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就业空间模式研究_第1页
山东省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就业空间模式研究_第2页
山东省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就业空间模式研究_第3页
山东省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就业空间模式研究_第4页
山东省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就业空间模式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就业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就业空间模式研究

就业是中国政府在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中国拥有世界最多的亟需就业人口,并且21世纪头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人的规模增长,庞大的就业人口基数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对我国学者对就业的研究可概括为全球就业、国家就业、区域就业和城市就业4个方面。全球就业研究主要包括国际贸易自由化对就业的引导和跨国公司就业;国家就业研究主要包括就业压力、城市化与就业、就业类型、就业结构、人口流动与就业等;区域就业研究主要包括以再就业、失地农民就业、研究生就业等;城市就业研究主要是社区就业研究。随着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深入,城乡统筹就业也成为热点问题。我国就业模式的研究包括出口商品结构就业模式、农民全面就业模式、非正规就业模式等,对就业空间模式研究较少且范围较窄。山东省西北接壤河北,西南交界河南,南邻安徽、江苏,2005年末总人口9248万人,是我国沿海的人口大省,山东省的就业布局、模式及机制研究对山东省乃至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人口的引导和就业政策制订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就业空间布局类型筛选本文以山东省为案例,以市区、县、县级市为基本统计单元,在每个地理单元中按三次产业分类,取15个行业的就业空间分布密度和就业结构百分比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方法,对各统计单元的就业空间结构类型进行归类;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山东省就业空间布局规律。对比传统的“属性”描述方法,该方法可称为“相关关系”法:从各地理单元的区域联系、劳动分工层面来界定区域的就业空间格局和结构。2行业分类标准本文数据来自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资料》,研究范围包括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139个县、市、区。为了研究上的方便,把17个地级市的区合并为市区,共得出109个地理单元。山东省就业空间规律的揭示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本文采用GB/T4754-94的国家行业分类标准进行指标选取。GB/T4754-94共分为16个门类: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批发和零售,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国家机关、政党,其他。这些行业全面反映了各统计单位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为了方便计算,采掘业和农林牧渔业合并一类,共归纳为15个就业类别。另外,各县、市、区的土地面积来源于各统计年鉴。3数据分析3.1个主成分及其与人口行业结构以上述15个行业为基础数据,从产业人口空间密度和人口行业结构方面列出30个指标,构建了109×30数据矩阵,选择特征值在1.0以上,通过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进行主成分分析,KMO检验值为0.81,因此,各变量间的相关程度无太大差异,主成分有意义。通过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已经高达88.86%,并得出4个主成分及其与人口空间密度和人口行业结构30个指标的关系(见表1)。第1主成分中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指标得分最高,可概括为政府服务业主成分;第2主成分中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得分最高,可以归纳为三产就业主成分;第3主成分中建筑业、地质勘查业及水利管理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它行业得分高,可以称为二产主成分;第4主成分将农林牧渔业和采掘业提取出来,明显的一产就业主成分。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可以合并为广义的三产就业主成分。3.2产业主导就业区运用回归法计算出各县(市)、市区对应的4个主成分得分,再通过层次聚类法将其聚为3类,分别为:第三产业主导就业区,主要是直辖市及主要省会、开放城市等;第二产业主导就业区,集中在大城市周围的中小城市及矿产采掘业就业区;第一产业主导就业区,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主导就业区的外围区。运用ARCGIS手段,得出山东省就业类型空间分布(见表2)。4区域发展的形式根据美国学者J.R.Friedman的核心—边缘理论(Core-peripheryTheory),区域中心和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区域中心居于统治地位,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区域的就业结构类型决定于区域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空间格局。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并考虑到区域的行政区条件,山东省就业空间模式可以分为以下8种类型。(1)“三大主导”的企业主导型职业就业模式空间连续性是连续型圈层就业模式的特性。以城市区为核心,依据各行业就业密度,从城市区(三产就业为主)向外围区(二产就业为主)及边缘区(一产就业为主)过渡,形成合理的就业分工体系。它所反映的区域就业情况与伯吉斯(Burgess)的“同心圆”结构模式较为符合。该模式在山东省分布在青岛市、烟台市、菏泽市及其周边区域。青岛市区为三产就业主导区,所辖即墨、胶州、胶南及邻近的潍坊高密为二产就业主导区,外围的平度、昌邑、安丘、诸城、五莲为一产就业主导区;烟台市区和威海市区为三产主导就业区,其外围的蓬莱、栖霞、海阳、乳山、文登、荣城等县市为二产就业主导区;菏泽市区为三产主导就业区,所辖鄄城、东明、定陶、郓城、巨野为二产主导就业区,外围曹县、成武、嘉祥为一产就业主导区。(2)从集聚与扩散能力控制的角度上看,主要以就业为导向,一产就业为主流,一产就业较低,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低三产就业在核心区占有主导地位,外围区和边缘区均为一产就业主导区,中间二产就业主导区缺失。表明该模式区尚处较低的经济发展阶段,核心区第三产业的集聚与扩散能力并不能带动外围区第二产业的崛起,工业化水平较低,经济结构不完善,导致就业结构不完善,一产就业在从业人员中占较大比重。聊城市区与其周围县市非连续型圈层就业模式区,核心区为聊城市区,以第三产业就业为主,外围的临清、冠县、莘县、阳谷、东阿、茌平均以第一产业就业为主,中间缺失第二产业就业主导区。(3)区域性就业中心城市区的三产就业密度最大,但外围区是一产就业主导区,边缘区则成为二产就业主导区。形成机制:一是经济梯度引导的核心区的过度集聚,袭夺了外围区第二产业劳动力资源,阻碍了外围区第二产业的正常发展;二是近距离多核心的竞争,以及对边缘区域劳动力资源的袭夺,在边缘区形成了就业“断裂地带”。经济空间结构不和谐,导致区域就业体系和就业结构不完善。德州市区以第三产业就业为主导,外围的武城、平原、陵县、宁津则以第一产业就业为主,边缘的临邑、乐陵则以第二产业就业为主,机制为上述第一种。青岛市区与潍坊市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第一产业就业主导区,机制为上述的第二种。(4)交通线和自然地形结构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或交通、文化、行政界线、政策等经济因素的引导促使混合型圈层就业模式形成,就业人员趋向于由核心区向外围区和边缘区沿主要交通线和自然障碍物最少的方向呈扇形发展。一般表现为核心服务业圈层外围区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成扇形交叉分布。这与美国经济学家霍伊特(HomerHoyt)提出的扇形模型比较吻合。其表现在济南、泰安、莱芜、淄博、潍坊、日照、济宁、临沂市区及滕州与其周围的县市。济南扇形就业模式的形成因为北靠黄河,阻碍了要素集聚;日照是因为沿海的自然区位;泰安、临沂是因为山地的影响;而淄博、潍坊和滕州为核心的扇形模式则是经济核心城市竞争和交通线路拉动的共同结果。(5)矿产区主导下的“飞地”模式矿产资源的开发可以极大地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但矿产资源开发区一般远离城市区。所以在矿产资源开发区,三产就业主导区的核心区不再只是中心城市,矿产区同样会成为三产就业主导区。该模式形似“飞地”,与由麦肯齐(R.D.Mckenxzie)、哈里斯(C.D.Harris)、乌尔曼(E.L.Ullman)提出和发展的多核心模式相符合。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资源型城市较多,最典型的母子型圈层就业模式是德州市区与临邑市,由于石油矿区的发展,在临邑市形成与核心城市德州市区相对独立的一个子就业系统。(6)心区向矿产资源区转移,形成新的核心区该模式也产生于矿产资源区,形成机制:一是矿产枯竭型就业转移。随着资源型城市资源储量的减少,相关服务行业利润率不断降低,从业人员从原核心区向新的利润优势区转移,最终形成新的第三产业就业核心区。新的核心区并不一定是矿产资源区。二是矿产集聚型就业转移。随着矿产区的经济发展,第三产业就业需求量增大,集聚效应使原核心区的就业人员向矿产区集聚,同时,原核心区的产业层次降低,中心地位被矿产区取代。枣庄市和济宁市属于该模式。其中枣庄的第三产业核心区由枣庄转移到滕州市,机制为上述第一种;济宁的第三产业核心由济宁市区转移到兖州,机制是上述的第二种。(7)城市群对中部和边缘地区的人口袭形态形成机制:一是自然要素如河流、山脉的阻挡,使中部地区不适合发展经济;二是自然资源的不连续分布,形成2个经济中心,对中部和边缘地区实施人口袭夺。东营市上述两个机制同具其身:一是黄河在市域经过,阻碍了中部的垦利、利津、广饶三县的就业发展;二是河口区的地理区位和东营区丰富的石油各占优势,但这种优势同属地域特有优势,并不能对周边产生明显的带动作用,形成了双核并立的就业格局。(8)工作空间分布模式交通线路的集聚作用使沿线服务业就业需求增大,第三产业诸因子向交通线流动,最终形成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沿交通线分布的带状就业空间模式。山东省沿海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体系完善,带状空间就业模式在山东省初具雏形,如胶济铁路已经与新亚欧大陆桥日照-菏泽段相连接,并与京沪铁路鲁南段(济南到枣庄段)沿线各县市初步构成“T”形第三产业集聚带,形成了带状空间就业模式。5从二产业、三大产业就业布局看烟台-东南角根据以上论证,山东省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布局呈现出不同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烟台蓬莱到菏泽东明的明显分界线(可称为蓬-东线)。(1)产就业在山东省10个产业单位分布山东省一产、二产、三产就业主导的县、市、区分别为52个、39个、18个,各占49%、39%和18%,按一二三排列。可见一产就业在山东省108个统计单位中占有主导地位,且主要集中于两大板块,一是鲁西北地区,即蓬-东线以西地区,包括滨州、德州、济南北片、聊城等地区;二是蓬-东线以东的鲁中南山区,包括临沂、日照及潍坊的部分地区;另外鲁西南与江苏、河南接壤处有少量县市为第一产业主导就业区。(2)蓬-东南角区域分布第二产业主导就业区分布主要集中在鲁东沿海和鲁南地区,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大体以蓬-东线为界,胶东地区分布明显集中,鲁西南地区泰安、济宁与菏泽市也较为集中。在39个第二产业主导就业的统计单位中,蓬-东线以南板块有37个,占总数的95%。可见鲁西北与鲁东南地区的较大就业空间差异。(3)山东省边缘区域山东省第三产业就业主导区主要是地级市的市区,分散布局于山东省边缘区域,只有省会济南附近有小块集中。在18个第三产业主导就业的统计单位中,地级市中心区就占16个,只有煤炭资源丰富的兖州和枣庄地区出现了中心转移。(4)“t”形产业集聚带的形成山东省第二产业就业主要沿交通线布局。胶济铁路西段、新亚欧大陆桥兖州到菏泽段、京沪线鲁南段已经基本形成了“T”形第二产业就业集聚带,但京沪线鲁北段、胶济线东段和新亚欧大陆桥日照到兖州段至今尚未形成带状集聚。6山东省就业动态机制作为生产力的第一个要素,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及空间布局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支撑和重要标志。(1)积相32%是积山东省中部为山地,东、南部为丘陵,北部和西北部为平原,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34%;海岸线长达3121Km,仅次于广东,占全国大陆海岸线总长度1/6。狭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山地、丘陵使山东省就业呈现边缘化和块状格局,使平原、山地、丘陵地区多以第一产业就业为主,沿海地区多以第二、三产业就业为主。(2)城市和城市之间的集聚效应决定了破产企业在市区内具有特定的集聚效应山东省大城市较少,主要集中在沿海和胶济沿线,中小城市较多,布局分散。不同的经济实力使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对周围地区形成不同的集聚效应,大城市辐射范围广,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第二产业就业,中小城市只能在市区范围内实现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共同就业。所以山东省分化的城市体系使就业模式多元化、分散化。(3)城市之间的就业政策供给失衡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山东省各城市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突出竞争、淡化合作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峙的格局使城市之间不断构建就业政策洼地,促使从业人员向心流动,各城市边缘区产业被逐渐“掏空”。母子型、核心转移型、跳跃式和混合型圈层就业模式由此而形成。(4)部门法下就业模式山东省行政边界可分省际边界和市际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