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支栉路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陈寅恪
自清末民初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五四”运动达到抗日战争结束。无论是研究广度还是深度,历史学家的进步都远远超过了中国以前任何时候。这首先是由于19世纪末以来,陆续发现了大量的新史料,例如甲骨文字、汉晋木简、敦煌写本、明清档案等,为研究者大显身手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其次是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与整个社会一样,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重要转折点,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欧美各种史学流派以及国外汉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在中国的传播,大大地开阔了中国历史学家的视野。他们力图摆脱传统史学思想及方法的束缚,参考近代的科学方法来重新整理国故。陈寅恪就是这样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祖父陈宝箴,是清末的维新派,曾任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同光体的代表诗人,著有《散原精舍诗文集》。长兄陈衡恪(师曾),是著名画家。陈寅恪从小便在父亲办的私塾里读书,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以后又留学日本、欧美,前后近20年,研究梵文和其他古文字,受到近代科学的熏陶。从1926年起,一直从事文史的教学与研究,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先后被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评议员、中央研究院院士,解放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陈寅恪对我国历史学、古典文学及宗教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尤其精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他的著述,仅收入七卷本《陈寅恪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就有近200万言。陈寅恪的史学具有“广博”和“深入”两大特色。首先,就“广博”而言,陈寅恪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下列两个方面:一是他常用同一种佛教典籍的不同文字译本互相比较阅读,以掌握其语言规律及变化,因而通晓梵、藏、蒙、满、西夏等十几种语言文字,对我国少数民族史和佛经翻译文学作了一些开创性的研究,撰写了十几篇具有示范意义的学术论文。《支愍度学说考》一文,可以说是陈寅恪的精心杰作。该文从对校佛经各种版本的文字入手,广征博引,对晋代僧徒支愍度的“心无义”及其有关问题,作了翔实的考证,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在《四声三问》一文中,陈寅恪通过《高僧传》等典籍,论证四声中的平、上、去三声的区别,是根据和模仿南朝佛教徒转读佛经的三声,而转读佛经的三声又是出于印度古代的声明论。《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一文,则从一个新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东汉末年以来三百年间天师道对政治文化的各种影响,大到孙恩暴动,小到王羲之爱鹅,使读者受益不浅。在《彰所知论与蒙古源流》一文中,陈寅恪发现,著名的《蒙古源流》一书的基本观念及编撰体例等,都得自于元朝八思巴为忽必烈长子真金所著的《彰所知论》。陈寅恪的眼光极其敏锐,早在1930年就首先提出“敦煌学”这一名词,指出敦煌学是今日世界学术的新潮流之一。而且他身体力行,积极从事敦煌石室遗书的研究工作。他的《敦煌本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演义跋》,至今仍是变文研究者不可不读的名篇之一。二是将大量的文学作品,引进到历史学研究领域,用以弥补史料的不足或纠正史料的错误。例如,他曾以杜甫诗句来论证唐史中所谓“杂种胡”之义,通过白居易诗文分析唐代地方官吏的俸料钱,由李商隐的无题诗“万里风波一叶舟”推断李德裕的归葬年月,从《续玄怪录》“辛公平上仙”一段发现唐宪宗被杀的史实等,都颇多新意。他的《韦庄秦妇吟校笺》、《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就是运用这种方法取得很高成就的著述。陈寅恪的诗文笺证著作,从数量上讲,在他全部著作中至少占了3/5以上。杨树达称赞《元白诗笺证稿》说:“既博且精,诗家笺注从来未有也。①1”《柳如是别传》通过笺证钱谦益、柳如是的因缘诗,对当时若干混淆不清的历史事件,例如柳如是早年与陈子龙的关系、钱谦益投清的背景以及复明的活动等等,进行了系统的考证。陈寅恪说他写这本书,目的是“欲自验所学之深浅”②2,也就是把它当成自己史学方法的总结。然而,陈寅恪的诗文笺证工作,与其说在史学研究的意义上大,不如说在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上更大。《元白诗笺证稿》的形式基本上是以史证诗,《柳如是别传》的主要内容也是对钱、柳因缘诗证释。尽管萧公权曾表示陈寅恪未必是一个卓越的诗人及文学批评家③3,可这毕竟是一种新颖的诗词注释方法。诗史可以互证,故诗文笺证的工作可以运用到历史学研究中,起一种补充或订正史料讹误的作用。但这种运用要恰当,一旦过分则适得其反。陈寅恪在诗文笺证中总是喜欢一一落实诗文中有关的时、地、人资料,追根究底,结果有时求之过深,反失本意,因为文学作品毕竟是文学作品。例如他考证唐人元稹的小说《莺莺传》里的崔莺莺不仅不可能出自高门甲族,而且很可能是娼妓,这倒也罢了,更推论她的真姓名叫曹九九,出于中亚胡族等,就有点牵强附会。另外,陈寅恪的《柳如是别传》,由于对钱、柳过于同情,影响了某些判断的冷静、公正与准确。该书出版后,除了专门家以外,在整个史学界的反应并不热烈,倒是他的写作意图更令人感兴趣,近年曾在海内外学者当中争论不休。其次,就“深入”而言,陈寅恪的贡献在于,以自己独特的治史风格和思维方式,结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具体情况,通过《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魏书司马睿传江东民族条释证及推论》、《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等论著,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中国中古史学术体系,把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年代及50年代初期。由他亲手批校过的书籍很多,现尚存有《高僧传》、《旧唐书》、《新唐书》等18种④4。其中大都与中古史料有关,不少批语往往成为他以后撰写文章的基础,从而也形成了他批注按语式的文风。概括地说,他对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所作的综合解释包括下列三条主线:一是围绕着统治阶级内部各个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关陇集团的著名观点,即宇文泰所建立的关陇集团从西魏至唐初一直是中央政府的核心力量,到了武则天时期开始分化并且走向衰落;二是围绕着典章制度的沿革,把隋唐的各种制度,例如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上溯到汉魏两晋南北朝,指出隋唐制度主要来自北魏、北齐,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以西魏、北周为主;三是围绕着民族迁徙和文化融合,认为应把文化而不是种族作为区别当时汉人与胡人的主要依据。这些论点,为我们深入地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提供了富有启发和极有价值的线索。陈寅恪的学识广博,对经史子集各方面的兴趣都非常浓厚,甚至连除了目录学家以外很少有人知道的《易堂九子集》,他也曾浏览过。可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很有限的。他选择魏晋南北朝隋唐一段作为自己研究的重点,显然带有一定的技巧因素。他认为上古史料不足,论断往往只是一种推测,而近代史料丰富,却不易求得完全,只有中古史料算是不多不少,恰到好处⑤5。陈寅恪在两部“论稿”等著述中,主要是依靠《资治通鉴》以及《三国志》、《晋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正史立论和展开叙述的。他特别善于从最常见最一般的史料中发现一般人不易发现的问题,极富洞察力,表现了史学大家的真功卓识。可是这样做有时使人感到证据单薄,何况学术体系庞大,漏洞本来就是很难避免的。不少史学工作者都曾对他的一些学术观点提出质疑。与他同辈的史学家岑仲勉,早在四五十年代就在自己的《隋唐史》以及其他一系列有关论著中,对陈寅恪几乎所有的重要论点,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甚至是毫不客气的指责。其中虽有偏激之处,但有些批评不无道理。早在30年代,陈寅恪就曾这样直截了当地谈及他自己的思想和志趣:“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曾湘乡(曾国藩)、张南皮(张之洞)之间。⑥6”可见,他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思想形成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他和他的父祖的思想一脉相承。这与胡适之类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学者是截然不同的。他在《论再生缘》等晚年著述里,流露了不少伤感之情,其原因相当复杂,但至少与这种不太激进的思想是有关的。可他毕竟在欧美呆过很长时间,亲身体验过欧美社会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故而毕生主张学术民主,坚持言论自由,表示“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⑦”他不放弃自己所信奉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信念,又决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从中又可见西方文化在他身上的烙印。陈寅恪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独树一帜。如今不少学者都把他作为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以前的新考据学的杰出代表。其实,陈寅恪的史学成就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年代,何况用新考据学这一概念也很难概括陈寅恪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不错,陈寅恪与郭沫若、范文澜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他与陈垣、吕思勉等主要以传统考据方法见长的史学家也有所不同。几十年来,仰慕陈寅恪的人可以说是不胜其数。他的挚友吴宓甚至认为,如将中西新旧各种学问合在一起而论,陈寅恪应是中国最博学的人。人们常常佩服他的博闻强记,特别是掌握了十几种语言文字,但往往忽略的是,陈寅恪恰恰没有很充分地利用他所掌握的语言工具来从事新考据学工作,甚至没有象冯承钧那样翻译介绍些国外汉学家的名著名篇。其实,除诗文笺证外,他所作的历史考据并不多。陈寅恪最注重史识,特别是通识。但他的“综贯会通而言之”⑧7,又与雷海宗用文化形态学说来解释中国上古史、蒋廷黻用中西冲突观来解释中国近代史不太一样,陈寅恪在解释中国中古史时并没有用某一种特定的理论。有人曾说陈寅恪受德国语文考证学派的影响很深,但陈寅恪与傅斯年不同,兰克所提倡的“重建历史如同过去一样”,恰恰是陈寅恪所反对和抛弃的。又有人说陈寅恪的抱负是撰写一部贯通性的中国古代史,但他自己曾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寅恪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⑨”在史料的使用上,陈寅恪曾提出要对官修史书与私家著述等量齐观等见解,但这些见解前人大多已谈到,并无太多新意。实际上,他在建立新史学的倡导性、启蒙性工作中,特别是在史学理论的建树上做得都很少,所以他在这方面的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3月份法拍房原租赁合同解除条件变更
- 2025年企业向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便利店经销代销合同书
- 2025广告公司业务执行合同
- 急诊科室物资管理优化计划
- 乡镇店面员工劳动合同范例
- 深基坑沉井施工方案
- 供暖锅炉设备租赁合同样本
- 施工方案检测内容包括
- 养殖基地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三节-欧洲西部》(一等奖课件)-
- 小学作废Appendix多维阅读第级MovingSeeds种子的旅行
- 导游基础知识基督教课件
- 肝癌TACE治疗及护理
- 《唯品会网络营销策略研究(论文)10000字》
-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PPT保护视力预防近视PPT课件(带内容)
-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课件
- 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卡(配电)
- 仓库发货清单
- 旅行管家实务全套ppt课件最全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教程整套全书课件ppt
- GB∕T 31568-2015 热喷涂热障ZrO2涂层晶粒尺寸的测定 谢乐公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