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_第1页
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_第2页
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_第3页
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_第4页
2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形成与发展一、马克思、恩格斯文艺观的核心命题(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现象的基本定位: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上层建筑部分,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马恩的社会结构理论: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整个社会组织在结构上区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顾)——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或者简要地概括为“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这三个基本因素。马《〈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经济基础人类社会结构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哲学社会意识形态宗教文学恩《致康·施米特》:艺术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二)“文艺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命题首先,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心概念,它直接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历史观为哲学基础,同时也蕴涵了唯物主义关于意识与存在关系最基本的哲学思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文艺问题的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具有根本性的革命转换意义。其次,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中心概念,也代表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本体内涵的基本规定,体现了这一命题高度的概括性与包容性。本体内涵:是指“存在”或“存在论”意义上,文艺所呈现的根本性质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论即说明了文学艺术的本质,也显示了文学艺术存在的文化功能与意义,它是从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上来规定文艺的本体内涵与具体属性的。(结构上)文艺的基本属性和特点:P30(功能上)一方面,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具有反映社会现实的基本功能,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内含着认识属性。另一方面,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在功能上“又蕴涵着强烈的实践意向,体现出艺术的活动主体对于一定的社会生活的价值评判,并通过这种反映和评判而满足了主体特定的审美需求。”(三)文艺的意识形态内涵意识形态这一概念最早出自19世纪法国哲学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他用这个概念来规定所谓“思想的科学”,意识形态理论作为观念学主要研究认识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的程度,这门科学揭示了人们偏见或先见的根源。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是一个信仰、观念和思想的体系,属于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但又同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制度有所不同。它作为哲学、宗教、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的集合体,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文艺的意识形态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文艺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属于精神领域的特殊活动。其次,文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最后,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社会意识形态一旦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便具有历史继承性和按照自己特有的规律发展的内在逻辑。而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因其自身的特点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其二,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因而,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发展之间有不平衡性,这就决定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有独立自主性。其三,文学界艺术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在,它与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还存在着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的关系属性,这是由于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的距离较远,它是一种“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领域。”二、列宁、毛泽东文艺观的核心命题建构一种属于人民的、为革命需要服务的文艺,是列宁、毛泽东文艺观的核心命题。(一)列宁文艺观的基本内容主要著作:《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青年团的任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及评列夫·托尔斯泰的系列文章。1、文学的党性原则的提出党性原则的基本内容:首先,写作(包括文学)和党的整个革命事业的关系是一个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其次,社会主义文学的根本方向是为劳动人民服务。2、“反映论”的理论及其实践首先,反映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意识形态文艺观的辩证运用。其次,列宁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批评是用唯物史观的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批评去分析和把握一个作家的典范。3、两种民族文化的理论列宁在1913年发表的《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一文中提出的重要学说。主要观点和内涵是:其一,每个民族都存在着不同的阶级,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必然产生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意识形态。其二,揭示了阶级社会中思想文化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性和矛盾斗争的实质。(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著作:《新民主主义论》《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文艺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艺的观念形态性质其一,社会生活是文艺唯一的源泉,文艺是观念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源和流)其二,艺术反映是经过作家的头脑加工和改造过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三,文艺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有阶级性、政治性的,超阶级、超政治的艺术是不存在的,这是文艺作为观念形态所具有的基本特征。2、能动的反映论首先,肯定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又极为重视反映主体的作用。其次,能动反映论的特征是,比起现实生活中的美来,文艺属于更高的审美形态。再次,文学为什么能够能动反映现实,这是由作家的创造性所决定的。3、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毛泽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文艺和人民的关系的理论首先,毛泽东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作为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并从思想高度和理论高度上加以系统论述。人民:工农兵、城市小资产阶级分子和知识分子其次,在明确了文艺为谁服务的方向之后,毛泽东进一步阐述的是如何服务的问题:一方面,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践斗争中。另一方面,普及与提高。三、邓小平文艺观的核心命题邓小平文艺观的核心命题是,作为精神生产的一个门类的文艺,应该积极促进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人的培养。主要著作《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基本内容;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为指导,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所面临的任务。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贡献。一方面塑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发挥文艺作为意形态所具有的批判作用。2、辩证地处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但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3、关于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问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基本内容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的特殊性的论述(一)马克思关于人们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的思想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理论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艺术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有以下的特征:首先,富于想象和幻想是艺术掌握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艺术掌握的方式具有审美的特性。(二)马克思关于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关系的论述《导言》首先,马克思实际上指出了两种不平衡现象。一种是“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形”,A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总是某个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并以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为“必要条件”。B只有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才能满足某个特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精神需要。另一种是“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上有这种情形。”A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B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其次,马克思关于“不平衡关系”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的许多见解都有一定的联系,有待我们深入地理解领会。形成“不平衡”现象的原因:A文艺具有相对独立性。B文艺受其它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中受政治的影响尤为直接。C艺术经验的积累和承传,可能促进文艺的发展和繁荣。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文艺内在特征的论述;(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艺的真实性与倾向性相统一的思想恩格斯明确地表示了自己不反对作品的倾向性,并列举了西欧文学史上一些有影响的作家来说明他们的作品无不具有强烈的倾向性,但他又进一步指出:“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须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者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真实性: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是批文学对客观社会生活的“真实描写”“真实再现”“如实叙述”等。艺术的真实性反映的是创作关系中的客观方面,体现了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与生活一致性的关系和程度。首先,强调的是文艺反映和揭示生活的状况与程度。真实性概念不仅规定了文学应如实地叙述和表现生活,而且应揭示和再现社会生活的本质规律及发展趋势。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还将艺术真实与创作方法联系起来,认为真实性是现实主义的核心问题,赋予真实性更为丰富的理论内涵。“现实关系”:也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内部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它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反映,同是体现了人类生活发展的本质和规律。文艺的倾向性:就是文艺家的阶级立场、道德意识、爱憎情感、审美理想等在作品中的体现,其中包括作家对自己描写的生活现象所作的主观评价和所持的主观态度。如何表现倾向性?恩格斯有两点精辟的见解:第一,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第二,倾向性越隐蔽越好如何使作品的倾向性与真实性相统一?首先,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以真实性为基础,即倾向性应当建立在艺术真实性的基础上,以生活真实来制约和校正主观倾向,使主观倾向适应生活真实。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强调,作家不能赤裸裸地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见解,艺术倾向性的表露要隐蔽和含蓄,富于艺术性,作品的思想内容要同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融合起来。(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现实主义的论述第一,现实主义要求文艺的真实性,而“细节的真实”,构成了文艺真实性的前提和基础1、细节的真实:是指文艺作品所描绘的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等这些最小的组成单位的真实。2、恩格斯还把能否真实描写作为评价作家的重要尺度,指出真实描写是“真正艺术家的勇气”的表现。。第二,现实主义还要求典型化。马克思主义的典型观体现了一种整体性的观念:首先,重视的是对典型人物作为个性存在的整体性的描写。所谓个性存在的整体性,就是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它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志。其次,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典型之所以为典型,不仅仅在于其具体的个别独特性或个性,还在于它与人物普遍的代表性或共性所构成的整体的有机统一。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现实主义的论述,还特别强调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统一,即“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实际上是指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A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所谓环境,就是那种形成人物性格并“促使他们行动”的客观条件。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B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三)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1、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把艺术视为一种生产《德意志意识形态》:明确提出了“精神生产”的概念,并将创作称为“艺术劳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明确使用“艺术生产”概念。还论述了“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2、艺术生产理论所包含的文艺思想及影响首先,艺术生产理论体现了马克思对文艺活动的内在规律的完整思考,按照这一理论,文艺活动应包括生产、产品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和环节。艺术生产理论更多地涉及文艺创作的性质问题,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主要表现在:其一,艺术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其二,马克思把艺术生产看作精神生产的一个特殊部门。其次,艺术生产理论还体现了马克思对艺术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辩证理解。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的互动关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其二,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再次,艺术生产理论的提出,也影响了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许多人极其重视这一具有理论增长性的遗产,以至于“艺术生产模式”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五种主要模式之一。三、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价值取向:“塑造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和“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包括建造自身)(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价值指向确立的依据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科学”基本的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价值取向的确立与形成,是以它为根本性的依据。就现实性而言,所谓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包括人的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的形成、人的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和自由个性的充分实现,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和谐以及因此而实现的人的多样性需求的充分满足。从理论上分析,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在于,人的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性在个人那里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中,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的发展,首先体现着作为人的类特性存在的人的主体性及其内在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其次,在马克思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并非单个人的独立行为,只在社会整体发展的意义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价值取向的基本内涵1、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稿》提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也不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