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怀仁熙朝定案》看清初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_第1页
从《南怀仁熙朝定案》看清初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_第2页
从《南怀仁熙朝定案》看清初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_第3页
从《南怀仁熙朝定案》看清初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南怀仁熙朝定案》看清初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

鼻烟袋是由清朝和清朝的所有工匠创造的。这是中国山水画的奇葩。他是工艺美术园地的一朵奇葩。随着鼻烟的传入、烟草种植的扩展及社会物质生活需要的增长,由无到有、由少到多,曾经达到过空前的繁荣。到了二十世纪,尽管鼻烟逐渐被卷烟所取代,鼻烟壶也大多进入博物馆或收藏家的藏柜,然而它却未曾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并且不断地开辟着新的生存空间。近年来,内画鼻烟壶在我国得到很大发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画鼻烟壶在中国工艺界异军突起,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得以发扬光大,因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受到世人瞩目。.鼻烟直接可至国内烟草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茄科,烟草属。人们将其叶烤制后吸用,主要成分为烟碱,有行气、止痛、解毒等药用价值。原产美洲,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包括烟草在内的各种农、副业产品,随着向东方航行的葡萄牙商船运至欧、亚大陆。烟草移植获得成功,逐步扩大栽种面积、增加产量,以满足民众的需要。烟草传入我国的时间大致在明代晚期,分为南、北两路辗转流传。南路由菲律宾吕宋岛传至我国台湾,又由福建漳州人从台湾取回栽种,万历时(1573-1620)扩至广东,乃至江南的广大地区。北路传播线路也是几经周折才传入我国东北地区的:先由葡萄牙商船运烟草至日本,万历四十四年(1616)前后,再由日本传至朝鲜,天启年间(162l-1627)又经朝鲜商人输往沈阳(天命十年,即1625年,后金迁都于此地,称盛京)。当朝鲜烟草传入我国东北时,正值后金(1616-1643)割据,故满族统治者已有机会品尝到烟草。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众多说法中较为稳妥的一种观点是十七世纪末期。故此,清朝第一代皇帝顺治(1644-1661)尚不可能获得鼻烟。而康熙皇帝得到西洋鼻烟的最早记录是康熙二十三年(1684)。据《南怀仁熙朝定案》记载,康熙二十三年,玄烨第一次南巡行至南京时,接见西洋传教士华嘉和汪儒望,皇帝仅接受了贡礼中的鼻烟。当时,鼻烟称“西蜡”(snuff),说明康熙已知鼻烟的功效,或许他于此之前已经品尝过,甚至已养成嗜好,才独留鼻烟的。所以,不无可,说明康熙已知经品尝过,甚所以,不无可能,在康熙二十三年之前,已有人通过某种渠道将鼻烟运入我国,随之贡进内廷。根据上述资料,可将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暂定为康熙二十三年或稍前若干年,这也是鼻烟壶问世的上限时间。鼻烟盒和鼻烟杯笔者曾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查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二十六日所子进单一份,计纳贡品81项,其中包括鼻烟4瓶、水晶烟盒1个、玳瑁烟盒1个、起花铁烟盒1个、蜜蜡烟盒1个等五项。这四瓶鼻烟和四个各色鼻烟盒,未注明“洋”字,应非舶来者,而是广州仿制或自制之产品。雍正时代贡单则说明广州同时生产鼻烟盒和鼻烟壶这两种盛烟器具。乾隆广州生产烟具的情况也大体与雍正时代相似。尽管至乾隆中期广州仍制造并进贡各色鼻烟盒,但该器受其本身功能所限,一直未能在宫廷和市庶中间推广。关于使用鼻烟盒的情形,《红楼梦》第五十二回有所描写,曹雪芹在书中指出了鼻烟盒打开后容易走气的缺陷。烟盒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不宜随身携带,这对嗜烟者来说,是一件非同小可的憾事。大概正是由于这两个缺点,使它未能在宫廷内外普及开来,也正是这个原因推动了内廷对鼻烟盒的改造和创新,根据他们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和实际需要创造了鼻烟壶,从而取代了来自欧洲的或广州仿造的鼻烟盒。鼻烟杯的其他模型最早的鼻烟壶可能是仿制古药瓶式,称作鼻烟瓶,还可能用特制各色玻璃小瓶贮鼻烟。可是,在现存清宫旧藏烟壶中,其制作年代早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者,只有铜胎画珐琅和瓷质两种,尚未见玻璃鼻烟瓶。在这里不能不提到散布于海内外的顺治年程荣章造款铜鼻烟壶。笔者有幸于1991年7月在北京琉璃厂“悦雅堂”目睹了顺治元年(1644)程荣章造款黄铜胎阴刻云龙纹鼻烟壶,经仔细验看,发现其造型、花纹并不具备顺治朝的时代特征,其款识亦实难令人信服,况且,它与上述鼻烟传入我国的时间又相抵触,故不能认定其为顺治朝所制。因此,不取程荣章造款鼻烟壶为证,仍以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清宫旧藏鼻烟壶为基本资料进行探讨研究,以期得出客观的结论。现存康熙朝画珐琅鼻烟壶的共同特征是:小口、短颈、扁体、圆腹、无足或矮椭圆足,并配圆盖牙匙。这种形制在雍正、乾隆朝千姿百态的鼻烟壶中仍为数甚多.还有由此种形制鼻烟壶演变出来的若干新花色式样。可以这样认为,上述康熙朝鼻烟壶确是清代鼻烟壶的基本祖型之一,形成了独立的发展序列。现存属于康熙朝的扁体弧腹无足型的鼻烟壶有康熙御制款画珐琅双蝶鼻烟壶(图1)和雍正画珐琅黑地牡丹纹鼻烟壶(图2)。这两件鼻烟壶的造型显然是仿效明初瓷器,作为其例证,可以找到永乐朝大扁壶(图3)、永乐朝青花扁壶和宣德朝青花扁壶(图4)。鼻烟壶与瓷壶器身几乎雷同,惟于口、足略有所殊,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可证两者显然有着承接关系,也就是说康熙朝扁体弧腹无足型鼻烟壶是参酌明初永、宣扁壶设计制造的,这种形式上的联系不容忽视。另外,两者均以“壶”为名,则尤其值得诸位同好注意:这乃是一种由彼及此的、自然而然的延续。这个推想与满族人的经历和习俗相吻合。众所周知,满族人在入关前长期过着游牧、征战的马上生活,必然也需要用永、宣那种小口扁体圆腹壶盛水(酒),以便随身携带、随时饮用,久而久之,满人便对扁壶产生了世代相传的深刻印象。而在他们入关以后,明宫廷瓷器尽归清帝所有,养心殿造办处的匠师们在设计鼻烟壶样式时参照永、宣扁壶也是合乎情理的。如果这种分析、推论不足为凭的话,那么,最有力的证据莫过于宫廷档案了。笔者从《养心殿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以下简称《清档》)中检出两则,足资佐证。一则是雍正七年(1729)《清档》(编号3322)记:七月三十日,雍正帝向珐琅作追回从前交出做样的康熙年制款黄色珐琅寿文背壶式鼻烟壶和康熙年制款红色一树梅珐琅背壶式鼻烟壶,说明康熙年间确已有仿造背壶的鼻烟壶,雍正时又曾照康熙样式再仿造。经查核,雍正年制款红色一树梅珐琅背壶式鼻烟壶仍然存世,现藏北京故宫。壶身绘红地,梅花布满枝杈,或勃然盛开,或含苞待放,孤傲飘逸,仿佛芳香弥漫于画外,令人爱不释手。透过这件雍正时的仿品,可以臆想康熙年制款红色一树梅背壶式鼻烟壶的原貌,这对探索背壶与清早期鼻烟壶的联系大有裨益。另一则《清档》记载(编号3542):乾隆四十年(1775)闰十月二十日交出文竹背壶式鼻烟壶一件,命江西钞关基厚照样做成十件。于四十一年一月十五日,江西送到文竹鼻烟壶一十件(图5)。这条记载说明,在乾隆四十年以前,宫中又有了文竹背壶式鼻烟壶,并再继续仿制,可见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从康熙雍正直至乾隆,均有这种形式的鼻烟壶。如果再看看现存实物,便可认出大量类似形制的鼻烟壶。由此,亦可认定,它也是清宫鼻烟壶的基本形制之一。在此,为了确认鼻烟壶与背壶的关系,则须进一步寻找背壶,查明它究竟是何种形式,以便进一步研究背壶对创造鼻烟壶的重大影响。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留存下来的银背壶为我们提供了铁证。笔者已查到若干件从顺治到同治十年(1871)铭的银背壶。计分为链环银背壶、穿带银背壶和吸管银背壶三种类型,均由黄签、贴签或铭文可证其确为银背壶。链环银背壶造型的主要特点是:有活环圆盖、圆口细颈、圆腹、扁体、椭圆形半高足,身两侧中部出凸脊一道,两侧偏上部各有活环,此一环与盖顶活环间有银链相连接,盖与链相连,开启时不会落地,又便于提携而行。穿带银背壶与链环银背壶造型基本一致,仅将两侧之活环改为四个方纽、高足有穿、盖顶有活环纽,这些纽穿供穿带之用。吸管银背壶两侧无凸脊,各有一活环,圆盖正中露出兰花头式吸管口。将上述三类银背壶与上述雍正年仿造的红地一树梅珐琅背壶式鼻烟壶相比较,两者在口、颈、身、足四部分均较接近,而红地一树梅珐琅背壶式鼻烟壶除两侧无凸脊、无环纽之外,在盖、口、颈、身、足均略作损益,更适于装鼻烟,怀揣、手握都很方便。无可否认,一树梅珐琅背壶式鼻烟壶确实来自背壶。其造型之本原已经寻觅到了,由此,可以推断,鼻烟壶之“壶”字,也是从背壶引申沿用下来的。通过分析、比较上述材料,可以肯定,清内廷最初的鼻烟壶应是仿造扁壶和背壶的造型设计出来的,连同“壶”字也一起承袭下来了,这就是清宫鼻烟壶器名的本原。既然鼻烟壶的器型与名称均来自扁壶和背壶,那么,鼻烟壶的名称成于何时?又是怎样推广到全国的?目前,从文献和档案已检出最早的有关鼻烟壶的记载,可举两例。一是高士奇《蓬山密记》记述:他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畅春园得到康熙赏赐的自佩御用鼻烟壶一件并鼻烟一瓶。另外一则是康熙四十九年(1710)六月十六日苏州织造李煦奏折,记载着李煦向康熙皇帝同时进了湖州毛笔及苏州的佛手、鼻烟壶、鸟食罐等四项贡品。从上述两则文字可以了解:清宫于康熙四十一年已有“鼻烟壶”这种名称的盛烟器具了,苏州织造李煦也详悉此事。显然说明鼻烟壶在宫廷内已出现多年并已流传到内廷各派出机构。这大概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笔者以为,可上溯到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立玻璃厂之时,以此时作为鼻烟壶的起点较合适。宫内鼻烟壶向外界传播,对各地鼻烟壶的生产及其艺术水平的提高起了指导作用。在名称上也逐步以鼻烟壶取代鼻烟瓶,并基本上以此为统一的名称。当然,因各地情况不同,鼻烟壶名称统一的时间亦各有早晚。从宫中进单反映出来各地所进的盛烟器具,只有广东比较特殊,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七月十七日,两广总督李侍尧仍进洋珐琅鼻烟盒九件,这也说明,鼻烟盒在广州通用的时间可能很久。这是广州特殊的客观背景和长期的生活习俗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