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闽粤赣三省十二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闽粤赣三省十二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闽粤赣三省十二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闽粤赣三省十二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闽粤赣三省十二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闽粤赣三省十二校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一氧化氮和足量碳发生化学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时c(NO)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H>0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v正>v逆C.若状态B、C、D的压强分别为PB、PC、PD,则PC=PD>PBD.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2、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浓度的①NH4C1、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大小顺序为:①=②>③B.Na2CO3溶液中,2c(Na+)=c(CO32-)+c(HCO3-)+c(H2CO3)C.10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所得溶液体积V(总)≥20mLD.0.1

mol/L的CH3COOH溶液和0.1

mol/L的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OH-)=c(Na+)+c(H+)3、溶液中的反应:X+Y⇌2Z分别在①、②、③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c(X)=c(Y)=0.100mo1/L,c(Z)=0,反应物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②、③与①比较只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在0至5.0min之间实验③的反应速率最快B.实验②的反应最先达到平衡C.与①相比,②可能是增大了压强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吸热反应4、将一定量的由Cu和Cu2O组成的混合粉末加入到125mL2.6mol·L-1的稀硝酸中,固体完全溶解,得蓝色溶液X并收集到VmL(标准状况)的纯净无色气体Y。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纯净无色气体Y与0.75VmL(标准状况)O2混合后通入水中,气体可被完全吸收B.若固体与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当V=1680时,Cu2O与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C.原混合粉末的总质量可能为9.8gD.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325-V/22400)mol5、一氧化碳、烯烃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烯烃的醛化反应,又称羰基的合成,如由乙烯可制丙醛:CH2=CH2+CO+H2CH3CH2CHO。由丁烯进行醛化反应也可得到醛,得到的醛的种类为A.2种B.3种C.4种D.5种6、下列物质沸点最高的是A.正丁烷B.异丁烷C.1-丙醇D.1,2-丙二醇7、反应A+B→C+Q分两步进行①A+B→X-Q;②X→C+Q。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BCDA.A B.B C.C D.D8、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H2OB.NaOHC.NH3·H2OD.CH3COOH9、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H=-akJ·mol-1(a>0),其反应机理如下:①NO(g)+Br2(g)NOBr2(g)快②NO(g)+NOBr2(g)2NOBr(g)慢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慢反应②的活化能小于快反应的活化能D.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kJ·mol-110、已知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速率加快,其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减小了反应的热效应B.加入催化剂,可提高H2O2的平衡转化率C.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H2O2→H2O+O2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11、下列物质一定是同系物的是A.乙二醇和丙三醇 B.和C.CH2=CH2和C4H8 D.CH4和C4H1012、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2晶格中,生成LiM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质LiClO4在电池使用过程中减少B.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b极流向a极C.电池正极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D.电极Li能与水反应,所以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13、改变下列哪个条件,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A.温度 B.浓度 C.压强 D.催化剂14、如图所示为干冰晶体的晶胞,它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即每8个分子构成立方体,且再在6个面的中心各有1个分子占据,在每个周围距离(其中为立方体棱长)的分子有A.4个B.8个C.12个D.6个15、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约为0.91B.2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mol/(L·s)C.B的转化率为60%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16、下列表示式中错误的是()A.Na+的电子式:B.Na+的结构示意图:C.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D.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二①②三③④⑤⑥⑦⑧四⑨⑩(1)在③~⑦元素中,⑦的元素符号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S2-结构示意图为____。(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3)按要求写出下列两种物质的电子式:①的氢化物_____;③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____。18、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名称是______。(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实验室采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苯与液溴的反应类型并制取少量溴苯。试回答下列各小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仪器B除导气外的作用是_______。(2)写出制取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完毕后,向锥形瓶D中滴加AgNO3溶液有______(填现象)生成,此现象说明这种获得溴苯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有机反应类型)。20、某教师在课堂上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Cu+2H2SO4(浓)CuSO4+SO2↑+2X请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____________现象,说明了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_____________性。(2)若要收集试管甲中生成的气体,可以采用____________方法收集(填序号)。①排水取气法②向上排空气取气法③向下排空气取气法(3)补充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X物质____________(填分子式)。(4)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气体(填“酸性”、“中性”或“碱性”),____________(填“有”或“无”)毒性。21、电化学方法是化工生产及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氯(ClO2)为一种黄绿色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广谱、快速、安全的杀菌消毒剂。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如图所示。①图中用石墨作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产生ClO2的电极应连接电源的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对应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②a极区pH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图中应使用______(填“阴”或“阳”)离子交换膜。(2)电解K2MnO4溶液制备KMnO4。工业上,通常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与KOH的混合物在铁坩埚(熔融池)中混合均匀,小火加热至熔融,即可得到绿色的K2Mn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镍片作阳极(镍不参与反应),铁板为阴极,电解K2MnO4溶液可制备KMnO4。上述过程用流程图表示如下: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题目详解】A、随温度升高NO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H<0,A错误;B、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要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需正向进行,所以v正>v逆,B正确;C、温度越高压强越大,PC>PD=PB,C错误;D、随温度升高NO浓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K1>K2,D错误。答案选B。2、D【解题分析】先不考虑水解,(NH4)2SO4含有2个NH4+,所以(NH4)2SO4溶液中c(NH4+)大于其它两个;①③两种物质中,NH4HSO4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了NH4+的水解,剩余的量多,c(NH4+)大;所以:c(NH4+)大小顺序为:②>③>①;A错误;Na2CO3溶液中,碳元素的物料守恒:n(Na+):n(C)=2:1,所以:1/2c(Na+)=c(CO32-)+c(HCO3-)+c(H2CO3),B错误;10mL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pH=2的HA至pH刚好等于7,如果HA为强酸,则V(总)=20mL,如HA为弱酸,则V(总)<20mL,所以所得溶液体积V(总)≤20mL,C错误;两溶液混合后根据电荷守恒规律可得:c(CH3COO-)+c(OH-)=c(Na+)+c(H+),D正确;正确选项D。3、C【题目详解】A.相同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相同时间内浓度变化量最大的是实验③,则0~5.0

min实验③的反应速率最快,故A正确;B.反应达到平衡需要的时间越短,越先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图知,最先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实验②,故B正确;C.该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压强几乎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实验②不可能是改变压强,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故C错误;D.反应达到平衡时间①>③,则化学反应速率:①<③,与①相比,③改变的条件应该是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平衡时,反应物X的浓度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C。4、B【解题分析】125mL2.6mol•L-1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25×2.6=0.325mol,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以生成单一的硝酸铜溶液,同时产生一氧化氮气体,由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A.纯净无色气体Y为NO,与0.75VmL(标准状况)O2混合后通入水中,发生反应4NO+3O2+2H2O=4HNO3,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可被完全吸收,故A正确;B、当V=1680时,即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1.68L22.4L/mol=0.075mol,原混合粉末中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和ymol,2x+2y=0.075×3,x+2y=12×(0.325-0.075),解之得:x=0.1,y=0.0125,所以原混合粉末中Cu2O与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故B错误;C.当全部为Cu2O时,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325mol,因此溶液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最多为0.325mol2=0.1625mol,固体的质量为0.1625mol×144g/mol=23.4g,当全部为Cu时,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325mol,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只要反应发生均满足题意,即固体质量大于0,因此原混合粉末的总质量不超过23.4g,可能为9.8g,故C正确;D.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钠,根据N原子守恒,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325-V×10-3L22.4L/mol【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本题的难点为CD,C可以根据极限思维的方法思考;D中反应后的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硝酸铜,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结合N原子守恒分析思考。5、D【解题分析】丁烯进行醛化反应得到的是戊醛,即由丁基和醛基形成的醛,因丁基有四种结构,则戊醛也有四种结构,故答案选C。6、D【解题分析】正丁烷、异丁烷、1-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由于醇中存在氢键,所以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烷烃与醇相比,醇的沸点高于烷烃,故排除A、B。碳原子相同的醇,醇羟基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所以1,2-丙二醇的沸点高于1-丙醇,沸点最高的为1,2-丙二醇,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熔沸点比较,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本题中正丁烷沸点高于异丁烷。醇的沸点受醇羟基数目影响,醇羟基越多,分子间存在的氢键越多,沸点越高。7、D【分析】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到底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是由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吸热反应,据此分析。【题目详解】因为总反应A+B→C的ΔH<0即为放热反应,所以A和B的总能量大于C的能量;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①步A+B→X(ΔH>0)即为吸热反应,所以A和B的总能量小于X的能量;第②步X→C(ΔH<0)即放热反应,所以X的能量大于C的能量。答案选D。8、B【解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强弱电解质的区分,要求对于电解质的分类有基础掌握。【题目详解】A.水部分电离,水为弱电解质,;B.氢氧化钠在水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C.NH3·H2O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D.醋酸存在电离平衡,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答案为B。【题目点拨】电解质按电离程度的不同分成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的为强电解质,部分电离的为弱电解质。注意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不一定比弱电解质强。9、D【题目详解】A.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慢的一步,所以反应速率主要取决于②的快慢,A说法错误;B.NOBr2是中间产物,而不是催化剂,B说法错误;C.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慢反应②的活化能大于快反应的活化能,C说法错误;D.正反应放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则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kJ·mol−1,D说法正确;答案为D。10、D【题目详解】A.催化剂只通过改变活化能来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热效应;故A错误;B.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不改变H2O2的平衡转化率,故B错误;C.图象分析判断反应是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状态,所以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O2(l)→H2O(l)+O2(g)△H<0,故C错误;D.图象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答案选D。11、D【题目详解】A.乙二醇和丙三醇中官能团数目不同,不属于同系物,错误;B.属于醇,属于酚,不属于同类物质,故不属于同系物,错误;C.C4H8可能是环烷烃,故其与乙烯不一定属于同系物,错误;D.CH4和C4H10均属于烷烃,且分子式相差3个CH2,故属于同系物。12、A【题目详解】A项、根据总反应方程式Li+MnO2=LiMnO2,电解质LiClO4在电池使用过程中没有被消耗,A错误;B项、Li为负极,MnO2为正极,原电池工作时,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从正极到负极,即从b极流向a极,B正确;C项、MnO2为正极,被还原,电极反应式为MnO2+e-+Li+===LiMnO2,C正确;D项、因负极材料为Li,可与水反应,则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D正确;故答案选A。13、A【题目详解】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引起平衡的移动;当一个反应的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相等时,压强也不一定引起平衡的移动;当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均按照化学计量数变化时,也不一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B、C、D选项错误;当温度改变时,反应的平衡常数改变,化学反应重新达到新的状态,一定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A项正确。【题目点拨】此题可以先排除催化剂,而浓度和压强,对于特殊的反应,平衡不移动,利用了等效平衡的原理。14、C【解题分析】由图可知,以立方体顶点的二氧化碳为例,周围距离为a,即为面对角线的一半,这样的二氧化碳分子分布在与之相连的面的面心上,而与一个顶点相连的面有12个,所以这样的二氧化碳分子也有12个,故答案选C。【题目点拨】若以立方体顶点的二氧化碳为例,共顶点的立方体共有8个立方体,而每一个立方体中有三个面顶点,每个面与两个立方体共用,则与顶点上二氧化碳分子等距且最近的二氧化碳分子个数为:3×8÷2=12。15、B【解题分析】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两种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s)2min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0.8molD,,并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根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3A(g)+B(g)xC(g)+2D(s)

起始量(mol)

3100

变化量(mol)1.20.40.4x0.8平衡量(mol)1.8

0.6

0.4x

0.8A、平衡浓度为c(A)=0.9mol/L,C(B)=0.3mol/L,c(D)=0.4mol/L,c(C)=0.2mol/L,0.4x/2=0.2.所以x=1。该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0.2×0.42)/(0.93×0.3)=0.44,故A错误;B.2min内A平均反应速率=1.2mol/(2L×2min)=0.3mol/(L·s),故B正确;C.B的转化率=0.4mol/1mol×100%=40,故C错误;D.反应生成物中含有固体,密度等于气体质量除以体积,所以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答案:B。16、A【题目详解】A.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其离子符号,A中Na+的电子式:Na+,A错误;B.Na的核电荷数为11,Na+和核外有10个电子,Na+的结构示意图:,B正确;C.Na的核电荷数为11,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C正确;D.Na的核电荷数为11,Na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1,Na的简化电子排布式:[Ne]3s1,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lNaHClO4KOHAl(OH)3【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F元素、③为Na元素、④为Mg元素、⑤为Al元素、⑥为Si元素、⑦为Cl元素、⑧为Ar元素、⑨为K元素、⑩为Br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在③~⑦元素中,⑦的元素符号Cl,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S元素的质子数为16,得到2个电子变为S2-,其结构示意图为;(2)同周期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金属性减弱,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但F没有正价,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最高检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3)按①为N元素,其氢化物为NH3,电子式为;③为Na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其电子式为。18、环己烷取代反应消去反应【分析】(1)由反应①可知,A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故A为;(2)反应①环己烷中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环己烷;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由一氯环己烷去掉HCl生成环己烯;(3)由合成路线可知,B为1,2﹣二溴环己烷,故反应④是1,2﹣二溴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4﹣环己二烯。【题目详解】(1)由反应①可知,A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氯环己烷,故A为,名称为:环己烷;(2)反应①环己烷中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一氯环己烷,该反应为取代反应;由转化关系可知,反应②由一氯环己烷去掉HCl生成环己烯,该反应属于消去反应;(3)由合成路线可知,B为1,2﹣二溴环己烷,故反应④是1,2﹣二溴环己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4﹣环己二烯,反应条件为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反应方程式为。【题目点拨】常见的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有:①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②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③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④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⑤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⑥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⑦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⑧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⑨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19、三颈烧瓶冷凝回流反应物淡黄色沉淀取代反应【解题分析】(1)由图可看出A代表的仪器名称为:三颈烧瓶;仪器B为冷凝管,除导气外,还起到冷凝回流反应物,使反应物充分利用的作用。(2)在Fe作催化剂的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故制取溴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锥形瓶D中吸收的是溴化氢气体,A中生成的溴化氢进入D中,溶于水电离出Br-,滴加AgNO3溶液,Br-和Ag+反应生成淡黄色溴化银沉淀,该现象说明液溴和苯发生了取代反应。20、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②H2O吸收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酸性有毒【分析】Cu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发生反应产生CuSO4、SO2、H2O。SO2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由于S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易溶于水,因此可通过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该气体是酸性气体,同时有毒性,能够与碱发生反应,因此可以用NaOH溶液进行尾气处理,根据元素守恒确定方程式中X的成分。【题目详解】(1)通过试管乙中品红溶液褪色,来说明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