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1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2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3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4页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计算题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 B.氧气 C.氦气 D.水蒸气 2、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燃放烟花 B.滴水成冰 C.食物变质 D.钢铁生锈 3、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A. B.C. D. 二、单选题1、下列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氧化性 B.可燃性 C.吸附性 D.助燃性 2、实验室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酒精和水:闻气味 B.食盐和蔗糖:尝味道C.铁和铜:观察颜色 D.空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3、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同一个化学符号,此化学符号可能是()A.HClO B.O3 C.NH3 4、铊被广泛用于电子、军工、航天、化工等,铊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1C.核电荷数为81 D.相对原子质量为204.4g 5、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带正电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核带负电 D.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较大 6、“尿不湿”中的吸水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它是由丙烯酸(C3H4O2A.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B.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C.它属于氧化物D.丙烯酸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灼烧面粉:有炭黑生成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加热碳酸氢铵:固体逐渐消失,有刺激性气味D.加热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8、下列化合物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连二亚硫酸钠(Na2S2C.过二硫酸钠

(Na2S2O9、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10、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请据此回答下列13、14题: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A.构成:碳原子 B.结构: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石墨C.性质:可燃性 D.用途:用作超轻绝缘材料 11、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请据此回答下列13、14题:下列物质中与石墨烯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是()A.金刚石 B.干冰 C.碳酸钙 D.一氧化碳 12、小林归纳了以下知识: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②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③用玻璃棒搅拌的操作:过滤、蒸发;④包含缓慢氧化的有:新陈代谢、金属锈蚀、有机肥的腐熟.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有两种 B.该图可示意过氧化氢分解C.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D.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 14、在“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冷玻璃上更容易结下水雾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15、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均不含金属元素且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丙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若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则甲可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若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则甲、乙的组成元素可能相同C.在上述A、B两种情况中,甲→丙的反应均可能是化合反应D.在上述A、B两种情况中,乙都可能是水 16、逻辑推理题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故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B.石蜡、煤油、硫等物质燃烧均有火焰,故可燃物燃烧都有火焰C.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吸收或释放,故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17、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生成O2的质量 B.固体中Mn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18、(1)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用语:①三个钡原子:______;

②一个铵根离子:______;(2)写出下列化学用语中“2”的含义:①Zn2+:②SO2:19、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①氧气

②氮气

③明矾

④漂白粉

⑤葡萄糖酸锌

⑥葡萄糖酸钙(1)可预防佝偻病的是______;(2)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气体是______;(3)可用于饮用水杀菌的是______;(4)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20、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常用______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如果是硬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2)如图是小张同学设计的简易电解水装置.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②通电时,A电极产生气体是_____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为______,该实验说明水由______组成.(3)“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下列有关水的气化和水的电解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选填字母序号).a.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了

b.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发生了变化c.电解水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电解水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三、填空题1、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如图是以海水为原料的部分工业流程.(1)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产品质量与原料质量之比)等.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过滤;b.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c.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d.蒸发时留下的水份过多导致得到的精盐不干燥(2)流程中,操作I为______(填操作名称);由氯化镁制得镁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3)该流程最终获得的主要产品有______;(4)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①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CH4)和少量N2、CO②若CH4⋅nH2O(表示每个CH4带n个H2O)中______2、现有如图所示仪器.(1)写出仪器名称:④______,⑨______;(2)小李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你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如图仪器中的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实验过程中小李发现仪器⑨中的水变成了红色,其原因可能是______.(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填:“分解”或“化合”)反应.(4)小张在实验室准备制取CO2,他选择的药品是______(填名称),收集(5)小张将制取到的潮湿的CO2,气体通过如图所示装置来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其中,甲瓶盛放的是浓硫酸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_____紫色小花不变色CO2能与水反应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____________3、实验室制取CO2时,参加反应的HCl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与生成的CaCl2中所含氯元素的质量相等.请利用化学式计算:当有3.65gHCl参加反应时可生成______四、简答题1、气体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显示出来.图1为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伸入集气瓶并立即塞紧橡皮塞.集气瓶内气压一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1)图1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2)图2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导致DE段气压变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五、探究题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观察了老师做的“黑面包”实验:将适量的蔗糖(C12H22O11)【查阅资料】①CO2与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SO2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提出猜想】可能生成H2、N2、CO2、CO、【实验步骤】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步骤:(1)按如图安装好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2)检查气密性;(3)加入对应药品,并将浓H2烧瓶中;(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分析】(1)根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猜想中不可能有的气体是______。(2)B处,固体由白色变蓝色,说明气体中有______。(3)C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有______生成;E处______(填现象),说明有CO(4)在F的尾气出口处放一燃着的木条,发现尾气不能燃烧,说明产生的气体中没有______。【实验反思】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一、计算题第1题参考答案:A解: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因此体积分数最大,故选项正确;B、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中的一种,体积分数比较小,故选项错误;D、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故选项错误;故选: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第2题参考答案:B解:A、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食物变质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第3题参考答案:C解:A、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要用药匙,取下的瓶塞用倒放,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将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时,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入试管,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落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C。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发现判断.B、根据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C、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二、单选题---------------------------------------------------------------------第1题参考答案:C解: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因此,都属于物理性质。A、氧化性是通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错;B、可燃性是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吸附性是将色素、异味吸附在表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质,故C正确;D、助燃性是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C。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第2题参考答案:B解:A、取样品,闻气味,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没有明显气味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B错误;C、取样品,观察颜色,银白色的是铁,紫红色的是铜,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燃烧情况不变的是空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故选:B。A、根据酒精具有芳香气味进行分析;B、根据实验室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进行分析;C、根据铁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进行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第3题参考答案:D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A、HClO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O3C、NH3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但1个分子由D、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故选:D。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4题参考答案:C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铊,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1,表示原子序数为8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为81,而不是中子数为81,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81,示原子序数为81;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81,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4.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第5题参考答案:B解:A、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A错;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B正确;C、原子核带正电,故C错;D、原子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核外电子,原子核的体积很小,故D错。故选:B。A、整个原子不显电性;B、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考虑;C、原子核带正电;D、原子的体积大小取决于核外电子.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原子的结构,知道原子中各量之间的关系.---------------------------------------------------------------------第6题参考答案:A解:A.丙烯酸(C3HB.丙烯酸(C3H4O2)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丙烯酸(C3H4O2)故选:A。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根据化学式的相关计算,难度不大.---------------------------------------------------------------------第7题参考答案:A解:A、灼烧面粉,有炭黑生成,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碳酸氢铵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固体逐渐消失,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根据灼烧面粉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加热碱式碳酸铜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第8题参考答案:C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1)×2+2x+(-2)×4=0,则x=+3。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1)×2+2x+(-2)×5=0,则x=+4。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1)×2+2x+(-2)×8=0,则x=+7。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硫元素的化合价是x,可知Na2S2O故选: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第9题参考答案:D解:A、利用风力发电,能减少大气污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B、增加绿化面积,减少空气污染,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C、节约用水用电,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相符合。D、直接排放废气,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与我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不相符合。故选:D。根据题意,今年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此结合各选项中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与我国“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相符合。环境污染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第10题参考答案:D解:A、由题意“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构成”,可知石墨烯由原子直接构成,A正确;B、由题意“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构成,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金刚石是空间网状结构,所以石墨烯微粒排列方式不同于金刚石,B正确;C、石墨烯由原子直接构成,化学性质与石墨一样,具有可燃性,故C正确;D、由题意“它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可知石墨烯导电导热性能最好,故D错误。故选:D。根据材料可知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构成,可以类比石墨的一些性质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材料的分析、整合能力,难度不大,注意选择有用的材料为其所用.---------------------------------------------------------------------第11题参考答案:A解: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则石墨烯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A、金刚石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故选项正确。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C、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D、一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根据题意,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它是由碳原子构成,则石墨烯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石墨烯是由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2题参考答案:B解: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错误;②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正确;③用玻璃棒搅拌的操作:溶解、过滤、蒸发等,故错误;④包含缓慢氧化的有:新陈代谢、金属锈蚀、有机肥的腐熟,故正确。故选:B。根据单质是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价的知识,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作用,缓慢氧化的种类进行分析.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金属的性质、化合价的规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第13题参考答案:D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一种分子经过变化产生了两种新的分子,因此反应物有一种,故A说法错误;B、由微粒的变化话可知,该图不可示意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故B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构成及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原子的个数没有变化,故C说法错误;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生成物中既有单质又有化合物,故D说法正确。故选: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物的微粒种类等得出正确结论.该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观察理解微观模型示意图的能力,从多方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第14题参考答案:B解:A、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玻璃片上结下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不能使木条燃烧的更旺,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选项说法正确。D、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5题参考答案:C解: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均不含金属元素且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甲、乙、丙中均含氧元素,丙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所以甲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丙就是水或氧气,乙是氧气或水,甲可能是碳酸,乙是水,丙是二氧化碳,所以A、若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则甲可能是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正确;B、若丙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丙氧气,甲是过氧化氢溶液,乙是水,则甲、乙的组成元素可能相同,故B正确;C、在上述A、B两种情况中,甲→丙的反应均可能是分解反应,故C错误;D、在上述A、B两种情况中,碳酸分解生成水,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乙都可能是水,故D正确。故选:C。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中均不含金属元素且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以甲、乙、丙中均含氧元素,丙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所以甲可能是过氧化氢溶液,丙就是水,乙是氧气,甲可能是碳酸,乙是水,丙是二氧化碳,然后将猜想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第16题参考答案:D解:A、带电的微粒不都是离子,比如电子,错误;B、可燃物燃烧不都有火焰,比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错误;C、有能量吸收或释放的变化不都是化学变化,比如摩擦生热是物理变化,错误;D、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Na和Na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正确;故选:D。根据已有的粒子的带电情况、物质燃烧的现象、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第17题参考答案:C解:A.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B.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C、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故选:C。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第18题参考答案:3Ba

NH4+

每个锌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

;解:(1)①三个钡原子可以表示为3Ba;

②一个铵根离子可以表示为NH故填:3Ba;NH(2)①Zn2+中的②SO2中的故填:每个锌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两个氧原子.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原子,每个铵根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数字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不同.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第19题参考答案:⑥

;解:(1)可预防佝偻病的是葡萄糖酸钙;(2)医疗上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氧气;(3)可用于饮用水杀菌的是漂白粉;(4)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氮气.故填:(1)⑥;(2)①;(3)④;(4)②.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用途即可.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第20题参考答案:活性炭

产生的泡沫少

水氢气+氧气

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氢、氧元素

ad

;解:(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活性炭做吸附剂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如果是硬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的泡沫少;(2)①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水氢气+氧气;②通电时,A电极产生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检验该气体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该实验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3)a.水气化是由于水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了,故A说法正确;b.水气化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故B说法不正确;c.电解水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d.电解水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D说法正确.故答为:(1)活性炭;产生的泡沫少;(2)①水

氢气+氧气;②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氢元素和氧元素;(3)ad.(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和鉴别硬水和软水方法分析回答;(2)根据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和生成气体的性质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3)根据水的气化和水的电解中微粒的变化分析判断.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电解水的现象、结论和微粒的变化即可分析解答本题.三、填空题---------------------------------------------------------------------第1题参考答案:cd

过滤

氯化镁镁+氯气

精盐、镁、氯气

混合物

8

解:(1)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原因有:产品质量偏大或原料质量偏小,所以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就过滤,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故错误;b.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会导致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低,故错误;c.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导致部分不溶于水的物质留在精盐中,从而导致制得的精盐的产率偏高,故正确;d.蒸发时留下的水份过多导致得到的精盐不干燥,精盐质量偏大,产率偏高,故正确.故选:cd;(2)过滤可以将不溶性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I是过滤,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文字表达式为:氯化镁镁+氯气;(3)通过分析流程中的主要生成物可知,该流程最终获得的主要产品有:精盐、镁、氯气;(4)①根据题中信息“天然气水合物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的N2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可燃冰分子中CH4与H2O的质量比为:(12+1×4):[n(1×2+16)=1:故答案为:(1)cd;(2)过滤,氯化镁镁+氯气;(3)精盐、镁、氯气;(4)①混合物;②8.(1)根据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原因有:产品质量偏大或原料质量偏小进行分析;(2)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物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氯化镁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镁和氯气进行分析;(3)根据反应流程中的主要生成物质进行分析;(4)①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②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第2题参考答案:长颈漏斗

水槽

①⑨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化合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向上排空气

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

紫色小花变红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水槽;(2)小李同学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他选择了仪器③⑤⑥⑧,我认为他还需要使用如图仪器中的①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故答案为:①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3)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故答案为:石灰石(或大理石(5)如图所示,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紫色小花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故答案为:关闭阀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若将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实验,瓶内应留少量水,其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化合反应;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集满.如图所示,关闭阀门I,打开阀门Ⅱ,紫色小花不变色;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I,紫色小花变红,证明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性质和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