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转移皮瓣治疗藏毛窦20例_第1页
楔形转移皮瓣治疗藏毛窦20例_第2页
楔形转移皮瓣治疗藏毛窦20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楔形转移皮瓣治疗藏毛窦20例

肛门后大便后的一种罕见疾病。内藏毛发是其特征。它可以显示仙女骨关节后反复出现慢性肿胀的边缘。如果引流失败,可能会出现急性脓肿,需要手术治疗。目前国内外对于藏毛窦外科治疗方法较多,但具体疗效说法不一。我科采用完整手术切除、菱形皮瓣转移的方法治疗藏毛窦患者2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数据和方法1.1毛窦患者年龄分布收集我院普外科2006年10月—2010年8月住院治疗的20例藏毛窦患者,男16例,女4例,年龄15岁~35岁,平均年龄22岁,均行手术切除、菱形皮瓣转移。1.2手术方法及预后15例患者处于窦道形成,慢性感染期,给予抗炎治疗、温盐水坐浴1周后实施手术;5例患者处于急性脓肿期,给予切开引流、抗炎、温盐水坐浴,待周围炎症水肿明显消退窦道形成后实施手术。1.3手术切口长度设计全部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取俯卧位。术中需要充分暴露臀沟,用2条宽胶布,分别粘住病灶区两侧皮肤使双臀向外侧牵开,另一端固定于手术床两侧。术中探查藏毛窦的范围、大小、深度,并设计手术切口长度,以切口的上下两点决定菱形转移皮瓣的另外两个顶点。为了保证皮缘血运良好,菱形皮瓣切口不应达到中线,预留足够距离(见图1)。沿设计切口在窦道两侧梭形切开皮肤、皮下,用电刀在窦道及瘢痕外正常组织内游离达骶骨筋膜。完整切除窦道及所有慢性炎性增生组织,创面彻底止血、冲洗。沿设计的转移皮瓣预切线,切开皮肤、皮下、部分臀肌浅筋膜,皮瓣向正中推移,1-0号丝线分层缝合正中切口,避免残留死腔,然后再缝合两侧转移皮瓣切口(见图2)。1.4术后感染及标准切口裂开:拆线后切口部分或全部裂开。复发标准:切口裂开不愈合或愈合后再感染,皮下藏毛窦瘢痕结节形成。愈合标准:切口愈合,随访切口未裂开并无再次感染表现。愈合后不适:切口愈合后瘢痕出现针刺样疼痛、反复发作的瘙痒、局部瘢痕不耐磨引起反复脱屑甚至脱皮等。2切口大小开裂切口愈合时间2周~3周,平均15d.20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2例出现藏毛窦切口1针、2针的小裂开,给予换药2周均愈合。2例切口有少量渗出,给予局部理疗及切口换药后治愈。3例出现转移皮肤上下两顶角皮缘坏死,给予换药、酒精纱布湿敷后1周愈合。1例愈合后出现针刺样疼痛,3个月后缓解。随访1年~4年,均无复发。3手术治疗方法藏毛窦在欧美国家多见,近年来我国此病发病率也明显上升。男性多见,多在青春期后20岁~30岁发病,肥胖和毛发浓密的人易发病。关于藏毛窦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先天性与后天形成两种学说。先天性学说认为藏毛窦是先天性上皮的残留或先天性皮肤凹陷所致,藏毛窦内的毛发解释为内陷的上皮存在毛囊的缘故。而后天性因素认为是由于臀部反复的扭动摩擦,导致体毛逐渐刺入皮肤,形成一个负压状态的短管道,当毛发脱落即被吸入短管道,聚集于皮下脂肪层内形成“异物”,一旦有细菌感染,即形成慢性感染或脓肿。对于藏毛窦的治疗,目前文献报道有非手术方法与手术方法。对于无感染患者,非手术方法治疗(使用腐蚀性硬化剂注入窦道,破坏窦道内皮,使窦道与囊腔闭合),曾因并发症少且可反复进行而被广泛使用,但复发率高,目前已基本被手术替代。目前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切开引流;(2)藏毛窦单纯切除,不缝合切口,切口逐渐被肉芽组织填充;(3)藏毛窦切除后Ι期缝合或广泛切除部分缝合;(4)转移皮瓣(菱形皮瓣、椭圆皮瓣、V-Y皮瓣、Z形皮瓣等)Ⅰ期缝合,手术疗效众说纷纭。我科对20例患者均行窦道完整切除、菱形皮瓣转移术,取得良好效果。我们认为藏毛窦手术应为择期手术,如患者存在急性化脓感染时,应先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并给予抗炎、坐浴等对症支持治疗,待周围炎症消退窦道形成后再行藏毛窦根治性切除、皮瓣转移术。文献报道藏毛窦复发率在6.7%~10.4%[5.6],本组20例均无复发,考虑一方面由于我们统计的病例较少,另一方面与我们完整切除藏毛窦的皮肤、窦道及周围瘢痕炎症组织有关,我们认为完整切除藏毛窦及周围炎性增生组织是预防复发的关键。切口均于15d左右完全愈合,与单纯切除、不缝合切口及切除后Ⅰ期缝合切口相比,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患者无长期换药痛苦。手术切口的短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切口裂开、皮缘坏死等,20例均无切口感染,有2例出现藏毛窦切口1针、2针的小裂开,有3例出现菱形皮瓣上下两顶角皮缘坏死,均于换药、酒精纱布湿敷后好转。我们认为切口感染多为术中不注意保护切口所致,应在完整切除藏毛窦后更换所有污染器械、纱布,重新消毒臀部后再行转移皮瓣。如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应及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对于术后切口裂开,考虑与局部感染及缝合张力大有关,皮瓣应尽量大,同时菱形皮瓣的左右两角(接近坐骨结节)应切开部分臀肌浅筋膜,减少正中切口的张力,缝合时应先逐层缝合正中切口,再关闭两侧切口。对于皮瓣坏死,我们认为皮瓣较大时不易出现皮瓣的坏死,对于本组出现的上下两顶点皮缘坏死,我们认为在转移皮瓣设计时,菱形皮瓣切口不应达到中线,应预留足够距离。术后1例瘢痕出现针刺样疼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