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关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范文6篇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1
1、学习生字十四个生字和新词“留恋、不禁、展示、抖动、南国、应接无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巡游依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和作文实力。
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探讨、小组沟通、理解重点句。
3、视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实力训练。
4、质疑问难。
3课时。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状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⑴读准字音:
“颤”读chàn;“应接无暇”中“应”读yìng;“一簇”中“簇”读cù;“隙”读xì。
⑵理解词语:
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抖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无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
质疑问难。
二、揭题,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
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2、默读全文思索:
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妙景象;其次次,是在其次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喧闹活动的情景。)
三、小组探讨
我们把作者两次巡游“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挚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其次段(5~9自然段):写我和挚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其次天早晨,“我”和挚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其次课时
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酷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一、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
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挚友乘船出游。从“吃过晚饭”、“我们接连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非常幽静。从“没有波浪”、“安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
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二、学习其次段
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看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溢朝气与活力,郁郁葱葱……)
2、默读思索:
作者是按什么依次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线划出来。
3、小组探讨、相互沟通:
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⑴描写“大”的语句:
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很多株茂密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很多株榕树的时候……”
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望见。”
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数不胜数。”
⑵描写“美”的语句:
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很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抖动。”
4、图文比照,学生沟通、老师点拨、理解重点句:
出示投影片:
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数不胜数”的缘由。
5、指导朗读:
培育学生体验“美”、观赏“美”的实力。
6、小结:
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态、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思索: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挚友们其次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探讨,老师适时点拨,再读思索:
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⑴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用这样相同或相像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特别上口。
⑵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喧闹了。”“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妙情趣和开心的心情。
3、感情朗读:
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
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改变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四、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开心的,感到留恋。)
2、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
从“我们的船慢慢靠近榕树了”到“这漂亮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教学过程
一、过渡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巡游路途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二、投影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思索集中沟通、整理:
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其次次去是在早晨。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其次次去看到了许多许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起先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潮湿、环境安静,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夫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爱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三、再读课文,探讨沟通
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如:
“枝干的数目数不胜数。枝上又生根,有很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光明地照射着我们的眼睛,好像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抖动”。
2、作者其次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如:
“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3、写文章时,留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详细、更精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四、总结扩展
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挚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漂亮奇妙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表达了作者酷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酷爱鸟类,爱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视察事物不但要留意事物的大小,形态,颜色,位置等,而且还要留意事物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改变。)
五、布置作业
1、摘抄佳句。
2、用“”线画出短文中静态描写的句子,用“___”线画出短文中动态描写的句子这只青蛙,两只大眼睛鼓得高高的,像两颗晶莹的玻璃球,可机智了。我把它刚放在水盆里,那长蹼的后腿向后一划,“唰”地一下,就蹿出好远,还溅中国点水花。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2
1、相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感受北京的漂亮和巨大的改变。
3、有酷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漂亮。
多媒体课件。
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北京。培育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爱北京、以北京为豪。在学习时我准备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北京了解了哪些,在放幻灯片,让学生对北京古老而现代的景观有所了解,再进入本文的学习。生字的学习还是发挥小组的作用,有小组长带领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通过读短文检查。课文的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作用读通、读顺、读的有感情。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漂亮的北京。
呈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日,我们一起动身去北京游玩。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读状况:
⑴学生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
⑵课件出示词语:
中心城市旁边花坛祖国庄重图案立交桥
风景美丽绿树成阴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①学生自读;
②小老师领读;
③开火车读。
⑶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⑷给生字找挚友。
三、朗读观赏,悟情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读想想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与说你为什么想读。
4、你觉得哪些地方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
5、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老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漂亮,让我们动手把它画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想象画,并配上一、两句赞美的话。
其次课时
一、展示沟通,复习巩固
1、在小组内展示、沟通自己画的想象画。
2、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美丽
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⑴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⑵同桌相互读一读。
⑶全班齐读。
⑷开火车朗读。
3、拼词嬉戏。
4、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二、我会写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央市优坛国交旁阴城图
1、读准这些字的音。
2、细致视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同桌相互说一说。
3、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细致视察,并书空练习。
4、描红仿写。
三、练习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并背给小组长听
四、拓展活动
说说知道的北京新改变。
学生对北京特别憧憬,课件展示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新风貌等风景,学生一看就激发了骄傲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主动的读出课文。在布置作业时,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培育想象力,这种练习须接着加强训练。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3
教学内容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绽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绽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丽,激发学生酷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相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酷爱自然和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擅长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尝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爱好,使学生充溢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特性的敬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诗句,自由选择喜爱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沟通中学会倾听、学会吸取、学会观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沟通、学问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子。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肯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老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老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观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挚友,自我约束实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心情。因此,课堂上把嬉戏寓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欢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嬉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嬉戏等等,让学生学习心情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爱好,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爱好盎然地玩猜谜语的嬉戏)同学们真聪慧,老师也请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完古诗,你们肯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留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挚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竞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嬉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淘气,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嬉戏。(学生在嬉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信任大家再读古诗时肯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爱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依据学生学习的状况调整教法,学生喜爱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累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观赏一下这幅漂亮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六、课外延长,再现情境
1.师:(充溢激情地)这首诗可真好玩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好玩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宠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日学的谜语诗,假如猜对了,就画一幅漂亮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嘉奖,并搜集更多古诗参与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第一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正确读记“奇妙、优雅、分辨、清爽、欢悦、嘹亮、凝合、奇异无比”等词语。
其次个.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宠爱之情。
第三.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视察、专心倾听山雨的,接着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特性化地感悟。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美丽,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
教学打算:
1.学生读熟课文,勾画好词佳句,旁批写感受。收集写“雨”的美丽词语,语段或写“雨”的诗文。2.课件:课文插图,赏读的语段,拓展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启发谈话:自然界中,美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视察,它准会让你一饱眼福。朗读“导读”。
2.揭示课题: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作者留心视察后为我们描绘的漂亮的自然景观。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提示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课件)
水淋淋(lín)啼啭(zhuàn)倾吐(tù)奇妙、优雅、分辨、清爽、欢悦、嘹亮、凝合、奇异无比
轻快:一般是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
啼啭:形容鸟宛转地叫。
2.谈谈对课文的初步印象。再分组竞赛朗读,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明确: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依次来描写山雨的。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讲解并描述在作者的想象中,将来的上学方式和今日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沟通将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讲解并描述在作者的想象中,将来的上学方式和今日的不同。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能与同学沟通将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具打算: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2155年时,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妙的将来吧。
二、自主阅读读,检索信息
1.快速默读课文,讲解并描述在作者的想象中,将来上学方式和今日有什么不同。
2.学生沟通。
①“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奢侈呀!我们的电视屏幕肯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接着给我们别的许很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②在这个荧光屏上,全部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老师对话了。
3.玛吉喜爱将来的学习方式吗?找到相关语句。
玛琪悲观极了,她原来希望他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他们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师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4.你喜爱将来的学习方式,还是现在的?或者在你的想象中,你觉得将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合作沟通,绽开想象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将来生活还会发生哪些改变?
2.学生沟通。
(学生不再须要每天到学校上课、每个人都是一个空间穿梭机,可以穿梭到任何一个地方、与别人沟通可以用代码,或运用脑电波干脆沟通......)
3.把你想象的将来生活画下来,做成一张海报。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沟通了将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读完《他们那时候多好玩啊》文章,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把你的感想记录在写作本上吧!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篇6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坪坝、穿戴、装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新奇、孔雀舞、嬉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银行开户后投资者教育与风险提示两件事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互联网公司员工薪酬待遇与保密协议
- 2025年度旅游景区商铺租赁及节假日促销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食品品牌授权使用代理合同
- 2025年度虚拟现实产业股东股份转让及内容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企业员工人事代理综合管理合同
- 2025年度俩孩子抚养权协商与离婚财产分割协议
- 2025年度企业债务转股权项目实施协议书
- 2025年度征收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 2025年度农村出租房租赁与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合同
-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二级技师技能理论考试题含答案
- 《财政学》财政及经管类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质量管理体系相关标准知识讲解(一)-质量管理-组织的质量-实现持续成功指南-答案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 物业管理退场通知书(模板)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届高考仿真模拟历史试卷含解析
- DL∕T 5210.6-201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6部分:调整试验
- DL∕T 712-2010 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
- 项贤明主编马工程教材《教育学原理》第七章-课程
- (2024年秋季版)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4.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