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一中学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实验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A.配制5%的稀硫酸溶液 B.除去悬浮于水中的不溶物C.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 D.用量筒量取50mL的水2.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A.台风 B.森林火灾 C.山体滑坡 D.雪灾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数目 D.原子数目4.某同学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出现的情况是()A.生成氧气的量不变B.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不变C.反应速率不变D.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加5.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A.取少量氯化钠 B.闻药品气味C.滴加液体 D.量筒读数6.我国纪念2016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B.可通过过滤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有毒可溶性苯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后达标排放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滴加试剂 D.倾倒液体8.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化学式为C3H5ON),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丙烯酰胺由四种元素组成 B.丙烯酰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5C.一个丙烯酰胺分子中共有10个原子 D.长期食用油炸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9.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序号事实解释A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少分子之间有空隙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D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A.A B.B C.C D.D10.一次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在实验报告中写出了四种仪器的名称,其中正确的是()A.量桶 B.坩锅 C.蒸发皿 D.椎型瓶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操作:①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粗盐,f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a(填编号)。②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a校正,b去皮,c放称量纸,d放食盐,e读数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_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___________。④最后得到的精盐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组别1234产率75%65%88%72%教师评价偏低偏低偏高偏低⑤已知:产率=×100%。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B第2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D第4组: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下图是某种品牌的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请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钙共含有_____种元素,钙、碳、氧的质量比为_____(最简整数比);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2)每片“XX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_____g。(3)如果按用量服用,每天摄入钙元素的质量为_____g。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空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2)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所以灯泡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3)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正确吗?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14.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_____降低水的硬度。(2)我国是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的国家,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浪费水的是_____(填字母编号)。A.洗手擦香皂时不忘关上水龙头B.用洗菜水浇花C.用洗衣水冲厕所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3)今年,我国西藏尼泊尔边界地区发生了多起地震,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处理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_____A.吸附沉淀B.过滤C.静置沉淀D.加肥皂水(4)如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5)消毒剂高铁酸钠(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等功能于一体。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小亮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各步骤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_____,实验三_____,_____,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3)小米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____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_____,其目的是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16.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查阅资料]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猜想与论证](1)小明依据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Ⅰ。猜想Ⅰ:用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验证猜想Ⅰ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表,完成表中的空白处。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_,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③收集一瓶气体。图示收集方法为______,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____;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____。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猜想Ⅱ: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面表格。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①检验装置气密性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分析与反思]: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是_____________。(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题分析】A、配制5%的稀硫酸溶液,进行稀释时,应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错误;B、除去悬浮于河水中的不溶物的操作是过滤,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错误;C、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应采用蒸发的方法,蒸发时应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错误;D、用量筒量取50mL水,应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无需使用玻璃棒,正确。故选D。点睛:掌握玻璃棒的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B【解题分析】A、发生台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森林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山体滑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发生雪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3、B【解题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物质种【题目详解】由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物质种类一定变化,分子种类一定变化,分子数目可能变化。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不能只从字面意理解质量守恒为质量不变,应该深入到宏观和微观进行分析理解,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去解读质量守恒。4、D【解题分析】

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入二氧化锰只能加快反应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所以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混入氯酸钾内,生成氧气的量会增多,又因为高锰酸钾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正好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反应速度也加快了。故选D。5、B【解题分析】

A、一般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瓶塞要倒放桌面上,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桌面上,会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B正确;C、向试管中滴加溶液时应将胶头滴管垂悬在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以防污染试剂,故C错误;D、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量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故D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防止水污染,故A正确;B、过滤能除去水中难溶性的物质,但不能除去有毒可溶性苯,故B错误;C、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D、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利于保护水保护,故D正确。故选B。7、D【解题分析】

A、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故操作错误;B、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故操作错误;C、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污染试管,滴管应悬空滴加,故操作错误;D、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瓶口要紧挨着,故操作正确。故选D。8、B【解题分析】

A、由化学式可知,丙烯酰胺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B、丙烯酰胺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5)=36:5,选项错误;C、一个丙烯酰胺分子中的原子数目为3+5+1+1=10,选项正确;D、油炸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食用油炸食品不利于人体健康,选项正确,故选B。9、C【解题分析】

A、花香四溢是因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有香味的物质分子运动到了鼻孔处,故选项正确;B、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正确;C、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由原子构成,它热胀冷缩是因为原子间有间隙,且温度越高间隙越大,不是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故选项错误;D、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则不能,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正确。故选C。10、C【解题分析】

A、量桶应是量筒,故错误;B、坩锅应是坩埚,故错误;C、蒸发皿书写正确,故正确;D、椎型瓶应该写作锥形瓶,故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ecbdfacbde漏斗引流滤纸破损;过滤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滤纸高于漏斗混合物AC【解题分析】

①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称量粗盐、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精盐、计算产率,故正确顺序是ecbdf。②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校正、放称量纸、去皮、放食盐、读数,故正确的操作次序是acbde。③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滤纸破损;过滤的液体液面高于滤纸;承接滤液的烧杯不洁净;滤纸高于漏斗。④最后得到的精盐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⑤A、烧杯中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使精盐质量减小,产率偏低,故A正确;B、没有蒸发干,精盐中含有水分,使精盐质量增大,产率偏高,故B不正确;C、滤液浑浊,使杂质混入了滤液中,致使精盐质量偏大,结果应偏高,故C正确;D、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使杂质混入了滤液中,致使精盐质量偏大,结果应偏高,故D不正确。故选AC。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三10:3:1240%0.250.5【解题分析】

(1)碳酸钙共含有碳、氧、钙三种元素,CaCO3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0:12:(16×3)=10:3:12;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根据题意,每片含碳酸钙0.625g,则每片含钙元素0.625g×40%=0.25g;(3)根据题意,每片含碳酸钙0.625g,每次1片,每天2次,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0.625g×2×40%=0.5g。【题目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0.94%不活泼不正确。【解题分析】

解:(1)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灯泡中作保护气;(3)氧气不易溶于水,但能溶于水一部分,所以水中的生物能生存。【题目点拨】化学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14、肥皂水;煮沸;D;D;氯化钠+水氢氧化钠+氢气+氯气;+6;【解题分析】

(1)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降低水的硬度;(2)A、洗手擦香皂时不忘关上水龙头,属于节约用水行为,正确;B、用洗菜水浇花,属于节约用水行为,正确;C、用洗衣水冲厕所,属于节约用水行为,正确;D、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属于浪费水的行为,错误。故选D;(3)A、吸附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属于净化的方法,正确;B、过滤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小颗粒,属于净化的方法,正确;C、静置沉淀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属于水的净化的方法,正确;D、肥皂水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不能用来净化水,不属于水的净化的方法,错误。故选D;(4)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Cl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化钠+水氢氧化钠+氢气+氯气;(5)在Na2FeO4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该化合物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化学式和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2+x+(-2)×4=0,解得x=+6。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速度很慢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放出氧气向盛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木条复燃对照验证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实验三中无现象发生时再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解题分析】

(1)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反应的速度,并不能使不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实验一中,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只是速度慢,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实验二中,我们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不分解,加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对比上面两个实验,要得到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只要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就可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2)过氧化氢中有少量的水,我们要得到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这一结论,就要先知道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速度,以及水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情况下是否分解,然后我们完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的实验,对比得出正确的答案。(3)能改变反应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