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总结与步骤(新)_第1页
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总结与步骤(新)_第2页
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总结与步骤(新)_第3页
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总结与步骤(新)_第4页
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总结与步骤(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总结与步骤(新)

高中纸带求加速度的两种方法

在学完其次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内容以后,老师布置这样一道题: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试验时,从打下的若干纸带中选出了如下图的一条(每两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部的数字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由这些已知数据计算:(1)求以下各点的瞬时速度:v1?m/s;v2?m/s;v3?m/s;v4?m/s;v5?m/s。

(2)思考:如何得出vO?m/s;v6=m/s。

(3)根据提供的数据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___m/s2。(答案均要求保存3位有效数字)

5.007.109.1011.0013.2015.10单位:cm

SSSSSS123456

0123456

由于两个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中间时刻瞬时速度等于这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同学们很快得出了V1、、V2、V3、V4、V5分别为0.605m/s、0.810m/s、1.01m/s、1.21m/s、1.42m/s.同样道理由于v01?S1/T=(VO+V1)/2,v56?=S6/T=(V5+V6)/2,可得VO、、V6为0.395m/s、1.60m/s.对于第三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猛烈的探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与演练,同学共提出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让几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了自己的做法。一位同学解法:△S1=S2-S1=2.10cm,△S2=S3-S2=2.00cm,△S3=S4-S3=1.90cm,△S4=S5-S4=2.20cm,△S5=S6-S5=1.90cm,由于△S不等,所以?s=(△S1+△S2+△S3+△S4+△S5)/5=2.02cm.a=?s/T2=2.02m/s2

另一位同学利用坐标纸,根据得出的V1、V3、V4、V5的大小作出V-t图象,、V2、通过求图象的斜率△V/△t求加速度a。第三位同学根据求出的V1、、V2、V3、V4、V5的大小先求各阶段的加速度:a1=(V2-V1)/T,a2=(V3-V2)/T,a3=(V4-V3)/T,a4=(V5-V4)/T,然后a=(a1+a2+a3+a4)/4得到平均加速度.

分析: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三位同学的做法:

第一位同学的做法看起来十分有道理,下面我们对这种做法作一分析:

?/5?s???s??s??s??s??s?15?234??????s2?s1?s3?s2?s4?s3?s5?s4?s6?s5?/5???(s?s)/561?sa??(s?s)/5T261T2所给的六个位移数据只有两个派上用场,误差比较大。为了将六个位移数据都派

上用场,可以将六个位移数据分成两组用逐差法求解。

a1?(s4?s1)/3T2,a2?(s5?s2)/3T2,a3?(s6?s3)/3T2可以看出分母上T2的系数为分子中两个括号里下标和之差,所给的六个位移数据全部派上用场,误差比较小。

当然若△S都相等,则可以直接用a=△S/T2来求,其结果与逐差法求出来的结果一样。

在其次种求解方法中,该同学作出V-t图象,通过求图象的斜率a=△V/△t求加速度。应当使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误差比较小。在找出相应的点以后,通过这些点画一条直线,应当使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离开直线较远的点舍弃掉。

在第三种求解方法中,我们也来推导一下:

a?(a1?a2?a3)/3s4?s1s5?s2s6?s3?(2??)/3223T3T3Ts4?s1?s5?s2?s6?s3?9T2s6?s5?s4?(s1?s2?s3)?9T2

v3?v2v2?v1a1?,a?2TTv4?v3v5?v4a3?,a?4TTv2?v1v3?v2v4?v3v5?v4a?(T?T?T?T)/4

s5?s6s1?s2?(v5?v1)/4T?(?)/4T(s5?s6)?(s1?s2)?8T22T2T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第三种做法本质则是逐差法,而且只用了四个数据,确切度没有其次种方法高。

通过对三种作法的剖析,可以发现通过纸带求加速度方法本质上只有两种:V-t图象法和逐差法。

V-t图象法应当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误差比较小。在算出出相应点的速度以后,关键在于如何画直线:应当使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直线上的点尽可能分布在直线的两侧,离开直线较远的点舍弃掉,利用直线上相距较远两个点来计算加速度。

对于逐差法我们可以总结出一般的方法与步骤:首先计算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然后计算各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第三步若△S都相等,则可

以直接用a=△S/T2求解;若△S不相等则用逐差法求解。

假使所给位移个数为偶数,则将位移分成前后两组,分子上为后面一组位移

2

之和减去前面一组位移之和,分母上T的系数为分子中两个括号里下标和之差;

s?s5?s4?(s1?s2?s3)如已知S1、S2、S3、S4、S5、S6,则a?629T假使所给位移个数为奇数,则将中间一个位移舍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