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根源_第1页
孟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根源_第2页
孟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根源_第3页
孟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根源_第4页
孟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根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孟子德治思想的历史根源

孟子的德治思想是儒学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德治思想的宝贵遗产。他以“性善论”为心性凭借,“制产裕民”为先决条件,“民贵君轻”为要旨构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德治”学说。尽管这套学说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服务的,但其中不乏合理的成分,仍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并可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德治”提供有益借鉴。1.以“仁政”为渊源,并形成了孔子的“和”观首先,孟子的德治思想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承续与发展。作为儒家学说的传人,孟子把孔子“仁学”思想的精髓融合进自己的思想,并把它发展成为缓和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巩固封建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纲领——仁政学说。《论语》中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就是爱,就是对别人施与爱,这是儒家处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孔子仁学思想的灵魂。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仁者爱人”,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是孟子仁政学说的出发点。在孟子看来,从这种普遍的同情心、不忍人之心出发实现仁政,治理国家就易如反掌。换言之,只有用仁者爱人的观念来推行仁政,才能很好的治国平天下。孟子从孔子的爱人观出发,并对孔子的仁学观念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了自己德治思想的总体纲领。其次,孟子德治思想的形成是历史经验的概括和发展。他通过历史上诸多战争认识到人民的作用。早在夏朝,桀王“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史记、夏纪》)人民痛恨他,发誓与之同归于尽。继至商代末,纣王“暴虐百姓。奸宄商邑”。激起人民的反抗,国家纷乱不堪,民怨沸天。事实表明:民志不可侮,凡行暴政害民者,终归没有好下场。历史不只有反面的教训,也提供了正面的经验。商之汤王、周之文王、武王行仁德,抚爱百姓,因而深得人民的拥护,在民的支持下,他们一举灭桀、纣而得天下。正反两面的事实,昭示人们:统治者施行仁政得天下,否则失之于天下。这些正是孟子德治思想产生的历史基础。再次,孟子的德治思想渊源于现实的社会实际和个人的实践经验。历史上的思想家所处的社会实际和他的实践活动,是形成他的思想的“源”,他所依据的先驱思想家的思想资料,是形成他的思想的“流”。而对一个思想家的思想形成过程来说,“源”比“流”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孟子从孔子的思想渊源中,从历史的经验中认识到了仁政的作用,对现实问题的观察也就特别的清醒,具有更高的洞察能力。孟子生活的时代较孔子生活的“礼崩乐坏”的时代不同,是一个雄群争霸、战乱不已,并且“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的时代。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刻,没落中的贵族政权特别残暴,不但战火连连,而且横征暴敛,敲骨吸髓地榨取人民,用严刑酷法钳制人民,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孟子的德治思想,是针对当时统治者推行的“虐政”而发的。故孟子指出:“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公孙丑上》)据此,他主张“发政施仁”。2.“形”“神”“力”“性善”:“具体瑶神”的充分和条件“德”是“德治”之内核,而“德”作为“类”的一种标志,表示人性的一种本质规定。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人性问题是道德哲学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德治”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孟子的观点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不忍人之政”即所谓“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意即人人都有仁慈之心,而这种仁慈之心实源于人性本善。孟子举例说,所谓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就好比现在有人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去,立刻就会惊悸不已并产生怜悯之情,从而主动将其救出。这样做,并不是因为要跟孩子的父母结交,也不是为了获得乡邻朋友的赞誉或者因不喜欢听到孩子的哀哭之声。由此看来,人人都有恻隐、羞恶、恭敬与是非之心,它来源于人性本有之仁、义、礼、智四端。且“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故只要愿意扩充此善端,“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在孟子看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不忍见他人之困苦,这便是“仁政王道”之所以必须行的原因所在,而“仁政王道”之所以可能,乃在于统治者能“举斯心加诸彼”(《孟子·梁惠王上》),以不忍人之心,行“推恩”之政。显然,在这里,“不忍人之心”成了“仁政王道”(即不忍人之政)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孟子“性善说”虽为德治图式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心性凭借,然而它却是难以得到确证的,因为孟子混淆了可以为善与必然为善之差别。同时,将政治理想建基于统治者廉价同情心及其所谓“推恩”之政上,也是十分不可靠的。3.以民为本、制产裕民为根本建立在对人性本善的认知基础上的德治思想,孟子把握住了道德与政治的内在联系,强调道德对于政治的作用,树立了全新的政治道德观,形成了一整套以“性善论”为心性凭借,“制产裕民”为先决条件,“民贵君轻”为要旨的“德治”思想体系。这一体系的主体结构与基本精神如下:第一,将道德摆在德治框架中的突出地位,提出了“以德王天下”的治国理念。儒学创始人孔子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问题是道德问题,政治的实施过程就是道德的教化过程。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依靠刑罚虽然可以使老百姓惧怕而不犯法,却不能使他们产生羞耻之心,达不到依靠他们的良心来自觉地服从道德和法律的目的。但如果经过道德教化,老百姓就能安分守已,而且是真正的安分守已,真正地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孟子全面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以德王天下”的德治学说。孟子认为统治天下的道路有两条,即王道和霸道。他指出:“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中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又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第二,主张行政爱民,确立“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在先秦诸子的政治学说中,孟子的“民本”思想最引人注目。冯友兰认为民本“乃孟子政治及社会哲学之根本意思”①。有研究者将之称为“先秦民本思想的高峰”②。按照当时流行的观念,一切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皆为贵族阶级所设,是为贵族利益服务的,而孟子却认为一切制度均应以民为中心,为民而设,即便是君王亦应为民而设并服务于民。他力排众议,正告天下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危社稷,则变置。”(《孟子·尽心下》)也就是说人民比国家重要,比之君王更为重要,君王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取得政权,诸侯社稷都有可能更替,而人民却永存而不动摇。在这里,孟子实际上已暗示出人民之于君王微妙的制衡性关系,并凸显出其“民主君仆,民贵君轻,民体国用”的思想。这实际是主张以人民为政治之目的与主体,并以人民为“最后主权之所寄”③。因为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直接关乎政权的转移与君王之安危。“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离娄上》)。第三,主张“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确定“制产裕民”的经济政策。其一:制民之产,实行井田制。这是从民本思想中直接引出来的。孟子认为,人民有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念,无不为已。”人民有了固定的产业,才会安分守己。但孟子知道,“制民之产”,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只是暂时的,因为,给人民以土地,土地仍可失去,仍无法避免贫富分化的现象。因此,他主张把土地所有权制度化,恢复农村公社的“井田制”。这个“井田制”在古代是存在过的,不过孟子把它理想化地改造了一下。“井田制”是其德治的重要内容。其二:使民以时、轻徭薄赋,发展农业。孟子认为,为人君者应该“使民以时”,“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食,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其中体现了孟子为民请命,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所做的努力。不侵夺民时,让他们有计划地从事生产,是人民安定富足的基本保证。其三:重视商业。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也发达起来。对于商业,当时的思想家、政治家看法各异。孟子不忽视商业发展,他把发展商业作为仁政的重要措施之一。他认为商业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减免关卡和市场的税收。他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只有招徕大批商人到国内做生意,才能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第四,强调为政者的道德素质,提出了一系列“官德”行为准则。在为政者的道德素质方面,儒家强调君主与大臣的道德示范作用。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从。”(《论语·子路》)。实施“德治”,首先要求君主自身有德。孟子心目中理想的德治图式是要使有圣人之德性修养的人君临天子之高位。他认为,要想以仁政王道治理国家社会,君王首先自己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人格,正所谓:“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在现实生活中,君王往会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或自我的放纵而偏离正,甚至做出恶行,为纠此弊,孟子要求大臣们肩负起“正君心”的重任,“务引其君以当道,志于仁而已”(《孟子·告子下》),大臣“责难于君”、“陈善闭邪”才是对君主的“恭敬”。如果君主有错误,大臣要反复劝说,如果反复劝说君主仍然不听,就离开这样的君主。孟子认为要想实现德治王道之理想除强化外在的监督,匡正君王之心外,还需要君主与大臣不断地加强自己的德性修养,而想要修养德性,首先“存其心”,即要保持自己的善心。其次“养其心”,即通过“寡欲”和“养浩然之气”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善心。与此同时,君主在选拔官吏时要“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上》)。只有这样,才能选拔出真正执行君主仁政的各级官吏。君主要善于倾听百姓的意见,惩治那些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的官吏,采取各种措施来确保各级官吏能够保持自己的善性,以执行君主的仁政。孟子这种建立双向互动、相互监督机制,以确保实现“德治”的思想,应当说是相当可贵的。4.孟德治思想的理想色彩德治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自孔子创立,经孟子等人的不断努力,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治国方略。孟子德治思想的内在实质在于:坚持“人性”,突出“德政”,强调“德教”,力图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孟子德治思想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和正确的治国方略,它毕竟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客观的历史局限性。如,他讲到“民”时,把着重点放在民生的角度上,仅仅涉及到民的道德特征和一些政治能力,而没有深入到民的政治权利;又如,孟子非常强调政治家的道德修养,这本没有错,但如把政治改善的唯一希望寄托于此,就很值得探讨了。因此,他的德治思想是带有理想色彩的超前方案。如果理论探讨的意义在于指导实践的话,那么对思想史的探讨意义则在于对现代人的实践提供某种有益的启迪。撇开抽象的论述,从具体的社会生活实践来考察,我们不得不承认孟子的德治思想在当代的意义是深远的。把依法治国作为国的治国方略孟子主张实行德治,以仁政为巩固社会制度的粘合剂,虽然陷入了道德理想主义,但如果没有德治,则国将无以立,因此,我们党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一道置于治国方略的地位,是将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很好地结合了起来。“培养爱”的伦理精神孟子的德治思想始终贯以“仁者爱人”。仁为中华传统道德之第一德,仁爱是一切道德的根源。“仁爱”思想中包含着人性自觉、责任意识、利他情感和牺牲精神等多种道德意蕴和伦理精神。这些精神正是“为人民服务”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为人民服务”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文化源头之一。民为本思想孟子德治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基础是民本主义或古代素朴的人道主义,即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