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宣城市六校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36gH2O的体积约为4.48L B.常温常压下,ll.2LN2物质的量为0.5molC.100mL1mo/LMgCl2溶液中含有0.2molCl— D.44g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6.02×10232、常温下,向10mLH2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2A是二元弱酸B.当0mL<V(NaOH)<20mL时,一定有:c(OH﹣)+c(HA﹣)+2c(A2﹣)=c(Na+)+c(H+)C.当V(NaOH)=10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一定有:c(Na+)>c(HA﹣)>c(H+)>c(A2﹣)>c(OH﹣)D.当V(NaOH)=20mL后,再向溶液中加水稀释,c(H+)减小,c(OH﹣)也减小3、一定温度下有可逆反应:A(g)+2B(g)2C(g)+D(g)。现将4molA(g)和8molB(g)加入到体积为2L的某密闭容器中,反应至4min时改变某一条件,测得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0~2min内,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B.4min时,A的转化率为50%C.6min时,B的体积分数为25%D.4min时,改变条件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关于强弱电解质及非电解质的组合完全正确的是()ABCD强电解质NaClH2SO4NaOHHNO3弱电解质HFBaSO4CaCO3CH3COOH非电解质Cl2CO2C2H5OHSO2【选项A】A 【选项B】B 【选项C】C 【选项D】D5、在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时,应使用的仪器正确的是①量筒②托盘天平③烧杯④泡沫塑料或纸条⑤冷凝管⑥温度计⑦酒精灯⑧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小孔)⑨环形玻璃搅拌棒A.①③④⑥⑧⑨ B.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⑥⑦⑧ D.全部6、下列有关水在人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能调节人体体温B.水在人体内分解会放出热量C.水是人体内进行生化反应的介质D.水在人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7、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C.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8、向稀硫酸溶液中逐渐加入氨水,当溶液中c(NH4+)=2c(SO42﹣)时,溶液的pH()A.大于7 B.等于7 C.小于7 D.无法判断9、在300℃、70MPa下,已知反应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若生成1.5molH2O,需消耗22.4L的H2C.分离出部分CH3CH2OH,平衡正向移动D.使用催化剂可增大该反应的平衡常数10、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我国的页岩气储量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可采储量有1275万亿立方英尺。这些储量足够中国使用300多年,有关页岩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页岩气属于清洁能源 B.页岩气属于一次能源C.页岩气属于一种新能源 D.页岩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11、破坏(或形成)1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1,O=O键的键能为498kJ·mol-1,H2(g)+O2(g)=H2O(l)ΔH=-286kJ·mol-1,则H2O分子中O—H键的键能为(

)A.485.5kJ·mol-1

B.610kJ·mol-1

C.917kJ·mol-1

D.1220kJ·mol-112、已知[Co(H2O)6]2+呈粉红色,[CoCl4]2-呈蓝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ΔH>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加水,水的浓度增大,溶液由蓝色变为粉红色C.将上述蓝色溶液置于冰水浴中,溶液变为粉红色D.向上述蓝色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溶液蓝色加深13、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证明HX酸性比HY强B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为0.1mol·L-1NaClO溶液和0.1mol·L-1NaF溶液的pH比较HClO和HF溶液的酸性C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D向Mg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A.A B.B C.C D.D14、下列有关合金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较,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②相同金属元素形成的合金、元素的含量有可能不同,但其性能是相同的③镁铝合金在盐酸中不能完全溶解④合金具有各成分金属性质之和A.①② B.①③C.① D.③④15、电子在一个原子的下列能级中排布时,最后一个排布的是()A.ns B.np C.(n-1)d D.(n-2)f16、含MgCl2、AlCl3均为nmol的混合液,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有关离子沉淀或沉淀溶解与pH的关系如下表。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离子Mg2+Al3+物质Al(OH)3开始沉淀pH8.933.56开始溶解pH8.04完全沉淀pH10.924.89完全溶解pH12.04A. B.C.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列各物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F是常见的金属单质,且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E与酸、碱均能反应,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铁轨。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____,检验I中金属阳离子时用到的试剂是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18、短周期元素A、B、C、D的位置如图所示,室温下D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其在自然界中常见的氧化物是___晶体。(2)A的单质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的产物的结构式是___,其分子是__分子(“极性”或“非极性”)。(3)四种元素中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___。(4)与B同周期最活泼的金属是___,如何证明它比B活泼?(结合有关的方程式进行说明)__。19、某些废旧塑料可采用下列方法处理:将废塑料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变成有用的物质,实验装置如下图。加热聚丙烯废塑料得到的产物如下表:产物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甲苯碳沸点(℃)-1.8-146-2.7-3.44.105.634827(1)甲试管中最终残留物是_____________。它有多种用途,如下列转化就可制取聚乙炔。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中试管收集到的两种产品中,有一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该物质为__________。(3)丙中锥形瓶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充分吸收,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20、某小组报用含稀硫酸的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弱酸)的反应(此反应为放热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设计了如表的方案记录实验结果(忽略溶液混合体积变化),限选试剂和仪器:0.2molL-1H2C2O4溶液、0.010mol·L-1KMnO4溶液(酸性)、蒸馏水、试管、量筒、秒表、恒温水浴槽项目V(0.2molL-1H2C2O4溶液)/mLV(蒸馏水)/mLV(0.010mol·L-1KMnO4溶液)/mLM(MnSO4固体)/gT/℃乙①2.004.0050②2.004.0025③1.0a4.0025④2.004.00.125回答下列问题(1)完成上述反应原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_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若上述实验②③是探究浓度的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a为______;乙是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则表格中“乙”应填写_______;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_________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3)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其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t℃70080083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_℃。此温度下加入1molCO2(g)和1molH2(g),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4)在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CO2)为2mol/L,c(H2)为1.5mol/L,c(CO)为1mol/L,c(H2O)为3mol/L,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为υ正________υ逆。(填“>”、“<”或“=”)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题目详解】A、3.6gH2O的物质的量为,选项A错误;B、标准状况下,11.2LN2物质的量为0.5mol,选项B错误;C、100mL1mo/LMgCl2溶液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2=0.2mol,选项C正确;D、44g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约为1.204×1024,选项D错误。答案选C。2、D【解题分析】A、图象分析可知,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HA-离子物质的量增大,H2A为二元弱酸;B、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判断;C、图象分析可知H2A浓度=1×10-3mol0.01L=0.1mol/L,向10mLH2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当V(NaOH)=1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aHA,图象分析可知此时A2-离子大于H2D、当V(NaOH)=20mL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A,A2-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向溶液中加水稀释c(O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则c(H+)增大。【题目详解】A、图象分析可知,随氢氧化钠溶液滴加HA-离子物质的量增大,说明H2A为二元弱酸,选项A正确;B、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判断,当0mL<V(NaOH)<20mL时,一定有电荷守恒:c(OH-)+c(HA-)+2c(A2-)=c(Na+)+c(H+),选项B正确;C、图象分析可知H2A浓度=1×10-3mol0.01L=0.1mol/L,向10mLH2A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当V(NaOH)=10mL时,恰好反应生成NaHA,图象分析可知此时A2-离子大于H2A,说明溶液中HA-离子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HA-)>c(H+)>c(A2-D、当V(NaOH)=20mL后,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2A,A2-离子水解溶液呈碱性,向溶液中加水稀释c(OH-)减小,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则c(H+)增大,选项D错误;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分析,酸碱性的分析判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图象分析判断和反应过程的理解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3、C【解题分析】A项,在0~2min内,C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增加,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故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故A错误;B项,反应从开始至4min时,C的浓度为2.5mol/L,反应消耗的A为:1.25mol/L,反应前A的浓度为:4mol÷2L=2mol/L,所以A的转化率为1.25mol/L÷2mol/L×100%=62.5%,故B错误;C项,由图可看出4~6min时,改变条件平衡未发生移动,C的浓度增大为5mol/L,应该是压缩了体积,所以B的体积分数和2~4min时相同,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2.5mol/L×2L=5mol,列三段式得:B的体积分数为:×100%=25%,故C正确;D项,分析图象可知,4min时,改变条件后,平衡未发生移动,故D错误。点睛:这是一道化学平衡图像题,借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分析、化学平衡的计算等,有一定难度,注意明确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学会分析化学平衡图象的方法,列三段式求算。4、D【分析】

【题目详解】A、非电解质的对象是化合物,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BaSO4属于盐,属于强电解质,故B错误;C、CaCO3属于盐,属于强电解质,故C错误;D、硝酸属于强酸,属于强电解质,CH3COOH属于弱酸,属于弱电解质,SO2的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SO2本身电离产生,SO2属于非电解质,故D正确。5、A【题目详解】中和热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需要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还需要量筒量取一定量的酸、碱溶液,故选A。6、B【解题分析】A.人是恒温动物,体内各种生理反应,各器官活动产生的热量必须及时散发,水的比热大,蒸发1克水可带走0.5卡热量,所以水能调节人体体温,A正确;B.水在人体内不能分解,水分蒸发会带走热量,B错误;C.很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如水溶液转化发生的离子反应,所以水是人体内进行生化反应的介质,C正确;D.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可溶解很多物质,如氯化钠、葡萄糖等物质,D正确。答案选B。7、D【题目详解】A.蚕丝是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则没有,故A项正确;B.某反应若是吸热反应,从焓判据来分析,是无法自发的,但是该反应能够发生,一定是熵判据起决定作用,故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故B项正确;C.高锰酸钾可以吸收乙烯,保鲜水果,故C项正确;D.浓硫酸与铁常温下钝化,加热情况下也不产生H2,而是SO2,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D。8、D【解题分析】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氨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H4+)+c(H+)=2c(SO42-)+c(OH-),当溶液中c(NH4+)=2c(SO42-)时,c(H+)=c(OH-),溶液呈中性,由于温度未知,无法判断溶液的pH与7的大小关系,25℃时溶液的pH=7,答案选D。【题目点拨】酸碱混合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可借助电荷守恒快速判断。需要注意中性溶液中c(H+)=c(OH-),中性溶液的pH不一定等于7,25℃时中性溶液的pH=7,高于25℃中性溶液的pH7。9、C【题目详解】A.该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所以ΔS<0,当ΔH-TΔS<0时反应可自发进行,所以当该反应ΔH<0时,低温条件下可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该温度和压强非标准状况,气体的摩尔体积不是22.4L/mol,故B错误;C.CH3CH2OH为气态产物,移走气态产物,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不影响平衡常数,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10、C【题目详解】A.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页岩气是天然气,CH4+2O2CO2+2H2O,甲烷燃烧生成物无毒无害,属于清洁能源,A项正确;B.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显然页岩气属于一次能源,B项正确;C.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页岩气不属于新能源,C项错误;D.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称之为可再生能源,显然页岩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D项正确;答案选C。11、A【题目详解】设O-H化学键的键能为akJ/mol,则该反应的反应热ΔH=436kJ/mol+498kJ/mol×0.5-2×akJ/mol=-286kJ/mol,解得a=485.5kJ/mol,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题目点拨】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12、B【题目详解】A.当溶液颜色不再变化时,说明有关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B.加水相当于稀释,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由蓝色变为粉红色,水是纯液体,水的浓度不变,B错误;C.正反应吸热,将上述蓝色溶液置于冰水浴中,温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溶液变为粉红色,C正确;D.向上述蓝色溶液中加入少量KCl固体,氯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溶液蓝色加深,D正确;答案选B。13、C【题目详解】A.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说明HX浓度比HY大,HX酸性比HY弱,A错误;B.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不能利用pH试纸测定其pH,则不能比较酸性,B错误;C.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因碳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溶液变红,加入少量BaC12固体,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则溶液颜色变浅,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正确;D.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3+,向MgCl2溶液加入NaOH溶液将引入新的杂质NaOH和NaCl,故应该用Mg(OH)2、MgO、MgCO3等试剂,D错误;故答案为:C。14、C【分析】(【题目详解】(1)合金与各组成金属相比,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机械性能好,有些金属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故正确;(2)组成合金的元素种类不同,但合金中各元素的含量不同,合金的性能就不一样,例如生铁和钢,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控制,故错误;(3)镁铝都能与盐酸反应,能完全溶解,故错误;(4)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简单加和,故错误;答案:C。【题目点拨】(1)合金比它的成分金属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的、化学的或机械的等方面的性能;(2)合金的性能可以通过所添加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和生成合金的条件等来加以控制;(3)镁铝都能与盐酸反应;(4)合金的性质并不是各成分金属性质的加和。15、B【题目详解】根据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大多按能级顺序填充,填满一个能级再填一个新能级,不同能层不同能级的能量顺序为ns<(n-2)f<(n-1)d<np,所以电子最后排布的是np;答案选B。16、C【分析】根据开始沉淀时的pH可知,当Al3+完全沉淀时,Mg2+还没有开始沉淀;而当Mg2+开始沉淀时,已经有部分氢氧化铝开始溶解;而当Mg2+完全沉淀时,氢氧化铝还没有完全被溶解。【题目详解】当Al3+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8.04,而镁离子开始沉淀的pH=8.93,则Al3+完全沉淀时Mg2+还没有开始沉淀;即当Mg2+开始沉淀时,已经有部分氢氧化铝开始溶解;镁离子完全沉淀的pH=10.92,氢氧化铝完全溶解的pH=12.04,则当Mg2+完全沉淀时,氢氧化铝还没有完全被溶解,所以正确的图象应该是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NaOHKSCN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2Fe3++Fe=3Fe2+【分析】A的焰色反应为黄色,A为单质,即A为Na,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铁轨,即反应①为铝热反应,B为金属单质,B为Al,C为Fe2O3,E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即E为Al2O3,D为NaOH,与氧化铝反应生成NaAlO2和水,G为NaAlO2,F为Fe,根据转化关系,H为Fe2+,I为Fe3+。【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D应为NaOH,I中含有金属阳离子为Fe3+,检验Fe3+常用KSCN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含有Fe3+,反之不含;(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18、第三周期第ⅣA族原子O=C=O非极性H++AlO2-+H2OAl(OH)3Al3++3OH-NaNaOH的碱性强于Al(OH)3,Al(OH)3+NaOH=NaAlO2+2H2O【分析】室温下D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说明D为硫单质,根据图,可得出A为C,B为Al,C为Si。【题目详解】⑴C元素为硅元素,14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Ⅳ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ⅣA族;硅在自然界中常见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硅,它为原子晶体,故答案为原子晶体;⑵A为C元素,单质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得到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其结构式是O=C=O,故答案为O=C=O;二氧化碳是直线形分子,分子中正负电中心重合,其分子是非极性分子,故答案为非极性;⑶四种元素中可用于航空航天合金材料的制备,其应该为Al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的电离有酸式电离和碱式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AlO2-+H2OAl(OH)3Al3++3OH-,故答案为H++AlO2-+H2OAl(OH)3Al3++3OH-;⑷与B同周期最活泼的金属是最左边的金属Na,证明Na比Al活泼,可证明NaOH的碱性强于Al(OH)3,利用氢氧化铝的两性,溶于强碱的性质来证明,即Al(OH)3+NaOH=NaAlO2+2H2O,故答案为NaOH的碱性强于Al(OH)3,Al(OH)3+NaOH=NaAlO2+2H2O。19、C或碳CaC2+2H2O→Ca(OH)2+C2H2↑甲苯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CH3CH=CH2+Br2→CH3CHBrCH2Br甲烷、氢气【分析】(1).由表中各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聚丙烯废塑料加强热时甲试管中的残留物为C,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2).乙中试管用冷水得到的两种产品为苯和甲苯,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乙烯、丙烯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4).经过上述过程处理后,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甲烷和氢气。【题目详解】(1).聚丙烯废塑料加强热时得到的产物有:氢气、甲烷、乙烯、丙烯、苯、甲苯和碳,由表中沸点数据可知,甲试管中最终残留物是C,电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化钙,碳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故答案为C或碳;CaC2+2H2O→Ca(OH)2+C2H2↑;(2).根据产物的沸点可知,乙中用冷水冷却后得到的产品是苯和甲苯,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答案为:甲苯;(3).从乙中出来的产物中含有乙烯和丙烯,二者都可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CH3CH=CH2+Br2→CH3CHBrCH2Br,故答案为溶液褪色;CH2=CH2+Br2→CH2BrCH2Br;CH3CH=CH2+Br2→CH3CHBrCH2Br;(4).经过上述过程处理后,最后收集到的气体是甲烷和氢气,故答案为甲烷、氢气。【题目点拨】本题考查聚丙烯分解产物成分的探究,明确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关键。判断各个装置中所收集物质的成分时,要紧紧围绕题中所给各产物的沸点进行分析,为易错点,试题难度不大。20、5H2C2O4+2KMnO4+3H2SO4═10CO2↑+2MnSO4+K2SO4+8H2O温度1.0溶液褪色时间/s催化剂H2C2O4HC2O4-+H+,HC2O4-H++C2O42-【分析】(1)酸性高锰酸钾是用稀硫酸酸化,混合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MnO4被还原为MnSO4,H2C2O2被氧化为CO2,根据得失电子数守恒和原子守恒写出反应方程式;(2)当探究某一种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他影响因素一致;要探究H2C2O4溶液浓度不同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加入的H2C2O4溶液的体积不同,但反应体积溶液的总体积需相同,故应加入蒸馏水来确保溶液的总体积均为6mL;要准确描述反应速率的快慢,必须准确测得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④中加了MnSO4固体,锰离子对该反应起催化作用;(3)草酸是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题目详解】(1)酸性高锰酸钾是用稀硫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