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艺术创作和传播多元化建设的影响及策略摘要:新媒体艺术是当代艺术领域发展的全新方向,体现了开拓艺术新思维,顺应时代发展。本文从新媒体艺术概述出发,并对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形态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产生的影响及其运用的策略,包括传统艺术再现、人文元素重创、艺术韵味延伸,以供参考。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多元化发展;基层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促使其对精神文化产生了更高的追求。新媒体艺术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应与科技完美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艺术体验。拓展新媒体艺术应用领域有利于为人们创造全新的情感体验方式,改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现状。一、新媒体艺术概述(一)新媒体艺术定义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是新时代延伸出来的新兴媒体形式,主要体现为以高科技为基础和数字技术的运用。高科技与媒体有效结合就是新媒体,传统艺术运用新媒体技术即可成为新媒体艺术。当前新媒体艺术也作为一种技术存在,是重要的传播技术之一,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艺术主要包括手机电视艺术、数字影像艺术等等[1]。(二)新媒体艺术发展艺术具有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不断前行的性质。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不确定性是明显区别于传统艺术的,该艺术形式很好地体现出时代在进步。结合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技术条件,艺术家能够利用更多的方法进行创作,对不同的材料和方式进行融合,更好地体现出其对社会和人类的思考。当前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持力量。应以开放的发展理念对待新媒体艺术,强化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保持作品原有的艺术价值。科技手段的加入虽提升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但也削弱了作品原有的人文关怀。(三)新媒体艺术特征新媒体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艺术就会发生重大转变。新媒体艺术就是将各种媒体融合在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结合当代各领域的优势,重新构建人们对感知方式和艺术的理解,转变传统艺术发展模式。新媒体艺术展示出的特征可简单概括为社会性、生活化、时代化、开放化、包容化等等。新媒体艺术站在时代发展前列,具有鲜明的时代超越特征,不断融入科技方式和手段,并将自身的内在特性展示出来,拓展艺术家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新媒体艺术可以改变人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体验。新媒体艺术创造出的形象比较贴近日常生活,能够一定程度上缩短艺术和观众的距离,使观者更好地理解艺术家所传达的情感。通过多元化媒介打破传统艺术形式的固态特征,促使艺术语言不再受限制,具备更加广阔的表现空间,实现资源的跨界整合,更清晰地表达出艺术家所想传达的艺术观念,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当代社会现象。二、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形态分析(一)数码艺术数码艺术作品就是基于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制作出的艺术作品。数码艺术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是艺术创作者凭借新媒体方式对艺术理念进行加工而形成的,如数码合成影像、数字多媒体装置等等。当数码艺术与商业有效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数码艺术产业,这是近些年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媒体艺术产业之一,如动漫艺术产业等。数码艺术中大量的交互式多媒体是发展的全新形式,人机互动是此艺术形式的主要特点,因此应使观者参与到完整的艺术作品展示的过程中,强化观者的现场感知和现场参与。当前,交互式多媒体艺术在各类艺术展馆中得到广泛应用。(二)网络艺术网络艺术以互联网为基础不断向前发展,逐渐产生网络游戏、电子刊物以及网页设计、桌面美化等艺术新模式。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形态得到延伸和拓展,基于原始网页设计的静态设计理念几乎被淘汰。为了提升视觉体验下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前的网页设计均以动态网页为主。针对门户网站,一般使用二维或局部三维的方式进行处理,以此不仅促使桌面美化,也避免了出现文字信息传播效果不佳的情况[2]。(三)媒体艺术媒体艺术就是移动端新媒体艺术,通常借助手机、平板、电视、移动网络等工具,其中手机媒体作为国民通用的通信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手机媒体的应用比较广泛,目前我国手机媒体发展速度比较快,在看新闻、听音乐、聊天等过程中令人得到全新的体验。(四)影像艺术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影像艺术这一新媒体艺术形态趋向大众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影像艺术的传播渠道很广,不仅可以利用传统的传播形式,还可以利用当前新型的短视频模式。此外,此艺术形式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三、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产生的影响(一)艺术形式大众化新媒体艺术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传播媒介,增强了艺术传播的个体性和主观性,数字化的传播模式可以使艺术家在短视频平台、社交视频号或个人艺术网站上随时随地发布艺术作品,不再受到传统方式的传播限制。对于艺术观赏者而言,便捷的网络传播给予其选择权,自主进行作品选择、欣赏以及转发,不再受到传统方式选择权和传播权的限制。艺术家和观者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就意味着个体传播者和受众具有媒介话语权,传统艺术的权威性得到消解,促使艺术形式更加大众化。艺术的大众化一方面是由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方式也不断发展,使个人艺术作品的发布不再有难度,各类便捷且高速的传播软件帮助艺术家打破艺术传播的局限;另一方面是由于交互性网络传播为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传播中的传播者和受众提供了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单向传播逐渐转化为双向传播,其逐渐成为话语权走向大众化的主要导向因素。(二)艺术传播商业化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是当下社会的普遍形态,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属性。当前商业现象随处可见,如公路边的巨型广告牌、随处可见的霓虹灯广告使广告的视觉效果十分突出;打开电子设备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资讯;社交软件上商业气息浓厚等等。在当前消费文化普及的时代,艺术传播也带有了浓郁的商业气息。新媒体艺术背景下的传播与各种APP息息相关,此类平台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商业扩展,使艺术传播颇见成效,但无处不在的广告令艺术传播过程商业化过度。(三)艺术传播娱乐化当代娱乐被理解为使人感受到快乐的消遣活动,作为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之一的娱乐,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中呈现出过度的趋势。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娱乐化主要体现在新型网络语言以及艺术作品描述、艺术状况分析、艺术资讯获取等方面,高度零散化的传播形式使作者和观者产生实时互动,因此艺术传播逐渐趋向于过度娱乐化。微视频时代自媒体比较广泛,艺术传播与传播者息息相关,若传播者的专业素质不达标,很容易造成艺术内容的低俗化。比如,当前很多自媒体博主将艺术以别样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期达到艺术推广效果,但对艺术作品描述过度的主观评价背离了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本心[3]。四、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运用的策略(一)传统艺术再现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多元化发展不应远离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形态结构,能使新媒体艺术发挥多重价值,存在特殊的实践意义。我国传统文化具有超过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不仅表现形式多样,还承载着厚重的思想精神内涵,当前依旧显示着非凡的魅力和价值。将其和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有效结合起来,能形成超强的生命力,更符合也更能满足我国人民的精神需求。基于此,传统文化在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的有效运用可使传统文化重新散发光彩,展示出更好的视觉效果。但是,传统文化作品应用在新媒体艺术中不应被过多改变,重心应放在技术加工和处理上,将音频、视频等技术完美加入其中,使传统文化以多元化的视角真实地展现出来,使观众更加清晰地把握其中蕴含的艺术风采。(二)人文元素重创艺术具有广泛的人文意义,是人类各生活要素形态的整合,关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向。因此,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多种文字、图案等等,将其运用在新媒体艺术中,能产生极佳的效果。新媒体艺术创作者可对人文元素进行剥离,发现不同元素之间的关联,明确主题架构方式,将其进行有效组合,从而呈现出和谐且具有个性的审美意蕴。人文元素的组合搭配会给予人错位感,进而激发人文文化的活力,突出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特点。新媒体艺术创作中的重构不是随意的,需要根据核心内容进行合理的串联,降低主题突兀感,将艺术作品以当代审美特点呈现出来。此外,新媒体艺术创作中人文元素的抽离与现代文化的重组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新媒体艺术在传播过程中需迎合大众主流审美,并呈现个性化的传播特点。(三)艺术韵味延伸艺术是人们生产劳动中的精神产物,包含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我国流传下来的牡丹花是富贵的象征,桃子寓意长寿,苹果代表平安等等。将民间韵味延伸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中,将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采,更加容易激起当代人们的艺术情怀。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应注重对民间艺术形式的运用,并以清晰、简单、明确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才更加便于人们的理解和接受。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虽有高新技术的扶持、西方元素的参考,但依旧应保持文化的民俗性,融入传统情感和内涵,将新媒体艺术与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增强观众视觉感受的同时,注重情感表达的完善。因此,新媒体艺术创作中应掌握好传统元素的情感内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见证律师解析法律程序
- 蜂毒买卖合同
- 让与担保合同协议的社区关系
- 境外借款合同范本示例
- 方管购买协议书
- 诚信班级的自我约束
- 个人借款合同范本样式模板示例
- 毛纱购销合同模板
- 校企合作实验室协议案例
- 《中职生日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 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人教版】
- 2024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
- 国家开放大学《管理信息系统》大作业参考答案
- 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30题(附答案)
- 一例下肢静脉血栓疑难病例护理讨论
- 部编一上语文《小书包》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 持股平台有限合伙协议书(标准版)
-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含反思)
- 2024年山东省中考数学试卷试题解读及答案解析
- 初中语文修改病句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课件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第一课时《去图书馆》 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