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孙中山的诗风
黄庭坚(1045-1105),字为“鲁直”,姓为“谷仁”。他来自分宁(今江西修水),是北宋末年的诗人和书法家。早年受知于苏轼,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他是江西诗派的创始者,被后世奉为江西诗派的“诗家宗祖”。黄庭坚一生苦心研诗,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总结前人的得失,为写诗者提出了一整套门径和法度。《豫章黄先生文集》中共收录其文648篇,包括赋、铭、赞、颂、序、记、书、文、墓志铭、碑铭碣、题跋等。从他的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黄庭坚的诗学主张。1明确任务,努力在诗的内容上,强调诗的“和气”黄庭坚在《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一文中明确提出他对诗的定位,“诗者,人之情性也。”文人们“所遇于世,存亡得丧,亡聊不平,有动于心,必发于书;所观于物,千变万化,可喜可愕,必寓于书。”(《道臻师画墨竹序》)在他看来,诗、书同旨,都是人们抒发性情的一种工具,因此诗就应该表现人的性情,成为吟咏性情之物。知识分子,“忠信笃敬,抱道而居,与时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不闻,情之所不能堪,因发于呻吟调笑之声”(《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借助诗文以壮志抒怀。诗虽为咏情之物,但黄氏反对吟咏忿怒的情绪。他指出“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正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比律吕而可歌,列干羽而可舞,是诗之美也。其发为讪谤侵陵,引颈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忿者,人皆以为诗之祸,是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强谏、怨忿、怒骂都不是诗的主旨,都是写诗的禁忌。他以东坡文为例,强调怒骂之文不可作:“《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答洪驹父书三首》)黄庭坚指出,作诗之旨在于重理,在于崇尚儒家的正统雅正之风,提倡诗风的温柔敦厚。要达到这些标准,首先就要学习做正心诚意之士,要做到思无邪,做到“仕不遇而不怒人,不知而独乐,博物多闻,有文正公家风。”(《书王知载朐山杂咏后》)其次,在创作中要追求诗歌的语辞雅正,意境高妙,兴寄高远。他赞赏徐师川诗的雅正:“所寄诗,正忙时读数过,辞皆尔雅,意皆有所属,规模远大。自东坡、秦少游、陈履常之死,常恐斯文之将坠,不意复得吾甥,真頺波之砥柱也。”(《与徐师川书四首》)他对刘梦得也赞赏有佳,“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以独歩。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杜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而异曲也。”(《跋刘梦得竹枝歌》)他提倡诗要温柔敦厚,要有“和气”。他认为胡宗元的诗就符合温柔敦厚的标准:“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巳不见其人。然则其言不怨之怨也。夫寒暑相推,草木与兴荣衰焉,庆荣而吊衰。其兴托髙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胡宗元诗集序》)黄庭坚认为,诗法之旨在于理。理是贯穿诗作的中心线索,是诗文创作的关键。好文章是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南阳刘勰尝论文章之难云:‘意飜空而易奇,文征实而难工。’此语亦是。沈谢辈为儒林宗主,时好作奇语,故后生立论如此。好作奇语,自是文章病。但当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群拔萃。”(《与王观复书三首》)2文心把握的准则,提出文心的“感性”。这是写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即求“信”,以“观”胜黄庭坚论诗极重法度,认为作诗如巧女织锦,“设欲作锦,当学锦机乃能成锦。”(《与秦少章书》)要做好的诗文,就必须遵守诗法。他赞许何静翁、王子飞作诗守法度,说他们“所寄诗醇淡而有句法”(《答何静翁书》),“其作诗渊源得老杜句法,今之诗人不能当也。至于作文,深知古人之关键,其论事救首救尾,如常山之蛇。”(《答王子飞书》)他批评王观复“作诗,有古人态度,虽气格已超俗,但未能从容中玉佩之音左准绳右规矩尔。”(《跋书柳子厚诗》)“所送新诗,皆兴寄高远,但语生硬,不协律吕,或词气不逮初造意时。”(《与王观复书一首》)由此可以看出,黄氏论诗,要求醇淡而有句法;论事,不随世而取明于已;论古人,语约而意深;要做到无斧凿痕,简易而大巧,出于平淡意深。在创作中具体表现为:(1)音律和谐。认为诗歌之美,就在于“比律吕而可歌,列干羽而可舞”。诗歌创作应遵守的第一个法度就是谐音律,用平和的律调作质实之文,用不平的律调作瑰丽之文。“不得其平,则声声若雷霆涧水是也。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则动而中律,金石丝竹是也。维金石丝竹之声,国风雅颂之言似之;涧水之声,楚人之言似之。至于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毕宪父诗集序》)(2)点石成金,夺胎换骨。这是黄氏诗法中最重要的一个法度。在《答洪驹父书三首》一文中,黄庭坚指出:“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山谷曰: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材追无穷之思,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点石成金、夺胎换骨,就是将他人文中的菁华为己所用。一是善用前人的精彩语句,为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领会前人文章的精髓,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自创新格,做到以故为新,以俗为雅,以拙为巧。他还提出诗歌不能“犯世故之锋”(《答晁元忠书》),应该以杜子美的诗为标准。“用一事,如军中之令;置一字,如关门之键。”(《跋髙子勉诗》)从而作出“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的诗。(3)追求自然。他在评苏轼文章时说:“其于文事,补衮则华虫黼黻,医国则雷扁和秦。虎豹之有美不雕,而常自然。”(《苏李画枯木道士赋》)在他看来,自然就是“且为道其所以名曰动,作寝休颓然于自得之场。其行也,不以为人;其止也,不以畏人。时损时益,处顺而不逆。”(《自然堂记》)自然表现在做人上,就是要“超世而不避世,盘礴于蜗牛之宫经,行于羊豕之隧。”(《寄老庵赋》)追求文章的自然,诗文就要“超然免于流俗”(《道臻师画墨竹序》),要做到“无意于文而意已至”(《大雅堂记》),落笔超轶绝尘,无一点尘俗气。认为要使文章自然脱俗,主要靠参悟,要用心得其妙处。“夫吴生之超其师,得之于心也,故无不妙。张长史之不治它技,用智不分也,故能入于神。夫心能不牵于外物,则其天守全。故余谓臻欲得妙于笔,当得妙于心。”(《道臻师画墨竹序》)黄庭坚重诗法、重技巧,他所追求的法度就是要做到“不烦绳削而自合”,即通过领会、遵守诗法而使诗作达到自然脱俗。他认为杜甫到夔州以后的诗,韩愈自潮州还朝以后的文章,都不烦绳削而自合,通过法度而达到自然的。陶渊明的诗亦不烦绳削而自合,“虽然巧于斧斤者多疑其拙,窘于检括者辄病其放。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渊明之诗,要当与一丘一壑者共之耳。”(《题意可诗后》)3从读古籍之书和博览群书看黄庭坚强调学养乃诗文根柢。他说:“天难于生才,而才者须学问琢磨,以就晚成之器。”(《荅李几仲书》)苏东坡的成就之所以他人莫及,就是因为他将郁郁芊芊的“学问文章之气”“发于笔墨之间”(《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他称赞高子勉作诗以杜子美为标准,并能“充之以博学,行之以温恭”(《跋髙子勉诗》)为天下之士。他指出,人要时时刻刻学习,“君子无一日不学也,岂惟日哉。无一时不学也,岂惟时哉。无须臾不学也,学哉,身哉!身哉,学哉!”(《优仕斋》)黄氏认为创作要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要“潜心六艺,玩思百家”(《小山集序》),要“治经,深其渊源,到古人”(《答洪驹父书三首优仕斋》)。熟读古书,规摹古人,才能提高写作水平。黄氏多次提到要多读古人之书,建议洪驹父“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荅洪驹父书三首》)。“闲居当熟读《左传》《国语》《楚辞》《庄周》《韩非》,欲下笔略体古人致意曲折处,久久乃能自铸伟词,虽屈宋亦不能超此步骤也。”(《又书枯木道士赋后》)《与王观复书一首》记载:“(黄庭坚)往年甞请问东坡先生作文章之法。东坡云:‘但熟读《礼记·檀弓》,当得之。’既而取《檀弓》二篇,读数百过,然后知后世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如观日月也。”熟读古书是写作的前提。在比较王观复与沈存中的诗文时,他说:“王观复作书,语似沈存中。他日或当类其文。然存中博及群书,至于左氏《春秋传》、班固《汉书》,取之左右逢其原,真笃学之士也。观复下笔不凡,但恐读书少耳。如梓州生陈子昂之文章,赵甤之术智,皆所谓人杰地灵也,何必城南有锦屏山哉。”(《题王观复所作文后》)读书未精博,所作诗就会有“语生硬,不谐律吕,或词气不逮初造意时”(《与王观复书一首》)等病。因此,写作应多读古书,“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不虚语也。只有博览群书,用心领悟,才能得古书之意,获取诗法,做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才能得古人之妙传。黄庭坚指出,读书应“如禹之治水,知天下之络脉有开有塞,而至于九川涤源,四海会同者也”。要做到“读书乃有味,弃书策而游息,书味犹在胸中,久之乃见古人用心处。”(《与王子予书》)尽心在一两本书上,时间长了,就可以体会到古人的用心之处,所面临的问题也就如破竹节,迎刃而解了。还要注意:“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纯不欲杂。读书务博,常不尽意。用心不纯,讫无全功。治经之法,不独玩其文章,谈说义理而已。一言一句,皆以养心治性,事亲处兄弟之间,接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晋升管理办法
- 学校思想管理办法
- 市政施工管理办法
- 常州代建管理办法
- 实施票据管理办法
- 安徽采购管理办法
- 山坡杨树管理办法
- 岳阳公园管理办法
- 2025年冷链物流温控技术与冷链物流冷链运输企业冷链运输安全风险防范报告
- 工业互联网平台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智能工厂生产资源优化与整合中的应用报告
- 普外科甲状腺与甲状旁腺手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 小儿腹痛常见病因和治疗
- 110kv各类型变压器的计算单
- 注塑成型PFMEA完整版
- 2020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事业单位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
-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同名3479)
- 阿特拉斯·科普柯无油螺杆压缩机
- LS/T 3311-2017花生酱
- 2023版浙江评审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医学卫生刊物名录
- GB/T 16866-2006铜及铜合金无缝管材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
- 概述SFBT(焦点解决短程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