上奏:“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秦王政34年(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劝谏秦始皇封子弟功臣,夹辅王室,以防止重蹈田氏代齐的历史覆辙。据此可知A.实行分封制是大势所趋 B.秦朝速亡在于制度缺陷C.官员的建议被始皇采纳 D.郡县制的推行面临阻力7.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汉武帝的这些举措A.完善了市场监管立法 B.加强了商人的户籍管理C.抑制了富商大贾势力 D.加剧官营与民营的竞争8. 东汉光武帝时期,三公高高在上,享受一万石的俸禄,却没有实权。尚书台长官尚书令掌管朝廷大权,却没有三公的地位,俸禄只有一千石。东汉前期这一局面反映出()A.中央决策机构日益臃肿 B.君主的权力得到了加强C.外戚专权受到一定遏制 D.贵族等级体系日趋严格9. 《九章算术》全书采用问题集的形式,共收录了246个问题,涉及农业生产、造酒等手工业生产、工程量的计算、劳动力的分配、运输及利息的计算等等,几乎包括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解决这些方面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方法。材料体现出《九章算术》具有()A.创新性 B.系统性 C.理论性 D.实用性10.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颁行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据此可知,当时选官制度调整表明()A.人才选拔更加开放 B.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C.中央集权有所加强 D.社会局势决定选官制度11.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规定“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返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此项改革措施()A.解决了平城粮食供应困难问题 B.缓解了洛阳地区的社会矛盾C.有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D.防止了北方少数民族的骚扰12.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表明,唐代中枢决策A.杜绝了皇帝主观臆断 B.一定程度减少了失误C.有效制约了君主专制 D.开始出现分权与制衡13.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才能巩固统治。还指出:“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反映出唐太宗()A.重视发展生产 B.注重虚心纳谏 C.加强边疆管理 D.注重以民为本14.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取派遣官员监督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据此可知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B.行政效率得以提高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地方割据彻底解决15.元代行省以下的路、府、州各级政府,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尹、知府外,还设达鲁花赤一名。达鲁花赤是蒙语,意为镇守者、制裁者、掌印者,代表中央驻扎地方。达鲁花赤的设立A.完善了元朝的监察体系 B.提高了行政效率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D.削弱了门阀势力16.这一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构建这样一个观念共识:应当(人事伦常)—必然(宇宙规律),以禁欲主义的形式将人事伦常提高到超道德的本体地位,从而构成了对唐宋时期商品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一系列所谓异端的行为再规范,这一思想体系()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重建了儒家学说的信仰体系C.凸显了经世致用的治学之风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新石器时代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春秋时穿有鼻环的牛尊

战国时的铁制农具

私田出现(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古人类遗址和文化遗存分布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新现象。(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里的“监”是“掌监郡”的“监御史”。它隶属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骗和违抗中央。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官,虽不是地方官,由于能控制地方长官,因而极易越权。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摘编自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1)材料一中“封建子弟之制”指的是什么制度(2分)?该制度有哪些特征?(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地方治理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影响。(8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综观中国古代史,便可发现三个现象极为引人注目:一为历史总是在政治上的分裂与统一中曲折前进。每次分裂之后都必然出现更大规模的、更深层次的统一,而且统一在这种交替过程中永远居于主导地位。二为民族关系也总是在斗争和融合中曲折地发展。每一次斗争之后,也总是要出现新的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民族同化(或融合),而且伴随着每次融合的出现,都毫无例外地要出现较长时期的政治安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政治上的每次分裂与统一,也总是和民族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息息相关,甚至是政治上的分裂动乱愈厉害,民族之间的斗争愈激烈、民族同化(融合)也就愈迅速、愈全面。而民族融合不仅带来统一和安定,而且保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始终不间断地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把中原地区的汉民族和汉文化不断推上了主导和核心的地位。——摘自高鹏飞《中国古代民族关系散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融合”或“分裂与统一”为中心,提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观点明确,史实准确,理由充分,逻辑合理)(12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变化情况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万户)南方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万户)北方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摘编自葛剑雄等《中国人口史》材料二汉朝长江流域仍是“江南卑湿……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