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培史学思想的新变化_第1页
刘师培史学思想的新变化_第2页
刘师培史学思想的新变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刘师培史学思想的新变化

刘世培不仅积极参加了20世纪初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且对历史、儒学和汉学的研究做出了深入的贡献,对中国现代文化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他一生的许多著述中,有关史学的就有二十余种。他虽晚节不保,但他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的贡献还是应该予以承认的。因此,本文只就其史学思想及史学成就作以简要的论述。一、刘师培于1903年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新旧思想相互激荡,资产阶级民主思想逐渐成为时代思想潮流时期。他置身于蓬勃兴起的革命洪流之中,其具有时代特点的史学思想也就随之逐渐形成。他与当时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一样,十分重视史学在政治斗争中的作用。面对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严重民族危机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形势,开始在中国历史中寻找民主革命的武器。于是,在1903至1907年间,撰写了大量富于鲜明民族色彩和充满民主革命思想的史学著作,以适应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刘师培认为中国人民之所以受帝国主义的欺凌,被满清王朝压迫,是因为中国人民没能发挥民族解放的精神。为此,他奋笔疾书,篡成《攘书》和《中国民族志》。在这两部史著中,叙述了汉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概述了中国历史上历次外族入侵和中原王朝抗击获胜的经过。其中寓意着反抗外来侵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中国人民再不觉醒的危险性。刘师培从经书和诸子的言论中提取精华加以阐发,篡成《中国民约精义》这一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檄文,试图以此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制造理论根据。在这部著作中,他毫不隐讳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法律来限制和取消君主的权利。在鞭笞君主专制的同时,还要求建立如同西方那样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这正是他批判君主专制的目的。他从历史人物的言论中提炼加工出所谓民主主义思想,对于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他还在《普告汉人》、《利害平等说》、《悲佃篇》等史著中,对封建社会的财政制度,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残酷剥削以及清朝的文化专制主义进行了抨击,而对太平天国、捻军和白莲教等农民起义运动则倍加赞扬。刘师培的史学著作,配合了二十世纪初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表达了他的史学为资产阶级革命服务的指导思想。二、刘师培十九岁时结识了章太炎,在这位学识渊博的师长启导下,他不仅研究了经世致用的实学,而且还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史学理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其资产阶级的历史观从此也开始逐渐形成。刘师培认识到生产方式的变化也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他说:“上古之时,由渔猎时代进而至游牧时代……由游牧易为耕稼。”并且从生产工具的改进看到了其在人类劳动中的重要作用,“昔神农断木为耒……后世易木器为铁器……农器者,所以助农业之进化者也”。宣传了以工具的改进作为人类进化尺度的观点。他还从古代耕作制度的变化考察社会的发展,并认为耕作制度的变化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观点,虽有失片面,但能注意到从历史的一个侧面去寻求社会发展变化的过程,这在当时是很有价值的。与其进化史观相适应,刘师培治史的目的不仅为了“致用”,还试图通过对纷纭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推求事物的因果关系,探寻社会的发展规律。按他自己的说法,即“搜集人世之现象,推记古今之迁变,以验人群进化之迹”。他甚至还认识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他肯定地说:“人群虽有变迁,然事迹秩序如必循当然之阶级。”这种探求社会发展规律的史学观点在当时是不同凡响的。刘师培还能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主宰地位。在《中国民约精义》一书中多次阐述“国家者,由人民团结合力而成者也,君为民立,无人民则无国家。此古今之通义,而万世不变之理也”。“以民为国家之主体,以君为国家之客体”,明确地表达了他的轻君重民的朴素唯物史观。刘师培以资产阶级进化论和社会学为武器,对中国历史作了考察和说明,撰写了不少学术上有价值的史学论著,其中重要的有:《古政原论》、《古政原始论》和《中国历史教科书》等。在这些论著中,他考察了人类的起源和华夏民族的形成,论述了汉族与各民族融合的过程及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特别是对夏、商、周三代的历史发表了许多颇有价值的见解。纵观刘师培的历史观,进化的观点和朴素唯物史观始终是占主导地位的,这在当时的史学领域是进步的。三、刘师培在史学方面成就最大的还是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研究。由于他在经学和汉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具备异于他人的优越条件,所以,有关学术思想史的著作不仅数量丰富,而且质量也较高。如:《国学发微》、《周末学术史序》、《两汉学术发微论》、《儒家学术分岐论》、《近儒学术系统论》、《近代汉学变迁论》、《清儒得失论》都是有很高价值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专著。此外,在《左庵外集》之卷四、卷八、卷九、卷十八等部分中,也有这方面的精辟论述。在上述这些著作中,刘师培主要论述了各历史时期不同学术流派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情况,并对各学派进行比较,分析其得失,表明他自己对各学派及各种学术观点的看法。纵观这些著作,很容易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儒家思想的挞伐。他不仅否定了儒学存在的价值,而且认为是造成中国科技落后的主要根源。他在《国学发微》一书中写道:“西汉之时,天子喜经文之利己,遂并其籍而崇之,而六艺遗文遂为君主藏身之窟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儒学为其统治服务的实质。还论述了历代统治者利用儒学搞文化专制,他说:“汉崇经学而诸子百家之学亡,唐撰正义而两汉、魏、晋、南北朝之经说凡与所用之注相背者,其说皆亡。”刘师培对儒学的批判可能偏颇,但这些观点在当时颇具影响。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中,他对先秦诸子十分赞赏,认为“诸子之学合于西儒者也”,“周末诸子之书,有学有术”。对后世学者也作了许多评价,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四、刘师培为了适应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撰写的大量史学著作,不仅具有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学术上的价值也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他的史学理论、历史观及治史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缺点。他用进化论和资产阶级社会学说解释历史,虽比封建史观进步了许多,但还不能真正地说明历史。他相信社会是进化的、发展的,却又认为上古的某些制度好于后世。他主张“轻君重民”,却又不排斥主宰历史的仍是“人君”。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历史唯心主义。他的治史方法也不够严谨和细致。“夷夏之防”的观点支配着他对历史的具体研究,以致大汉族主义思想充斥其史著。他还相信中国人西来说,认为“汉族自西方来,后移内地栖息黄河沿岸”。因此,他的史著最终也没能真正解决中国民族史上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中,他反对儒学,却又认为宋明理学“是处今日之中国,其是以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