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税收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章、税收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1章、税收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1章、税收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1章、税收的基本概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税收马联目录绪论第一章税收的概念第二章税收职能与效应第三章税收原则与税收负担第四章税制结构第五章增值税第六章消费税第七章营业税第八章关税第九章企业所得税第十章个人所得税第十一章其他税种绪论一、国家税收这门课的位置

(一)让我们先了解以下课程

(二)税收的位置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学习国家税收,明确肩上的使命二、学习国家税收这门课程的要求一、国家税收这门课的位置(一)让我们先了解以下课程(二)税收的位置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三)学习国家税收,明确肩上的使命

(一)让我们先了解以下课程

宏观分配(宏观理财)财政学收、支、平、管国家预算——收、支计划宏观经济微观分配(微观理财)财务课——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西方会计等课,是微观经济。国库V+M海关税务局收税财政94年前收入支出税收收入(90%)基本建设支出(生产性的)企业收入文教、科卫等支出(非生产性的)债务收入国防支出(生产性的)其他收入执行结果:收入=支出平衡收入>支出结余收入<支出赤字1994年1月1日,财政分税制,财政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上分灶吃饭。纳税人(二)税收的位置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税收的位置。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高达90%以上。从理论上说,没有税收收入,就没有财政收入,就没有财政支出,就没有财政的收支平衡;从实践上说,没有财政收入,国家要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国防等事业的发展就没有钱,等于政府上项目,无资金,那么政府的近、远期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税收就成为一国政府聚财、调节、监督经济的主要手段。从古到今,从西方国家到东方国家,税收成为政府手中的一个重要经济杠杆。2、国家预算主要是做政府财政的收支计划,是保证和监督财政运行,实现目标的手段。如在每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财政部长做本年预算和上年决算等。财务课是微观经济,它是以企业为核心的单位产品分配关系,它在分散的企业中进行;而税收、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集中性产品分配,是宏观分配。二者的关系是:纳税人与税收、财政的关系。即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经济决定税收。即:纳税人(V+M)这个蛋糕做得越大,税收收入越多,财政收入也越多;反之相反。税收影响经济:如果税收收入、财政收入多,那么基本建设、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发展就好,即给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既多又好,如道路、水、电、热、劳动力、和平环境等,对企业同样是促进。未来引深的话题:就是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关系,即财政需要是无限的,而纳税人(V+M)的蛋糕是有限的,那么,税收究竟该拿多少?(切蛋糕)怎样拿?靠税法和相关法律。各种会计关系。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有企业会计(纳税人、国库)、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财政、税务部门的经费),将来不管大家在哪儿就业都是给国家理财。在企业做会计,理小财;在财政、税收部门理大财。在企业理财,把(V+M)的蛋糕做大;在财政部门理财,把钱花在刀刃上,有效益。总之,理好财就是给国家做贡献。(三)学习国家税收,明确肩上的使命自1978年以后,政府确认的工作重点——进行经济建设,不断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所以,税收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税收成为国家手中一个主要的经济杠杆。充实税务工作人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通过军转干和社会招干来充实税务队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通过公务员考试吸收税务干部,并进行了岗前培训。2002年9月7日通过税务执法资格考试,以后将凭证上岗。加强税务机构建设。1984年财税分家,税务部门独立出来。1988年成立国家税务总局。1994年国税和地税分家,税务部门的职责更加明确,更有利于发挥税收经济杠杆作用。近期、远期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税收。我们已经做过的,党的十二大提出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翻,这个任务已经完成;邓小平提出2000年达到小康水平(800美元/人均),这个目标未能全部实现,只是部分地区实现。近期目标: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还有十五规划的西气东送、西电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项目工程,将全部依赖税收来完成。远期目标:16大,2020年中康水平(3000美元/人均),本世纪中叶(2050年)实现四化,17大,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充分就业有赖于税收。财税政策要解决“造蛋糕、切蛋糕、用蛋糕”的问题。国家税收1、税收基本知识(税收的概念、职能、原则、负担、结构、类型),主要解决为什么征税问题。2、税收基本技能(按征税对象性质不同分类)主要解决如何计算税额3、税务管理(税收管理、税务行政),主要解决如何将税款缴库及征、纳双方有违法行为或争执如何解决的途径。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资源税)财产税(房产税、契税)行为税(印花税)税务专业:开设税收概论、中国税制、税务管理、税务稽查、外国税制、国际税收、税务代理等专业课程,划分比较细。二、学习国家税收这门课程的要求第一章税收的基本概念第一节税收的概念第二节政府为什么征税第三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税收的形式特征本章重点第一节税收的概念一、对税收概念的不同理解西方学者对税收定义的理解我国学者对税收定义的理解二、税收概念的表述与理解税收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或称公共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税收概念可以从以下六方面来理解: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二、征税的主体是国家三、国家征税所凭借的是政治权力四、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为社会公共需要五、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六、税收是国家掌握用以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一、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一)通过分析财政,我们知道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很重要的形式。(二)除税收收入以外还应有利润收入、债务收入、规费收入等多种形式。其中:利润收入是指国家从国有企业或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中获得的利润;债务收入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以债券的形式向国内外居民和经济组织发行,有偿使用,到期必须还本付息的公共债务;规费收入是指国家在向社会提供各种服务过程中,收取的工本费或服务费。二、征税的主体是国家(一)征税命令的发出只能是国家,除此之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发出征税命令。(二)征税权是国家主权的一个部分。(三)征税权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使。(四)现实中,因为国家是国家机器,不能身体力行的自己征税,所以,国家授权有关部门征税。代表国家征税的机关有税务机关(主要是征税机关,负责大部分税收征收)、财政机关(负责征收契税税、耕地占用税)、海关(负责进出口商品的征税)。三、国家征税所凭借的是政治权力(一)所谓分配就是解决社会产品归谁占有或支配以及从量上如何在不同所有制之间分割的问题。简单的说,就是解决占有多少、支配多少的问题。税收分配就是对V+M进行分配,收归国家所有的过程。(二)马克思谈分配时说:摆在我们前面有两种权力:一种是财产权力,也就是所有者权力;另一种是政治权力即国家权力。对地租、利息、利润、矿产资源使用费的取得,凭借的是财产权力,而税收取得凭借政治权力。(三)国家征税凭借政治权力。因为社会产品不全部属国家所有,属于不同经济成份所有,但国家要建公共产品,所以国家必须占有一部分社会产品,通过政治权力——税法来分割部分V+M,收归国家所有,形成财政收入。四、国家征税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为社会公共需要(一)国家的公共职能:

对外抵御侵略、对国防投入

1.政治职能耗费人财物→钱→税收对内提供和平环境、对公检法的投资

2.经济建设职能→上项目→钱→税收(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两种产品:公共产品(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盈利性;私人产品(特征):竞争性、排他性、盈利性。所以: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私人产品由企业提供。因为公共品的特性决定产出是无偿的,所以投入就需要税收补偿。做政府公共品

投入产出(非竞争性、非排他性、非(补偿→税收)盈利性,只能由政府提供。如国防、教育等。)(三)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公共品。五、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一)法律是体现国家意志,强制调整人们的行为规范。(二)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时,必须用税法的形式确定国家拿多少,企业得多少,个人拿多少,用税法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分配关系界定下来,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三)通过税法参于国民收入(V+M)的分配,透明度高,能保证税收及时、定额、稳定的入库。分配关系图示如下:国家(财政收入)如新企业所得税75%(企业、个人)25%(国家)V+M25%75%六、税收是国家掌握用以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一)税收在干预调节经济生活方面的深度和广度都是相当大的,也是其他许多经济杠杆不能比拟的。1、经济杠杆:引导人们的物质利益,以达到一定目的手段。如价格、税收、财政、金融、利率、利润等。2、税收杠杆特征:(1)刚性(硬性)。与利润比较(软性)。(2)广泛性。涉及各行各业。与利润比较→国有企业。(3)灵活性。税收只对纳税人。而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通过比较优于其他杠杆。所以税收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二)税收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邓小平说: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然后目标是共同致富。富裕起来的人和地区怎么办?通过税收杠杆如个人所得税等,来矫正贫富差距。第二节政府为什么要征税一、西方学者的不同观点1.公需说2.义务说3.牺牲说4.掠夺说5.交换说6.保险说7.社会政策说8.经济调节税二、国内学者的种种观点1.国家需要说2.社会扣除说3.国家社会职能说三、税收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价值补偿四、税收是政府筹集资金的最佳形式五、每个公民是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受益者,纳税是每个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经济范畴:放在再生产分配环节,税收概念、特征。税收所属范畴

历史范畴:追溯历史,如税收产生、发展、演变。一、税收的起源(产生)(一)税收起源的概念税收起源是指税收从一般社会产品分配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分配过程。

第三节税收的产生与发展(二)税收起源的观点(理论界)1、国家决定论。2、经济条件决定论。3、双重条件决定论。我的观点是双重条件决定论。(三)税收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1、国家的产生为税收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行政机构国家产生→耗费人、财、物→钱→税收(必要性)

专政机构国家产生→国家征税的依据有了,即政治权力(可能性)2、适当的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私有制是税收产生的另外一个条件。(四)税收的雏型:贡、助、彻(五)税收由雏形走向成熟的标志→“初税亩”二、税收的发展(一)税收名称的变化贡、助、彻、租、税、捐、赋→租税、捐税、赋税→税(二)征税依据的变化实物税、力役税→货币税(三)税收法制发展变化1、“自由贡献”时期。2、“支持援助”时期。3、“专制课征”时期。4、“立宪课征”时期。(四)税制结构发展变化1、以古老直接税——农业税为主,其他为辅的税制结构。2、以间接税——对商品征税为主,其他为辅的税制结构。3、以现代直接税——对利润征税为主,其他为辅的税制结构。(五)税收地位变化发展1、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税收杠杆调节少。2、资本主义垄断时期至现在,因为存在市场失灵,所以需要用税收、金融、财政杠杆干预调节经济,税收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税收形式特征的含义是指作为分配范畴的税收所固有的标志。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规范性),它是任何社会形式具有的共性特征。二、税收的强制性(一)税收强制性的定义: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纳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关系。

第四节税收的形式特征(二)税收强制性的含义:立法、执法、守法、司法1、税收分配关系是国家和纳税人共同遵守的权利义务关系。执行社会职能,提供共同需要的生产条件和生活设施,是国家应尽的义务。国家代表社会履行了社会职能,提供了共同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设施,发生了一定的社会费用,那么国家就有权利要求纳税人交纳一部分剩余产品,补偿社会费用,以便维持社会的生存和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而纳税人在平等的享受或消费了国家提供的公共设施和服务后,有义务的分担一部分社会共同费用,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种权力义务关系是税收形式特征的最基本的方面,由于它是征纳双方都必须遵守的,明显带有强制性因素,不论哪一方面,只要不遵守这种强制性的权力义务关系,必然要收到惩罚。如果正确理解和客观遵守,才能使国家真正的做到以法治税,让纳税人依法纳税。

2、国家通过税收进行的分配所凭借的是公共权力或政治权力而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利润、利息、地租等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凭借所有权获取收入,但税收则不同,国家可以不受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的限制,不管生产资料所有者是否愿意,均可行使征税权,因为国家征税权是凌驾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之上的一种占有和支配剩余产品的权力。对于剩余产品的占有和支配,任何生产资料所有权都必须服从国家的征税权。税收强制性的这一点,把税收同利润上缴形式明显地区别开来,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对全民所有制征税的重要依据。3、税收分配关系是一种由国家法律加以规范、制约、保护的分配关系,具有很强的法律约束力和强制作用,违背这种分配关系,必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税收的权力和义务关系是通过法律加以规范的,这种规范的法律形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税法,而税法是从征纳两方面来规范、制约和保护税收分配关系的。就征税方面说,税法是国家运用征税权利的依据,一旦征税受阻,国家则可以用法律制裁。就纳税人来说,首先要做到依法纳税,同时,纳税人的正当经营和对社会秩序、共同生产条件,以及生活设施的享用可以得到法律的保护。税收之所以是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杠杆,这与税收具有法律的强制性是分布开的。

税收强制性的三层含义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三、税收的无偿性(一)税收无偿性的定义: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不需要对具体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而占有和支配一部分剩余产品,即剩余从具体纳税人手中无偿地转移到征税人的手中。(二)税收无偿性的含义:1、国家征税对具体纳税人不存在直接的偿还问题。这是由社会费用补偿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公共需要的设施和服务是共享的,纳税人从公共需要的设施和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是无法直接计算计量的,这决定了国家对纳税人提供的公共服务只能是无偿的。相应的,国家要筹集满足公共需要的社会费用一般也只能采取无偿原则。2、国家征税是针对国家与具体纳税人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来讲的,而不是对国家与全体纳税人的利益归宿关系来讲。就国家与全体纳税人,即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而言,税收可以说是有偿的。因为,国家征税使纳税人失去了部分剩余产品所有权,但国家为全体纳税人提供了各种服务,纳税人整体则享受了这种服务。应当指出,这种对整体纳税人的偿还性是税收的深层次的问题,不是税收形式特征所要探讨的问题。3、税收无偿性是针对税收作为分配范畴说的,不是针对税收作为历史范畴说的。如果说,无偿性是剥削阶级社会的特征,不符合社会主义税收的本质,那么这就曲解了税收无偿性的特征,混淆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实际上,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作对分配范畴的形式特征,无论处于任何社会形态中的税收,就征税人与具体纳税人对剩余产品的占有关系来说,都是剩余产品所有权和支配权的无偿转移,不会因为税收所处的社会形态的性质而变化。四、税收的固定性(规范性)(一)税收的固定性的定义:税收的固定性,也可称规范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和税收制度事先规定了每个税种的课税对象、纳税人和征收标准,以便由执法机关和纳税人共同遵守。(二)税收固定性的含义:1、税收的固定性意味着它是正当的。一方面,国家之所以能够征税,是因为执行了公共事务,拥有了征税的权利,因而是正当的;另一方面,纳税人之所以要向国家纳税,是因为他们享受了国家执行公共事务带来的好处,具有纳税的义务,因此也是正当的。但是,相对于罚款、罚金、没收等是由于干扰或破坏了社会秩序而承负的,这种行为则是不正当的。2、税收的固定性还意味着它是联系不断进行的。在征税标准确定之后,只要作为课税对象的各种收入、物件以及各种行为是经常、普遍存在或连续发生,那么征税过程也应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及时占有和支配剩余产品,并及时补偿社会公共费用。如果对某种物件或事实征税一次后便停止征收,这就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税收了。3、税收的固定性意味着它是按照预定标准进行的,不是随便课征或缴纳,课税对象和征收额度之间的量的关系是有固定限度的。国家在课税以前,总要以法的形式将课税标准确定下来,包括对何物征税、对何人征税以及按什么比例征税等。纳税人只要取得了应当纳税的物件或发生了应当纳税的行为,就应当按照税法规定的标准缴纳税款。同时,作为征税机关,在确定向谁征税、按什么比例中征税时,也必须以这一标准为依据。税收的这一特征,对纳税人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因为它增加了透明度,明确了纳税义务,保证了纳税人的利益,从而使纳税人避免无规则的干扰和苛敛,这和各种捐献、摊派是有明显区别的。4、对税收的规范性特征不能理解为课税对象、征收范围以及征收比例固定不变。实际上,税收制度是可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而进行适当调整和变化的。一旦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发生重大变化,而相应的税收制度不能随这种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这样的税收制度不仅不能对经济发展发挥有效地调节和促进作用,甚至会阻碍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但是,必须指出,一定时期内税收的改革和调整,总是要通过法律形式事先规定的,绝不能朝令夕改,随心所欲,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要求相对稳定。五、税收三性的关系税收的三个形式特征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强制性是解决征之有保的问题,无偿性是解决征之有用的问题,固定性是解决征之有度的问题。(一)税收三性是任何社会制度下共有的东西,具有共性特征;(二)研究税收三性有助于了解税收不同于其他财政收入的特殊功能和作用;(三)税收三性是区别于其财政收入的标志。(一)研究目的

1.突出税收的“三性”;

2.明确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形式;

3.税与费的区别。(二)税收与利润上缴的区别

1.利润上缴的定义:利润上缴是国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向占有支配使用生产资料的国有企业取得收入的分配形式。六、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2.税收与利润上缴的区别:(1)依据和使用范围不同。税收分配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是以国家的法律为依据的。所以,税收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所有制企业普遍适用。而利润上缴是国家以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参与国有企业纯收入分配的,它只适用于国有企业。(2)强制程度不同。税收分配具有法律强制的特点,任何一个纳税人,只要产生了应税收入,发生了应税行为,就要依法纳税。如不按期、足额缴税,则要加收滞纳金和罚款。利润上缴尽管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强制因素,但其约束力远不如税收那么强。(3)分配顺序不同。税收分配的社会产品对部分企业只是剩余产品,对整个社会则是必要产品。利润上缴所代表的社会产品,无论对生产资料占有者,还是对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均属于剩余产品。因此,税收分配应先于利润上缴分配,先税后利,不搞任何形式的税前还贷、税前利润承包。在支出方面,税收与利润上缴也应区别对待、要有分工。一般讲,税收所形成的收入应主要用于公共事务性支出,而利润上缴形成的收入应主要用于国有资产的扩大再生产。(4)收入的固定性不同。税收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标准进行征收的,收入方面具有明显的固定性特征。而利润上缴,是以企业实现的利润为上缴依据,实现多的多缴,实现少的少缴,无利和亏损的不缴,国家有时还根据需要进行上缴数额的调整。因此,上缴收入要固定下来是很难做到的。(5)税收和缴利润都是国家手中的经济杠杆,不能用一个否定另一个。以利代税,以税代利都是错误的,要正确运用。

二者比较结果:税收是国家聚财的主要手段,而利润上缴是国家聚财的辅助手段。(三)税收与国家信用的区别1.国家信用的定义:国家信用是国家借债的一种信用形式。主要形式有国家发行公债和向国外借款。2.税收与国家信用的区别:(1)税收是以国家执行公共事务为依据,是一种分配形式。而国家信用是以国家作为债务人所形成的契约关系为依据,是一种信用形式。(2)税收是一种强制征收,依法办事,以率计征,不以纳税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国家信用是一种信用关系,其发行和认购双方,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强行推销公债是违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