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4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测试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表示4-溴-1-环己醇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相同体积的硫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跟足量的镁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 B.硫酸溶液产生较多的氢气C.两者产生等量的氢气 D.无法比较两者产生氢气的量3、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H++OH-,Δ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4、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B.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l: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5、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石油分馏时把温度计插入受热的液体中B.用乙醇和3%硫酸共热到170℃制取乙烯C.将苯和液溴混合加入铁粉制取溴苯D.将敞口久置的电石与蒸馏水混合制乙炔6、对Al2O3、Fe2O3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碱性氧化物B.都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C.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D.都能与盐酸反应7、在一定温度下,向a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气体和2mol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8、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H<0并达平衡。HI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曲线(II)所示,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HI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曲线(I)所示。在乙条件下HI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曲线(III)所示。则甲条件、乙条件分别是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的催化剂A.①⑤,③ B.②⑤,④ C.③⑤,② D.③⑤,④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热的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并鼓入空气:2Cu+4H++O22Cu2++2H2OB.少量SO2通入饱和的漂白粉溶液中:ClO-+SO2+H2O=Cl-+SO42-+2H+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苏打溶液混合:Ca2++2OH-+2HCO3-=CaCO3↓+CO32-+2H2OD.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少量双氧水:2MnO4-+7H2O2+6H+=2Mn2++6O2↑+10H2O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硝酸铵溶于水是熵增加的过程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增加反应D.碳酸钙受热分解在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11、氯化硼的熔点为-107℃,沸点为12.5℃,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它能水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B.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pH升高C.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属极性分子D.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12、将一定量的BaCl2、CuBr2、Na2SO4三种固体物质投入到足量的水中,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且电解时间足够长有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设Cl2、Br2全部从溶液中逸出)①溶液中几乎没有Br-②最终溶液为无色③最终溶液显碱性④Ba2+、Na+和SO42-的浓度几乎没有变化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④ D.均正确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Cl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Na+[∶O∶H]-D.乙烯的结构简式C2H414、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l)△H=-57.3KJ·mol-1。分别向1L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②稀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 B.△H1<△H2<△H3C.△H1>△H2=△H3 D.△H1=△H2<△H315、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Ni(s)+4CO(g)Ni(CO)4(g)△H<0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第一阶段,选择反应温度应髙于42.2℃B.第一阶段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C.第二阶段,Ni(CO)4几乎完全分解D.第二阶段,及时分离出Ni,有利于平衡移动16、下列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选择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测定中和热 B.测定反应速率 C.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测定食醋的浓度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E是过渡元素。A,B,C同周期,C,D同主族,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A____,B___,C____,D___。(2)用化学式表示上述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3)用元素符号表示D所在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4)E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E元素在周期表的第____周期第___族,已知元素周期表可按电子排布分为s区、p区等,则E元素在___区。(5)写出D元素原子构成单质的电子式____,该分子中有___个σ键,____个π键。18、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1)六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C4[D(AB)6],易溶于水,广泛用作食盐添加剂(抗结剂)。请写出黄血盐的化学式_________,黄血盐晶体中各种微粒间的作用力不涉及______________(填序号)。a.金属键b.共价键c.配位键d.离子键e.氢键f.分子间的作用力(3)E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不饱和有机物在E催化下可与H2发生加成:如①CH2=CH2②HC≡CH③④HCHO。其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分子有____________(填物质序号),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______________,它加成后产物甲醇的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4)金属C、F晶体的晶胞如下图(请先判断对应的图),C、F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_________。金属F的晶胞中,若设其原子半径为r,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_______a,列式表示F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______________(不要求计算结果)。19、某实验小组学生用稀盐酸与的NaOH溶液在如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装置中还缺少的主要仪器是______若测得中和热值为,写出表示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没有热量损失

溶液浓度稍大的目的是使盐酸反应完全C.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

溶液要分多次缓慢加入若用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代替盐酸,中和热的测定结果会______“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1、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工业上可利用CO或来生产燃料甲醇.已知甲醇制备的有关化学反应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500800①2.50.15②1.02.50③(1)反应②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某温度下反应①中的平衡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平衡状态由A变到B时,平衡常数________(填“>”、“<”或“=”).下列叙述能说明反应①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代号)a.的消耗速率是生成速率的2倍b.的体积分数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d.CO和的物质的量之和保持不变(3)判断反应③_______0(填“>”“=”或“<”)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与之间的关系,则=____________(用、表示).在500℃、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③,测得某时刻、、、的物质的量分别为6mol、2mol、10mol、10mol,此时_______(填“>”“=”或“<”)(4)一定温度下,在3L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已知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Ⅰ如图所示,若在时刻分别改变一个条件,曲线Ⅰ变为曲线Ⅱ和曲线Ⅲ.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Ⅱ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曲线Ⅰ变为曲线Ⅲ时,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分析】由反应①可知,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而醇不能;由反应②可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而醇不能;由反应③可知,醇与HBr发生取代反应;由反应④可知,发生消去反应,醇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卤代烃不能,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由反应①可知,发生消去反应,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而醇不能,则产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羟基两种;由反应②可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卤代烃能发生水解反应,而醇不能,则产物中含有的官能团只有羟基一种;由反应③可知,醇与HBr发生取代反应,则产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Br一种;由反应④可知,发生消去反应,醇能发生消去反应,而卤代烃不能,则产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有碳碳双键、-Br两种;故答案选B。2、A【题目详解】盐酸为强酸,可完全电离,pH=3的盐酸中c(H+)=10-3mol/L,则盐酸中c(HCl)=10-3mol/L;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pH=3的醋酸溶液中c(H+)=10-3mol/L,故醋酸浓度大于10-3mol/L。由溶质物质的量n=V·c,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n(CH3COOH)>n(HCl),根据反应方程式2HCI+Mg=MgCl2+H2↑,2CH3COOH+Mg=(CH3COO)2Mg+H2↑,所以醋酸溶液与足量镁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比盐酸与足量镁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多,所以A正确。故选A。3、B【题目详解】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氨水是弱电解质,电离的OH-使溶液中c(O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但是溶液中的c(OH-)升高,故A错误;B.由于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加入后,溶液中的c(H+)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但由于温度不变KW不变,故B正确;C.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H,醋酸电离的H+抑制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但c(H+)增大,故C错误;D.△H>0,反应吸热,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pH降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B。4、B【题目详解】A.因气体的质量和容器的体积始终不变,则容器内气体密度始终不随时间变化,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可逆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平衡状态,B正确;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可能为l:2:2,也可能不是l:2:2,这与各物质的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C错误;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都体现了正反应速率,未能反映正与逆的关系,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5、C【题目详解】A.石油分馏时需测馏分的温度,故温度计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下端齐平,A错误;B.乙醇的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的条件下进行,稀硫酸起不到催化作用,故B错误;C.苯和液溴混合加入铁粉制取溴苯,C正确;D.敞口久置的电石会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失效,无法再制取乙炔,D错误;答案选C。6、D【解题分析】A、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而三氧化二铝为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选项A错误;B、Al2O3是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Fe2O3是红色、难溶于水的固体,选项B错误;C、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氧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选项C错误;D、Al2O3、Fe2O3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D正确。答案选D。7、B【题目详解】A.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反应速率不是等于零,故A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故B正确;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无法判断各组分的浓度是否发生变化,不能判定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D.单位时间消耗0.1molX同时生成0.2molZ,都是正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故D错误;故答案选B。8、D【分析】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不同,碘化氢的含量不变,说明该条件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压强和催化剂对该反应平衡无影响,据此分析。【题目详解】在甲条件下V(HI)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反应时间缩短,碘化氢的含量不变,说明该条件只增大了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增大压强和加入催化剂对该反应平衡无影响,但都增大反应速率,缩短反应时间;在乙条件下V(HI)的变化如曲线(Ⅲ)所示,反应时间变长,碘化氢的含量不变,说明反应速率减小,平衡不移动,所以是减小压强,即扩大容器体积,故答案为③⑤;④;答案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效平衡等知识点,注意碘和氢气的反应特点及等效平衡的应用。9、A【题目详解】A.向热的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并鼓入空气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Cu+4H++O22Cu2++2H2O,故正确;B.少量SO2通入饱和的漂白粉溶液中,二氧化硫被次氯酸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钙沉淀,故离子方程式为Ca2++3ClO-+SO2+H2O=CaSO4+2HClO+Cl-,故错误;C.澄清石灰水与过量苏打溶液混合:Ca2++CO32-=CaCO3↓,故错误;D.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少量双氧水:2MnO4-+5H2O2+6H+=2Mn2++5O2↑+8H2O,故错误。故选A。【题目点拨】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首先保证化学方程式正确,再考虑是否拆成离子形式,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的三个守恒,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和电子守恒。10、B【解题分析】结合ΔG=ΔH-TΔS,若ΔG<0,则为自发反应,反之,非自发;【题目详解】A.由ΔG=ΔH-TΔS可知,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熵增的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A项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混乱程度增大,是熵增加的过程,B项正确;C.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熵减反应,C项错误;D.碳酸钙受热分解反应为吸热反应,是熵增的反应,结合ΔG=ΔH-TΔS,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D项错误;答案选B。【题目点拨】反应能否自发由ΔG=ΔH-TΔS决定,若ΔG<0,则为自发反应,若ΔG>0,则为非自发反应;11、D【题目详解】A、根据氯化硼的物理性质可判断,该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A错误;B、BCl2水解的方程式为BCl2+3H2OH3BO3+3HCl,所有溶于水显酸性,B错误;C、由于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120o,是平面正三角形,属于非极性分子,C错误;D、由于氯化硼沸点较低,极易挥发,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D正确;故答案选D。12、A【题目详解】将一定量的BaCl2、CuBr2、Na2SO4三种固体物质投入到足量的水中,Ba2+和SO42-要反应,用铂电极进行电解,且电解时间足够长,阳极放电次序:Br->Cl-,阴极Cu2+>H+,(设Cl2、Br2全部从溶液中逸出)①电解CuBr2,生成铜单质与溴单质,且溴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小,所以溶液最后几乎没有溴离子,故正确;②电解CuBr2,生成铜单质与溴单质,在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是铜离子,而在电解足够长的时间里铜完全被还原附着在铂电极表面,所以溶液最后几乎没有颜色,故正确;③在电解KCl时,其实是在电解氯化氢,而氢离子的来源就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水在电离出氢离子的同时就要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在足够长的时间里,氢氧根积累了很多,且无弱碱生成,溶液就显碱性,故正确;④这三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是没有改变的,但是在电解Na2SO4(其实是电解水),KCl时,都有水的消耗,溶液的体积肯定有变化,所以体积减小,物质的量不变,浓度要增大,而不是没有变化,故错误。故选A。13、A【解题分析】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37,该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3717Cl,故A正确;B.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核电荷数为16,,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错误;C.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氧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故C错误;D.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故选A。14、B【解题分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H=-57.3kJ·mol-1,浓硫酸稀释、生成沉淀都会使放出热量变大,△H变小。【题目详解】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H=-57.3kJ/mol,表示稀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为57.3kJ,分别向1L0.5mol•L-1的Ba(OH)2的溶液中加入:①浓硫酸,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并且与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也放热,所以放热大于57.3kJ;②稀硫酸,稀硫酸与Ba(OH)2生成硫酸钡沉淀放热,所以放热大于57.3kJ但小于①放出的热量;③稀硝酸,是稀溶液间的中和反应,放热57.3kJ;

放出的热量为:①>②>③,因放热△H<0,所以△H1<△H2<△H3,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酸如果选择浓硫酸,由于浓硫酸稀释时放热,故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热量大于中和热数值,△H变小。如果选择弱酸或弱碱,由于弱酸和弱碱电离吸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热量小于中和热数值,△H变大。15、D【分析】从各阶段的所需要的产物,分析需要该反应平衡向哪个方向移动。【题目详解】A.Ni(CO)4的沸点为42.2℃,应大于沸点,便于分离出Ni(CO)4,所以第一阶段选择反应温度应高于42.2℃,故A正确;B.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则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故B正确;C.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可知Ni(CO)4分解率较大,故C正确;

D.第二阶段,因为Ni为固态,故及时分离出Ni,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对化学平衡的移动也就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D。【题目点拨】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通过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16、C【解题分析】A.测定中和热时,为充分反应,应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故A错误;B.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应用分液漏斗,故B错误;C.锌为负极,铜为正极,能进行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形成原电池,故C正确;D.氢氧化钠可腐蚀玻璃,应用碱式滴定管,故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装置的判断,涉及中和热的测定、原电池以及中和滴定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本题的易错点为C,在应用盐桥构成的原电池中,要注意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对应关系。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SiNaPNHNO3NaOHNeF26四Ⅷd12【分析】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由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x=2,A的原子序数为14,故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题目详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Si、B为Na、C为P、D为N;(2)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非金属性N>P>Si,酸性最强的是HNO3,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Na最强,碱性最强的是NaOH;(3)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所以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Ne,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增大,故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F;(4)E为Fe元素,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核电荷数是26,Fe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Ⅷ族,在周期表中处于d区;(5)D为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故氮气的电子式为:,该分子中有1个σ键,2个π键。【题目点拨】本题重点考查元素推断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本题的突破点为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推出A为Si,A、B、C同周期,B是同周期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故B为Na,C的最外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故C原子的3p能级有3个电子,故C为P,C、D同主族,故D为N,E是过渡元素,E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则E为Fe。非金属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越强,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同周期元素,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自左而右,电负性逐渐增大。18、KK4Fe(CN)6aef①③④平面三角形CH3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比CH4高2∶3aπ×100%【分析】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元素A、B、C、D、E、F中,A、B属于同一短周期元素且相邻,A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则A为碳元素、B为N元素;C、D、E、F是位于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只能处于第四周期,基态C、F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为1个,且C、F原子的电子数相差为10,可推知C为K、F为Cu,基态D、E原子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D、E价电子排布分别为3d64s2,3d84s2,故D为Fe、E为Ni,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上述分析,A为C元素,B为N元素,C为K元素,D为Fe元素,E为Ni元素,F为Cu元素。(1)六种元素中K的金属性最强,最容易失去电子,其第一电离能最小,故答案为:K;(2)黄血盐是由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配合物C4[D(AB)6],化学式为K4[Fe(CN)6],黄血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共价键,没有金属键、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故答案为:K4Fe(CN)6;aef;(3)镍为28号元素,Ni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8,故价电子排布图为;①CH2=CH2、③、④HCHO中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都是3,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2杂化;②HC≡CH为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2,没有孤电子对,C原子采取sp杂化;HCHO分子的立体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它的加成产物为甲醇,甲醇分子之间能够形成氢键,其熔、沸点比CH4的熔、沸点高,故答案为:;①③④;平面三角形;CH3OH分子之间存在氢键,熔、沸点比CH4高;(4)金属K晶体为体心立方堆积,晶胞结构为左图,晶胞中K原子配位数为8,金属Cu晶体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晶胞结构为右图,以顶点Cu原子研究与之最近的原子位于面心,每个顶点Cu原子为12个面共用,晶胞中Cu原子配位数为12,K、Cu两种晶体晶胞中金属原子的配位数之比为8∶12=2∶3;金属Cu的晶胞中,根据硬球接触模型的底面截面图为,则Cu原子半径为r和晶胞边长a的关系为:4r=a,解得r=a;Cu原子数目=8×+6×=4,4个Cu原子的体积为4×πr3=4×π×(a)3,晶胞的体积为a3,Cu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4×π×()3×100%=π×100%,故答案为:2∶3;a;π×100%。【题目点拨】本题的难点和易错点为(4)中晶胞的计算,要注意正确理解晶胞结构,本题中底面对角线上的三个球直线相切,然后根据平面几何的知识求解。19、环形玻璃搅拌棒B偏小【分析】①根据量热计的构造来判断该装置的缺少仪器;

②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和书写方法、中和热的概念来回答;

③A.如图条件下没有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

B.一方过量是为了保证另一方完全反应;

C.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

D.一次性快速倒入可以减少热量散发而引来的误差;

④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分析;【题目详解】①由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②中和热值为,则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③A.如图条件下没有硬纸板,会有一部分热量散失,故A错误;B.NaOH溶液浓度稍大的目的是使盐酸反应完全,故B正确;C.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不是固定小烧杯,故C错误;D.NaOH溶液要分多次缓慢加入,热量会散失,故D错误;故答案选B;④醋酸为弱酸,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醋酸代替HCl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57kJ,故答案为:偏小。20、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CD△H1=△H2<△H3-51.8kJ/mol【解题分析】(1)为了保证酸或是碱中的一方完全反应,往往需要保证一方过量;(2)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分几次倒入,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3)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时,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4)H+(aq)+OH-(aq)═H2O(l)△H=-57.3kJ•mol-1;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5)根据中和热计算公式Q=cm△t中涉及的未知数据进行计算。【题目详解】(1)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故选C;(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故选D;(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放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所以△H1=△H2<△H3,故答案为△H1=△H2<△H3;(5)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